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岩体裂隙率典型单元体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潘欢迎
万军伟
梁杏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1,40,共5页
-
文摘
基于溪洛渡水电站坝区裂隙发育特点,建立了双重介质模型,通过类比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的特征,提出了裂隙率典型单元体的概念,介绍了裂隙率典型单元体体积的确定方法,即通过野外裂隙测量和统计分析,得出裂隙发育的统计规律,假设结构面为薄圆盘状、光滑平直,裂隙的空间位置采用泊松模型确定,应用Monte-Carlo原理构建随机裂隙网络模型,进一步分析裂隙率随体积变化的关系,得出研究区裂隙率典型单元体体积为4 913m3(17m×17m×17m)。该体积与研究区的范围相比小得多,能很好也反映出研究区的总体裂隙渗流规律。
-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裂隙率典型单元体
双重介质模型
Monte—Carlo原理
溪洛渡水电站
-
Keywords
fissured reck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of fractured rate
dual media model
Monte-Carlo principle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考虑基质渗透性的裂隙岩体REV变化机制研究
- 2
-
-
作者
王扬扬
钱家忠
马雷
骆乾坤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6-93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31289,42102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2267218)。
-
文摘
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的存在是使用等效连续方法的前提。文章基于三峡工程收集的裂隙几何参数,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20次随机模拟,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数值模型对裂隙岩体进行数值建模,从生成的裂隙岩体几何模型中提取不同尺寸的计算域(边长为6~70 m,每次间隔4 m),在不考虑基质渗透性和考虑基质渗透性情况下,计算不同尺寸的裂隙岩体渗透率大小,探究渗透率REV随裂隙隙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基质渗透性时,REV与裂隙隙宽无关;考虑基质渗透性时,REV随裂隙隙宽的增大呈现增大趋势;考虑基质渗透性且裂隙隙宽很小时,裂隙网络更倾向为均质介质,REV很小,裂隙隙宽越大,流场非均质性越强,REV也随裂隙隙宽增大而增大。该研究拓展了裂隙岩体的等效性范围,为考虑基质渗透性时的裂隙岩体渗流研究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裂隙网络
裂隙基质系统
尺度效应
表征单元体(rev)
渗透率
-
Keywords
fracture network
fracture matrix system
scale effect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P641.13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基于分维数的土体裂隙表征单元体估算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王媛
冯迪
陈尚星
吴昊宸
-
机构
河海大学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研究所
欧领特钢板桩(中国)有限公司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74-2780,共7页
-
基金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7-02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117906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10094130002)
-
文摘
由于干湿循环、剪切或其它作用,自然界土壤表面发育着大量裂隙。裂隙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裂隙网络是一个随机无序的系统,常规统计方法描述裂隙的分布特征存在很大的难度。网状土体裂隙一般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维数来进行描述。用数码相机拍摄土体表面的裂隙,将其转换成灰度图像,并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摄影法测定土体裂隙分维数的方法,得到了土体裂隙的分维数。根据表征单元体的物理意义,建立了基于分维数估算表征单元体的方法,并对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分维数随裂隙密度,裂隙宽度和次一级裂隙发育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表征单元体与裂隙的密度均匀性和隙宽均匀性相关,基于分维数估算表征单元体的方法简便可行。
-
关键词
裂隙土
分形
摄影法
分维数
表征单元体(rev)
-
Keywords
cracked soil fractal photograph method fractal dimension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非常低延展性裂隙岩体REV存在性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张莉丽
张辛
王云
王吉亮
王允
于青春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5,共6页
-
基金
裂隙岩体一般块体理论及应用研究(40372134)
-
文摘
裂隙岩体渗流问题一直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前沿课题之一,等效多孔介质模型是裂隙岩体渗流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主要方法,此方法的重点在于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即典型单元体(REV)的确定。本文采用作者自行开发的离散元软件FractureToKarst,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对岩石的分类,讨论了非常低延展性裂隙岩体典型单元体(REV)的存在性及大小,并给出确定其存在性的一般方法。通过研究可知,非常低延展性裂隙岩体REV存在的条件就是裂隙平均间距在0.2m以下,即极密间距、很密间距和密间距裂隙岩体存在REV。裂隙平均间距大于0.2 m,即中等间距、宽间距、很宽间距和极宽间距裂隙岩体不存在REV。
-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
典型单元体(rev)
离散元
-
Keywords
fracture rock mass
percolation flow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
discrete element
-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O357.3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低延展性裂隙岩体REV存在性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莉丽
王云
张辛
王允
于青春
-
机构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3-74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134)
-
文摘
采用自行开发的离散元软件FractureToKarst,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对岩石的分类,讨论了低延展性裂隙岩体典型单元体(REV)的存在性及大小,并给出确定其存在性的一般方法。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低延展性裂隙岩体REV存在的条件为裂隙平均间距在0.6 m以下,即极密间距、很密间距、密间距和中等间距裂隙岩体存在REV;裂隙平均间距大于0.6 m,即宽间距、很宽间距和极宽间距裂隙岩体不存在REV。
-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
典型单元体(rev)
离散元
-
Keywords
fractured rock mass
percolation flow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
discrete ele-ment
-
分类号
P64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