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制裁、双轮驱动与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1
作者 曹雨暄 岳立 潘均柏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6,共13页
本文以美国对中国展开的芯片制裁作为外部冲击,采用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推导并结合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美国制裁对中国芯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探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差... 本文以美国对中国展开的芯片制裁作为外部冲击,采用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推导并结合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美国制裁对中国芯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探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差异,依托使命驱动理论和愿景驱动理论,借助机器学习因果效应估计方法检验政府和企业双元视角下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美国制裁适得其反,引发中国芯片企业创新,该创新效应在国有、大规模和知识产权高保护区企业的作用更强;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一个从基础研究阶段到技术突破阶段再到价值体现阶段的过程,美国制裁对三阶段的影响随阶段难度递增而依次减弱;③政府使命驱动和企业愿景驱动是抵御美国制裁并达成创新激励的重要作用渠道,分阶段来看,双轮驱动机制对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阶段的创新效应显著,跨越研发期的价值体现阶段则需要找寻其他机制发挥激励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美国技术制裁 双轮驱动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质量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态路径研究——以集成电路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学国 刘凤梅 周诗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0,共12页
创新质量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成败,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质量视角定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并构建指标体系,以集成电路为例,测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基于测度结果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关键... 创新质量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成败,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质量视角定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并构建指标体系,以集成电路为例,测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基于测度结果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质量对实现技术攻关的条件组态和多元路径。结果表明,创新质量中单一条件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较弱,而不同条件变量组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存在两种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态路径,即成果质量主导型条件组态和适用性-成果质量协同型条件组态。研究发现,成果质量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基础,适用性质量是关键。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质量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双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3
作者 刘志迎 郭瑞昭 李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9,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保护既有生产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关键。本文借助技术成长S曲线和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理论,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分为既有技术...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保护既有生产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关键。本文借助技术成长S曲线和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理论,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分为既有技术遭受技术制裁、面向前沿技术突破新S曲线两种情境下的突破,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两种耦合模式讨论生产力问题。其一是创新链“赋能”产业链,既有技术在遭受发达国家技术制裁时,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保护和提升既有生产力;其二是创新链“衍生”产业链,通过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结论对系统理解新质生产力思想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产业链 创新链 产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经验做法及对湖南省的启示
4
作者 魏巍 邬亭玉 +1 位作者 李维思 周海球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4期3-12,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鉴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分析全球及国内其他典型省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模式和经验做法,从顶层架构、项目遴选、组织模式、经费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鉴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分析全球及国内其他典型省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模式和经验做法,从顶层架构、项目遴选、组织模式、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最后,结合湖南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效组织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攻关 新型举国体制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和质性分析的方法
5
作者 陈元志 卜玉敏 《创新科技》 2024年第1期8-21,共14页
当前中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识别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文献,并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关键文献的重要... 当前中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识别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文献,并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关键文献的重要观点进行逻辑自洽的凝练梳理,推动形成该领域研究的共同知识基础,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英文文献覆盖了关键技术的识别方法、关键使能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关键技术与创新合作网络等问题,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成为英文文献的关注焦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中国情境下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学者结合实践提出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思考。中文关键文献分析显示,现有研究已经覆盖了关键核心技术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构建、对策建议等诸多重要领域,主要聚焦于关键核心技术内涵特征、突破机理的研究,后者包括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特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分类、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瓶颈挑战、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路径等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思维方式、分类施策的制度框架、融通创新的研究范式、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的政策取向等达成共识。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分布反映出宏观总体战略和中观产业突破两大研究视角。热点主题分析归纳出了3类研究热点,分别是“卡脖子”技术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建设等。其中,“卡脖子”技术攻关逐渐成为前沿热点的核心命题,而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建设是由核心命题派生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技术 文献计量 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勤 温晓楠 韩笑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2,I0038,I0039,共10页
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仍存在瓶颈制约,多种政策如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有效作用亟待探索。基于大数据驱动研究范式,采集12种新能源汽车政策及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相关多源异构数据,搭建PSR-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企业... 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仍存在瓶颈制约,多种政策如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有效作用亟待探索。基于大数据驱动研究范式,采集12种新能源汽车政策及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相关多源异构数据,搭建PSR-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果预测和原因诊断探究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各类政策强度动态变化,呈现由需求面购置拉动,经由供给面推动和环境面压力,向需求面后市场的强度转移趋势;(2)通过结果预测识别各阶段主导作用政策,从初期购置优惠,经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与双积分,转向四类政策协同作用为主导;(3)通过原因诊断识别各阶段关键政策瓶颈,科技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需求面非财政措施政策细则需要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政策 大数据驱动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赋能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与路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海 黄紫微 许云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66,共13页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2000-2023年从技术追随者到领导者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践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案例企业经历了技术跟跑、技术并跑和技术领跑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由不同的动因...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2000-2023年从技术追随者到领导者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践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案例企业经历了技术跟跑、技术并跑和技术领跑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由不同的动因需求驱动资源编排行动,进而构建价值共创模式,最后支撑案例企业实现角色身份的演变。具体而言:(1)技术跟跑阶段,案例企业在为实现国产制造的动因需求下,进行资源建构化,建立起调配式价值共创模式,成为技术追随者;(2)技术并跑阶段,案例企业在为实现国产替代的动因需求下,进行资源能力化,建立起整合式价值共创模式,成为技术参与者;(3)技术领跑阶段,案例企业在为实现国产领导的动因需求下,进行资源杠杆化,建立起共享式价值共创模式,成为技术领导者。由此构建资源赋能国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理论框架,不仅推进了资源编排与关键核心技术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还为国有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源编排 价值共创模式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运行机制、关键症结及优化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慧敏 晁娜娜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3,共10页
“揭榜挂帅”机制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论文在分析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剖析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 “揭榜挂帅”机制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论文在分析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剖析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作为农业科研管理改革的抓手,被广泛应用于探索实践。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榜单多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揭榜注重匹配和务实,项目过程管理不断简化,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由于技术需求信息不对称、项目管理创新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中仍然存在榜单需求重复、市场主体积极性不足、缺乏容错机制等问题。为优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运行机制,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需明确“揭榜挂帅”适用范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完善机制设计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揭榜挂帅 运行机制 关键症结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出口数据和专利数据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以江苏为例
9
作者 陈英武 郑江淮 +2 位作者 孙冬卿 王浩 张睿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3,113,共14页
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家产业链安全的基础要素,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是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的重要前提。本文尝试构建一套先识别关键核心产品、再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测度方法,基于江苏2017—2022年进出口数据与专利数据... 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国家产业链安全的基础要素,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是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的重要前提。本文尝试构建一套先识别关键核心产品、再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测度方法,基于江苏2017—2022年进出口数据与专利数据,对关键核心产品及技术进行识别,进而对江苏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地区分布现状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半导体器件、钎焊与激光加工、诊断外科鉴定等7项技术是江苏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核心技术。从江苏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申请的分布看,苏州、南京以及无锡是主要的专利申请城市,企业是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申请单位,同时江苏高校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实力。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系统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建设科创企业集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产品 关键核心技术 进出口数据 专利数据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研究--以光刻技术为例
10
作者 徐宗煌 李小乐 +1 位作者 石进 周海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6,164,共11页
本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模型,通过对光刻技术论文、专利、新闻的收集与分析,依托LDA模型、结构洞理论和指标组合分析法,分别构建技术主题强度、技术等级度、技术价值度和技术价值稳定性四个指标来分别体现技术的成长... 本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模型,通过对光刻技术论文、专利、新闻的收集与分析,依托LDA模型、结构洞理论和指标组合分析法,分别构建技术主题强度、技术等级度、技术价值度和技术价值稳定性四个指标来分别体现技术的成长性、创新性、价值性和稳定性,实现对光刻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从光刻技术领域的论文、专利和新闻中分别识别出17、25和32种技术主题,通过指标组合分析得到光刻技术领域的9项关键核心技术:纳米芯片制造技术、薄膜热处理技术、EUV光刻技术、自组装扫描技术、半导体器件结构研究、扫描成像技术、光刻图形制备方法、光刻图像质量检测和掩膜光刻技术。最后,通过文献调研来评估模型识别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可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多源异构数据 技术识别 光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对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亚东 何海燕 +1 位作者 孙磊华 孙琳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5,78,共10页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美国正试图针对中国软件产业构筑严密的关键核心技术壁垒,严重威胁其安全。本文基于美国对华实体清单信息,实证探究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对中国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并从技术创新、市场发展以及政策支持等维度剖...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美国正试图针对中国软件产业构筑严密的关键核心技术壁垒,严重威胁其安全。本文基于美国对华实体清单信息,实证探究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对中国软件产业安全的影响,并从技术创新、市场发展以及政策支持等维度剖析应对策略。实证检验发现,关键核心技术壁垒抑制我国软件产业安全,且对软件产业技术进步、竞争力与发展环境等细分维度均产生抑制作用。应对策略分析表明,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市场化水平与政府补助均有助于缓解上述抑制作用。本文拓展了关键核心技术壁垒与产业安全的相关研究,并为中国软件产业应对关键核心技术壁垒的现实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壁垒 实体清单 软件产业 产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支持模式——以韩国半导体4M DRAM联合研发项目为例
12
作者 彭晓艺 周程 张赤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8,共11页
半导体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典型的国家支持特征,相关的日本和美国经验得到广泛重视,而韩国经验却仍待深入探究。作为Chip4联盟之一的韩国,其半导体技术创新赶超起始于1986年实施的4M DRAM联合研发项目。本文基于大量韩文资料,深入... 半导体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典型的国家支持特征,相关的日本和美国经验得到广泛重视,而韩国经验却仍待深入探究。作为Chip4联盟之一的韩国,其半导体技术创新赶超起始于1986年实施的4M DRAM联合研发项目。本文基于大量韩文资料,深入分析韩国半导体4M DRAM技术攻关项目从启动到目标定位与任务分解、过程组织与管理以及成效与经验的政策全过程,总结出“国家主导”与“企业主导”并行,以国立科研院所为统筹单位,通过大型科技项目,支持多家企业联合研发的韩国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模式。在分析其成效与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中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家支持模式 半导体 企业联合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13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宋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51,共11页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维度:持续高强度创新投入能力、共性需求驱动基础研究能力、产业创新链融通发展能力、高影响力创新产出能力、要素与制度情境支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开发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检验程序,以2013—2019年101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最终确定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5因子17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推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也为制造业领军企业评价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开展能力体系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领军企业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化纤王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4
《中国纺织》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我认为最美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为纺织产业建设与发展做出奉献的千千万万纺织人的统称。美在纺织行业的发展,美在众多产品的不断创新,美在一代代纺织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通过积淀、传承和弘扬而形成的伟大精神。--吉林化纤集团有限... 我认为最美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为纺织产业建设与发展做出奉献的千千万万纺织人的统称。美在纺织行业的发展,美在众多产品的不断创新,美在一代代纺织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通过积淀、传承和弘扬而形成的伟大精神。--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辉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碳纤维销售中心处长王辉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化学纤维的分析、生产、研发及相关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她2011年调入碳谷公司生产处后,开始肩负起碳纤维原丝产品的检验、分析和新产品技术研发工作,她充分发扬了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彰显了巾帼作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在的碳谷研发团队被评为“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产业 王辉 科研团队 碳纤维原丝 纺织行业 关键核心技术 化学纤维 研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5
作者 《稀土信息》 2024年第11期1-1,共1页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这离不开...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这离不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科技体制改革 要素配置 自立自强 深度融合 关键核心技术 人类社会发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重螺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途径研究——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创新发展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成军 方明 胡登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61,共13页
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的研究方法,选择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四重螺旋理论分析长征火箭在研发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作用演化机制,旨在回答为什么长征火箭相关技术能够走到世界前列,以及如何... 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的研究方法,选择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四重螺旋理论分析长征火箭在研发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作用演化机制,旨在回答为什么长征火箭相关技术能够走到世界前列,以及如何实现技术赶超。研究发现:首先,长征火箭能够实现技术赶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坚持自主创新、组建全国协作网络、广泛聚集人才等;其次,通过对长征火箭技术的研发过程以及火箭产品的市场化过程分析,其技术创新组织方式是权变的;再次,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动态四重螺旋模型,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前研发同盟→建立用户参与的技术更新体系→形成企业与高校的双轮驱动格局→形成官产学公联动机制;最后,对公众在四螺旋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为揭示长征火箭能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提供战略纵深思考,也为其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有益借鉴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螺旋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追赶 产品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的概念界定、特征辨析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玉臣 谭礼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9,共10页
在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按照“属加种差”原则重新界定关键核心技术概念,明确指出关键核心技术由特定主体设计并构建、在其所依托的产业技术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且居于核心地位、旨在以稀缺独占性获取产业价值配置主导权的特殊属... 在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按照“属加种差”原则重新界定关键核心技术概念,明确指出关键核心技术由特定主体设计并构建、在其所依托的产业技术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且居于核心地位、旨在以稀缺独占性获取产业价值配置主导权的特殊属性;从技术本源视角重新梳理关键核心技术的4个特征,特别强调以其为“根技术”的体系结构复杂性和研究开发活动的原创性;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衍生于信息时代的全球产业专业化分工背景,指出数据平台或“数据驱动”型技术是制约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共性因素,提出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为组织形式的“两阶段”突破策略。同时,区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4个层次,论证各自的制约因素和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体系 数据驱动 突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理论探究及中国情景下的突破路径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海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50,共8页
培育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结合现实情境需求和研究缺口,从综合视角切入探索如何推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解析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特征... 培育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结合现实情境需求和研究缺口,从综合视角切入探索如何推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解析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溢出内在机理;基于改革开放后的几个关键历史节点,回顾并梳理了4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和新时代下的使命;揭示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障碍和主要出路;给出了研究结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 “卡脖子” 自主创新 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玉臣 仪静雯 廖凯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7,共10页
本文基于持续专业分工及产业技术体系动态演化视角,结合案例系统总结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过程,着重分析其中优势或“聪明”主体的针对性设计活动;分析信息技术融入现代生产过程衍生的数据平台型技术,剖析其产生的过程机理,揭示出其具有... 本文基于持续专业分工及产业技术体系动态演化视角,结合案例系统总结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过程,着重分析其中优势或“聪明”主体的针对性设计活动;分析信息技术融入现代生产过程衍生的数据平台型技术,剖析其产生的过程机理,揭示出其具有先发优势、难以反求等重要属性;基于互联网作用于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逻辑,阐述智能时代关键核心技术的构成及主要类型;通过对关键核心技术演化过程共性特征的提炼和演化方向与目标的认定,概括其演化的一般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中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体系 演化规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被引量:2
20
作者 戚湧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国际态势与竞争环境日趋紧张激烈的背景...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国际态势与竞争环境日趋紧张激烈的背景下,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关键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国际态势 以问题为导向 科技攻关 引领性 新型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