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有机肥对典型黄壤区玉米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王俊 杨叶华 +3 位作者 周磊 熊涵 刘彦伶 李渝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21,共9页
比较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典型黄壤玉米产量、养分累积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农田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包括对照(CK)、优化施肥(F1)、优化施肥+中药渣有机肥+微生物菌剂(CMR)、优化施肥+畜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LP... 比较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典型黄壤玉米产量、养分累积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旨在为农田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包括对照(CK)、优化施肥(F1)、优化施肥+中药渣有机肥+微生物菌剂(CMR)、优化施肥+畜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LPOM)和优化施肥+炭基有机肥(CBOM)。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均能显著改善玉米农艺性状,其中,CBOM处理提高效果最显著,与F1处理相比,玉米秸秆重、千粒重和茎粗分别提高了41.18%、27.27%和9.55%。与F1处理相比,CMR、LPOM、CBOM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60.56%、57.49%、69.98%;与F1处理相比,秸秆氮素累积吸收量CMR处理增加了44.77%、LPOM处理增加了23.74%、CBOM处理增加了37.64%,玉米籽粒中氮素累积吸收量CMR处理增加56.86%、LPOM处理增加了49.92%、CBOM处理增加了61.76%。与F1处理相比,CMR、LPOM、CBOM处理均能提高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养分当季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CMR、LPOM、CBOM处理分别提高了60.59%、57.51%、70.00%,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74.41%、260.38%、316.95%,氮肥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77.95%、365.53%、492.24%;磷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60.56%、57.48%、69.98%,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74.30%、260.31%、316.88%,磷肥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3.94%、96.35%、178.39%;钾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60.56%、56.96%、37.45%,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74.32%、259.21%、237.19%,钾肥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30.67%、188.89%、141.55%。较F1处理相比,不同有机肥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和pH,但仅CBOM处理下pH呈显著性增加,提高了9.76%。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玉米生物量、养分累积量和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均能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促进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而生物炭基有机肥综合效果最佳,通过提高玉米生物量,促进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可作为黔中典型黄壤区玉米增产稳产、氮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典型黄壤 玉米产量 养分累积量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遵义市典型黄壤土壤养分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代兴 罗元琼 +1 位作者 苟世新 周开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明典型黄壤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特征,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典型黄壤林地、退耕还林地、园地、旱地、水田和菜地等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检测其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大量元... 【目的】探明典型黄壤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特征,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典型黄壤林地、退耕还林地、园地、旱地、水田和菜地等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检测其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等21个指标,分析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林地共12个指标含量最低,分别是pH(5.01)、阳离子交换量(14.26 cmol/kg)、速效磷(7.1 mg/kg)、有效铁(36.00 mg/kg)、有效锰(34.50 mg/kg)、有效硼(0.34 mg/kg)、有效锌(0.91 mg/kg)、重金属元素含量(铬58.60 mg/kg、镉0.11 mg/kg、铅32.60 mg/kg、砷10.81 mg/kg、汞0.10 mg/kg);退耕还林地共6个指标含量最低,分别是有机质(26.73 g/kg)、全氮(1.32 g/kg)、碱解氮(103 mg/kg)、缓效钾(194 mg/kg)、速效钾(125 mg/kg)、有效钼(0.18 mg/kg);园地铬(160.99 mg/kg)和汞含量最高(0.24 mg/kg);旱地有效铜最低(1.26 mg/kg)、有效硅(210.38 mg/kg)含量最高;水田共8个指标含量最高,分别是阳离子交换量(16.12 mg/kg)、缓效钾(308 mg/kg)、有效铜(1.66 mg/kg)、有效锌(2.13 mg/kg)、有效锰(51.08 mg/kg)、有效钼(0.28 mg/kg)、有效硫(78.51 mg/kg)、铅(61.06 mg/kg);菜地共7个指标含量最高,有机质(34.80 g/kg)、全氮(1.88 g/kg)、碱解氮(178 mg/kg)、速效磷(33.8 mg/kg)、有效铁(133.54 mg/kg)、镉(0.34 mg/kg)、砷(26.83 mg/kg)。【结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含量不同,退耕林地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7个指标含量低于林地,其余9个指标含量和重金属元素高于林地,园地全氮、旱地有效铜和有效钼低于林地,其余元素均高于林地,水田和菜地21个指标含量高于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黄壤 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 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