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兴趣层次的RTI拥塞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忠 赵沁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大规模分布式仿真造成数据的爆炸性增长,极大地限制了仿真的规模化和持续性.因为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体系本身固有的缺乏对数据要求级别的定义,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不能充分利用仿真应用的特点进行拥塞控... 大规模分布式仿真造成数据的爆炸性增长,极大地限制了仿真的规模化和持续性.因为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体系本身固有的缺乏对数据要求级别的定义,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不能充分利用仿真应用的特点进行拥塞控制.兴趣层次描述了不同的接收者对数据的需求差异,提供了一种引入QoS(quality of service)、拥塞控制和层次化数据分发管理DDM(data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等技术的基础.将兴趣层次理论应用到RTI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层次的相位过滤算法以进行运行时支撑环境RTI的拥塞控制.实验表明,基于兴趣层次的相位过滤算法对于控制RTI拥塞状况是有效的,同时具有关键数据和传输稳定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体系结构 兴趣层次 运行时支撑环境 拥塞控制 相位 数据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兴趣层次的数据分发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承罡 周忠 吴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2205-2208,2212,共5页
数据分发管理(DDM)作为HLA接口规范所定义的一种服务,采用基于值的过滤机制在实例属性层次上进一步增强联邦成员表达兴趣、精简数据的能力,从而减少盟员间的无关数据通信、降低网络和主机通信负载。论文结合目前DDM已有的实现方法,设计... 数据分发管理(DDM)作为HLA接口规范所定义的一种服务,采用基于值的过滤机制在实例属性层次上进一步增强联邦成员表达兴趣、精简数据的能力,从而减少盟员间的无关数据通信、降低网络和主机通信负载。论文结合目前DDM已有的实现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兴趣层次的DDM过滤机制,使得在计算消耗和过滤效果之间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发管理 高层体系结构(HLA) RTI 过滤机制 兴趣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式主动兴趣管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贝佳 曾定浩 +2 位作者 翟磊 崔业怡 潘金贵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63-2172,共10页
主动兴趣管理将主动路由技术应用于兴趣管理领域,采用通信和兴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对象间的通信关系.在对主动兴趣管理、层次式兴趣管理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层次式主动兴趣管理引入了兴趣层次的概念,提出... 主动兴趣管理将主动路由技术应用于兴趣管理领域,采用通信和兴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对象间的通信关系.在对主动兴趣管理、层次式兴趣管理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层次式主动兴趣管理引入了兴趣层次的概念,提出了适用于虚拟环境中多个对象的兴趣层次评价模型,并根据兴趣层次控制通信细节,减少了不必要的网络通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虚拟环境 主动兴趣管理 兴趣层次 层次式主动兴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结构P2P系统中基于层次兴趣树的语义检索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泉清 代亚非 崔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9,共13页
提出了一种无结构P2P系统中有效的语义检索方法:基于层次兴趣树(HIT)的语义检索。每个节点中所有的文档根据分类目录被分类成层次兴趣树,并发送至该节点所属的超级节点。同时,每个类中前n个关键词的倒排文档索引,也会依据它们的χ2统计... 提出了一种无结构P2P系统中有效的语义检索方法:基于层次兴趣树(HIT)的语义检索。每个节点中所有的文档根据分类目录被分类成层次兴趣树,并发送至该节点所属的超级节点。同时,每个类中前n个关键词的倒排文档索引,也会依据它们的χ2统计值被发送至超级节点。当节点发送一个查询并给出类别语义相似性阈值Simth时,查询消息通过一个有效的查询路由算法被转发,结果则通过搜索HIT返回。不同的节点可以给出各自不同的Simth,其灵活性可以为每个节点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实验表明在无结构的P2P系统中,基于HIT的语义检索方法比以前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语义检索 层次兴趣 查询路由 语义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SA方法的用户兴趣聚类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冬玲 王大玲 +1 位作者 于戈 于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了在个性化搜索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挖掘到用户的潜在兴趣并进行相应的聚类分析,提出采用潜语义空间的Zipf分布的特性,并结合PLSA(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来获取全文的语义.即先通过Zipf分布原理找到文档的潜在语义空间,在此空间中对用户的兴... 为了在个性化搜索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挖掘到用户的潜在兴趣并进行相应的聚类分析,提出采用潜语义空间的Zipf分布的特性,并结合PLSA(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来获取全文的语义.即先通过Zipf分布原理找到文档的潜在语义空间,在此空间中对用户的兴趣进行聚类,并建立用户兴趣描述文件(user profile),即建立用户兴趣层次树.实验表明,所提出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VSM(向量空间模型)的聚类效果,同时,在著名的CTI数据集上的个性化推荐实验结果也充分说明基于潜在语义空间构建的用户兴趣描述与用户真实兴趣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兴趣描述文件 PLSA 潜语义空间 ZIPF分布 用户兴趣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流量控制优化算法
6
作者 刘鹂 陈红倩 +1 位作者 谭励 姚春莲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50-1955,共6页
分布式虚拟环境要支持大量用户的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对网络延迟和传输的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流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基于兴趣层次的流量控制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发送缓冲,可动态调控每个兴趣层次的... 分布式虚拟环境要支持大量用户的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对网络延迟和传输的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流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基于兴趣层次的流量控制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发送缓冲,可动态调控每个兴趣层次的更新速率,解决了由发送缓冲引出的最后一个报文发送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够根据各域的带宽需求进行数据传输,流量控制算法本身对时延的影响较小,主要性能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虚拟环境 流量控制 带宽自适应 兴趣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