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果12号桉无性系人工林养分曲线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晓芙 胡曰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30,共7页
应用常规方法 ,在雷林NPK复混肥和HYDRO NPK复合肥刚果 12号桉树无性系人工林试验区采样分析 ,结果表明 :桉树器官氮、磷、钾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 ,顺序为 :叶 >枝 >皮 >根 >干 ;树体养分的平均浓度C随林龄t增大而降低 ,降... 应用常规方法 ,在雷林NPK复混肥和HYDRO NPK复合肥刚果 12号桉树无性系人工林试验区采样分析 ,结果表明 :桉树器官氮、磷、钾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 ,顺序为 :叶 >枝 >皮 >根 >干 ;树体养分的平均浓度C随林龄t增大而降低 ,降低速率与施肥强度Q相关 ;桉树林养分吸收的总量X随t和Q增大而增大 ,养分吸收速率 (dX dt)随t增大而降低 ,说明桉树生长早期养分供给的重要性。养分吸收曲线可反映不同生长时期林木吸收养分的相对强度 ,给出达到相对应生长量的净养分需求量 ,在林木营养动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人工林 刚果12号桉 养分浓度 林木生长曲线 养分吸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Ⅴ.杉木林养分曲线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曰利 吴晓芙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1-7,共7页
对杉木二耕连栽林地、灌丛砍伐后头耕林地和阔叶林砍伐后头耕林地三大类型杉木林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器官氮、磷、钾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按从多到少排列的顺序为:叶、枝、皮、根、干;杉木树体养分的平均含量C... 对杉木二耕连栽林地、灌丛砍伐后头耕林地和阔叶林砍伐后头耕林地三大类型杉木林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器官氮、磷、钾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按从多到少排列的顺序为:叶、枝、皮、根、干;杉木树体养分的平均含量C 随林龄t增大而递减,递减速率与立地指数S呈正相关;杉木林养分吸收的总量X 随t和S增大而递增,高立地指数X-t曲线的斜率随t增加而递减,说明杉木林幼、中龄时期养分供给的重要性.养分吸收曲线可反映不同生长时期林木吸收养分的相对强度,给出达到相对应生长量的净养分需求量,在林木营养动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生长 杉木林 养分含量 养分吸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桃主产区果实氮磷钾养分吸收阈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 张兆彤 +1 位作者 殷子月 许咏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1-239,共9页
汇总2000—2019年我国西北、西南、中部和东部沿海4个核桃主产区肥料田间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核桃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等特征数据,探究我国不同区域核桃果实氮、磷、钾养分吸收阈值。利用规划求解方法,拟合不同区域核桃获最高产量时果实... 汇总2000—2019年我国西北、西南、中部和东部沿海4个核桃主产区肥料田间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核桃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等特征数据,探究我国不同区域核桃果实氮、磷、钾养分吸收阈值。利用规划求解方法,拟合不同区域核桃获最高产量时果实氮、磷、钾的养分吸收曲线,计算果实氮磷钾吸收阈值高限。结果表明:(1)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核桃产量显著高于西南地区,西北与西南地区无显著差异。(2)东部沿海地区的核桃氮、磷、钾养分吸收值最高,西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南地区最低;各区域内部养分吸收规律总体表现为氮素>钾素>磷素。(3)在区域层面上,核桃氮、磷、钾的养分内在效率值由高至低的排序为西南、西北、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养分要素层面上,各区域核桃养分内在效率值均为磷>钾>氮。(4)核桃的养分吸收阈值总体排序为东部沿海>西北>西南>中部地区,西北、西南、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氮磷钾养分最高吸收比例分别为1∶0.65∶0.85、1∶0.83∶0.85、1∶0.76∶1.04和1∶0.55∶0.59。可根据核桃氮磷钾养分最高吸收比例的区域差异指导不同地区的核桃施肥配比,西北地区核桃施肥可适量减钾增氮增磷,中部地区需提高施肥量,西南、东部地区应适量减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养分吸收阈值 规划求解 养分吸收曲线 施肥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