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殖规模猪场沼气工程沼液养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越勇 聂新军 +4 位作者 王强 叶波 刘银秀 范志斌 金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089-2092,共4页
对浙江省全省范围内30个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沼气工程沼液进行养分调查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粪污经沼气工程充分发酵后产生的沼液pH值呈现中性及弱碱性,pH值稳定性好,可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直接施用。沼液样品有机... 对浙江省全省范围内30个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沼气工程沼液进行养分调查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粪污经沼气工程充分发酵后产生的沼液pH值呈现中性及弱碱性,pH值稳定性好,可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直接施用。沼液样品有机质含量在0.01%~0.80%,不同养殖规模猪场配套的沼气工程沼液有机质含量差异性较大,这与猪场养殖规模、生猪喂养方式、猪场管理水平、粪便清理程度、沼气工程发酵工艺及运行参数等因素有关。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沼气工程沼液中含有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且单一养分含量差异性较大。沼液中氮磷钾含量均呈现总氮>总钾>总磷的趋势,且氮元素主要以铵态氮形式存在。与单一养分含量相比,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沼气工程沼液总养分含量差异性相对较小,且养分含量较化肥低很多。由于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沼气工程沼液养分含量有差异,且部分养分指标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大规模施用沼液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肥效试验,确定施用量,科学、合理施用沼液,避免因沼液施用不当而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沼气工程 沼液 养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特芒果果肉溃败病果与正常果养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芳 郑良永 陈菁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252-252,263,共2页
凯特芒果属晚熟品种,主要栽种于四川攀枝花和云南华坪地区。果肉溃败病是此区域凯特芒果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分析果肉溃败病果与正常果果肉、果核氮磷钾养分差异,结果表明:果肉溃败病果果肉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高出20%以上),... 凯特芒果属晚熟品种,主要栽种于四川攀枝花和云南华坪地区。果肉溃败病是此区域凯特芒果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分析果肉溃败病果与正常果果肉、果核氮磷钾养分差异,结果表明:果肉溃败病果果肉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高出20%以上),果核氮、磷含量却显著低于正常果。过量施用氮、磷、钾肥是造成凯特芒果果肉溃败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芒果 果肉溃败病果 正常果 养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沿海不同林种森林土壤养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戴智明 梁少湖 +4 位作者 陆双莉 黄文浩 梁彬堂 廖逸雯 刘小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15-19,共5页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为摸清不同林种森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野外采集测定台山市131个样点0~30 cm的表层土壤样本,基于大尺度土壤采样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粤东沿海森林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全氮、全磷含量偏...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为摸清不同林种森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野外采集测定台山市131个样点0~30 cm的表层土壤样本,基于大尺度土壤采样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粤东沿海森林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全氮、全磷含量偏低,有机碳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钾含量整体较高。(2)不同林种间全磷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特种用途林显著高于用材林和防护林;土壤全氮、全钾、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林种间差异不显著。针对性的改善森林土壤养分,能够有效改善局部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林种 养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苏翠1号’高产及中低产梨园土壤与叶片养分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莉 叶小梅 +3 位作者 张应鹏 王子臣 奚永兰 靳红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9-1186,共8页
为了解江苏省‘苏翠1号’高产及中低产梨园土壤与叶片养分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测定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20个‘苏翠1号’梨园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叶片营养,并采用R语言“Vegan”程序包对‘苏翠1号’高产及中低产... 为了解江苏省‘苏翠1号’高产及中低产梨园土壤与叶片养分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测定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20个‘苏翠1号’梨园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叶片营养,并采用R语言“Vegan”程序包对‘苏翠1号’高产及中低产梨园的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进行了差异分析,最后探究了梨园土壤养分与叶养分的相关性。将测定的梨园土壤及叶养分分别与梨园土壤养分最适标准值及梨叶片养分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中90%的梨园土壤pH在5.6~7.2的适宜范围内,90%的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适宜或丰富状态,60%的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不足,40%的梨园土壤有效钾缺乏,而85%的梨园土壤出现了有效磷的富集。所测定梨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丰富,而缺乏土壤有效铁、锰、铜的果园比例分别为15%、60%和25%。叶片缺乏氮、磷、镁、锰、铜的果园比例分别为15%、65%、25%、25%和90%。土壤及叶养分的整体状况与果园地理位置及产量存在显著相关性。高产梨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显著高于中低产梨园;高产梨园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中低产梨园,叶片磷和钾的含量显著低于中低产梨园。综上,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叶片氮、磷、钾含量是高产梨园与中低产梨园养分差异的重要特征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梨园施肥管理应将叶片营养诊断和土壤诊断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状 叶片养分 养分评价 养分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差异 被引量:37
5
作者 朱芸 廖世鹏 +4 位作者 刘煜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评估1990—2017年长江流域不同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平衡,比较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养分收支差异,为提高周年养分利用效率、优化水旱轮作区域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长江流域[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 【目的】评估1990—2017年长江流域不同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平衡,比较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养分收支差异,为提高周年养分利用效率、优化水旱轮作区域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长江流域[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 513个试验的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各季作物施肥量、生物量(含秸秆和根茬及落叶归还)、养分含量、积累量,分析了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周年氮、磷、钾养分收支平衡,比较和评估了两种轮作体系氮的损失量(包含NH3挥发、N2O排放以及氮的径流和淋溶)。【结果】油-稻轮作周年平均化肥投入量为N 378.5 kg/hm^2、P_2O_5 169.9 kg/hm^2和K_2O 225.7kg/hm^2,麦-稻轮作为N 394.4 kg/hm^2、P_2O_5 172.5 kg/hm^2和K_2O 210.8 kg/hm^2,两种轮作方式施肥量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油-稻轮作还田生物量(18984 kg/hm^2)高于麦-稻轮作(18123 kg/hm^2)。油-稻轮作周年养分归还量为N142.5 kg/hm^2、P_2O_5 46.4 kg/hm^2和K_2O 441.3 kg/hm^2,较麦-稻轮作分别高出9.7%、6.7%和27.4%。落叶是油菜季养分归还量的重要部分,其带入的氮、磷、钾养分分别占到油菜还田养分总量的29.3%、18.5%和16.3%,使得油菜季养分输入量明显高于小麦季;而小麦由于群体生物量大,两种轮作模式水稻季的养分输入以麦-稻轮作优势明显(钾素除外)。麦-稻轮作周年地上部养分带走量为N 333.9 kg/hm^2、P_2O_5 125.8 kg/hm^2和K_2O 379.3kg/hm^2,分别较油-稻轮作高出14.6%、2.1%和-13.4%。油-稻与麦-稻轮作周年氮损失量分别为N 96.7和88.8kg/hm^2,占周年施氮量的22.5%~25.5%。油菜季氮损失量平均N 34.5 kg/hm^2,略高于小麦季的N 29.8 kg/hm^2。水稻季氮损失量明显高于旱季作物,两种轮作体系相差较小(N 59.0~62.2 kg/hm^2)。不同氮损失途径中,NH3挥发损失的氮所占比例最大,占各季施氮量的7.2%~18.4%;其次是氮的淋溶和径流损失,约为6.7%~12.7%;N2O排放所占比例最小(1.1%~2.1%)。秸秆不还田时,油-稻轮作体系氮素盈余N 37.3 kg/hm^2,麦-稻体系持平或略有亏缺(N-6.0 kg/hm^2),两种轮作体系P_2O_5盈余53.3~58.4 kg/hm^2、K_2O亏缺138.3~145.0 kg/hm^2。秸秆还田后,油-稻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平衡量为N 133.0 kg/hm^2、P_2O_5 93.1 kg/hm^2和K_2O 229.0 kg/hm^2,分别较麦-稻轮作高出30.9%、3.2%和28.7%。【结论】水旱轮作体系在秸秆不还田时,油-稻体系氮盈余,麦-稻体系氮持平或略有亏缺,两个体系磷均有盈余而钾素处于亏缺状态。秸秆还田时,两种轮作体系氮、磷、钾均表现为盈余,说明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养分输入,维持土壤养分的平衡。由于油菜落叶归还大量氮素,油-稻轮作较麦-稻轮作体系氮素盈余量高,因此,油-稻轮作可考虑降低氮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稻轮作 麦-稻轮作 养分收支差异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山复垦重构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和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珊珊 于亚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2-846,共5页
【目的】土壤养分状况不佳和重金属污染是煤矸山重构土壤植被恢复的两个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分析煤矸山复垦地重构土壤剖面养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有助于查明煤矸山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为煤矸山植被复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研究以... 【目的】土壤养分状况不佳和重金属污染是煤矸山重构土壤植被恢复的两个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分析煤矸山复垦地重构土壤剖面养分及重金属污染状况有助于查明煤矸山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为煤矸山植被复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研究以山西省霍州曹村煤矿复垦果园(OP)和复垦农田(FL)为对象,通过与当地普通果园(OP-CK)和普通农田(FL-CK)对比,分析了2种复垦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Cu、Pb、Cr和Zn)含量在1m土层剖面中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当地的普通果园和普通农田相比,复垦果园和复垦农田1m土层中土壤养分含量较差,特别是有机质表现明显,从养分状况的剖面差异来看,复垦农田养分状况总体优于复垦果园,两种复垦样地中有机质在表层(0~20 cm)、中层(20~60 cm)和深层(60~100 cm)均偏低,复垦果园表层速效养分偏低,中层除速效钾外,其余养分均较差,深层全量养分含量偏低,复垦农田全氮含量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均较差,而碱解氮在深层较差。(2)从2种复垦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当地普通样地的差异来看,复垦果园土壤中Cu和复垦农田土壤中Cu、Zn含量在1m土层中均不同程度的超过普通样地,Pb和Cr含量在某些土层也超过普通样地;(3)从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来看,复垦果园和复垦农田中Cu和Pb分别达到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复垦农田中Cr也达到了轻度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来看,复垦果园达到了中度污染,复垦农田达到了轻度污染。【结论】复垦样地的养分含量与普通样地相比较差,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复垦农田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状况优于复垦果园,复垦果园中Cu和Pb、复垦农田中Cu、Pb和Cr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累积状况,尤其是2种复垦样地中的Cu已达到了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山 重构土壤 养分剖面差异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蔬菜地土壤氮素分布与转移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体渊 达良俊 +1 位作者 年耀萍 章君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28-1635,共8页
选取滇池流域蔬菜设施保护地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种植区进行研究,分为高量组和低量组两个组别进行,每组分别设置9个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总氮在各水平处理之间并没有规律性变化,在垂直梯度上(0-20、20-40、40-... 选取滇池流域蔬菜设施保护地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种植区进行研究,分为高量组和低量组两个组别进行,每组分别设置9个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总氮在各水平处理之间并没有规律性变化,在垂直梯度上(0-20、20-40、40-60cm),土壤养分随深度增加而递减;高量组和低量组在生长期和成熟期,土壤总氮积累量和施氮量表现出了显著正向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3、0.9901、0.9881和0.9880;适量施氮,土壤氮积累量表现出减少,而过量施氮则表现出了盈余;高量组氮损失量均大于低量组,且高量组在不同生育期的氮损失量与施氮量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23、0.9719。高量组与低量组氮素损失率生长期均高于成熟期,而各处理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最大损失率为39.79%,在适宜施肥量的处理中,损失率也达到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麦菜 氮素转移 土壤 养分差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