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剂对氮肥氨挥发和氮磷钾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07
1
作者 杜建军 苟春林 +1 位作者 崔英德 曲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96-1301,共6页
采用"静态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施入土壤后对尿素氨挥发以及对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后,尿素氨挥发量显著降低,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 采用"静态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施入土壤后对尿素氨挥发以及对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后,尿素氨挥发量显著降低,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氨挥发量的降低与土壤含水量、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pH有关。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pH较低,尿素氨挥发量也较少,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和100%时,施用0.05% ̄0.80%的保水剂,尿素累积氨挥发量分别较不施保水剂处理减少8.97% ̄47.65%和16.78% ̄72.40%。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同样能减少氮、磷、钾养分的淋溶损失,对于氮、钾养分来说,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养分淋失量显著减少,但对于磷素养分来说,养分淋失量并不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施用0.05% ̄0.20%的保水剂时,氮、磷、钾养分累积淋失量分别较较不施保水剂处理减少13.60% ̄39.62%、28.31% ̄16.96%和6.76% ̄2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氨挥发 养分淋溶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及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任丽萍 宋玉芳 +2 位作者 许华夏 巩宗强 姚德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通过农田 1 m深土层的模拟渗滤实验,对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和产生的环境影响——氮、磷、钾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进行了以黑麦草为供试作物,农用化肥氮、磷、钾为供试肥料的养分淋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旱田土壤中,氮肥的淋溶与施肥... 通过农田 1 m深土层的模拟渗滤实验,对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和产生的环境影响——氮、磷、钾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进行了以黑麦草为供试作物,农用化肥氮、磷、钾为供试肥料的养分淋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旱田土壤中,氮肥的淋溶与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要以- N形式产生淋溶,- N的淋失率是施肥量 240 kg· hm- 2的 15.85%,淋溶含量大于 20 mg· L- 1,超过 WHO颁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10 mg· L- 1,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磷肥的淋溶主要在土壤中以固定作用为主,其淋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对地下水无污染影响;钾肥的淋溶取决于施肥量,当施肥量在 120 kg· hm- 2时,钾的最大淋溶含量为 14.30 mg· L- 1,超过欧洲经济共同体颁布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12 mg· L- 1,对地下水有潜在污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田 施肥量 养分淋溶 地下水污染 淋溶规律 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肥方法下的养分淋溶排污系数测算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京 李国学 +2 位作者 李荣花 李宁 杨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8-744,共7页
为粮田耕地污染监控预警及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以北京市房山区小麦/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陶土头负压法,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分析比较优化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淋溶液水质的影响,并测算不同施肥处理的排污系... 为粮田耕地污染监控预警及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以北京市房山区小麦/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陶土头负压法,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分析比较优化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淋溶液水质的影响,并测算不同施肥处理的排污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氮素淋溶量占总养分淋溶的76%~82%,氮素淋溶中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素淋溶的60%~70%,最高可达到90%;在氮磷钾养分施入量相同的情况下,优化施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养分淋溶量,可使总氮淋溶量减少23%~31%,总磷淋溶量减少32%~46%,硝态氮淋溶量减少22%~36%,在降雨量大时,优化施肥处理可明显减少铵态氮的淋溶;经测算,小麦/玉米轮作农田耕地排污系数(产出每公斤农产品养分淋溶排出量)常规施肥处理总氮、总磷、铵态氮及硝态氮的排放量分别为687.2、3.25、0.22、440 mg,优化施肥处理的排放量分别为348、0.87、0.38、205.9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有机肥 养分淋溶 排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状土柱研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养分淋溶量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静 王德建 王灿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1-595,共5页
采用原状模拟土柱,对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稻麦轮作农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麦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分别为0.36~0.64、2.74~16.42和0.05~0.19kg/hm。,各占化肥施用量的0... 采用原状模拟土柱,对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稻麦轮作农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麦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分别为0.36~0.64、2.74~16.42和0.05~0.19kg/hm。,各占化肥施用量的0.2%~0.4%、4.8%~8.1%和0.2%~0.7%;稻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分别为0.36~1.04、0.86~3.01和0.24~1,17kg/hm^2,各占化肥施用量的0.2%~0A%、0.6%~1.7%和0.8%~8.2%。猪粪能增加养分淋溶量,尤其显著促进了P素向下迁移;秸秆减少麦季土壤无机N的淋溶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柱 稻麦轮作 养分淋溶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废弃物对沙化土壤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5
作者 欧盛业 丁黎 +2 位作者 余宁尔 吴胜春 梁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8-1096,共9页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配比的牦牛Bos grunniens粪生物质炭和牦牛粪堆肥以及聚丙烯酰胺(PAM)对沙化土壤养分淋溶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8个处理:单施堆肥处理,炭肥混施(1∶1)处理,以及单施生物质炭处理。另设定不添加炭肥...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配比的牦牛Bos grunniens粪生物质炭和牦牛粪堆肥以及聚丙烯酰胺(PAM)对沙化土壤养分淋溶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8个处理:单施堆肥处理,炭肥混施(1∶1)处理,以及单施生物质炭处理。另设定不添加炭肥的空白处理。同时,在上述同样处理的基础上再对应地添加PAM,构成添加PAM区组,开展为期60 d的土柱模拟淋溶实验并测定土壤养分。【结果】总体而言,施用生物质炭或者堆肥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含量,但炭肥混施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施生物质炭或单施堆肥。与空白对照相比,占土壤质量3%的生物质炭及堆肥混施能够显著增加土壤pH值,使土壤呈弱碱性,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530%,土壤全氮质量分数提升255%、硝态氮质量分数提升24.1%,总磷质量分数提升120%,有效磷质量分数提升78%,但对铵态氮效果不显著。此外,添加PAM可以有效降低外源养分的淋溶损失;根据炭肥混施处理的结果,全氮淋溶率减少9.6%,总磷减少7.1%。【结论】混施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并配合PAM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同时减少养分渗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粪炭 牦牛粪堆肥 沙化土壤 养分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中雨水的养分淋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柴锡周 周重光 +1 位作者 俞似军 杭韵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常绿阔叶林内外降雨、径流和凋落物的养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林内降雨中N、K、Ca、Mg等养分的含量高于林外降雨养分的含量,林内雨的各种养分总量又大于凋落物归还的养分量,林内径流的各种养分输出均低于林外(杂灌木)径... 通过对常绿阔叶林内外降雨、径流和凋落物的养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林内降雨中N、K、Ca、Mg等养分的含量高于林外降雨养分的含量,林内雨的各种养分总量又大于凋落物归还的养分量,林内径流的各种养分输出均低于林外(杂灌木)径流养分的输出。说明常绿阔叶林有明显的养分积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雨水 养分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红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淋失的影响
7
作者 陈玉妮 盛丰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目的】为改善红壤土结构性质和水肥保持能力,保障和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以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空白试验为对照,研究碎秸秆、秸秆粉末和秸秆灰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南方红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淋失的影响。【结果】... 【目的】为改善红壤土结构性质和水肥保持能力,保障和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以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空白试验为对照,研究碎秸秆、秸秆粉末和秸秆灰3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南方红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淋失的影响。【结果】碎秸秆、秸秆粉末和秸秆灰3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能有效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大土壤总孔隙率和毛管孔隙率、提升土壤有机质和绝大部分土壤养分量、降低土壤养分的淋失风险。其中,碎秸秆还田土壤毛管孔隙率最高,NO_(3)^(-)-N淋失总量最小,NH_(4)^(+)-N和TN淋失总量最大;秸秆粉末还田处理土壤氨态氮量和速效钾量最高,TN和TP淋失总量最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明显;秸秆灰还田处理土壤体积质量最小,土壤总孔隙率最大,土壤有机质量和速效磷量最高,NO_(3)^(-)-N和TP的淋失总量最大,NH_(4)^(+)-N的淋失总量最小,但秸秆灰的产生过程会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结论】综合而言,秸秆粉末还田对红壤结构性质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作为秸秆还田改良红壤的推荐还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秸秆还田 团聚体稳定性 养分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培肥土壤对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耿玉辉 卢文喜 姜亦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54-1458,共5页
为研究有机培肥对土壤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采用原状土柱模拟淋溶的方法,对土壤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有机培肥后,明显降低了优势流中各种养分的淋失速度,从而使养分的淋失总量减少,为未施秸秆处理的1/3... 为研究有机培肥对土壤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采用原状土柱模拟淋溶的方法,对土壤优势流中养分淋失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有机培肥后,明显降低了优势流中各种养分的淋失速度,从而使养分的淋失总量减少,为未施秸秆处理的1/3左右。有机培肥土壤对于淋溶液中养分浓度的影响表现为,在淋溶液中养分浓度总体降低的同时,各种养分的浓度降低的幅度又有所不同,其中对水溶性K和铵离子的效果最明显,而对硝态氮(NO_3^--N)保持作用则相对差些。上述结果说明,有机培肥对减少土壤优势流造成的土壤养分淋失以及降低地下水污染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培肥 优势流 养分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的养分归还动态 被引量:11
9
作者 樊后保 胡石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05-208,共4页
42年生杉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为3083.9kg/hm2,在一年中的5月和11月出现两次高峰.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年归还量为72.138kg/hm2,其归还量大小顺序为Ca>N>Mg>K>P.降水在杉木人工林中引起的... 42年生杉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为3083.9kg/hm2,在一年中的5月和11月出现两次高峰.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年归还量为72.138kg/hm2,其归还量大小顺序为Ca>N>Mg>K>P.降水在杉木人工林中引起的养分淋溶也是养分归还的一个重要方面,五种营养元素的年总淋溶量为71.289kg/hm2,在2月和5月亦出现两次高峰,淋溶量大小顺序为K>Ca>Mg,而N和P出现负值,表明两者被林冠层直接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养分归还 森林凋落物 养分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与吸附固持效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芳芳 肖波 +1 位作者 李胜龙 孙福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2-1602,共11页
【目的】生物结皮的广泛发育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在土壤养分积累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淋溶实验和吸附试验研究其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以黄土高原质地不同的风沙土和黄绵土为对象,分别选取有生物结皮覆盖和无结皮覆盖... 【目的】生物结皮的广泛发育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在土壤养分积累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淋溶实验和吸附试验研究其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以黄土高原质地不同的风沙土和黄绵土为对象,分别选取有生物结皮覆盖和无结皮覆盖的地块,分析生物结皮层、结皮层下0—2、2—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全碳、全氮、全磷含量,研究生物结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以Cl^(−)、K^(+)、Ca^(2+)为示踪离子开展土壤淋溶实验,分析其淋出土壤的特征;淋溶实验结束后,测定包括结皮层在内的各土层离子吸附解析量。【结果】1)生物结皮层(约2 cm厚)养分含量是无结皮土壤的0.43~10.51倍。生物结皮覆盖下0—1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对应深度的无结皮土壤,有机质、全碳、全氮、全磷含量比无结皮土壤增加了1.4%~184.9%。2)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比其下层土壤提高了38.2%~557.1%,而无结皮的表层(0—2 cm)土壤养分含量仅比其下层土壤提高了13.4%~213.9%,这表明生物结皮增强了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3)生物结皮覆盖土壤中添加的养分在相同条件下相较于无结皮土壤更难以淋出;除易淋溶的Cl^(−)全部淋出外,K^(+)和Ca^(2+)未被全部淋出,且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中的累积淋出量比无结皮土壤低21.9%~47.4%。淋溶实验结束后结皮层的Cl^(−)、K^(+)、Ca^(2+)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结皮(8.8%~340.4%)和结皮下层土壤(14.5%~62.7%)。4)生物结皮显著增加了土壤对Cl^(−)、K^(+)、Ca^(2+)的吸附量,其增加幅度为27.8%~118.1%,且生物结皮层对不同离子吸附能力的强弱依次为Ca^(2+)>K^(+)>Cl^(−)。【结论】与无结皮土壤相比,生物结皮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促进土壤养分的表层聚集,同时提升土壤对养分的吸附与固持能力,因而有利于退化贫瘠土壤的养分积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肥力提升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黄绵土 土壤养分 养分吸附 养分淋溶 退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结皮发育程度对氮磷淋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光辉 高欣 +1 位作者 陶雪卿 邢伟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3,共6页
土壤结皮的发育影响土壤淋溶过程中的养分流失情况。选取降雨强度为30 mm/h雨强,时间为0 min、10 min、30 min形成的不同发育程度的结皮,采用土盘、土柱试验,对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流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结皮的发育对土壤减... 土壤结皮的发育影响土壤淋溶过程中的养分流失情况。选取降雨强度为30 mm/h雨强,时间为0 min、10 min、30 min形成的不同发育程度的结皮,采用土盘、土柱试验,对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流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结皮的发育对土壤减渗效果作用明显,两种雨强下10 min、30 min结皮的平均减渗效果分别达到了39.99%、61.93%。②对淋溶水养分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雨强下,结皮发育均会对铵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的浓度产生显著性影响,结皮发育会减少土壤淋溶水中的养分流失。③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流失率与土壤结皮抗剪强度、土壤结皮容重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结皮孔隙度、土壤淋溶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养分淋溶 降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材料对河套灌区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春晓 郑海春 +2 位作者 杨彦明 红梅 郜翻身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检测和治理措施,采用大田土壤淋溶试验,分析了河套灌区农田在保水材料处理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保水材料处理玉米苗期土壤NO_3^--N累积... 为了研究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检测和治理措施,采用大田土壤淋溶试验,分析了河套灌区农田在保水材料处理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累积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保水材料处理玉米苗期土壤NO_3^--N累积量平均提高20.49%,收获期平均降低13.98%;苗期土壤NH_4^+-N累积量平均提高35.21%,收获期平均降低28.93%。保水材料有效地抑制了氮素的淋溶损失,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同时保证了玉米生育后期有效氮的供应,避免短时间内氮素的大量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面源污染,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材料 土壤残留 氮素利用率 养分淋溶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