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定县典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伦 张卫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针对福建省永定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典型地质灾害点——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类似地质灾害的调查和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典型地质灾害 滑坡 成因分析 永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定日M_(S)6.8地震同震形变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 李曼 +6 位作者 刘斌 张玲 葛大庆 郭兆成 陈扬洋 万祥星 王宇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2025年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M_(S)6.8地震是一次发生在登么错断裂的正断层破裂过程。为圈定此次地震的形变影响范围,利用陆地探测一号(LuTan-1,LT-1)卫星、哨兵一号(Sentinel-1)卫星数据获取了完整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同震形变... 2025年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M_(S)6.8地震是一次发生在登么错断裂的正断层破裂过程。为圈定此次地震的形变影响范围,利用陆地探测一号(LuTan-1,LT-1)卫星、哨兵一号(Sentinel-1)卫星数据获取了完整的合成孔径雷达(InSAR)同震形变场,结合震前、同震和震后全时段InSAR结果分析地震诱发的典型地质灾害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定日地震以登么错正断层破裂为主,兼左旋走滑运动;地震形变影响范围达24200 km^(2),视线向最大形变量超过2.6 m,方位向最大形变量超过1.2 m;通过融合InSAR形变结果和光学影像,并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解译识别出震区变形斜坡单元3528处;地震的发生导致震区部分老滑坡重启、加速或产生新的崩滑灾害。本文通过综合遥感手段全面揭示了定日地震形变分布特点以及典型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可有效支撑地震地质灾害灾后排查与科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同震形变场 形变斜坡 典型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隧道群精细化勘察及减灾选线
3
作者 周航 陈明浩 +5 位作者 张广泽 陶玉敬 宋章 袁传保 刘瑶 鲁金林 《铁道工程学报》 2025年第6期8-14,共7页
研究目的:龙门山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板块边界,地处川西北三角形断块区的接合部,区域构造作用强烈,工程地质条件极其特殊复杂,地质灾害频发,隧道勘察设计及施工难度极大。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制约龙门山构造带地区隧道建设的重大工程地... 研究目的:龙门山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板块边界,地处川西北三角形断块区的接合部,区域构造作用强烈,工程地质条件极其特殊复杂,地质灾害频发,隧道勘察设计及施工难度极大。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制约龙门山构造带地区隧道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总结隧道典型地质灾害特征,并提出艰险山区铁路重大工程地质灾害选线原则。研究结论:(1)龙门山构造带隧道群地区构造作用强烈,工程地质条件极特殊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具有“四极三高五复杂”的特点,隧址区主要地质灾害为高烈度地震活动断裂带、“滑崩流”、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地温热害、岩溶及岩溶水、高瓦斯及硫化氢有害气体等;(2)基于“天空地井试信”平台技术,创建了川西北山区“四极三高五复杂”地质环境背景下时速200 km高标准铁路的综合勘察技术体系,提高了艰险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勘察水平及精度;(3)针对龙门山构造带隧道群地区典型地质灾害,总结了基于外生不良地质分区、内生不良地质分级的减灾选线策略和方法,构建了复杂山区铁路隧道不良地质选线关键技术体系;(4)本研究成果可为艰险山区复杂隧道精细勘察及减灾选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复杂山区 隧道群 典型地质灾害 精细化勘察 减灾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