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畲族服装典型样式及特征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帆 蔡建梅 雷红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51,共9页
历史上畲族长期处于游耕、迁徙、杂居在偏僻山区,其服装样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正史野史,仅有片言碎语的文字记录,清代以前无服装实物和图样可寻。文章以畲族史诗《高皇歌》及相关文献中有关服装的碎片史料为线索,以《皇清职贡图》... 历史上畲族长期处于游耕、迁徙、杂居在偏僻山区,其服装样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正史野史,仅有片言碎语的文字记录,清代以前无服装实物和图样可寻。文章以畲族史诗《高皇歌》及相关文献中有关服装的碎片史料为线索,以《皇清职贡图》等清代、民国初期的畲族调查记录及随文图稿照片中的服装样式和闽浙博物馆收藏的服装实物为依托,从社会发生学与服装设计学角度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重点围绕畲族服装三要素构成与畲族"先祖遗风"在服饰中的表现展开论证,提出并总结了畲族服装典型样式的概念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文化 服装三要素 典型样式 先祖遗风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地区典型构造样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戴传固 张慧 黄清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39-345,共7页
黔东地区发育中、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和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变质岩,存在多期次构造运动,主要可划分为武陵构造旋回期、加里东构造旋回期、燕山构造旋回期和喜马拉雅旋回期。形成的典型构造样式分别有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逆... 黔东地区发育中、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和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变质岩,存在多期次构造运动,主要可划分为武陵构造旋回期、加里东构造旋回期、燕山构造旋回期和喜马拉雅旋回期。形成的典型构造样式分别有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逆冲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变质核杂岩构造及伸展剥离断层系、平行走滑断层系、地垒—地堑构造等。在不同的构造旋回期,其构造样式的差异反映出了所处构造位置的不同,进而在平面上反映出江南造山带是由不同时期的造山亚带组成且具有向东迁移的演化历史的复合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构造样式 地质意义 黔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澳洲乱世情》服饰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141,共2页
取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澳洲文化背景战争史诗及爱情大片《澳洲乱世情》正在各影院热映,服饰与影视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唯美绝伦的澳洲大陆文化、历史,剧中服饰恰到好处地承载了影片的内容,角色所着的服装则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所要... 取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澳洲文化背景战争史诗及爱情大片《澳洲乱世情》正在各影院热映,服饰与影视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唯美绝伦的澳洲大陆文化、历史,剧中服饰恰到好处地承载了影片的内容,角色所着的服装则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的一个非常有效且直观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土著文化 典型样式 服饰造型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