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债的偿还——潘旭澜先生散文读札
1
作者 王彬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3-76,共4页
潘旭澜先生是学者,是文艺评论家。但在最近六、七年里,他却发表了数十篇散文,而还有一批已经写就的作品被暂时冷藏在那里。在已发表的作品中,有数篇曾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配乐广播。有的作品被刊载和被广播后,收到数十封不同阶层的读者... 潘旭澜先生是学者,是文艺评论家。但在最近六、七年里,他却发表了数十篇散文,而还有一批已经写就的作品被暂时冷藏在那里。在已发表的作品中,有数篇曾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配乐广播。有的作品被刊载和被广播后,收到数十封不同阶层的读者和听众的来信。还有的作品,被选入《当代精萃散文赏析辞典》。作者说,写散文,对于他是偿还心债。但这种偿还却并不是草率的。在具体写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作品 具体写作 细节描写 知识分子 生活中 阶层 祖国 感情色彩 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技巧操作的特性
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9-99,共1页
金依俚在《浅谈技巧》(《文艺报》90年5月26日)中说:艺术创造需要特定的技巧,要传达得巧,表现得美。技巧的作用不只体现于执笔写作阶段,而是贯穿于艺术家从描写对象的发现、确认到酝酿构思具体写作乃至润色加工的全部过程中。艺术技巧... 金依俚在《浅谈技巧》(《文艺报》90年5月26日)中说:艺术创造需要特定的技巧,要传达得巧,表现得美。技巧的作用不只体现于执笔写作阶段,而是贯穿于艺术家从描写对象的发现、确认到酝酿构思具体写作乃至润色加工的全部过程中。艺术技巧的操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运作过程。有这些特性:一、具有一定的非自觉性。它反映了创作的某种程度的非自觉性。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实是技巧操作的一种极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性 艺术技巧 艺术创造 写作阶段 操作 具体写作 特性 加工的 运作过程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