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地被植物麦冬叶片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49
1
作者
陈伏生
胡小飞
葛刚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7-54,共8页
氮磷供应、叶片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可反映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状况及全球变化氮沉降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城市地被植物麦冬为研究对象,分析氮、磷添加后麦冬叶片的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的响...
氮磷供应、叶片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可反映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状况及全球变化氮沉降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城市地被植物麦冬为研究对象,分析氮、磷添加后麦冬叶片的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氮、磷养分的供应明显影响植物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氮添加提高了叶片氮浓度、氮∶磷和氮再吸收效率,而降低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P<0.05);磷添加提高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降低叶片氮∶磷,而对叶片氮浓度和氮再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P<0.05)。氮、磷同添使叶片氮、磷浓度、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氮∶磷能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并与植物氮、磷再吸收效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模拟氮沉降相比,麦冬对磷富集的响应过程更加敏感,调节能力更强,同时,也反映出其具有更强地净化磷富集的功能。氮、磷存在明显的生态耦合过程,南昌城市地被植物的养分管理必须兼顾氮、磷,但磷的重要性高于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被植物
氮磷耦合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养分再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95
2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2 位作者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7,共7页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老后其质量和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凋落前的平均养分含量没有表现出随樟子松年龄增加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Ca的趋势与之相反;11年生和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N、P、K的再吸收效率相似,都显著高于29年生和45年生樟子松(P<0.05),而樟子松叶片对Mg的再吸收效率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显著降低,Ca随叶片的衰老而不断累积,再吸收效率表现为负值,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Ca再吸收效率最大,11年生和45年生最低。樟子松叶片的N、P、K、Mg养分再吸收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明,随年龄增加樟子松对贫瘠养分生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反映了樟子松养分保存方面的衰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叶片
养分
含量
养分再吸收效率
章古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金辉
梁李宏
+2 位作者
黄伟坚
张中润
黄海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
以5个8龄腰果品系为对象,研究了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品系间差异以及元素间相关性;并以无性系FL30为对象,研究了腰果树养分再吸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N、K、Ca、Mg、Mn主要存在于腰果叶片中,P、Cu主要分布于枝条和根系中,Fe、B则主要...
以5个8龄腰果品系为对象,研究了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品系间差异以及元素间相关性;并以无性系FL30为对象,研究了腰果树养分再吸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N、K、Ca、Mg、Mn主要存在于腰果叶片中,P、Cu主要分布于枝条和根系中,Fe、B则主要分布于根系中,Zn在叶、枝、根中分布较均匀。不同品系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腰果树体中养分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叶片中的Ca、Mn、B彼此之间以及N-P、Mg-M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K、P-K、Cu-K、Zn-Cu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枝条中的N、P、K彼此之间以及Ca-B、Mg-B、Ca-Mn、Fe-Z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系中N-K、Ca-K、B-K、Fe-Z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B、Ca-B以及K-Z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腰果树N、P、K再吸收效率较高,Cu、Zn再吸收效率较低;Ca、Mg、Fe、Mn、B在衰老叶片中富集,其中Mn的富集程度最高,其次是Ca>B>Mg,Fe的富集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树
养分
元素
分布
养分再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9
4
作者
武盼盼
曾利剑
+4 位作者
雷平
胡丹丹
李锦隆
王满堂
钟全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共10页
【目的】分析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阐明不同生活型(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树种新鲜叶和凋落叶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再吸收效率,为揭示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对植物生活型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
【目的】分析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阐明不同生活型(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树种新鲜叶和凋落叶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再吸收效率,为揭示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对植物生活型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南方铁杉天然林内主要树种的新鲜叶和凋落叶,测定叶片碳(C)、氮(N)、磷(P)含量,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估计方法对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新鲜叶与凋落叶中N、P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生活型对叶片N、P含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南方铁杉天然混交林中,落叶和常绿两生活型树种间的新鲜叶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落叶树种N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常绿树种(P<0.05);但两生活型树种间的凋落叶C、N、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新鲜叶C∶N和C∶P均表现为落叶树种显著低于常绿树种(P<0.05),但N∶P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凋落叶C∶N、N∶P和C∶P均显著大于新鲜叶,但其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3)常绿树种新鲜叶N与P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凋落叶N与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但斜率差异不显著(P=0.60),斜率为0.73;凋落叶N含量与新鲜叶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但凋落叶P含量与新鲜叶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4)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间叶片N、P再吸收效率差异不明显,二者均有较高的P再吸收效率。【结论】落叶树种新鲜叶N、P含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两生活型树种间的N、P再吸收效率无显著差异。生活型对凋落叶N和P含量相关关系斜率未产生影响;不同生活型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活型树种具有不同的养分获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
氮
磷
亚热带森林
南方铁杉
主要树种
养分再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石灰岩地区主要木本植物叶片性状及养分再吸收特征
被引量:
31
5
作者
刘宏伟
刘文丹
+2 位作者
王微
柴捷
陶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71-4080,共10页
以重庆石灰岩地区15种常绿木本植物和14种落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生活型植物叶片衰老前后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厚度(LT)进行了比较,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单位面积叶片养分含量)分析...
以重庆石灰岩地区15种常绿木本植物和14种落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生活型植物叶片衰老前后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厚度(LT)进行了比较,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单位面积叶片养分含量)分析了两类植物叶片衰老前后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特征,最后对养分再吸收效率与其他叶性状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常绿植物成熟叶LDMC、LT及衰老叶LT显著低于落叶植物,落叶植物成熟叶和衰老叶SLA均显著高于常绿植物(P<0.05);基于单位质量叶片计算的养分含量,常绿植物成熟和衰老叶N、P量均低于落叶植物,而基于单位面积叶片计算的N、P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基于不同方法计算的N、P再吸收效率差异不明显,其中常绿植物基于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计算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为39.42%、43.79%,落叶植物的为24.08%、33.59%;常绿和落叶植物N、P再吸收效率与LDMC、SLA、LT和成熟叶N、P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衰老叶养分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发现,无论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衰老叶N、P含量均较低,表明石灰岩地区植物具有较高的养分再吸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木本植物
养分再吸收效率
氮磷含量
叶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特征
被引量:
12
6
作者
宁秋蕊
李守中
+3 位作者
姜良超
赵颖
刘溶
张欣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10-3517,共8页
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再吸收是植物适应养分贫瘠生境的一种重要策略,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亚热带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先锋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恢复水平下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随叶龄的变化情况及养分再吸收特征。...
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再吸收是植物适应养分贫瘠生境的一种重要策略,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亚热带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先锋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恢复水平下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随叶龄的变化情况及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叶片中N、P、K含量变化范围分别在(6.10±0.52)—(12.02±0.85)mg/g、(0.17±0.03)—(1.02±0.01)mg/g、(1.58±0.49)—(9.46±0.90)mg/g,随叶龄增长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具有一个快速积累期和一个相对漫长衰减期的动态特征,这表明叶龄也是影响叶片养分含量的重要因素;(2)叶片N、P、K含量随生境恢复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N、P含量在除凋落叶外的叶龄阶段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中这两种营养元素在动态变化上存在协同性;(3)在叶片N、P、K再吸收效率中,P、K再吸收效率较高,而N相对较低。养分再吸收受生境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循环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出一定选择性,对生境中较为贫瘠或使其生长受到限制的元素具有较高的再吸收效率。这不仅可以减小植物对外源养分的依赖性,同时也维持了体内重要营养元素的平衡。随叶龄增长叶片中N/P逐渐增大,反映出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对限制元素P具有较强的再吸收能力,这种反馈调节提高了马尾松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区先锋物种在贫瘠生境条件下的养分利用机制与适应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再吸收效率
叶龄
恢复水平
马尾松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地被植物麦冬叶片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49
1
作者
陈伏生
胡小飞
葛刚
机构
南昌大学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心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7-5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00473)
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基金(2005020)
南昌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资助
文摘
氮磷供应、叶片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可反映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状况及全球变化氮沉降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城市地被植物麦冬为研究对象,分析氮、磷添加后麦冬叶片的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氮、磷养分的供应明显影响植物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氮添加提高了叶片氮浓度、氮∶磷和氮再吸收效率,而降低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P<0.05);磷添加提高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降低叶片氮∶磷,而对叶片氮浓度和氮再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P<0.05)。氮、磷同添使叶片氮、磷浓度、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氮∶磷能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并与植物氮、磷再吸收效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模拟氮沉降相比,麦冬对磷富集的响应过程更加敏感,调节能力更强,同时,也反映出其具有更强地净化磷富集的功能。氮、磷存在明显的生态耦合过程,南昌城市地被植物的养分管理必须兼顾氮、磷,但磷的重要性高于氮。
关键词
城市地被植物
氮磷耦合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养分再吸收效率
Keywords
urban ground cover plant
simulated N and P deposition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95
2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青沟沙地生态实验站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7,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2BA517A11-5)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SLYQY0409)资助。
文摘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老后其质量和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凋落前的平均养分含量没有表现出随樟子松年龄增加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Ca的趋势与之相反;11年生和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N、P、K的再吸收效率相似,都显著高于29年生和45年生樟子松(P<0.05),而樟子松叶片对Mg的再吸收效率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显著降低,Ca随叶片的衰老而不断累积,再吸收效率表现为负值,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Ca再吸收效率最大,11年生和45年生最低。樟子松叶片的N、P、K、Mg养分再吸收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明,随年龄增加樟子松对贫瘠养分生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反映了樟子松养分保存方面的衰退特征。
关键词
樟子松
叶片
养分
含量
养分再吸收效率
章古台
Keywords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eaf
nutrient concentration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Zhanggutai area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金辉
梁李宏
黄伟坚
张中润
黄海杰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3,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PZS078
1630032013019)
+3 种基金
2010-2012年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启动经费(PZS-201206)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
整合及共享运行服务项目
文摘
以5个8龄腰果品系为对象,研究了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品系间差异以及元素间相关性;并以无性系FL30为对象,研究了腰果树养分再吸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N、K、Ca、Mg、Mn主要存在于腰果叶片中,P、Cu主要分布于枝条和根系中,Fe、B则主要分布于根系中,Zn在叶、枝、根中分布较均匀。不同品系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腰果树体中养分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叶片中的Ca、Mn、B彼此之间以及N-P、Mg-M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K、P-K、Cu-K、Zn-Cu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枝条中的N、P、K彼此之间以及Ca-B、Mg-B、Ca-Mn、Fe-Z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系中N-K、Ca-K、B-K、Fe-Zn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B、Ca-B以及K-Z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腰果树N、P、K再吸收效率较高,Cu、Zn再吸收效率较低;Ca、Mg、Fe、Mn、B在衰老叶片中富集,其中Mn的富集程度最高,其次是Ca>B>Mg,Fe的富集程度最低。
关键词
腰果树
养分
元素
分布
养分再吸收效率
Keywords
cashew tree
nutrient elements
distribution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
9
4
作者
武盼盼
曾利剑
雷平
胡丹丹
李锦隆
王满堂
钟全林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55,31971643,32001094)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AT190084)。
文摘
【目的】分析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阐明不同生活型(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树种新鲜叶和凋落叶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再吸收效率,为揭示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对植物生活型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南方铁杉天然林内主要树种的新鲜叶和凋落叶,测定叶片碳(C)、氮(N)、磷(P)含量,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估计方法对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新鲜叶与凋落叶中N、P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生活型对叶片N、P含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南方铁杉天然混交林中,落叶和常绿两生活型树种间的新鲜叶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落叶树种N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常绿树种(P<0.05);但两生活型树种间的凋落叶C、N、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新鲜叶C∶N和C∶P均表现为落叶树种显著低于常绿树种(P<0.05),但N∶P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凋落叶C∶N、N∶P和C∶P均显著大于新鲜叶,但其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3)常绿树种新鲜叶N与P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凋落叶N与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但斜率差异不显著(P=0.60),斜率为0.73;凋落叶N含量与新鲜叶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但凋落叶P含量与新鲜叶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4)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间叶片N、P再吸收效率差异不明显,二者均有较高的P再吸收效率。【结论】落叶树种新鲜叶N、P含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两生活型树种间的N、P再吸收效率无显著差异。生活型对凋落叶N和P含量相关关系斜率未产生影响;不同生活型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活型树种具有不同的养分获取策略。
关键词
碳
氮
磷
亚热带森林
南方铁杉
主要树种
养分再吸收效率
Keywords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subtropical forest
Tsuga Chinensis
major tree species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154.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石灰岩地区主要木本植物叶片性状及养分再吸收特征
被引量:
31
5
作者
刘宏伟
刘文丹
王微
柴捷
陶建平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71-4080,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0BB1011)
文摘
以重庆石灰岩地区15种常绿木本植物和14种落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生活型植物叶片衰老前后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厚度(LT)进行了比较,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单位面积叶片养分含量)分析了两类植物叶片衰老前后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特征,最后对养分再吸收效率与其他叶性状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常绿植物成熟叶LDMC、LT及衰老叶LT显著低于落叶植物,落叶植物成熟叶和衰老叶SLA均显著高于常绿植物(P<0.05);基于单位质量叶片计算的养分含量,常绿植物成熟和衰老叶N、P量均低于落叶植物,而基于单位面积叶片计算的N、P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基于不同方法计算的N、P再吸收效率差异不明显,其中常绿植物基于单位质量叶片养分含量计算的N、P平均再吸收效率为39.42%、43.79%,落叶植物的为24.08%、33.59%;常绿和落叶植物N、P再吸收效率与LDMC、SLA、LT和成熟叶N、P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衰老叶养分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发现,无论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衰老叶N、P含量均较低,表明石灰岩地区植物具有较高的养分再吸收程度。
关键词
石灰岩
木本植物
养分再吸收效率
氮磷含量
叶性状
Keywords
limestone area
woody species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eaf traits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特征
被引量:
12
6
作者
宁秋蕊
李守中
姜良超
赵颖
刘溶
张欣影
机构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10-3517,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0633)
文摘
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再吸收是植物适应养分贫瘠生境的一种重要策略,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亚热带红壤侵蚀区生态恢复先锋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恢复水平下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随叶龄的变化情况及养分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1)叶片中N、P、K含量变化范围分别在(6.10±0.52)—(12.02±0.85)mg/g、(0.17±0.03)—(1.02±0.01)mg/g、(1.58±0.49)—(9.46±0.90)mg/g,随叶龄增长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具有一个快速积累期和一个相对漫长衰减期的动态特征,这表明叶龄也是影响叶片养分含量的重要因素;(2)叶片N、P、K含量随生境恢复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N、P含量在除凋落叶外的叶龄阶段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叶片中这两种营养元素在动态变化上存在协同性;(3)在叶片N、P、K再吸收效率中,P、K再吸收效率较高,而N相对较低。养分再吸收受生境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水平、循环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出一定选择性,对生境中较为贫瘠或使其生长受到限制的元素具有较高的再吸收效率。这不仅可以减小植物对外源养分的依赖性,同时也维持了体内重要营养元素的平衡。随叶龄增长叶片中N/P逐渐增大,反映出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对限制元素P具有较强的再吸收能力,这种反馈调节提高了马尾松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区先锋物种在贫瘠生境条件下的养分利用机制与适应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养分再吸收效率
叶龄
恢复水平
马尾松
亚热带
Keywords
nutrient resorption efficiency
leaf ages
restoration stages
Pinus massoniana
subtropical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地被植物麦冬叶片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
陈伏生
胡小飞
葛刚
《草业学报》
CSCD
2007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曾德慧
陈广生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腰果树体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再吸收效率
王金辉
梁李宏
黄伟坚
张中润
黄海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
武盼盼
曾利剑
雷平
胡丹丹
李锦隆
王满堂
钟全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庆石灰岩地区主要木本植物叶片性状及养分再吸收特征
刘宏伟
刘文丹
王微
柴捷
陶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及再吸收特征
宁秋蕊
李守中
姜良超
赵颖
刘溶
张欣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