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增利 李永娥 +2 位作者 戴义国 刘光辉 张伟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50只“杜×寒”杂交肉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5%豆粕),棉籽粕组、花生粕组、菜籽粕组...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50只“杜×寒”杂交肉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肉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5%豆粕),棉籽粕组、花生粕组、菜籽粕组分别使用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替代豆粕,混合粕组使用1∶1∶1的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替代豆粕。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棉籽粕组肉羊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降低(P<0.05),混合粕组肉羊末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棉籽粕组肉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混合粕组肉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棉籽粕组、花生粕组、菜籽粕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混合粕组与对照组的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免疫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混合粕替代豆粕作为蛋白质源饲喂肉羊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在肉羊养殖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原料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药渣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萍萍 吴俊 +2 位作者 许二学 吴华健 贺绍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2,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中药渣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湖羊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每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0.5%、1.0%及2.0%的发酵中药渣...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发酵中药渣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湖羊羔羊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每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0.5%、1.0%及2.0%的发酵中药渣。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 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增加湖羊羔羊平均日增重(P<0.05);饲喂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饲喂1.0%和2.0%发酵中药渣可以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Chao1指数和Ace指数(P<0.05);饲喂1.0%和2.0%发酵中药渣可以极显著提高肠道中厚壁菌门丰度(P<0.01),显著提高放线菌门丰度(P<0.05),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丰度(P<0.05);饲喂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拟杆菌门丰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瘤胃球菌属丰度(P<0.05);饲喂1.0%和2.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降低梭菌属丰度(P<0.05);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降低绿脓杆菌属丰度(P<0.05),显著增加琥珀酸菌属丰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喂1.0%和2.0%的发酵中药渣可以显著提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研究表明,发酵中药渣可以改善湖羊羔羊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并提高了机体对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综合考虑1.0%的发酵中药渣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渣 羔羊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王华 周华林 +5 位作者 顾孝明 韦建云 张秋红 徐雅丽 尹会方 周孝琼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约为29.00 kg、健康的150日龄公湖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 试验旨在探究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对湖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约为29.00 kg、健康的150日龄公湖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饲喂分别用10%、20%和30%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替换花生秧的基础饲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湖羊总增重(TWG)、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提高(P<0.01),分别提高了32.10%、32.10%和14.28%;试验Ⅲ组湖羊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湖羊DM、CP和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湖羊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10.86%、10.29%、和21.59%;试验Ⅲ组湖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 (IL-4)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Ⅲ组湖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菌酶协同发酵百香果壳能够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其中30%添加量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百香果壳 湖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徐淮白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
4
作者 张林吉 任春芝 +3 位作者 任士飞 张善芳 邱良伟 孙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徐淮白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徐淮白山羊羔羊48只,公母各半,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徐淮白山羊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免疫力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徐淮白山羊羔羊48只,公母各半,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50%和1.00%的地顶孢霉培养物。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0%组羔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羔羊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50%组可以显著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0.50%组和1.00%组可以显著增加羔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P<0.05);0.50%组可以显著增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P<0.05),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P<0.05)。研究表明,徐淮白山羊羔羊饲喂适宜水平的地顶孢霉培养物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和机体对饲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地顶孢霉培养物的最适添加水平为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培养物 徐淮白山羊 生长 免疫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王玺年 安小娅 +1 位作者 田宗祥 李瑞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8只体重相近、健康的杜湖杂交羔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试验组在全混合饲粮中...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复合益生菌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8只体重相近、健康的杜湖杂交羔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饲粮,试验组在全混合饲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复合益生菌。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组和0.3%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14.08%和14.64%(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7.11%和6.94%(P<0.05);0.2%组肉羊的粗蛋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0.2%组和0.3%组肉羊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6.65%、21.89%、18.40%(P<0.05),0.2%和0.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95%、19.43%、17.69%(P<0.05),0.2%组和0.3%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2%复合益生菌有利于肉羊吸收饲料营养成分,改善机体健康,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功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鞣花酸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及激素的影响
6
作者 张积荣 梁应涛 +3 位作者 张国庆 刘宜勇 李涛 陈春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9,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补饲不同剂量鞣花酸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及激素的影响。选取体重(21.78±2.37)kg,3月龄(±5 d)的湖羊断奶羔羊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试验旨在探究补饲不同剂量鞣花酸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及激素的影响。选取体重(21.78±2.37)kg,3月龄(±5 d)的湖羊断奶羔羊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每天分别补饲15、30 mg/kg·BW的鞣花酸。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干物质、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补饲鞣花酸能够提高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含量,且补饲30 mg/kg·BW鞣花酸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断奶羔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抗氧化指标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苜蓿干草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7
作者 张宝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9-72,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苜蓿干草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75头体重相近[(358.49±22.08)kg]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所有肉牛饲喂相同的精饲料,精粗比6∶4,对照组添加40... 文章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苜蓿干草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75头体重相近[(358.49±22.08)kg]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所有肉牛饲喂相同的精饲料,精粗比6∶4,对照组添加40%全株青贮玉米,其余4组分别添加10%、20%、30%、40%苜蓿干草,用于替代全株青贮玉米。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40%全株青贮玉米)相比,1)苜蓿干草添加水平为30%,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8.80%,料重比显著降低6.62%(P<0.05);2)苜蓿干草添加水平为20%~30%,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显著提高(P<0.05);3)苜蓿干草添加水平为30%,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适当水平苜蓿干草能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且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综合来看,肉牛养殖中添加30%苜蓿干草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肉牛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指标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文浩 林萌萌 刘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大豆-玉米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50±2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肉牛。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 试验旨在探究大豆-玉米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50±2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肉牛。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用50%和100%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替代玉米青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肉牛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养殖增重收入和利润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采用100%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替代玉米青贮,能够促进肉牛生长,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混合青贮 肉牛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9
作者 陈邱虹 李汶涛 +9 位作者 周强 方正锋 林燕 徐盛玉 冯斌 卓勇 江雪梅 吴德 汤加勇 车炼强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9-436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种豆粕处理方式:浸泡和酶解)×2[2个豆粕添加水平:低(10%)和正常(15%)水平]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96头“杜长大”断奶仔猪[(... 本试验旨在探究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种豆粕处理方式:浸泡和酶解)×2[2个豆粕添加水平:低(10%)和正常(15%)水平]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96头“杜长大”断奶仔猪[(24±2)日龄,平均体重(7.49±0.19)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4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0%浸泡豆粕(10%浸泡豆粕组)、10%酶解豆粕(10%酶解豆粕组)、15%浸泡豆粕(15%浸泡豆粕组)和15%酶解豆粕(15%酶解豆粕组),现场调制成湿拌料(料水比=1∶1)饲喂。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浸泡豆粕相比,酶解豆粕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棉子糖含量分别降低了81.60%、87.73%和44.19%,酸溶蛋白含量提高了11.24倍。2)与浸泡豆粕相比,饲粮中添加酶解豆粕有降低断奶仔猪第2周料重比(F/G)的趋势(P=0.05),有提高第3周平均日采食量(ADFI)的趋势(P=0.06),同时极显著提高第3周F/G(P<0.01),并极显著降低第3周腹泻指数(P<0.01)。试验第1周,与低豆粕水平组相比,正常豆粕水平组断奶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提高(P<0.05),F/G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全期,与低豆粕水平组相比,正常豆粕水平组F/G显著降低(P<0.05)。2)与低豆粕水平组相比,正常豆粕水平组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且粗蛋白质(P=0.08)和酪氨酸(P=0.05)表观消化率有提高趋势。3)与浸泡豆粕相比,饲粮中添加酶解豆粕有提高断奶仔猪回肠绒毛高度的趋势(P=0.07),极显著提高回肠绒隐比(P<0.01),同时有降低杯状细胞数量的趋势(P=0.05);同时,饲粮中添加酶解豆粕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结肠内容物丙酸、异丁酸、戊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P<0.05或P<0.01)。4)豆粕处理方式和添加水平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对断奶仔猪结肠内容物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表明,10%酶解豆粕组结肠内容物富集了7类微生物[梭菌纲UCG-014目(o_Clostridia_UCG-014)、肠杆菌目(o_Enterobacterales)、梭菌纲UCG-014科(f_Clostridia_UCG-014)、月形单胞菌科(f_Selenomonadaceae)、肠杆菌科(f_Enterobacteriaceae)、梭菌纲UCG-014属(g_Clostridia_UCG-014)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g_Escherichia-Shigella)],15%酶解豆粕组结肠内容物富集了1类微生物[瘤胃球菌属(g_Ruminococcus)]。综上所述,酶解豆粕现场调制湿拌饲喂可降低断奶仔猪保育后期腹泻指数,并提高采食量,同时改善肠道形态和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酶解 湿拌饲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刁慧 张晶 +5 位作者 汤文杰 晏家友 周梦佳 黄崇波 李书伟 张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抗菌肽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98只平均体重为(0.979±0.023)kg的35日龄断奶伊拉肉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断奶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 试验旨在探讨抗菌肽对断奶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98只平均体重为(0.979±0.023)kg的35日龄断奶伊拉肉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断奶肉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菌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的抗菌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组断奶肉兔试验第30天体重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1~15 d和全期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菌肽组断奶肉兔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的含量显著提高,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皮质醇(COR)的含量及钾钠比值(K/Na)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500 mg/kg的抗菌肽能够提升肉兔机体对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及抗应激能力,从而有效促进肉兔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免疫 抗氧化能力 抗应激 断奶肉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粕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梁煜翔 孙耀威 +5 位作者 李凯 钟儒清 陈亮 孙曙东 张宏福 郝月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2-1644,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棕榈粕(PKC)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5.98±0.3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08头,随机分为4组,4组饲粮处理分别为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CON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棕榈粕(PKC)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5.98±0.3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08头,随机分为4组,4组饲粮处理分别为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CON组);10%PKC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PKC组);10%PKC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并添加复合酶制剂(PKC+E组);10%发酵棕榈粕(FPKC)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FPKC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其他组相比,用10%FPKC替代玉米可以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FPKC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ON组和PKC组(P<0.05),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3)各组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用10%FPKC替代部分玉米饲喂生长猪可显著提高其生长性能和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粕 生长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魏瑞 贺军 +2 位作者 王玺年 张玺 苗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32,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酶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育肥杜寒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TEST0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TEST1组)、200 mg/kg(TEST2... 文章旨在研究酶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育肥杜寒杂交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TEST0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TEST1组)、200 mg/kg(TEST2组)、300 mg/kg(TEST3组)酶制剂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与TEST0组相比,1)TEST2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9.47%(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8.59%(P<0.05)。2)TEST1组和TEST3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EST2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TEST2组胴体重(CW)、屠宰率(DP)显著提高(P<0.05);3个试验组眼肌面积(LEA)有增加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酶制剂提高了肉羊生长性能,并改善了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本试验条件下,酶制剂的建议添加量为2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杜寒杂交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维生素E对育肥后期延边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和肉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任凤龙 张泰 +4 位作者 王鑫鸿 李炯奎 耿春银 玄彪 金英海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3-111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维生素E对育肥后期延边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体况相近、初始体重为(485±42)kg的20月龄左右延边牛公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维生素E对育肥后期延边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形态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头健康、体况相近、初始体重为(485±42)kg的20月龄左右延边牛公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补饲700 IU维生素E。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极显著提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活性显著提高(P<0.05),维生素E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6)与对照组相比,贮藏期第4、7、10和14天,试验组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补饲700 IU/d维生素E可以提高育肥后期延边牛ADG以及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改善十二指肠形态,并起到改善肉品质以及保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延边牛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道形态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查吾拉牦牛舍饲育肥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常规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14
作者 董又菡 李明睿 +5 位作者 张群英 王登云 郭娜 景小平 米见对 张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性别对查吾拉牦牛舍饲育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3周岁、健康、体重为(174.33±19.81)kg的公牦牛和(108.43±5.92)kg的母牦牛各6头,进行短期舍饲育肥试验。预试期10 d,正... 试验旨在探究性别对查吾拉牦牛舍饲育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3周岁、健康、体重为(174.33±19.81)kg的公牦牛和(108.43±5.92)kg的母牦牛各6头,进行短期舍饲育肥试验。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公牦牛平均日增重比母牦牛显著提高40.46%(P<0.05)。公牦牛饲粮干物质、有机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公牦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与乙酸浓度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和血小板大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试验期间,舍饲公牦牛的增重效益和利润收入高于母牦牛。研究表明,舍饲育肥条件下查吾拉公牦牛生长性能优于母牦牛,其养殖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查吾拉牦牛 舍饲育肥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屎肠球菌后生元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5
作者 曹林 孙逢雪 +3 位作者 陈健 蒋子怡 王光 王利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8-264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后生元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周龄白色母貂12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4组饲粮中屎肠球菌后生元的添加水平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后生元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周龄白色母貂12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4组饲粮中屎肠球菌后生元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05%(0.05%PEF组)、0.10%(0.10%PEF组)、0.15%(0.15%PEF组)。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05%PEF组、0.10%PEF组和0.15%PEF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0.10%PEF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0.10%PEF组的空肠黏膜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P<0.05),0.05%PEF组和0.15%PEF组的空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0.05%PEF组、0.10%PEF组和0.15%PEF组的空肠黏膜白细胞介素-8含量显著降低(P<0.05);0.10%PEF组的空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增加(P<0.05);0.10%PEF组和0.15%PEF组的空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显著增加(P<0.05)。5)与对照组相比,0.10%PEF组的Ace指数、Chao指数和Sobs指数显著升高(P<0.05),0.05%PEF组的肠道葡萄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后生元能够提高育成期母貂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屎肠球菌后生元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后生元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6
作者 赖秋爽 黎凌铄 +9 位作者 李姝熠 田维 余青婷 张康林 李德鹏 刘骏 姜菲 彭忠利 吴建平 黄艳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7-1578,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舍饲牦牛养殖中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umen-protected methionine, RPM)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期为舍饲牦牛养殖中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适宜添加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置2个蛋白质水平:低(13%)、高(15%)蛋白质水平和3个RPM水平:0、0.05%和0.10%。选取36头体重(225.29 kg±30.59 kg)、体尺接近的4岁健康公牦牛,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单栏单饲,预饲期10 d,试验期60 d。分别在试验第66~69和70天时采集饲料样、粪样和瘤胃液,用于测定牦牛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指标。【结果】(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average daily dry matter intake, ADMI)无显著影响(P>0.05),但相较13%蛋白质组,15%蛋白质组牦牛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ADG)显著提高(P<0.05)且料重比(feed to gain ratio, F/G)显著降低(P<0.05)。RPM水平对牦牛ADMI和F/G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ADG的趋势(P=0.051)。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水平对牦牛ADMI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58)。(2)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牦牛瘤胃pH和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ological proteins, MC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增加瘤胃氨态氮(NH_(3)^(-)N)含量的趋势(P=0.091)。饲粮RPM水平对瘤胃pH、MCP和NH_(3)^(-)N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及RPM水平对牦牛瘤胃NH_(3)^(-)N含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P=0.092)。与13%蛋白质组相比,15%蛋白质组牦牛瘤胃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瘤胃丁酸(P=0.066)、异丁酸(P=0.073)、戊酸(P=0.053)、异戊酸(P=0.056)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饲粮RPM水平对牦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RPM水平对瘤胃VFA含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13%蛋白质组相比,15%蛋白质组牦牛对粗蛋白质、钙、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饲粮RPM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和饲粮RPM水平对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4岁舍饲牦牛15%蛋白质水平饲粮中添加0.05%RPM能够改善其瘤胃发酵,提高其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蛋白质水平 过瘤胃蛋氨酸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壳粉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血浆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乳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姚钿森 陈一卓 +2 位作者 许会祥 赵博渊 张延利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亚麻籽壳粉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血浆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产奶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选用40头体况良好,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分别饲喂亚麻籽壳粉...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亚麻籽壳粉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血浆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产奶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选用40头体况良好,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分别饲喂亚麻籽壳粉为0 (对照组)、5%、10%和15%的等能等氮饲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亚麻籽壳粉不影响奶牛瘤胃液pH值、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15%组丙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10%组、15%组乙酸/丙酸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10%组和15%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10%组和15%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5%组、10%组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产奶量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乳中肠内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亚麻籽壳粉可以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改善乳品质,添加水平以1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亚麻籽壳 瘤胃发酵 血浆指标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念雪 李文立 +3 位作者 王合亮 张潇文 赵连文 张贝贝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1-58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ε-聚赖氨酸(ε-PL)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2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红眼白色母貂9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各组饲粮中ε-PL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ε-聚赖氨酸(ε-PL)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2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红眼白色母貂9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各组饲粮中ε-PL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00、200、300、400、500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正试期分为前期(1~4周)和后期(5~7周)。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中添加300~500 mg/kgε-PL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试验后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0~5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末重(P<0.05)。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心脏指数(P<0.05)。3)试验前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5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后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钙表观消化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2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3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ε-PL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ε-PL可提高育成期母貂养分表观消化率、心脏指数、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进而改善其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0 mg/kgε-PL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水貂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棕榈粕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9
作者 陈彦丽 商靓 +5 位作者 代广 王小月 袁芳 刘志勇 孙月川 崔大江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棕榈粕(FPK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和日龄接近的育肥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育肥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6%...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棕榈粕(FPK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和日龄接近的育肥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育肥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6%FPKC替代玉米和豆粕。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增强(P<0.05),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4.6%FPKC可以促进育肥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牛 发酵棕榈粕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力 抗氧化指标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宗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2,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均重(79.89±2.64)kg的健康二元杂交猪192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8重复×6头),各组试验日粮分别添加... 文章旨在研究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均重(79.89±2.64)kg的健康二元杂交猪192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8重复×6头),各组试验日粮分别添加0、25、50、100 mg/kg的LBP。试验为期45 d,包括3 d的适应期和42 d的正试期。试验结果:与0 mg/kg的LBP组相比,50和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4.62%和4.82%(P <0.05);料肉比分别显著降低5.37%和5.86%(P <0.05)。50和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 <0.05)。50和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血清DAO活性及D-L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50和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空肠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50和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提高(P <0.05);50和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 <0.05),100 mg/kg的LBP组育肥猪空肠SIgA含量显著提高(P <0.05)。试验结论 :适量添加LBP可增强育肥猪肠道功能,提高其生长性能,以50 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