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行政行为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的司法审查——兼评指导案例41号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160,共10页
行政行为作出时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在外形上是程序瑕疵,目前在司法审查中不宜以程序违法直接否定行政行为的法效力;该形式问题也不能等同于行政行为实体上没有法律依据或适用法律错误;学理上对此作何定性的思辨难以契合审判实践的需要... 行政行为作出时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在外形上是程序瑕疵,目前在司法审查中不宜以程序违法直接否定行政行为的法效力;该形式问题也不能等同于行政行为实体上没有法律依据或适用法律错误;学理上对此作何定性的思辨难以契合审判实践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指导案例41号明确了对"未引用"问题进行实质审查的裁判思路,通过不予定性、事实审查、违法推定的三层次路径,法院可以将"未引用"有条件认定为"适用法律错误"。虽然这种裁判进路一定程度上兼顾了行政法秩序、相对人权益以及司法谦抑,但其只是法治发展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结合新修订《行政诉讼法》中对程序轻微违法的确认违法判决,可以对"未引用"问题的程序价值作进一步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 程序轻微违法 瑕疵 推定 适用法律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责任“依法”适用之解释论——以《民法典》第1186条为中心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大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110,共14页
我国《民法典》第1186条规定,适用公平责任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基于“一般规定+具体条款”的学理主张,这一修改形成了新的规则模式,即公平责任适用要满足“双重条件”:“行为人和受害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再加上符合“具... 我国《民法典》第1186条规定,适用公平责任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基于“一般规定+具体条款”的学理主张,这一修改形成了新的规则模式,即公平责任适用要满足“双重条件”:“行为人和受害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再加上符合“具体条款”的规定。在“具体条款”与公平责任构成要件不兼容的情况下,这种模式会导致对第1186条效力的否定;即使在能够兼容的情况下,因该具体条款不具排他性,亦无法抑制公平责任被滥用。从根源上看,造成公平责任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构成要件模糊性以及既有构成要件未获严格遵守,将其适用限定于“具体条款”的做法,不仅无助于抑制公平责任扩张,还会引发公平责任适用的逻辑困境。“依照法律的规定”应被视为对公平责任法律效果的限定,即调整法官的裁量空间,使之参照法律确立的损害赔偿项目及标准确定分担损失的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责任 具体条款 构成要件 法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商标注册诚信原则运用机制的改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自钦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70,共10页
我国商标主管机关和法院有丰富的商标注册具体条款运用经验,可是它们在适用商标注册诚信原则一般条款方面的经验匮乏。它们对诚信原则所做的泛道德性解读,不仅难以明晰该原则的潜在规制边界,而且无益于对商标注册具体条款空白或缺陷的... 我国商标主管机关和法院有丰富的商标注册具体条款运用经验,可是它们在适用商标注册诚信原则一般条款方面的经验匮乏。它们对诚信原则所做的泛道德性解读,不仅难以明晰该原则的潜在规制边界,而且无益于对商标注册具体条款空白或缺陷的弥补。鉴于此,对商标注册诚信原则的运用机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诚信/恶信二分法对我国商标法中的商标注册具体条款进行了类型化区分,以便对具体条款的适用提供更加体系化的科学指导;直接适用诚信原则禁止有妨碍竞争意图的商标抢注或投机注册行为,赋予在先使用人提出异议或请求宣告无效、提起侵权抗辩或反诉的权利,进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市场竞争者的民事权益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原则 商标注册 具体运用 具体条款 一般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上升为权利的法益——合理使用的性质界定及立法建议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山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9,共7页
目前学界对于合理使用的性质界定,大致有三种观点:"权利限制说"、"侵权阻却说"和"使用者权利说",这三种学说均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合理使用实际上是一种未上升为权利的法益,对其保护应采取一般条款加具体... 目前学界对于合理使用的性质界定,大致有三种观点:"权利限制说"、"侵权阻却说"和"使用者权利说",这三种学说均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合理使用实际上是一种未上升为权利的法益,对其保护应采取一般条款加具体规则的立法模式。对此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提出了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合理使用 一般条款具体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处理目的限制原则的价值补充与实践挑战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树忍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53,共8页
目的限制原则是数据保护法的基础性原则,其逻辑起点是个人信息自决权,在保护创新和防范风险的价值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平衡功能。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体系中,目的限制原则包含目的明确合理、直接相关处理、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三个方面。... 目的限制原则是数据保护法的基础性原则,其逻辑起点是个人信息自决权,在保护创新和防范风险的价值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平衡功能。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体系中,目的限制原则包含目的明确合理、直接相关处理、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三个方面。目的限制原则作为一般条款,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实践适用时存在着较大挑战。单纯从个人信息分类视角出发论证目的限制原则的适用,忽略了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对信息自决范围的影响,也未重视信息处理行为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学方法论中一般条款的价值补充方法,从立法、行政、司法角度对目的限制原则进行价值补充,通过信息处理行为进行类型化,结合信息处理场景一致性理论进行分析,从中寻找目的限制原则适用的理论体系和具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限制原则 信息自决权 一般条款具体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