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键词批评视野中的算法文化及其阈限性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全燕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18ZDA313)。
-
文摘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人们的主要信息方式,算法应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算法由纯粹的技术工具渐渐成为一种传播常态并演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即算法文化。通过借鉴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批评理论,考察算法文化产生的条件、算法文化的生成语境与基本意蕴,以及它包含的当代网络社会实践的意义等,可以发现算法文化具有阈限性特征,呈现出算法记忆与遗忘相混杂、算法排序与文化失序相临界、文化的私人化与民粹化相冲突的矛盾、异质、不确定状态。
-
关键词
关键词批评
算法文化
阈限性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关键词批评”发展检视
- 2
-
-
作者
黄擎
孟瑞
-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3-144,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关键词批评’的理论范式及其在中国的批评实践研究"(11CZW0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关键词批评’研究"(10YJC751035)的阶段性成果
浙江大学文科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专项资助
-
文摘
源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批评"问世后颇受西方学术界关注,数据库Scopus及书籍词频统计器(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提供的数据显示,"关键词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激发了为数不少的"关键词写作"和"关键词研究"。"关键词批评"也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得以传承与发展,既延续了雷蒙·威廉斯紧密联系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解析"关键词"生成演变的理路,又在文学批评实践层面出现了新变与推进。"关键词批评"相关著述多注重运用历史语义学方法解析"关键词"的生成演变,彰显词语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在文学批评实践层面显示出不再仅以追溯"关键词"语义源起为重心,而代之以"关键词"在批评历史和实践中的生衍为考察重点,以增益于文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学科之建构和发展的特点。"关键词批评"在编撰体例上有所突破,表现出了重视并紧密联系文学文本进行批评实践及进一步彰显文论性的趋向。
-
关键词
20
世纪
90
年代
关键词批评
词语的关联性
跨学科
文论性
-
Keywords
1990s
'keywords criticism'
Raymond Williams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polemical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文论关键词研究与古代文论研究融通路径之拓展
- 3
-
-
作者
康倩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160,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3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元祐文士题画诗研究”(22BZW071)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关键词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入以来,便逐渐在国内的文化研究、文学理论批评研究领域流行并且被援用,形成了中国学界“关键词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类型与方法,“关键词批评”被运用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出现了“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之新的学术研究向度。“文论关键词”研究,对于解决传统文论研究中的“融通”路径、探析传统文论之“语素”与元范畴生成问题、文论观念史与思想史和文化史关系,以及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华文脉、中华文化和美学精魂的内在生成聚合与标识性展现,通过“文论关键词”研究在融通的学术视域和语境拓展中对传统文论进行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转化,分别就传统文论元范畴之语素与关键词质性、如何通过关键词确认来寻绎和展示传统文学观念的端绪脉络与思想史轨迹、关键词研究与实现传统文论研究中的观念史与思想史融通和结合途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论析,均具有重要的学术指向性和文化“时义”。
-
关键词
中国文论
关键词批评
关键词研究
文论关键词
融通路径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