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钾胁迫对玉米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琪 赵新华 +3 位作者 王华杰 李艳杰 王晓光 于海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4,共8页
辽中和辽北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玉米产区,土壤低钾是限制其玉米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钾下植株表现出矮小纤弱,果穗小,籽粒不饱满等。本研究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钾敏感自交系D937为试材,通过分析低钾胁迫下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 辽中和辽北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玉米产区,土壤低钾是限制其玉米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钾下植株表现出矮小纤弱,果穗小,籽粒不饱满等。本研究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钾敏感自交系D937为试材,通过分析低钾胁迫下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的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分配、钾钠钙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等差异,探讨土壤低钾胁迫对玉米生产力和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降低了90-21-3和D937的光合作用,阻碍了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与钾敏感自交系D937相比,在低钾胁迫下耐低钾自交系90-21-3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作用,保证了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并通过增大茎、叶、鞘中的同化物向根系和果穗中的转移量,促进了生育后期根系的生长发育及百粒重而保持产量。低钾胁迫影响了植株体内养分的积累与分配。90-21-3能够通过降低茎、叶、鞘中钾、钠分配,增加钾、钠在根系中分配比例,提高了根系在低钾胁迫下渗透调节能力。同时,增加了叶中钙的积累与分配,促进了根系对钾素的吸收和积累,提高了植株钾素利用效率。耐低钾自交系养分的合理分配保障了其在土壤低钾胁迫下的物质合成、转运与积累的正常进行,缓解了低钾胁迫的影响。可见,在低钾胁迫下,耐低钾作物通过维持较高的光合特性、调整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与分配是适应低钾胁迫的一种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胁迫 玉米 生物量 产量 养分积累与分配 养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德镇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通过对8年生马占相恩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与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0-50cm土层内全c积累量为69090kg·hm^-2,全N积累量为3725kg·hm^-2,全P积累量为647kg·hm^-2,交换性K积累量为648kg·hm^-2,交换性Ca... 通过对8年生马占相恩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与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0-50cm土层内全c积累量为69090kg·hm^-2,全N积累量为3725kg·hm^-2,全P积累量为647kg·hm^-2,交换性K积累量为648kg·hm^-2,交换性Ca积累量为987kg·hm^-2,交换性Mg积累量为63kg·hm^-2;凋落物养分积累量N为58.764kg·hm^-2·a^-1,P积累量为1.608kg·hm^-2·a^-1,K积累量为9.021kg·hm^-2·a^-1,Ca积累量为22.898kg·hm-2·a^-1,Mg积累量为4.079kg·hm^-2·a^-1;人工林林分各元素积累量N为277.04kg·hm^-2、P为7.72kg·hm^-2、K为57.21kg·hm^-2、Ca为93.22kg·hm^-2、Mg为10.24kg·hm^-2;林下植被养分积累量N、P、K、Ca、Mg分别为35.40、2.67、29.47、22.38、4.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养分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玉泉 康文星 +2 位作者 陈日升 田大伦 项文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91,共8页
为弄清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为人工林丰产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会同杉木林7、11、16、20和25年生时测定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和杉木体内养分含量数据,对7、11、16、20和25年生不同林龄杉木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 为弄清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为人工林丰产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会同杉木林7、11、16、20和25年生时测定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和杉木体内养分含量数据,对7、11、16、20和25年生不同林龄杉木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P、K、Ca、Mg在同一林龄杉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均为:树叶>枝>皮>根>干。不同林龄时,同一营养元素在相同器官的含量不一样。林分11年生以前,各器官养分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11年生以后则随林龄增加而下降。积累在乔木层的各元素量多少排序是:N>Ca>K>Mg>P,各养分元素积累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养分积累量在不同器官分配上:叶>枝>皮>干>根。各器官养分积累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其养分积累增加的速率,皮>干>根>枝>叶。各器官的养分积累量分配比例随林龄变化而变化。研究显示:不同林龄的林分乔木层养分积累和分配主要受不同林龄时生产量、不同器官的生产量和杉木体内养分含量控制,而且杉木生长规律和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影响养分积累和分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与分配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叶数对稻茬烤烟生长和主要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观星 李思军 +5 位作者 成明珠 谭志鹏 江智敏 李生 吴文信 邓小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明确郴州市桂阳县烟稻复种连作烟田中云烟87的适宜留叶数,设计留叶数13~20片的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株型、干物质以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留叶数的增加,烤烟株高增加,氮... 为明确郴州市桂阳县烟稻复种连作烟田中云烟87的适宜留叶数,设计留叶数13~20片的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株型、干物质以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留叶数的增加,烤烟株高增加,氮、磷积累量减少,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钾积累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留叶数13~14片的株型为短筒型,留叶数15~18片的株型为筒型,留叶数19~20片的株型为鼓型;留叶数过少会造成烟株矮小,影响中、下部烟叶发育;留叶数过多会降低烟田的叶面积指数,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重点考虑烟株和烟叶的干物质量,认为在桂阳烟区稻茬烤烟云烟87的留叶数以17~19片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叶数 烤烟 农艺性状 株型 养分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镁互作对番茄养分吸收、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屈帅 李惠霞 +3 位作者 张天一 寇桂香 陈萍 杨彦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5-948,共14页
【目的】研究钾、镁浓度及其互作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并探讨高浓度钾与各养分间的关系,为设施番茄养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樱桃番茄‘碧娇’为试材进行了水培试验。以山崎营养液为基础,设置两个镁水平0和1.5 mmol/L (Mg_(0)... 【目的】研究钾、镁浓度及其互作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并探讨高浓度钾与各养分间的关系,为设施番茄养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樱桃番茄‘碧娇’为试材进行了水培试验。以山崎营养液为基础,设置两个镁水平0和1.5 mmol/L (Mg_(0)、Mg_(1.5))及3个钾水平4、40和200 mmol/L (K_(4)、K_(40)、K_(200)),共6个处理。在番茄苗期、开花期和坐果期测定了根、茎、叶生物量及钾、钙、镁含量。【结果】3个生育期番茄根、茎、叶平均生物量均表现为K_(4)>K_(40)>K_(200),开花期和坐果期根、茎、叶平均生物量均表现为Mg_(1.5)>Mg_(0)。全生育期番茄各器官钾含量均表现为K_(40)>K_(4),坐果期两个镁浓度水平下,各器官钾含量均为K_(40)显著高于K_(4),而严重过量钾处理(K_(200))番茄植株耗竭衰亡。全生育期钙、镁含量均表现为K_(4)>K_(40)>K_(200),坐果期Mg_(1.5)K_(4)处理各器官钙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Mg_(1.5)处理全生育期各器官镁含量均高于Mg_(0)处理。开花期和坐果期K_(40)处理各器官均发生钾奢侈吸收现象。钾镁互作极显著影响全生育期茎部钾含量、坐果期叶片钙含量和开花、坐果期各器官镁含量(P<0.01)。不同钾浓度水平下,苗期、开花期番茄钾积累量均表现为K_(40)>K_(4)>K_(200),全生育期各器官钙积累量、镁积累量均表现为K_(4)>K_(40)>K_(200)。不同镁浓度水平下,坐果期Mg_(1.5)处理各器官钾积累量均高于Mg_(0)处理,全生育期Mg_(1.5)处理各器官钙积累量、镁积累量均高于Mg_(0)处理。钾镁浓度处理对开花期、坐果期番茄钾积累量、钙积累量以及镁积累量均产生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与苗期相比,开花期、坐果期叶片中钾的分配比例呈减少的趋势,开花期严重过量钾K_(200)根部中镁的分配比例呈减少的趋势。开花期和坐果期Mg_(1.5)K_(4)处理养分积累主成分得分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过量钾浓度抑制番茄对钾、钙、镁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在各器官中的合理分配,严重过量甚至导致番茄在坐果期死亡。营养液中适宜的镁浓度,促进番茄生物量及对钾、钙、镁养分的吸收积累。缺镁加重钾过量对番茄植株特别是坐果期的负效应,而过量钾也会抑制镁的吸收,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因此,番茄栽培中不仅要保证矿质营养充足,更要重视钾、镁元素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镁互作 番茄 养分吸收 养分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黑土玉米养分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齐翔鲲 安思危 +4 位作者 侯楠 吴凤婕 王玉凤 杨克军 付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14-2226,共13页
【[目的]】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生产长期采用传统旋耕垄作,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研究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养分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实现半干旱区黑土玉米高产稳产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和2020年在黑... 【[目的]】黑龙江半干旱区玉米生产长期采用传统旋耕垄作,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研究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养分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实现半干旱区黑土玉米高产稳产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和2020年在黑龙江省肇州县进行玉米田间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旋耕垄作(Con)、免耕秸秆移除(T1)、免耕秸秆还田(T2)、秸秆深翻+垄作深松(T3)、秸秆深翻+平作深松(T4)、秸秆碎混+垄作(T5)、秸秆碎混+平作(T6)。在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取样分析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取样分析植株养分积累与分配,并测定产量。【[结果]】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P<0.01)。与Con相比,T2、T3和T4处理提高了玉米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以T4处理的效果最佳,增幅分别为15.4%、12.0%、17.7%;与Con相比,T4处理的氮钾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24.8%、15.3%,T3显著提高氮素积累量20.4%。所有处理中,T1的玉米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最低;氮磷钾积累量T2处理较T1分别提高了17.5%、10.7%、5.8%,T4较T6分别提高了18.6%、11.8%、10.6%,T3较T5分别提高了9.9%、1.4%、6.3%。在秸秆深翻还田下,T4与T3处理的养分累积和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旋耕垄作处理相比,秋季秸秆深翻还田配合春季苗期深松,无论平作或者垄作,均可显著促进玉米养分的积累,其提升玉米氮磷钾收获指数、干物质转运能力、单位面积穗数、百粒重和产量的效果优于免耕秸秆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配合平作或者垄作,是适宜该地区的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深度 养分积累与分配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用量和基追肥氮比例对稻茬烤烟氮、磷、钾积累和产量、产值的影响
7
作者 刘凌华 谭志鹏 +10 位作者 李思军 吴文信 陈夏晔 马胤华 刘怡璟 宗毅 李旭 于大鹏 谢小丽 成明珠 邓小华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2-1715,共14页
探究烟稻复种区烤烟氮、磷、钾养分积累,烟叶产量、产值对施氮量和基追肥氮比例的响应,为稻茬烤烟制定施肥策略。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氮用量水平150、165、180 kg/hm^(2)和基追肥氮比例为3∶7、5∶5,采用效应值(η_(p)^(2))分析氮用量... 探究烟稻复种区烤烟氮、磷、钾养分积累,烟叶产量、产值对施氮量和基追肥氮比例的响应,为稻茬烤烟制定施肥策略。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氮用量水平150、165、180 kg/hm^(2)和基追肥氮比例为3∶7、5∶5,采用效应值(η_(p)^(2))分析氮用量、基追肥氮比例及其互作对氮、磷、钾养分积累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烤烟积累的氮、磷、钾养分主要分配给烟叶,且随着烤烟生长,分配给烟叶的比例也减少。随着氮用量的增加,烤烟的氮积累量、烟叶产量、产值也增加;减少基肥氮比例,可显著提高烟株氮积累量和烟叶产量、产值,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偏生产效益。氮用量、基追肥氮比例及其互作对烤烟氮积累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42.89%、29.63%、27.47%,对磷积累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38.62%、24.12%、37.25%,对钾积累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41.22%、21.24%、37.54%,对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62.13%、6.34%、31.53%,产值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47.30%、14.74%、37.95%。整个生育期,施氮量180 kg/hm^(2)和基追肥氮比例3∶7处理的氮积累量相对较多;在团棵期和圆顶期,施氮量180 kg/hm^(2)和基追肥氮比例3∶7处理的磷、钾积累量相对较多;施氮量180 kg/hm^(2)和基追肥氮比例3∶7处理烤烟产量和产值最高。因此,在烟稻复种区,氮用量对烤烟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最大,烤烟生产中基肥氮比例由50%减少至30%,可提高烟叶氮积累量,有利于烟叶产量、产值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烤烟 施氮量 基追肥氮比例 养分积累与分配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施用钾肥提升望天树幼苗生长、木质化程度及养分积累的剂量效应
8
作者 莫志淞 马道承 +4 位作者 谢乐 李婷 徐圆圆 杨梅 刘玉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5年第8期1644-1659,共16页
【目的】中国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苗期生长迟缓、木质化程度低且秋冬季存活率欠佳,严重制约其种群更新与繁衍。鉴于钾(K)为植物生长及木质化的关键营养元素,探究秋季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养分吸... 【目的】中国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苗期生长迟缓、木质化程度低且秋冬季存活率欠佳,严重制约其种群更新与繁衍。鉴于钾(K)为植物生长及木质化的关键营养元素,探究秋季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养分吸收与储备及木质化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苗龄为4个月的望天树品种那坡和田阳为材料进行了盆栽试验,栽培基质由黄心土和稻壳按2∶1(v/v)混合而成。试验设置3各对照处理:不施肥(记作CK-1),单施钾肥(K 160 mg/株,记作CK-2),以及仅施氮(N)、磷(P)肥(其中N 200 mg/株、P 80 mg/株,记作CK-3),并在CK-3基础上设置5个钾肥用量处理:40、80、160、320、640 mg/株。在幼苗生长一年后,调查了幼苗生长指标(苗高和地径)、木质化程度、植株养分含量,同时测定了栽培基质中的速效养分含量。【结果】1)幼苗生长与生物量:随着施钾量提升,幼苗苗高、地茎、生物量的增长量先升后降,2个种源的峰值均出现在施钾160 mg/株时。2)木质化:2个种源幼苗的纤维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以施钾160 mg/株处理表现最优;那坡种源幼苗的木质素含量为施钾80 mg/株时最优,田阳则为施钾量160 mg/株时最优。3)养分动态:在氮磷配施基础上,2个种源幼苗N、P含量和N、P、K积累量均在160 mg/株时最高,K含量则在施钾640 mg/株时最高;根、茎、叶中N、P含量以及N、P、K积累量大多在施钾160 mg/株时较高,K含量在施钾640 mg/株时最高。所有5个钾肥用量处理下,N、P、K在2个品种幼苗根中的分配均显著低于CK-1,在茎中的分配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升后降,而在叶中的分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配施氮磷后,2个种源望天树的N、P利用效率先降后升,K肥利用率逐渐降低。4)养分化学计量比:随着施钾量增加,2个种源苗木的根、茎、叶N/P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K呈降低趋势,K/P呈升高趋势;所有处理下望天树幼苗根、茎、叶的N/P均<14,表明生长受氮限制。根、茎中N/K>2.1,不受钾限制;但叶在常规施肥且施钾量<640 mg/株时,N/K>2.1且K/P<3.4,证实叶片生长受钾限制。配施氮磷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2个种源幼苗盆栽基质中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先降再升,硝态氮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结论】秋季在氮磷配施基础上施钾160 mg/株,可促进2个种源望天树幼苗的生长,提升其木质化程度,有效改善幼苗养分的积累和吸收状况,同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种源间综合分析表明,两个种源的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那坡种源在木质化程度、养分积累利用效率上显著优于田阳种源,且二者养分分配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施钾 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幼苗生长 幼苗木质化 养分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