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和行株距对兴粳6号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孙乌日娜 温丽 +9 位作者 薛海楠 梁爽 白璐 韩磊 海日汗 梁依 刘季骢 孟祥锐 张明新 徐兴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播期和行株距对兴粳6号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自育品种兴粳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播期(4月1日、4月7日、4月14日),4个行株距和2个宽窄行×株距分别为30 cm×10 cm(M1)、30 c... [目的]研究播期和行株距对兴粳6号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自育品种兴粳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播期(4月1日、4月7日、4月14日),4个行株距和2个宽窄行×株距分别为30 cm×10 cm(M1)、30 cm×14 cm(M2)、30 cm×20 cm(M3)、30 cm×26 cm(M4)、(30 cm+50 cm)×26 cm(M5)、(30 cm+50 cm)×14 cm(M6),观察和分析不同行株距处理下兴粳6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播期条件下,兴粳6号的产量均随行株距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趋势,M5和M6处理的产量均高于8000 kg/hm^(2)以上,说明宽窄行×株距处理的水稻产量相比单纯的行株距处理的水稻产量高;在兴安盟地区采用行株距(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以优化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论]综合考虑兴粳6号的产量构成因子得出,在播期(4月14日)和行株距为宽窄行×株距[(30 cm+50 cm)×14 cm]的条件下兴粳6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均较为突出,该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模式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行株距 兴粳6号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兴粳6号的选育 被引量:3
2
作者 海日汗 田淑华 +5 位作者 姜雅丽 韩磊 张淑艳 周丽娜 李凤娇 徐兴健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4期42-44,46,共4页
兴粳6号(吉15-10)是以吉11-57为母本、吉09-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54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282 kg/hm~2,全生育期144 d左右,较耐寒抗倒,适宜在内蒙古自... 兴粳6号(吉15-10)是以吉11-57为母本、吉09-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54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282 kg/hm~2,全生育期144 d左右,较耐寒抗倒,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 600~2 700℃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兴粳6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