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法典对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完善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立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规定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的,具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
《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规定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的,具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具有重要价值。构成该种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须具备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主观要件,侵害的客体是具有人格意义或者身份意义的特定物,损害后果是造成受害人的严重精神损害。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具体数额,应当由法官依据实际情况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
精神损害赔偿
规则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档案民事纠纷的图景与制度完善研究
2
作者
张健
刘珂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档案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开展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档案治理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消解多方主体民事纠葛,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以1998年到2022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档案民事案件为研究样本发现,在纠纷类型方面,档案民事纠纷集中...
对档案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开展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档案治理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消解多方主体民事纠葛,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以1998年到2022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档案民事案件为研究样本发现,在纠纷类型方面,档案民事纠纷集中于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和人格权纠纷。纠纷的频发暴露出档案服务外包工作法律风险较高、法院对是否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裁判观点不一、职工人事档案纠纷的案由归属不一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过程、将人事档案纳入“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的认定范围以及明晰个人档案的权利归属和保护路径等纠纷化解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民事纠纷
人事档案
劳动争议
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
41
3
作者
薛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作出了重要发展,认可在违约责任的框架之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认可对具有人身意义的物品的损害,如果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事实上确认刑事责任的承担与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
《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作出了重要发展,认可在违约责任的框架之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认可对具有人身意义的物品的损害,如果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事实上确认刑事责任的承担与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承担互不影响。通过《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的发展,可以发现《民法典》在制度革新,法渊源整合以及解释论框架建构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具有
人身
意义的
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法典对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完善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立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8,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评注(18JJD820001)。
文摘
《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规定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的,具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具有重要价值。构成该种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须具备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主观要件,侵害的客体是具有人格意义或者身份意义的特定物,损害后果是造成受害人的严重精神损害。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具体数额,应当由法官依据实际情况裁量。
关键词
民法典
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
精神损害赔偿
规则
完善
Keywords
Civil Code
specific objects with personal significance
mental damage compensation
rules
improvement
分类号
DF52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档案民事纠纷的图景与制度完善研究
2
作者
张健
刘珂
机构
江苏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摘
对档案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开展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档案治理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消解多方主体民事纠葛,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以1998年到2022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档案民事案件为研究样本发现,在纠纷类型方面,档案民事纠纷集中于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和人格权纠纷。纠纷的频发暴露出档案服务外包工作法律风险较高、法院对是否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裁判观点不一、职工人事档案纠纷的案由归属不一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过程、将人事档案纳入“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的认定范围以及明晰个人档案的权利归属和保护路径等纠纷化解建议。
关键词
档案
民事纠纷
人事档案
劳动争议
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
分类号
G279.29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
41
3
作者
薛军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文摘
《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作出了重要发展,认可在违约责任的框架之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认可对具有人身意义的物品的损害,如果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事实上确认刑事责任的承担与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承担互不影响。通过《民法典》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上的发展,可以发现《民法典》在制度革新,法渊源整合以及解释论框架建构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法典》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具有
人身
意义的
物
Keywords
Civil Code
compensation for moral damages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things of personal significance to a natural person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法典对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完善
杨立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档案民事纠纷的图景与制度完善研究
张健
刘珂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薛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