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郭可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主要运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依据、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此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丰富学校体育理论提供理论支持。研... 主要运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依据、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此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丰富学校体育理论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为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体育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只有深入认识与理解这些内涵,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与实施此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人的身心发展理论和现代学校体育理论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的本质内涵,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改革建议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兴趣化 “初中体育多样 内涵与外延 理论依据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兴趣化取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紫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兴趣化”取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应当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极端化的观念和片面性的做法;体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努力保持诸多对立面之间的适当平衡,以进一步推进... 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兴趣化”取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应当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极端化的观念和片面性的做法;体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努力保持诸多对立面之间的适当平衡,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向前健康发展,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活动 个性 兴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兴趣教学于耐力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陆湘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3期33-35,共3页
为了贯彻体育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有用人才,笔者在中纺大女生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体育有兴趣的只有20%,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5.6%,而关心身体健康的占73.4%。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身体健康十分关心... 为了贯彻体育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有用人才,笔者在中纺大女生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体育有兴趣的只有20%,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5.6%,而关心身体健康的占73.4%。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身体健康十分关心,但对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重视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教学 耐力跑 心肺功能 实验研 肺活量 对照班 教学方法 体育锻炼 生理基础 兴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化及分级化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葛亚明 李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2,共4页
以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从实验课程群角度,对自动化专业所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体系化建设与规划。探索分级化、兴趣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内容难度和"兴趣因子"3个维度对实验项目进行编排,... 以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从实验课程群角度,对自动化专业所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体系化建设与规划。探索分级化、兴趣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内容难度和"兴趣因子"3个维度对实验项目进行编排,从实验内容分级、实验项目免做、学生分级3个方面开展新的实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施服务于分级化、兴趣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能够更合理、更准确、更方便的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学生创新队伍,以学生带动学生的方法扩大创新队伍,一届带动一届,成果届届相传,使实验中心成为真正的实践教学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体系 分级 兴趣化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与初中女生篮球教学之关系
5
作者 周群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2-74,共3页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内心体验,如满意、喜欢、愉快、振奋或厌恶、悲伤、愤怒、惊恐等,这就是情感过程。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怀着愉快、振奋、满意、喜欢的心情投入练...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内心体验,如满意、喜欢、愉快、振奋或厌恶、悲伤、愤怒、惊恐等,这就是情感过程。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怀着愉快、振奋、满意、喜欢的心情投入练习,就必需遵循情感过程这一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之规律,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兴趣化、科学化,适合学生的心理,调节学生的心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教学 主体作用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兴趣化 学习过程 篮球基本技术 心理特点 掌握技术 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心理学的“注意”原理改进英語口語教学
6
作者 張祖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83-88,共6页
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口语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上的“兴趣”与“注意”的关系说起,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注意”原理以提高这门课的课堂效果的问题,同时将涉及我们现在采用的《英语口语教材》(下册... 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口语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上的“兴趣”与“注意”的关系说起,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注意”原理以提高这门课的课堂效果的问题,同时将涉及我们现在采用的《英语口语教材》(下册,北京外贸学院编写)的使用问题。一、兴趣与注意某人一天在路上散步,忽闻人声嘈杂,爆竹声大作,他就去观看发生了什么事。这样,这个人的注意——一种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便指向和集中于这一现象上。“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由于这种选择性,人的活动在每一瞬间只能指向和集中于客观世界或意识中的某些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化 心理活动 教学质量 心理学 意识 培养学生 教师 自觉性 口语课 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