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帝山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氮素利用策略差异
1
作者
张芸香
吕世琪
+2 位作者
刘泰瑞
李晋芳
郭晋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目的】研究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5个土壤施氮梯度的差异化响应,阐明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不同的氮利用功能特性和氮利用策略,为氮沉降背景下的森林...
【目的】研究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5个土壤施氮梯度的差异化响应,阐明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不同的氮利用功能特性和氮利用策略,为氮沉降背景下的森林质量提升和精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5梯度土壤氮(0、9、18、27和36 g·m^(−2) a^(−1))添加试验的方法,比较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和群落总体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新增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土壤不同施氮量的响应;采用线性模型拟合地上新增生物量随新生枝叶氮含量、氮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供应水平的变化过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氮添加影响地上新增生物量的作用路径。【结果】3个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总体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沙棘,新生叶氮含量显著高于新生枝,两者的差异表现为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生长盛期的枝叶氮含量都高于末期,生长期之间的差异也表现为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新生枝和新生叶在生长盛期和末期的氮含量都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3个优势种的变化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趋势,饱和施氮量和饱和氮含量均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沙棘;3个群落新生枝叶生物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升高,但递增率拟合结果表现为华北落叶松林>沙棘林>白桦林;群落氮利用效率都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以华北落叶松林的降幅最大,沙棘林最小,也随优势树种枝叶氮储量的升高而降低,以白桦林降幅最大,沙棘林最小;群落优势种和群落类型对群落新生枝叶氮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直接作用显著,也受施氮量的影响,进而正向驱动群落新增生物量积累。【结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森林群落新增生物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群落类型及其优势种的差异,直接受群落优势种的氮利用效率和新生枝叶氮含量的影响,并受土壤供氮水平的调节;三者的氮利用策略分异表现在氮需求、氮利用效率、环境氮敏感性、饱和氮供应水平4个方面;依次表现为“低需求-高效率-高敏感-低饱和”、“较低需求-低效率-较高敏感-较低饱和”和“固氮型-高需求-低效率-低敏感-高饱和”3个氮利用策略类型,可为不同氮沉降情境或林地氮含量水平下的林分优势树种选择、结构调控和林地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添加
氮利用效率
氮利用策略
优势树种
典型森林群落
关帝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河源典型森林群落下枯落物的水文特性
被引量:
10
2
作者
于晓文
宋小帅
+1 位作者
康峰峰
韩海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69,75,共6页
以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为对象,对其下枯落物储量和持水量等水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7.92~15.56t/hm2,60a林龄油松纯林储量最大,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2)研究区最大持水率变化范围为1...
以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为对象,对其下枯落物储量和持水量等水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7.92~15.56t/hm2,60a林龄油松纯林储量最大,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2)研究区最大持水率变化范围为164.12%~333.06%,最大持水率大小排序为:杨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50a油松纯林〉60a油松纯林〉40a油松纯林;(3)研究区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1.31~38.13t/hm2,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杨桦混交林〉60a油松纯林〉50a油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40a油松纯林;(4)对枯落物持水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各群落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之间均服从对数函数回归关系(R〉0.87),持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森林群落
枯落物
水文特性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魏忠平
刘阳
+4 位作者
王婷
刘红民
魏文俊
于景华
王骞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2,共5页
对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典型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森林群落中,人工落叶松林和岳桦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其他群落各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则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
对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典型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森林群落中,人工落叶松林和岳桦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其他群落各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则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和岳桦林群落中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规律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他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则无明显规律;除杂木林外,均匀度指数在各群落中的高低顺序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森林群落
生物多样性
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生态特征
被引量:
12
4
作者
陈步峰
潘永军
+2 位作者
史欣
肖以华
徐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1,65,共4页
采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对广州市9个典型森林类型(16个森林群落)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密度及储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总碳含量为10.9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为7.7g·kg-1...
采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对广州市9个典型森林类型(16个森林群落)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密度及储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总碳含量为10.9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为7.7g·kg-1,显著地大于次生林、荔子林、竹林、桉树与相思纯林等;常绿阔叶林群落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储量、密度分别达到112.3t·hm-2、14.8kg·m-2,较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分别高出18.5t·hm-2、3.4kg·m-2,较竹林、荔子林群落土壤有机碳储量高出22.4~27.8t·hm-2、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出1.9~3.1kg·m-2,较桉树、相思纯林土壤有机碳储量高49.1~50.9t·hm-2、土壤有机碳密度高5.0~5.3kg·m-2;而桉纯林及针阔幼林群落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均小于对照的荒草裸地,这一结果凸显出地带性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具有较高碳储存功能。土壤表层碱解N化学含量与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密度间适宜房屋堆积回归模型的关系,与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储量间呈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典型森林群落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帝山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氮素利用策略差异
1
作者
张芸香
吕世琪
刘泰瑞
李晋芳
郭晋平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02090301007)。
文摘
【目的】研究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5个土壤施氮梯度的差异化响应,阐明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不同的氮利用功能特性和氮利用策略,为氮沉降背景下的森林质量提升和精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5梯度土壤氮(0、9、18、27和36 g·m^(−2) a^(−1))添加试验的方法,比较3个森林群落优势种和群落总体的新生枝叶氮含量、地上新增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对土壤不同施氮量的响应;采用线性模型拟合地上新增生物量随新生枝叶氮含量、氮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供应水平的变化过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氮添加影响地上新增生物量的作用路径。【结果】3个群落优势种的新生枝叶氮含量总体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沙棘,新生叶氮含量显著高于新生枝,两者的差异表现为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生长盛期的枝叶氮含量都高于末期,生长期之间的差异也表现为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新生枝和新生叶在生长盛期和末期的氮含量都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3个优势种的变化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趋势,饱和施氮量和饱和氮含量均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白桦<沙棘;3个群落新生枝叶生物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升高,但递增率拟合结果表现为华北落叶松林>沙棘林>白桦林;群落氮利用效率都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以华北落叶松林的降幅最大,沙棘林最小,也随优势树种枝叶氮储量的升高而降低,以白桦林降幅最大,沙棘林最小;群落优势种和群落类型对群落新生枝叶氮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直接作用显著,也受施氮量的影响,进而正向驱动群落新增生物量积累。【结论】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和沙棘林3个森林群落新增生物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群落类型及其优势种的差异,直接受群落优势种的氮利用效率和新生枝叶氮含量的影响,并受土壤供氮水平的调节;三者的氮利用策略分异表现在氮需求、氮利用效率、环境氮敏感性、饱和氮供应水平4个方面;依次表现为“低需求-高效率-高敏感-低饱和”、“较低需求-低效率-较高敏感-较低饱和”和“固氮型-高需求-低效率-低敏感-高饱和”3个氮利用策略类型,可为不同氮沉降情境或林地氮含量水平下的林分优势树种选择、结构调控和林地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氮添加
氮利用效率
氮利用策略
优势树种
典型森林群落
关帝山林区
Keywords
soil nitrogen additio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itrogen use strategy
dominant species
typical forest community
Guandishan Forest Region
分类号
S718.5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源典型森林群落下枯落物的水文特性
被引量:
10
2
作者
于晓文
宋小帅
康峰峰
韩海荣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69,75,共6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分布式定位观测与模型模拟"(201204101)
文摘
以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为对象,对其下枯落物储量和持水量等水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7.92~15.56t/hm2,60a林龄油松纯林储量最大,华北落叶松纯林最小;(2)研究区最大持水率变化范围为164.12%~333.06%,最大持水率大小排序为:杨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50a油松纯林〉60a油松纯林〉40a油松纯林;(3)研究区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1.31~38.13t/hm2,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杨桦混交林〉60a油松纯林〉50a油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40a油松纯林;(4)对枯落物持水过程进行回归分析,各群落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之间均服从对数函数回归关系(R〉0.87),持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0.87)。
关键词
典型森林群落
枯落物
水文特性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typical forest communities
litter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iaoheyuan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魏忠平
刘阳
王婷
刘红民
魏文俊
于景华
王骞春
机构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2,共5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攻关及成果产业化项目(2014207011)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904064)
文摘
对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典型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森林群落中,人工落叶松林和岳桦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其他群落各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则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和岳桦林群落中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规律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他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则无明显规律;除杂木林外,均匀度指数在各群落中的高低顺序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典型森林群落
生物多样性
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typical plantcommunity
plant diversity
Laotudingzi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生态特征
被引量:
12
4
作者
陈步峰
潘永军
史欣
肖以华
徐猛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1,65,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2006-4-18)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6BAD03A1701)
文摘
采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对广州市9个典型森林类型(16个森林群落)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密度及储量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总碳含量为10.9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为7.7g·kg-1,显著地大于次生林、荔子林、竹林、桉树与相思纯林等;常绿阔叶林群落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储量、密度分别达到112.3t·hm-2、14.8kg·m-2,较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分别高出18.5t·hm-2、3.4kg·m-2,较竹林、荔子林群落土壤有机碳储量高出22.4~27.8t·hm-2、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出1.9~3.1kg·m-2,较桉树、相思纯林土壤有机碳储量高49.1~50.9t·hm-2、土壤有机碳密度高5.0~5.3kg·m-2;而桉纯林及针阔幼林群落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均小于对照的荒草裸地,这一结果凸显出地带性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具有较高碳储存功能。土壤表层碱解N化学含量与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密度间适宜房屋堆积回归模型的关系,与1m柱体单元土壤有机碳储量间呈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关键词
广州市
典型森林群落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生态特征
Keywords
Guangzhou
Typical forest communities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e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帝山3个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的氮素利用策略差异
张芸香
吕世琪
刘泰瑞
李晋芳
郭晋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河源典型森林群落下枯落物的水文特性
于晓文
宋小帅
康峰峰
韩海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魏忠平
刘阳
王婷
刘红民
魏文俊
于景华
王骞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生态特征
陈步峰
潘永军
史欣
肖以华
徐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