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实践观研究的出场逻辑与理论困境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马文保
盛晓薇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3,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研究”(14XZX008)。
-
文摘
中国马克思实践观研究的理论成就在于发现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里程碑意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生存论”等是这一研究逻辑递进的几种代表性理论成果。然而,它们都没有走出实践本体论理论困境,原因在于诸论者都把马克思实践观中的实践作为概念化了的概念来理解,或者说都是在概念化了的实践概念基础上讨论问题。也就是说,问题出在对马克思实践观中的实践概念的理解上,他们不是把它理解为用实践概念来表达的具体实践活动,而是理解为被抽掉具体实践形式的实践概念一般。因此,要真正走出马克思实践观研究的理论困境,就必须把问题(对象)置于具体实践活动中来把握。
-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观
实践
概念化
本体论化
具体实践活动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实践逻辑与推进路径
- 2
-
-
作者
吕武
-
机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部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2期18-23,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家庭式婴幼儿托育机构支持与规范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对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等赋予意义的高度凝练和萃取升华,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生活中共同创造或接纳生成的理念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的总和。学校文化并非一种纯粹的主观表达,而是一种被学校成员认同并共享的文化事实。学校文化建设有从理念建构到具体实践、从具体活动到理念生成、理念生成与具体实践共融互进三种基本逻辑。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发展而言,其与实践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动员学校成员普遍参与,积极吸纳外部资源,将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具体工作相融通,建构学校文化发展循环,形成学校文化自觉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文化事实
具体活动
理念生成
-
Keywords
school culture
cultural fact
specific activity
concept generation
-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