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新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
2
作者 张博航 戚军 +2 位作者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其次,设计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算法,推导DMPC控制DR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互联电力系统DMPC的调频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自动发电控制方式、DR方式、DR容量和DR通信延时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调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DR能提升系统频率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互联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督重启的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防御策略
3
作者 施开波 丁甲 +1 位作者 王俊 蔡肖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0-919,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发展,电力系统中监控与数据采集网络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文章聚焦于车网互联电力系统在拒绝服务攻击下的主动防御体系构建,首先构建了车网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载频率控制架构,通过引入动态事件触发方案设计优化通信效... 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发展,电力系统中监控与数据采集网络带来了网络安全风险,文章聚焦于车网互联电力系统在拒绝服务攻击下的主动防御体系构建,首先构建了车网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载频率控制架构,通过引入动态事件触发方案设计优化通信效率,以降低网络带宽占用。同时提出一种监督重启控制器策略,该策略对控制器反馈进行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控制器反馈异常时,触发控制器动态重启以主动隔离异常。然后,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出系统在拒绝服务攻击下的指数稳定性判据,为防御策略参数设计提供量化依据。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网互联电力系统 负荷频率控制 拒绝服务攻击 李雅普诺夫泛函 网络安全防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柔性构网技术及其应用
4
作者 郑外生 饶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电磁特性和机电特性间的耦合更加紧密,动态行为更加复杂,面临频率电压支撑能力不足、失稳风险增加等诸多挑战。而现有电网规划和运行控制设计方法仍沿袭传统电力系统方法,难以发挥新能源、储能、直流等电...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电磁特性和机电特性间的耦合更加紧密,动态行为更加复杂,面临频率电压支撑能力不足、失稳风险增加等诸多挑战。而现有电网规划和运行控制设计方法仍沿袭传统电力系统方法,难以发挥新能源、储能、直流等电力电子设备快速灵活调控的优势。文中提出利用电力电子设备构造灵活可控柔性电网(简称柔性构网)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技术。通过“柔性互联”避免交流电网故障连锁传播、故障影响范围扩大的问题,并保持分区间灵活互济能力;通过“主动支撑”提升关键节点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提高电网稳定性。文中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柔性构网概念及其内涵,并研究了柔性构网的基本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介绍了柔性构网技术在中国南方电网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 柔性互联 新能源 主动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互联网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全 周柯 +1 位作者 金庆忍 帅智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61,共20页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信息化能力建设方面的挑战,凝练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互联网内涵定义与能力特征,提出卫星互联网在电力规划、态势感知、巡视检修、防灾应急等业务领域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路径。提出基于零信任的星地融合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建设、运行及发展空天地全面一体、通导遥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基础参考,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 新型电力系统 空天地一体 通导遥融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 被引量:170
6
作者 曾鸣 杨雍琦 +3 位作者 李源非 曾博 程俊 白学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1-691,共11页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而能源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革命目标的关键手段。该文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尤其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其次提出...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而能源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革命目标的关键手段。该文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尤其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其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考虑新能源电力系统各环节协调优化的运营模式,最后研究了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整合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 协调优化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延时反馈的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华 朱敏捷 周灵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1,30,共7页
为提高现有方法对电力系统振荡混沌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延时反馈,设计一种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先构建互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再设计基于模糊延时反馈的混沌控制器;以信号差值微分及信号延时差值为控制器的输入,避免求取反馈增益;... 为提高现有方法对电力系统振荡混沌的控制效果,基于模糊延时反馈,设计一种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先构建互联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再设计基于模糊延时反馈的混沌控制器;以信号差值微分及信号延时差值为控制器的输入,避免求取反馈增益;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并通过优化的控制器对互联电力系统的混沌进行控制。搭建一个混合输电系统作为实验互联电力系统,通过该系统测试所提方法的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混沌控制性能良好,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具有抗干扰性能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延时反馈 互联电力系统 电磁功率扰动 混沌控制 负荷扰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攻击下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检测与防御
8
作者 常梦言 刘永慧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以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攻击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检测与防御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位置及其类型,建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模型,接着根... 以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攻击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检测与防御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位置及其类型,建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模型,接着根据是否收到数据包诊断拒绝服务攻击,并用最新接收的数据对丢失的数据进行补偿,实现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然后,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检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并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进行防御;最后,以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有效克服混合攻击对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容积卡尔曼滤波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娆 林伟 +4 位作者 李卫东 刘乐 王玮 徐兴伟 柳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91,共5页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已有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适 合现有控制要求和网络结构的新标准。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 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1,A2和CPS1,CPS2两...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已有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更加适 合现有控制要求和网络结构的新标准。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 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1,A2和CPS1,CPS2两类标准的控制机理及缺陷后, 阐述了建立新标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制定新标准所涉及的系统状态分级、自动发电控制(AGC) 闭环中加入联络线安全约束、控制策略和区域控制偏差(ACE)分解等若干概念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互联电力系统 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自动发电控制 区域控制偏差 CPS标准 无意交换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O算法与改进目标函数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谟发 张志文 +1 位作者 胡斯佳 练红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共14页
针对风电并网时的随机波动功率、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 LFC)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与改进目标函数的互联电网LFC系统最优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PID控制的... 针对风电并网时的随机波动功率、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 LFC)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算法与改进目标函数的互联电网LFC系统最优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PID控制的含风电互联电力系统LFC闭环模型。其次,在时间乘误差绝对值积分(integral of time multiplied absolute error, ITAE)性能指标的目标函数中考虑了区域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偏差,对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改进。采用性能优良的多元宇宙优化(multi-verse optimizer, MVO)算法先计算后验证的思路,寻优获得最优PID控制器参数。最后,以两区域4机组互联电力LFC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基于MVO算法结合改进目标函数所获得的PID控制器,比基于MVO算法所获得的PID控制器,对阶跃负荷扰动、随机负荷扰动、风电功率偏差扰动以及系统的参数变化,具有相对较好的鲁棒性能。并且,对控制器参数也具有相对较好的非脆弱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风电 负荷频率控制 目标函数 互联电力系统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互联电力系统的分散协调风险调度方法 被引量:37
11
作者 文云峰 郭创新 +2 位作者 郭剑波 马士聪 贺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724-3733,共10页
面向具有多级电力调度中心的分层分区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的分散协调风险调度(coordinated decentralized risk-based dispatch,CDRD)方法。分析了分散协调风险调度的架构,并给出了区域分解机制。将上下级电力调度中... 面向具有多级电力调度中心的分层分区互联电力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的分散协调风险调度(coordinated decentralized risk-based dispatch,CDRD)方法。分析了分散协调风险调度的架构,并给出了区域分解机制。将上下级电力调度中心的优化问题分别构建为主问题和子问题,主问题负责区域之间联络线潮流的协调处理,子问题求解满足各区域电网运行风险约束的调度方案,主子问题循环迭代求解直至满足收敛条件。CDRD可有效实现各区域电网运行风险的分散自治调控,同时可通过集中协调机制来保证整个互联系统的经济运行。在6节点双区系统和RTS96三区系统上的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 互联电力系统 分散调度 最优潮流 分解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能源互联网:从虚拟电厂到虚拟电力系统(英文) 被引量:46
12
作者 张小平 李佳宁 付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532-3540,共9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的快速发展,需求侧管理和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已经成为由智能电网向电力能源互联网迈进的关键因素。该文在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global power&energy internet,GPEI)和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的快速发展,需求侧管理和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已经成为由智能电网向电力能源互联网迈进的关键因素。该文在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global power&energy internet,GPEI)和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distribution power&energy internet,DPEI)的框架下提出全新的虚拟电力系统(virtual power system,VPS)概念。虚拟电力系统高度集成并利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在进行虚拟电厂聚合与优化时充分考虑本地基础设施的约束与限制。同时,该文对虚拟电力系统与虚拟电厂的异同也做了比较。除此之外,还提出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运营商(distribution power&energy internet operator,DEIO)的概念。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运营商在虚拟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聚合与协调多个虚拟电厂,除了电力配电网以外,还负责区域内的电、气、热网间的协调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力能源互联 配电能源互联 虚拟电力系统 虚拟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理论在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蔡国伟 张斌 +2 位作者 王建元 杨德友 孙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358,共6页
针对负荷频率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自适应PI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区域控制偏差量e作为云模型发生器的前件,PI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值P和I作为云模型发生器的后件,建立适于负荷频率控... 针对负荷频率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自适应PI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区域控制偏差量e作为云模型发生器的前件,PI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值P和I作为云模型发生器的后件,建立适于负荷频率控制的一维云模型PI控制器。同时分别从频域和时域角度模拟不同情况下的负荷扰动,采用云模型控制器对PI控制器参数自调整,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各种负荷扰动情况下,所提方法可有效地跟踪功率波动所引起的频率偏差,满足负荷频率控制指标,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I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互联电力系统 负荷频率控制 不确定性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场的互联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优化 被引量:26
14
作者 盛四清 檀晓林 +1 位作者 李欢 范林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67-3072,共6页
针对风电并网所带来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需求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含风电场的互联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优化模型。在机会约束规划的框架下,以互联系统备用容量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风电出力和负荷预测偏差、发电机组故障停运等不确定因素,建立了... 针对风电并网所带来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需求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含风电场的互联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优化模型。在机会约束规划的框架下,以互联系统备用容量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风电出力和负荷预测偏差、发电机组故障停运等不确定因素,建立了计及各子系统备用资源特点的机会约束模型,并量化了共享备用的容量和调用过程;采用基于Monte-Carlo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系统备用容量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备用容量 机会约束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分层分解时空协调建模 被引量:19
15
作者 米为民 李立新 +4 位作者 尚学伟 周京阳 钱静 徐家慧 潘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56-61,共6页
随着中国互联大电网的形成,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目前中国电网的建模方式是调度系统只对其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电网精确建模,外网部分则采用非精确建模或简单等值处理。这种传统的建模方式不能满足互联大电网的发展要求。基于IEC61... 随着中国互联大电网的形成,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目前中国电网的建模方式是调度系统只对其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电网精确建模,外网部分则采用非精确建模或简单等值处理。这种传统的建模方式不能满足互联大电网的发展要求。基于IEC61970标准和E格式规范,研究建立互联电力系统分层分解时空协调建模系统。该系统融合图数模一体化的时空协调版本管理、模型合并/拆分、外网等值等多项技术,实现各调度系统的时空协调建模,能为调度系统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提供技术手段,能为提高互联大电网的在线监控、动态和静态安全稳定分析水平提供信息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管理 模型合并/拆分 动态等值 互联电力系统 时空协调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力系统模糊负荷频率控制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峰 秦翼鸿 徐国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4-390,共7页
通过建立一个改进了的带修正因子的模糊(Fuzzy)控制表的数学表达式和一个综合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互联电力系统分散Fuzzy负荷频率控制器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对一个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散F... 通过建立一个改进了的带修正因子的模糊(Fuzzy)控制表的数学表达式和一个综合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互联电力系统分散Fuzzy负荷频率控制器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对一个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散Fuzzy负荷频率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负荷频率控制 设计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区电网互联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96
17
作者 朱方 赵红光 +1 位作者 刘增煌 寇惠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由区域电网间互联形成的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的特点、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控制策略,并提出以下结论:励磁系统中自动电压调节器的负阻尼作用仍然是互联电网发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PSS已被证明是阻尼低... 研究了由区域电网间互联形成的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的特点、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互联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控制策略,并提出以下结论:励磁系统中自动电压调节器的负阻尼作用仍然是互联电网发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PSS已被证明是阻尼低频振荡的最有效、经济的装置,对本地振荡模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均有很好的效果;直流调制、可控串补及可控静补对改善系统阻尼可有重要作用,今后应对这些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动态稳定性 区域间振荡模式 本地模式 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器 直流调制 可控串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互联电力系统鲁棒经济调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栗然 周鸿鹄 +2 位作者 刘健 党磊 董哲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2,共8页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将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输电网对电能的远距离传输,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共享。本文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广域协调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出... 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将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输电网对电能的远距离传输,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共享。本文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广域协调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出力的策略,实现可再生能源广域内的大规模共享。并运用鲁棒优化技术,有效控制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首先,给出了一种"传统关口调度结合风电消纳"的联络线调度模式,将日前联络线功率调度计划分为计划值和调整值;其次,建立两阶段零和博弈模型;最后,针对所建博弈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割平面"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能源广域协调消纳策略能够在保证互联系统鲁棒性的同时提高互联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 鲁棒经济调度 互联电力系统 联络线调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互联电力系统中期动态稳定破坏事故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肇旭 印永华 +3 位作者 郑美特 徐振宇 陈汝英 潘建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3-58,共6页
本文是关于我国南方互联电力系统1994年5月25日稳定破坏事故的报告。本文详细介绍了事故前系统的运行方式、事故发生和发展过程,展示了重要的录波图,并根据录波图和负荷重新分配的理论和定量计算方法,分析了联络线功率波动和... 本文是关于我国南方互联电力系统1994年5月25日稳定破坏事故的报告。本文详细介绍了事故前系统的运行方式、事故发生和发展过程,展示了重要的录波图,并根据录波图和负荷重新分配的理论和定量计算方法,分析了联络线功率波动和中期动态稳定破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动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互联电力系统混沌控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年 陈辉 +2 位作者 丁大为 胡永兵 程志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1-920,共10页
电力系统是一种具有多自由度、强耦合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混沌振荡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危害.通过研究互联电力系统的时序图、最大Lyapunov指数图、相平面图来讨论电磁功率扰动幅值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 电力系统是一种具有多自由度、强耦合特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混沌振荡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危害.通过研究互联电力系统的时序图、最大Lyapunov指数图、相平面图来讨论电磁功率扰动幅值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继电特性函数的改进型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快速平滑地使系统达到控制目标.实验表明,相比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和基于继电特性函数的滑模控制方法,提出的改进型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不仅可以使系统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而且对抖震现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外部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混沌控制 RBF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