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地震和InSAR联合反演2018年M_(L)5.7兴文地震破裂过程
1
作者
缪思钰
张海江
+4 位作者
古宁
李俊伦
谭玉阳
华思博
张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13,共17页
2018年12月16日发生的M_(L)5.7兴文地震很可能是由页岩气水力压裂所诱发,确定此类震级较大的诱发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近震数据和InSAR数据联合反演,获得了兴文地震的破裂过程。与单独使用地震数据或InSAR数据进行...
2018年12月16日发生的M_(L)5.7兴文地震很可能是由页岩气水力压裂所诱发,确定此类震级较大的诱发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近震数据和InSAR数据联合反演,获得了兴文地震的破裂过程。与单独使用地震数据或InSAR数据进行反演相比,联合反演得到的地震破裂过程可同时拟合2种类型数据,因此具有更高的时空分辨率。联合反演结果显示该地震为典型的单侧破裂,破裂方向近N向。破裂过程的持续时间为6s,能量释放主要集中在前5s,呈分段式破裂。主震破裂过程分为2个阶段:沿着断裂的走向,紧挨着震中的0~5km范围内为破裂的第1阶段(1~3s);距震中6~8km处为破裂的第2阶段(3~5s)。同震滑移主要集中在5km以浅的区域,峰值滑移约为0.27m,这可以解释为何M_(L)5.7兴文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结合前震和余震分布可以看出,前震主要集中在滑移区的东部,说明该区域在主震发生之前就已发生破裂,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存在注入的流体。余震主要分布在滑移区周围,是由主震破裂后的余滑引起的。对比单独反演结果,联合反演克服了台站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提高了破裂分布的分辨率,所得结果更加符合真实物理过程。文中联合反演得到的破裂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诱发地震机理、地震灾害评估和震后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文地震
地震
破裂过程
诱发
地震
有限断层反演
InSAR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重力场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青华
冯建林
+1 位作者
檀玉娟
李洋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7,共5页
利用2015—2018年川滇地区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的重力场变化对这2次地震有较好的反映:①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较好地反映2次...
利用2015—2018年川滇地区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的重力场变化对这2次地震有较好的反映:①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较好地反映2次地震前重力场由“趋势性重力异常变化→低值变化→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零等值线附近发震”的演化过程;②不同时间尺度重力场均显示,2次地震均发生在重力变化梯度带零等值线附近,进一步佐证了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对强震地点预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文
5.7级
地震
珙县5.3级
地震
重力场变化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及西昌5.1级地震震前红外前兆异常追踪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璇
张元生
+1 位作者
汤倩
张俏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1-26,共6页
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 7级地震及10月31日西昌5. 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发现和追踪过程,详细叙述了两次地震的亮温资料在震前表现出的同一区域性热异常,以及各个时段的不同表现特征,并根据表现特征对热异常的追踪过程...
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 7级地震及10月31日西昌5. 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发现和追踪过程,详细叙述了两次地震的亮温资料在震前表现出的同一区域性热异常,以及各个时段的不同表现特征,并根据表现特征对热异常的追踪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分别为识别阶段、预判定阶段、追踪和逼近阶段及验证阶段,各阶段所关注的异常形态及转折信号可为地震预判提供较为明确的指示信息。另外,还对该手段的预测效能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说明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兴文
及西昌
地震
热红外异常
相对功率谱
演化和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南长宁地区地震活动及b值演化特征
被引量:
4
4
作者
解孟雨
孟令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4-507,共14页
利用全国统一目录和流动台站目录,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地震活动在2015年后明显增强;在空间上,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
利用全国统一目录和流动台站目录,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地震活动在2015年后明显增强;在空间上,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以28.3°N为界限的南、北2个地区,对于这2个区域的b值演化,计算结果显示出不同的分段特征。此外,研究了不同震中距下,长宁地区2018年兴文5.7级、2019年珙县5.3级和2019年长宁6.0级3次主要地震事件震前与震后的b值演化,结果表明统计范围会显著影响b值的变化特征,当计算范围为20km时,3次主震震前短期内均出现了低于背景b值90%的低b值异常,这表明在地震目录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利用低b值异常分析区域地震危险性,应采用较小范围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地区
最大曲率法
兴文
5.7级
地震
珙县5.3级
地震
长宁6.0级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震和InSAR联合反演2018年M_(L)5.7兴文地震破裂过程
1
作者
缪思钰
张海江
古宁
李俊伦
谭玉阳
华思博
张勇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13,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701)资助。
文摘
2018年12月16日发生的M_(L)5.7兴文地震很可能是由页岩气水力压裂所诱发,确定此类震级较大的诱发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近震数据和InSAR数据联合反演,获得了兴文地震的破裂过程。与单独使用地震数据或InSAR数据进行反演相比,联合反演得到的地震破裂过程可同时拟合2种类型数据,因此具有更高的时空分辨率。联合反演结果显示该地震为典型的单侧破裂,破裂方向近N向。破裂过程的持续时间为6s,能量释放主要集中在前5s,呈分段式破裂。主震破裂过程分为2个阶段:沿着断裂的走向,紧挨着震中的0~5km范围内为破裂的第1阶段(1~3s);距震中6~8km处为破裂的第2阶段(3~5s)。同震滑移主要集中在5km以浅的区域,峰值滑移约为0.27m,这可以解释为何M_(L)5.7兴文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结合前震和余震分布可以看出,前震主要集中在滑移区的东部,说明该区域在主震发生之前就已发生破裂,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存在注入的流体。余震主要分布在滑移区周围,是由主震破裂后的余滑引起的。对比单独反演结果,联合反演克服了台站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提高了破裂分布的分辨率,所得结果更加符合真实物理过程。文中联合反演得到的破裂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诱发地震机理、地震灾害评估和震后防灾减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兴文地震
地震
破裂过程
诱发
地震
有限断层反演
InSAR联合反演
Keywords
Xingwen earthquake
earthquake rupture process
induced earthquake
finite fault inversion
joint inversion of seismic and InSAR data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重力场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青华
冯建林
檀玉娟
李洋洋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7,共5页
基金
2019年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CEA-JC/3JH-19117)
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项目(2016CESE0103)联合资助
文摘
利用2015—2018年川滇地区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的重力场变化对这2次地震有较好的反映:①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较好地反映2次地震前重力场由“趋势性重力异常变化→低值变化→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零等值线附近发震”的演化过程;②不同时间尺度重力场均显示,2次地震均发生在重力变化梯度带零等值线附近,进一步佐证了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对强震地点预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兴文
5.7级
地震
珙县5.3级
地震
重力场变化
四川
Keywords
Xingwen MS5.7 earthquake
Gongxian MS5.3 earthquake
the change of gravity field
Sichuan
分类号
P315.726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及西昌5.1级地震震前红外前兆异常追踪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璇
张元生
汤倩
张俏丽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1-26,共6页
基金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17JR5RA339)资助
文摘
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 7级地震及10月31日西昌5. 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发现和追踪过程,详细叙述了两次地震的亮温资料在震前表现出的同一区域性热异常,以及各个时段的不同表现特征,并根据表现特征对热异常的追踪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分别为识别阶段、预判定阶段、追踪和逼近阶段及验证阶段,各阶段所关注的异常形态及转折信号可为地震预判提供较为明确的指示信息。另外,还对该手段的预测效能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说明和讨论。
关键词
四川
兴文
及西昌
地震
热红外异常
相对功率谱
演化和追踪
Keywords
Xingwen earthquake and Xichang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y relative power spectrum
evolution and tracking
分类号
P315.7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长宁地区地震活动及b值演化特征
被引量:
4
4
作者
解孟雨
孟令媛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4-50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页岩气水力压裂与地震活动性研究”(41974068)资助。
文摘
利用全国统一目录和流动台站目录,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地震活动在2015年后明显增强;在空间上,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以28.3°N为界限的南、北2个地区,对于这2个区域的b值演化,计算结果显示出不同的分段特征。此外,研究了不同震中距下,长宁地区2018年兴文5.7级、2019年珙县5.3级和2019年长宁6.0级3次主要地震事件震前与震后的b值演化,结果表明统计范围会显著影响b值的变化特征,当计算范围为20km时,3次主震震前短期内均出现了低于背景b值90%的低b值异常,这表明在地震目录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利用低b值异常分析区域地震危险性,应采用较小范围的地震数据。
关键词
川东南地区
最大曲率法
兴文
5.7级
地震
珙县5.3级
地震
长宁6.0级
地震
Keywords
Southeastern region of Sichuan Basin
Maximum curvature(MAXC)technique
Xingwen M_(S)5.7 earthquake
Gongxian M_(S)5.3 earthquake
Changning M_(S)6.0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地震和InSAR联合反演2018年M_(L)5.7兴文地震破裂过程
缪思钰
张海江
古宁
李俊伦
谭玉阳
华思博
张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8年兴文5.7级地震和2019年珙县5.3级地震前重力场变化
王青华
冯建林
檀玉娟
李洋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及西昌5.1级地震震前红外前兆异常追踪
张璇
张元生
汤倩
张俏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东南长宁地区地震活动及b值演化特征
解孟雨
孟令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