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会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吗--基于信息含量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石桥 滕冰倩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9,共7页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框架下,审计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8~2022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框架下,审计重要性水平对审计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18~2022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与审计重要性水平负相关。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财务风险、客户依赖程度能够调节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两职分离的企业中,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当审计报告激进程度较高时,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重要性水平 信息含量 财务风险 客户依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否抑制企业金融化:基于融资约束与委托代理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兴华 李文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3,共13页
作为新审计准则改革重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治理环境,对于防范化解企业“脱实向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 作为新审计准则改革重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治理环境,对于防范化解企业“脱实向虚”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金融化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有效遏制企业金融化趋势,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推动企业由金融投资回归实体经营。进一步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文本量和可读性的提高,以及与其他企业或自身上期关键审计事项内容相似度的降低,有助于增强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市场竞争激烈较低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情况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治理效应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企业金融化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影响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吗?——基于科创板IPO公司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张子健 李佳 谭雪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共11页
注册制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是科创板公司IPO的重要环节。以2019—2023年科创板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机构投资者报价分歧越大,且询价新规促... 注册制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是科创板公司IPO的重要环节。以2019—2023年科创板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机构投资者报价分歧越大,且询价新规促进了这种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或精确度越高,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越大,而消极语调则降低了意见分歧;关键审计事项对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由“十大”审计的IPO公司且境内机构投资者意见分歧更大。因此,监管部门应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报价,以提高注册制下IPO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机构投资者 询价意见分歧 注册制 首次公开发行 审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衍生工具使用的治理效应研究——以万马股份为例
4
作者 张桂玲 党春乐 +1 位作者 邱高畅 程璐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本文以万马股份为例,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衍生工具使用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企业识别高风险业务,促进套期保值业务相关内部控制建设,优化套期工具的使用及效果,显著提高套期保值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从... 本文以万马股份为例,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衍生工具使用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助于企业识别高风险业务,促进套期保值业务相关内部控制建设,优化套期工具的使用及效果,显著提高套期保值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从关键审计事项与衍生工具的角度出发,研究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行为的治理效应,拓展了审计治理效应相关研究领域,丰富了衍生工具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 治理效应 套期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商频繁变动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5
作者 张宏亮 牛洁 +1 位作者 赵琳 王靖宇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4,共14页
供应链稳定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全球复杂经济环境的重要前提。基于2016-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动态考察供应商频繁变动如何影响审计师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研究发现,供应商频繁变动增加了经营风险与监管风险,进而提高了... 供应链稳定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全球复杂经济环境的重要前提。基于2016-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动态考察供应商频繁变动如何影响审计师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研究发现,供应商频繁变动增加了经营风险与监管风险,进而提高了相关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概率。从调节效应看,在供应商关系依赖度较高、审计师具备行业专长、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程度较低以及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供应商频繁变动可能是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的掩护手段,而审计师核查后披露的相关审计事项具有增量信息效应,降低了权益融资成本与股价波动性。文章从供应链关系变动的视角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控制效用研究,不仅为理解审计师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信息中介作用提供新的证据,还为投资者决策与监管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商频繁变动 关键审计事项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吗?
6
作者 刘成立 徐莹莹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4,共9页
本文基于2017—2023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新审计准则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 本文基于2017—2023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新审计准则下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过度负债、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市场监督环境较差的企业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杠杆操纵的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杠杆操纵 审计质量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下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的互动--来自科创板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张子健 陈飘扬 邓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基于2019—2022年中国科创板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IPO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少,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力度...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基于2019—2022年中国科创板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IPO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少,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力度越大;证券交易所审核问询力度越大,IPO注册稿与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相似度越低。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互动效应仅在IPO由高声誉审计师审计和高声誉保荐人保荐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申报稿中资产减值、研发投入和股份支付等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会提升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力度;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长度越长、可读性越低或语调越积极,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力度越大,但经过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后,注册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句长或语调积极性均显著降低。因此,审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性,与发行人充分沟通回应审核问询问题并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以提高信息透明度;证券交易所可依据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的监管线索发挥审核问询的治理作用,以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首次公开发行 关键审计事项 审核问询 审计师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所有权与审计师风险感知——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业模板化
8
作者 杨红 王嘉怡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8,共8页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显著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具象表现为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业模板化程度,支持“合谋舞弊”假说。机制检验发现:共...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显著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具象表现为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业模板化程度,支持“合谋舞弊”假说。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合谋时会通过扩大企业超额关联交易规模与降低自身实地调研治理水平获利,从而提升审计师风险感知;分析师(或研报)关注度会强化共同机构所有权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或审计客户重要性较低时,审计师对共同机构所有权的风险感知更强。本文为更好地认知共同机构所有权现象、助力关键审计事项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所有权 审计师风险感知 关键审计事项 行业模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战略激进度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9
作者 顾奋玲 李瑞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39,共7页
企业战略作为指导经营活动的核心纲领,不仅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明确的方向,还会对审计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2016-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 企业战略作为指导经营活动的核心纲领,不仅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明确的方向,还会对审计人员的决策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2016-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战略激进度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可以提高审计师的风险感知水平,进而使其披露更充分的关键审计事项。进一步的文本特征研究发现,企业战略激进度越高,关键审计事项的可读性越高、文本相似性越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融资约束高、内部控制质量低及高新技术企业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显著;且由战略激进度驱动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显著提高审计质量。本文拓展了企业战略激进度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有关研究,为企业合理制定战略及审计师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激进度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师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否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基于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建宇 沈娇 蔡闫东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2,共14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利用2013-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提升绿... “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利用2013-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机制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并获取市场信任,同时驱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发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所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消极、数字化程度较高以及风险承担水平较低的企业能够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政策效应。结论丰富了企业“漂绿”的相关研究,同时拓展性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环境治理政策效果,为抑制“漂绿”行为、实现平稳高效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 企业“漂绿” 绿色创新效率水平 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任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股权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基于风险强度视角的研究
11
作者 吴春天 王梦凯 +1 位作者 钱爱民 朱大鹏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0,共11页
风险治理是国有资本保值和民营企业不确定性应对中的共同主题。运用2017—2023年民营上市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文本信息,实证研究少数国有股权及其战略性特征的风险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少数国有股权有助于降低民营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 风险治理是国有资本保值和民营企业不确定性应对中的共同主题。运用2017—2023年民营上市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文本信息,实证研究少数国有股权及其战略性特征的风险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少数国有股权有助于降低民营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强度,且主要由战略性国家参股推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少数国有股权对民营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风险强度的降低效应主要作用于收入类别事项和归因模糊的事项以及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外部审计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股权 风险治理 关键审计事项 民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骏 李文钰 +1 位作者 蔡闫东 钱锦江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0,88,共13页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6~2020年年报文本数据,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语调的视角考察企业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促进内...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6~2020年年报文本数据,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语调的视角考察企业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通过促进内部质量控制和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使审计师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时使用更多积极词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CEO拥有科技背景,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高,企业获得高新技术资质,或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水平更高,又或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更高的样本中,数字化对审计师披露语调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通过检验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的反应行为可以发现,尽管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持乐观态度,但在承接和实施审计业务过程中依然保持了谨慎执业的作风。本研究结论拓展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做出的披露应对行为,并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披露语调 关键审计事项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体意见与关键审计事项判断质量--基于传播学理论
13
作者 王琴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55,共5页
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新闻媒体意见在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媒体意见对审计师判断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信心等因素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意见分歧较小的情况下,媒体意见对关键审计事项判... 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新闻媒体意见在审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媒体意见对审计师判断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通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信心等因素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意见分歧较小的情况下,媒体意见对关键审计事项判断质量的正向影响尤为显著。这一发现为审计实践提供了新视角,突显外部媒体环境在审计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闻媒体意见 关键审计事项判断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呈现形式与分析师关注度
14
作者 皮小玲 唐凯桃 杨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07-115,共9页
认知心理学指出,人存在有限的认知负荷,图表能减少工作记忆元素,有效降低认知负荷。以201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关键审计事项呈现形式对分析师关注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表格形式进行信息呈现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关注度。异... 认知心理学指出,人存在有限的认知负荷,图表能减少工作记忆元素,有效降低认知负荷。以201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关键审计事项呈现形式对分析师关注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表格形式进行信息呈现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关注度。异质性检验表明,上述关系在未聘请四大、审计团队非超额配置、低专长审计师、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较多、应对段字数较低、风险性更低、相似性更高的情况下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表明,采用表格形式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度,进而提高了媒体关注度和机构持股比例,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抑制了短债长用水平。文章结论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从心理学角度为审计信息的表达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关键审计事项 认知心理学 呈现形式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失败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视角
15
作者 邱保印 王艺静 王孜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10,共19页
关键审计事项作为审计报告的增量信息,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提取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特征信息,手工整理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视角考察审计失败的溢出... 关键审计事项作为审计报告的增量信息,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提取201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特征信息,手工整理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视角考察审计失败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事务所因审计失败而遭受证监会处罚后,在审计其他客户时会进行更加充分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失败促使事务所增加审计投入、提高项目组审计能力以保障审计过程质量,进而提升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数量、详细程度及可读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证监会处罚频次的提高和力度的加大,以及新《证券法》的实施,均能够强化审计失败对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的积极影响,并最终显著提升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失败 溢出效应 关键审计事项 证监会处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审计质量研究——基于被处罚事务所北京兴华案例分析
16
作者 周微 龙秋菊 陈建西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3-49,共7页
当企业试图掩盖财务问题以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者时,投资者也对审计报告披露质量期望愈来愈高。2017年第1504号审计准则的公布掀起审计报告改革,审计师通过在年报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投资者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涉及管理层判断的事项... 当企业试图掩盖财务问题以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者时,投资者也对审计报告披露质量期望愈来愈高。2017年第1504号审计准则的公布掀起审计报告改革,审计师通过在年报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投资者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涉及管理层判断的事项提供更多决策信息。研究选择被处罚所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案例对象,分析事务所处罚前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是否发生变化、事务所风险应对变化,根据事务所处罚前后披露信息增量、老客户与新客户收费增长,分析认为当监管现场监督与事务所审计时间重叠时,会计师事务所会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含量并出具合理审计意见类型来提升质量;监管处罚对事务所自身利益影响越大,监管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质量 行政处罚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格式与企业权益融资成本
17
作者 杨华领 马曼琼 +1 位作者 郭玲玲 毕童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7-134,共8页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格式潜在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读性,进而影响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变化。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7—2021年的数据,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格式对企业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格式潜在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读性,进而影响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变化。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7—2021年的数据,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格式对企业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纯文本格式,以表格形式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约减少1.25%的融资成本。从机制检验看,关键审计事项以表格形式进行披露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进而降低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融资约束相对严重的公司和国有企业样本中,通过表格形式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更显著地降低权益融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格式 权益融资成本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风险词频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溶冰 许吉宁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新审计报告改革要求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披露风险信息,该信息的外部感知是一种风险吸收还是风险溢出,是一个亟待检验的理论命题。为此,以201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段文本的风险词频考察风险信息披露对债务... 新审计报告改革要求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披露风险信息,该信息的外部感知是一种风险吸收还是风险溢出,是一个亟待检验的理论命题。为此,以201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段文本的风险词频考察风险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的披露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符合信息观的预期。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风险披露主要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债务融资成本;在企业代理成本较高、银行业竞争度较低的子样本中,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这不仅为新审计报告改革的效果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而且对于推进准则贯彻实施、完善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风险信息 债务融资成本 信息不对称 债务违约风险 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与分析师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溶冰 许吉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7,共10页
文章以2017—2021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的风险词频探讨风险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分析师的预测偏误和预测分歧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 文章以2017—2021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的风险词频探讨风险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分析师的预测偏误和预测分歧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的获取以及较高的文本可读性是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主要路径,且有助于修正分析师乐观预测偏差;在内部控制质量、审计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舆论关注度较高的子样本中,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可为完善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和传递机制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风险信息披露 分析师预测 公共信息 私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燕芳 黄思莹 王依凡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6,共14页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15—202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并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15—202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并考察审计师行业专长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审计师行业专长能正向调节两者关系。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形成技术积累、增强股票流动性改善市场价值表现、缓解融资约束提供资金保障、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化解索洛悖论、提高创新质量促进技术应用,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文本特征,语调消极、具有结论性评价、非常规以及精确性高的关键审计事项更能起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审计质量、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质量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