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荣耀
吴江鹏
+2 位作者
阳栋
朱锐
毛梦芸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市主城区工程地质分区,提炼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基于GIS平台对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软弱土层、水文地质、岩溶塌陷以及胀缩性土层问题为制约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开展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方案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工程
地质
分区
关键
地质
影响
因素
武汉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被引量:
492
2
作者
蒋裕强
董大忠
+3 位作者
漆麟
沈妍斐
蒋婵
何溥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2,共6页
页岩气独特的赋存状态,"连续成藏"的聚集模式,区别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决定了页岩气储层研究的特殊性。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大量调研国外文...
页岩气独特的赋存状态,"连续成藏"的聚集模式,区别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决定了页岩气储层研究的特殊性。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大量调研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四川盆地最新的浅井钻探和野外露头取样资料,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详细分析了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有机质特征、矿物组成、物性特征、储渗空间特征),进而总结了页岩气储层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借鉴美国页岩气勘探成功经验,从实际资料出发,筛选出有机质丰度、热成熟度、含气性等8大关键地质因素,进而提出了一套较为适用的储层评价标准。据该标准评价后认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2套海相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溶蚀孔隙
有机孔隙
裂缝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关键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煤阶煤层气富集机理的深化研究
被引量:
36
3
作者
桑树勋
韩思杰
+4 位作者
刘世奇
周效志
李梦溪
胡秋嘉
张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8-403,共16页
高煤阶煤层气资源相对丰富是中国煤层气资源的重要禀赋之一,实现高煤阶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突破是中国煤层气产业的世界贡献。以沁水盆地为代表的高煤阶煤层气生产基地是目前中国煤层气产量的主体来源,基于沁水盆地等高煤阶煤层气勘...
高煤阶煤层气资源相对丰富是中国煤层气资源的重要禀赋之一,实现高煤阶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突破是中国煤层气产业的世界贡献。以沁水盆地为代表的高煤阶煤层气生产基地是目前中国煤层气产量的主体来源,基于沁水盆地等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实践数据和大量研究工作积累,开展了高煤阶煤层气富集机理的系统深化研究。研究工作表明: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成因高阶煤是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基本地质背景,沁水盆地南部(晋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韩城—延川南)、沁水盆地北端(寿阳—阳泉)、黔北—川南(织金—筠连)等中国高煤阶煤层气富集区煤储层均以区域岩浆热变质成因为主;高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是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在不同埋深和构造条件下耦合配置的结果,在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向斜富集模式、褶曲翼部斜坡带富集模式、构造高位富集模式分别对应于煤层埋深约500 m以浅、500~800 m埋深、约800 m以深;决定高阶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地质因素构成高煤阶煤层气富集关键主控地质因素,主要为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含构造应力场)、煤体结构等;煤层渗透率随埋深呈负指数关系减小,煤层拉张裂隙发育且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的构造部位煤层渗透率高,不同煤体结构高阶煤中碎裂煤渗透率最高;埋深、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等关键主控地质因素通过煤储层地应力变化、裂隙发育与应变破坏等方式控制高阶煤储层渗透性,这是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主要机理,在地应力场作用下煤岩应变破坏过程对煤层中裂隙发育的自然改造作用是高阶煤储层原始渗透率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煤阶煤层气
富集区
基本
地质
背景
关键
主控
地质
因素
富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25
4
作者
郑司建
桑树勋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962,共12页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是中国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的选择和国家需要,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系统概述了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体系内涵,评述了现有关键煤层气地...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是中国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的选择和国家需要,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系统概述了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体系内涵,评述了现有关键煤层气地质评价技术进展,前瞻了不同地质情景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与发展前景。取得以下认识:煤储层关键地质要素对煤层气富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煤层气开发工程与煤储层特征存在适配性关系,多种常规与非常规表征技术的结合对煤储层进行系统化、精细化、超微观化的定量表征,将是今后煤储层表征的发展趋势;分析探讨了高煤阶煤层气和中低煤阶煤层气现有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与煤层气地质条件相适应的适配性技术是煤层气增产的关键;论述了构造煤煤层气与深部煤煤层气特殊地质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强调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应是资源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两大类的系统工程;煤系气与卸压煤层气新领域的高效勘探开发、煤层CO_(2)地质封存与煤层气强化开发(CO_(2)-ECBM)技术是当前碳中和背景下煤层气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表征
煤系气
煤储层
关键
主控
地质
因素
富集机理
二氧化碳
地质
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荣耀
吴江鹏
阳栋
朱锐
毛梦芸
机构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基金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重点工程科技项目(2015C0067
2015C0017
2016C0004)
文摘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市主城区工程地质分区,提炼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基于GIS平台对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软弱土层、水文地质、岩溶塌陷以及胀缩性土层问题为制约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开展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方案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工程
地质
分区
关键
地质
影响
因素
武汉市主城区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vision
key ge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Wuhan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被引量:
492
2
作者
蒋裕强
董大忠
漆麟
沈妍斐
蒋婵
何溥为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长采油厂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2,共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课题(编号:XQ-2009-1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1-001)
文摘
页岩气独特的赋存状态,"连续成藏"的聚集模式,区别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内容等决定了页岩气储层研究的特殊性。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大量调研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四川盆地最新的浅井钻探和野外露头取样资料,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详细分析了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有机质特征、矿物组成、物性特征、储渗空间特征),进而总结了页岩气储层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借鉴美国页岩气勘探成功经验,从实际资料出发,筛选出有机质丰度、热成熟度、含气性等8大关键地质因素,进而提出了一套较为适用的储层评价标准。据该标准评价后认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2套海相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溶蚀孔隙
有机孔隙
裂缝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关键地质因素
Keywords
shale gas,reservoir,dissolution pore,organic matter,fracture,evaluation content,evaluation criteria,key geologic factor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煤阶煤层气富集机理的深化研究
被引量:
36
3
作者
桑树勋
韩思杰
刘世奇
周效志
李梦溪
胡秋嘉
张聪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8-403,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资助项目(41727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2030810)。
文摘
高煤阶煤层气资源相对丰富是中国煤层气资源的重要禀赋之一,实现高煤阶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突破是中国煤层气产业的世界贡献。以沁水盆地为代表的高煤阶煤层气生产基地是目前中国煤层气产量的主体来源,基于沁水盆地等高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实践数据和大量研究工作积累,开展了高煤阶煤层气富集机理的系统深化研究。研究工作表明: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成因高阶煤是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基本地质背景,沁水盆地南部(晋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韩城—延川南)、沁水盆地北端(寿阳—阳泉)、黔北—川南(织金—筠连)等中国高煤阶煤层气富集区煤储层均以区域岩浆热变质成因为主;高煤阶煤层气富集规律是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在不同埋深和构造条件下耦合配置的结果,在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层气向斜富集模式、褶曲翼部斜坡带富集模式、构造高位富集模式分别对应于煤层埋深约500 m以浅、500~800 m埋深、约800 m以深;决定高阶煤储层渗透率的主控地质因素构成高煤阶煤层气富集关键主控地质因素,主要为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含构造应力场)、煤体结构等;煤层渗透率随埋深呈负指数关系减小,煤层拉张裂隙发育且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的构造部位煤层渗透率高,不同煤体结构高阶煤中碎裂煤渗透率最高;埋深、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等关键主控地质因素通过煤储层地应力变化、裂隙发育与应变破坏等方式控制高阶煤储层渗透性,这是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主要机理,在地应力场作用下煤岩应变破坏过程对煤层中裂隙发育的自然改造作用是高阶煤储层原始渗透率变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高煤阶煤层气
富集区
基本
地质
背景
关键
主控
地质
因素
富集机理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forhigh-rank coal reservoir
enrichment areas
bas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critical geological factors
enrichment mechanism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25
4
作者
郑司建
桑树勋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96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8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中和专项项目(42141012)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41727801)共同资助。
文摘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是中国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的选择和国家需要,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系统概述了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体系内涵,评述了现有关键煤层气地质评价技术进展,前瞻了不同地质情景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与发展前景。取得以下认识:煤储层关键地质要素对煤层气富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煤层气开发工程与煤储层特征存在适配性关系,多种常规与非常规表征技术的结合对煤储层进行系统化、精细化、超微观化的定量表征,将是今后煤储层表征的发展趋势;分析探讨了高煤阶煤层气和中低煤阶煤层气现有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与煤层气地质条件相适应的适配性技术是煤层气增产的关键;论述了构造煤煤层气与深部煤煤层气特殊地质储层特征及成藏模式,强调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气开发应是资源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两大类的系统工程;煤系气与卸压煤层气新领域的高效勘探开发、煤层CO_(2)地质封存与煤层气强化开发(CO_(2)-ECBM)技术是当前碳中和背景下煤层气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
煤层气表征
煤系气
煤储层
关键
主控
地质
因素
富集机理
二氧化碳
地质
封存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characterization
coal-series gas
coal reservoir
critical geological factors
enrichment mechanism
CO 2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荣耀
吴江鹏
阳栋
朱锐
毛梦芸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蒋裕强
董大忠
漆麟
沈妍斐
蒋婵
何溥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9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煤阶煤层气富集机理的深化研究
桑树勋
韩思杰
刘世奇
周效志
李梦溪
胡秋嘉
张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郑司建
桑树勋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