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盐渍化土壤生物刺激素抗盐与大豆氮磷养分增效研究
1
作者 崔萌恩 卢树昌 +3 位作者 郭刘明 张静静 段东雪 董佩华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3-48,共6页
针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盐化较重、生产力低和我国油料作物自给率不高等问题,设置不施生物刺激素(T1,对照)、乳糖肽(T2)、肌醇(T3)、乳糖肽+肌醇(T4)4个处理,研究生物刺激素(乳糖肽、肌醇)对大豆叶片抗盐生理指标、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 针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盐化较重、生产力低和我国油料作物自给率不高等问题,设置不施生物刺激素(T1,对照)、乳糖肽(T2)、肌醇(T3)、乳糖肽+肌醇(T4)4个处理,研究生物刺激素(乳糖肽、肌醇)对大豆叶片抗盐生理指标、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养分吸收量、品质与氮、磷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的SOD、POD、CAT、DP含量均最高,较T1处理分别提高14.40%、65.93%、25.98%、11.62%,大豆各部分氮、磷养分吸收量比T1处理分别提高133.33%~164.28%、30.11%~33.33%、21.73%~50.00%、46.40%~58.97%,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均较高,其次是T2处理。综上,乳糖肽与肌醇等生物刺激素结合可以较好地提高大豆抗盐效果与养分增效,该研究可以为滨海盐渍化土壤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盐渍土 生物刺激素 抗盐 养分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明 解环环 +5 位作者 刘德锐 吕臣浩 赵竹青 刘瑶 陈娥 陈永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4-87,93,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瑞菲为试验材料,通过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探究其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能显著增加植株茎粗(P<0.05);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肥和控释... 采用田间试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瑞菲为试验材料,通过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探究其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能显著增加植株茎粗(P<0.05);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肥和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可显著改善番茄品质,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P<0.05),番茄果实色泽度和硬度均有所改善;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肥和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能有效提高番茄产量与经济效益,产量分别增加12.7%和29.2%,净利润分别增加3.65万元/hm^(2)和7.72万元/hm^(2)。综上,控释肥联合养分增效剂可实现番茄增产增效,在实现轻简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养分增效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分增效剂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玉 王玲莉 +4 位作者 王平 臧新伟 房娜娜 孙志梅 石元亮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2,共7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养分增效剂(机械活化磷、长效复合肥添加剂NAM、聚合氨基酸类肥料增效剂PAA)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氮磷肥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NPK(常规施肥...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养分增效剂(机械活化磷、长效复合肥添加剂NAM、聚合氨基酸类肥料增效剂PAA)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氮磷肥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NPK(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添加20%机械活化磷的NPK1、添加30%机械活化磷的NPK2、添加NAM的NPK3以及添加PAA的NPK4,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提高了7.52%,10.59%,6.78%和14.54%,产量也表现出了增加的趋势,尤以NPK3增产效应最为明显,提高了11.83%。此外,养分增效剂的添加还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没有使用增效剂的NPK处理相比,4个处理植株的氮累积量分别提高了6.94%,6.54%,2.82%和9.71%;磷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0.15%,14.23%,9.18%和14.12%;钾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3.08%,24.42%,20.22%和34.45%。氮肥利用率以NPK4最高,达42.4%,磷肥利用率以NPK2最高,为25.0%;氮肥和磷肥的农学效率和收获指数则均以NPK3最高。此结果说明,在生产实践中,PAA的添加更有利于促进玉米植株对氮的吸收累积;30%机械活化磷的添加更有利于磷养分的活化,提高磷肥利用效率;而NAM施用后的增产效果最为突出,更有利于养分向籽粒中转移,提高养分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增效 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皓达养分增效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黄学明 牟绪华 冉露 《长江蔬菜》 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二袋子”肥、高氮中磷低钾肥、配方肥、配方肥与有机肥结合4种不同施肥方式与武汉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皓达养分增效剂拌混作底肥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二袋子”肥拌混皓达养分增...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二袋子”肥、高氮中磷低钾肥、配方肥、配方肥与有机肥结合4种不同施肥方式与武汉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皓达养分增效剂拌混作底肥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仅“二袋子”肥拌混皓达养分增效剂增产幅度未达到5%,增产不显著;其他3种肥料拌混皓达养分增效剂的增产幅度都超过5%,增产显著;且随着肥料氮磷钾配比的不断优化及与有机肥的结合,增产幅度及效益不断提高。皓达养分增效剂与肥料拌混施用促进了马铃薯单薯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从而实现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皓达养分增效 宜施壮配方肥 鄂马铃薯10号 利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载体在新型微量元素肥料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存仓 肖思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微量元素肥料在作物增产提质、逆境抗性和农田健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微量元素肥料,通过增效载体与微量元素有机结合制成的新型微量元素增效载体肥料具有水溶性好、移动性快、稳定性...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微量元素肥料在作物增产提质、逆境抗性和农田健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微量元素肥料,通过增效载体与微量元素有机结合制成的新型微量元素增效载体肥料具有水溶性好、移动性快、稳定性强、难以被土壤固定且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等特点。筛选或创制增效载体是新型微量元素肥料研发的核心环节,本文概述了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增效载体及其类型、主要作用机制,综述了新型微量元素肥料增效载体的研发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指明了新型微量元素增效载体肥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对其下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效载体 新型肥料 养分增效 微量元素肥料 肥料增效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养分供应及调控对夏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一通 王玲莉 +3 位作者 郭丽果 孙志梅 房娜娜 石元亮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养分供应及养分增效剂(机械活化磷MRP、长效复合肥增效剂NAM、聚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PAA)调控对夏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施氮素(-N)或磷素(-P)显著影响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在...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养分供应及养分增效剂(机械活化磷MRP、长效复合肥增效剂NAM、聚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PAA)调控对夏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施氮素(-N)或磷素(-P)显著影响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累积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氮磷在各生育时期向生长发育中心器官的分配。与不施增效剂的对照相比,MRP处理使收获时叶片中磷累积量增加34.8%~47.8%,分配比例增加22.1%~29.4%。NAM处理能改善拔节期玉米植株的氮素营养,促进灌浆后氮素向穗中的转移分配,使籽粒中氮素和干物质累积量分别增加9.4%和7.9%,分配比例分别增加6.5%和2.7%。PAA对玉米灌浆后营养器官中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分配均有促进作用,但对籽粒影响不显著。综上说明,氮磷养分胁迫主要通过影响氮磷钾养分在玉米各器官中的累积量,影响其干物质的累积和产量形成,因此平衡施肥是保证高产的前提;施用MRP通过促进生育后期叶片中磷素累积分配提高磷肥利用率;施用NAM通过改善玉米生育前期氮素营养,最终提高籽粒中氮素及干物质累积量,获得较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PAA能提高玉米灌浆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累积分配,进而获得较高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供应 养分增效 玉米 干物质 氮磷钾养分 累积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82
7
作者 丁文成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19,I0001,I0002,共21页
肥料产业服务于农业生产,尿素、磷铵、氯化钾和复合肥等传统化肥产品的大量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型转变,发展新型高效肥料产业,提升肥料产品对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 肥料产业服务于农业生产,尿素、磷铵、氯化钾和复合肥等传统化肥产品的大量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型转变,发展新型高效肥料产业,提升肥料产品对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协同保障作用,是现阶段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关键举措。新型肥料类型主要有缓/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水溶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相比于常规施肥,施用新型肥料普遍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增产率范围为4.6%~17.5%,氮肥利用率提高16.8%~52.3%,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可降低7.2%~50.7%,N_(2)O排放降低8.1%~40.8%,氮淋溶损失降低16.5%~43.8%,氮径流损失降低22.1%~45.4%。经过几十年的跟踪和创新,我国新型肥料形成了产业化,新型肥料总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新型肥料产业起步晚,几乎所有类型的新型肥料生产均存在原创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特性与农业需求匹配性不高,施肥技术和装备发展滞后,以及监管体系薄弱等问题。为推动新阶段新型肥料产业结构绿色高效转型升级,未来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核心包括以下4个方面:1)以农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肥料产品与生产需求的匹配度;2)肥料增效技术由注重养分供给向土壤环境、作物吸收和有效供给综合调控发展,肥料增效材料向高效、环保和价廉方向发展,肥料产品向营养、土壤改良和抗逆等多功能发展;3)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能耗,通过大型肥料生产设备的优化和改造,力争实现新型肥料由二次加工到一次生产的突破,实现新型肥料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4)建立健全肥料生产、销售和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保障新型肥料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肥料 养分增效技术 产业短板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