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纺织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飞 程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共10页
在升级改造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形势下,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激烈竞争和转型压力。以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38295项发明申请专利数据,利用专利计量、专利指标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剖析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 在升级改造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形势下,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着激烈竞争和转型压力。以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38295项发明申请专利数据,利用专利计量、专利指标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剖析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和技术生命周期等。研究发现: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与D01F、D06M、D01D、D04H、D06P和C08G等技术分类关联比较密切,涉及机械工程、化学、物理和电子电路大类等。其中,纺织新材料领域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已经成为带动化纤产业和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目前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生命周期已经进入成熟期,预计2028年以后专利增长将进入衰退期。在中国提出的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目标影响下,绿色化、柔性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生产成为纺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也是提高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生命周期 专利计量 创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算法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研究——以智能纺织领域为例
2
作者 许菱 郑婧然 +2 位作者 王耀刚 张克 朱文兴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共9页
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是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助力。以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LDA主题模型挖掘出隐藏的高强度技术主题,通过共现率指标评估技术主题的共现程度,以此归纳出共性技... 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是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助力。以专利数据为基础,运用LDA主题模型挖掘出隐藏的高强度技术主题,通过共现率指标评估技术主题的共现程度,以此归纳出共性技术。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以及结构洞3个拓扑指标将各技术主题的关键程度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识别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发现:智能纺织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主要包含在工艺材料、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中;石墨烯纤维、柔性纳米纤维、聚氨酯整理剂等是工艺材料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缝纫技术、超疏水涂层技术、水凝胶导电技术等是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传感器是工艺设备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结果可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LDA主题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智能纺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报告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3
作者 韦景竹 张桐瑞 马芷晴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199,共8页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科技报告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对于突显科技报告信息价值、提升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准确性影响深远。[研究方法]爬虫获取科技报告数据,利用关键词聚类划分技术社区,综合技术共性(技术共现率、技术共现强度)与关键性特...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科技报告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对于突显科技报告信息价值、提升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准确性影响深远。[研究方法]爬虫获取科技报告数据,利用关键词聚类划分技术社区,综合技术共性(技术共现率、技术共现强度)与关键性特征(PageRank值及社会影响力)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TOPSIS法计算综合得分,识别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结果/结论]研究提出并验证了通过科技报告识别关键共性技术的可行性,拓展了科技报告作为信息资源的应用场景。此外,关键共性技术存在不同侧重,分为关键性主导、共性主导与关键共性均衡等类型。与共性相比,关键性更为重要,科技工作者应聚焦关键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识别 科技报告 技术主题 技术社区 熵权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玉米秸秆利用及关键共性技术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理 赖有春 +5 位作者 陈帅宇 马明旭 周宇光 韩毅 冯欢欢 郑永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236,共13页
为促进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绘制玉米秸秆利用领域的知识图谱,以便全面了解玉米秸秆利用... 为促进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绘制玉米秸秆利用领域的知识图谱,以便全面了解玉米秸秆利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分析玉米秸秆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玉米秸秆利用研究大致可分为1990—2007年及2008—2022年两个阶段。在后一阶段,各研究团队逐渐构成以肥料化、饲料化为主,燃料化为辅的玉米秸秆利用研究体系。经文献梳理发现,玉米秸秆利用研究大致经历了3次阶段性热点迁移,每次变化时长约为10a;中国玉米秸秆利用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主要集中在秸秆还田和生物质能源生产方面;通过对知识图谱综合分析发现,玉米秸秆利用的热点方向包括生物质能源生产、土地改良和保护、畜牧业发展和饲料生产。最后,知识工程和归纳法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利用技术仍存在收运不及时、还田质量低、秸秆制饲料技术不成熟、能源化技术成本高和附加值低等瓶颈。故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一国家重大需求驱动下,该文主要关注并分析了未来研究应重点聚焦的13项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关键共性技术。该研究可为促进中国玉米秸秆全价值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利用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 中国知网 关键共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技术多维特征的关键共性技术跨界溢出机理研究
5
作者 单晓红 郝秀艳 刘晓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6,共13页
关键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显著外部性特征,能够通过广泛的扩散与外溢充分发挥潜在价值,但目前对于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其经济社会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文章面向技术多维特征构建组织合作-技术跨界... 关键共性技术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显著外部性特征,能够通过广泛的扩散与外溢充分发挥潜在价值,但目前对于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其经济社会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文章面向技术多维特征构建组织合作-技术跨界溢出-产业关联三层网络,在测度技术跨界溢出效应基础上,结合多层网络模型探索关键共性技术跨界溢出机理,并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基本特征方面,已经跨界溢出的关键共性技术更不易产生新的跨界溢出;技术组织特征方面,关键共性技术不易在组织内部形成跨界溢出关系,共同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更易产生跨界溢出,组织合作对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存在抑制作用;技术产业特征方面,产业跨度大的关键共性技术不易产生跨界溢出,关键共性技术不易在关联产业间进行跨界溢出,产业关联广度越大越有利于关键共性技术的跨界溢出。本文从技术多维特征视角揭示了关键共性技术跨界溢出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深化了技术跨界溢出的理论研究边界,为助推技术创新扩散、带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多维特征 跨界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结构性权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6
6
作者 范佳颖 马艳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0,93,共11页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联合学研机构推进科技合作,利用市场力量主导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主板装备制造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主导产学研合...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联合学研机构推进科技合作,利用市场力量主导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主板装备制造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结构性权力(来源于企业的层级权威、网络中心性和资源掌控)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倒U形影响;进一步考察企业结构性权力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层级权威和网络中心性会弱化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过度广化或过度深化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但企业资源掌控会强化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广度或深度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倒U形影响。文章基于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主导-从属关系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并将企业的结构性权力引入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效应分析框架,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结构性权力 共性关键技术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马永红 孔令凯 +1 位作者 林超然 杨晓萌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3-1103,共11页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影响政府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的资源投入及企业研发方向,制约制造业发展。如何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是政府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专利数据及LDA主题模型,提取隐含技术主题,选取高强度技术主题为研究对象,...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影响政府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的资源投入及企业研发方向,制约制造业发展。如何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是政府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专利数据及LDA主题模型,提取隐含技术主题,选取高强度技术主题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共现率评估技术主题通用性,结合技术主题活跃度、效益性及关联性,识别共性技术。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技术主题为节点,技术主题共现强度为边权,量化技术主题权利,筛选关键节点,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并以新材料领域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性能铝合金制备、纳米粉末及其薄膜制备工艺、金属粉末的制备及应用、高强度高硬度陶瓷模具制备是新材料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LDA主题模型 技术共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陆立军 赵永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69-73,共5页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关节点。基于企业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及专家咨询,对浙江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现状、困难与不足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强其研...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关节点。基于企业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及专家咨询,对浙江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现状、困难与不足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强其研发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技术装备 关键共性技术 浙江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文本语义距离的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苗红 张惠钊 +2 位作者 林昭颍 吴菲菲 沈蕾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5,共6页
[研究目的]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强调技术的跨领域关联与主导作用,对其识别将为政府推动跨产业跨领域创新、提前布局相关技术领域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首先,运用GloVe模型向量化专利文本,按照专利与技术领域的语义接近程度划分专利所... [研究目的]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强调技术的跨领域关联与主导作用,对其识别将为政府推动跨产业跨领域创新、提前布局相关技术领域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首先,运用GloVe模型向量化专利文本,按照专利与技术领域的语义接近程度划分专利所属领域;其次,基于GMM算法提取各领域技术主题,依据技术主题之间的语义距离,构建技术主题关联网络;最后,利用漏斗模型,依据技术主题的共性指标、跨领域指标、关键性指标筛选出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结论]运用养老科技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智能控制辅助技术”“无接触式躯体感知技术”“沟通与信息辅助技术”“适用性技术”为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通过比对国家相关政策内容,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识别 GloVe模型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预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旭华 王富忠 胡华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6-49,共4页
从需求牵引的角度分析了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预见需求,进而探索了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清单选择的准则及征集"候选"关键共性技术清单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预见方法与... 从需求牵引的角度分析了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预见需求,进而探索了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清单选择的准则及征集"候选"关键共性技术清单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预见方法与程序。该方法与程序为浙江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预见模式及过程作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行业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预见 浙江省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筛选——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胜文 王景 刘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在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条件下,集中资源重点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是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可能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加速农业升级的可行办法。通过汇集农业专家意见,以农业技术对农业产值增长、技术水平进步、产业未来发展和农... 在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条件下,集中资源重点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是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可能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加速农业升级的可行办法。通过汇集农业专家意见,以农业技术对农业产值增长、技术水平进步、产业未来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4个能力作为荔枝关键共性技术的特点,建立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筛选的指标体系。经过多轮德尔菲法调查发现:保鲜技术、控梢促花保花保果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物流装备和集成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效应,是荔枝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德尔菲法 荔枝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网络演化机制研究——以医药产业为例 被引量:22
12
作者 马永红 杨晓萌 孔令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0-69,共10页
构建高效的技术合作网络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难题的关键,揭示技术合作网络演化机制对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网络理论与随机统计理论为基础,将技术合作网络演化驱动因素归纳为属性驱动、同质驱动及结构驱动,基于医药产业关键... 构建高效的技术合作网络是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难题的关键,揭示技术合作网络演化机制对网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网络理论与随机统计理论为基础,将技术合作网络演化驱动因素归纳为属性驱动、同质驱动及结构驱动,基于医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合作网络,分析技术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同时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究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显示:网络演化过程中,仅有少数研发主体展开广泛而频繁的合作;研发主体研发能力与结构洞属性对技术合作网络演化无显著作用,但度中心性对网络演化的促进作用显著;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地理与组织同质效应;网络更倾向于形成星型结构与闭合三角结构,不倾向于形成开放三角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合作网络 网络演化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佳 张晨 +1 位作者 马莹 顾晓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共4页
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支撑。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可以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起到支撑作用。本研究在对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需... 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支撑。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可以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起到支撑作用。本研究在对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分析,构建了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体系 都市农业 多功能农业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纺织机械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立军 于斌斌 《现代纺织技术》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纺织机械位于纺织产业链的最上游,其技术进步是纺织工业转型提升的关键。浙江作为纺织大省,其纺织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就更有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态势,提出四项关键共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纺织机械位于纺织产业链的最上游,其技术进步是纺织工业转型提升的关键。浙江作为纺织大省,其纺织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就更有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态势,提出四项关键共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机械 关键共性技术 纺织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双重网络关系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施锦诚 王靖 +2 位作者 朱凌 李拓宇 朱建忠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2,共10页
科技竞争态势下,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专利技术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建构组织合作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整合性分析框架,选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防护涂层”和“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及应用”... 科技竞争态势下,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专利技术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建构组织合作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整合性分析框架,选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防护涂层”和“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及应用”两个典型技术样本,探索双重网络关系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以龙头企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顶尖科研院所为代表的核心主体协同其他创新主体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攻关;②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通过紧密联结,形成多边复杂的网络关系;③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相关技术围绕核心技术节点相互关联,形成多个技术子群;④伴随网络持续演化,关键共性技术间扩散和溢出效应增强,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国关键共性技术布局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专利技术网络 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与者智力决策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永刚 郑小碧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及对浙江273家代表性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这一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研究发现:企业状况与其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基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及对浙江273家代表性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这一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研究发现:企业状况与其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意愿不完全相关;企业技术状况感知、外部行动状况及创新结果信息了解程度对企业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采取"抓大"策略,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区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促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与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智力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究梳理与演化框架构建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程 杨建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1,共9页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对58篇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领域样本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与理论视角整理,并对现有该领域四大研究主题进行归纳分类并阐述;针对现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对58篇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领域样本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与理论视角整理,并对现有该领域四大研究主题进行归纳分类并阐述;针对现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研究不足,从产业技术能力结构视角出发构建了"官产学研"合作创新背景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动态演化框架。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并为我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共性技术 合作创新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动态演化框架 供给与扩散 专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装备制造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合作创新 被引量:4
18
作者 毕鹏 陈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33,共9页
针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以企业合作方式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面临的复杂管理问题,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博弈主体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决策模型,在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 针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以企业合作方式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面临的复杂管理问题,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博弈主体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决策模型,在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违约成本与合理的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使博弈主体均选择坚持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会产生部分博弈主体均选择中途背叛的演化稳定策略。因此,本文提出合理制定创新收益分配方案、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建议,促使博弈主体均选择坚持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关键共性技术 技术合作创新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共3页
探讨了煤矿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包括安全防爆技术、高能量密度供电技术、自主定位技术、高性能通信技术、风险感知及评估技术。提出了有效的煤矿机器人发展策略:(1)优化系统布局。应对机器人进行多领域适应性设计,系统布局应该考虑人机... 探讨了煤矿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包括安全防爆技术、高能量密度供电技术、自主定位技术、高性能通信技术、风险感知及评估技术。提出了有效的煤矿机器人发展策略:(1)优化系统布局。应对机器人进行多领域适应性设计,系统布局应该考虑人机协同原则。(2)落实人机协同。在机器人的设计和使用中,应注重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和操作的便捷性。(3)完善研发体系。应将技术创新与研发理论相结合,将前沿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中,同时,注重实践应用的反馈机制,关注解决煤矿生产中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器人 关键共性技术 安全防爆 高能量密度供电 自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螺旋理论下体育用品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制与实践通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润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91,共10页
数字经济时代是产业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以往关于体育用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体研究仅从微观单一主体出发,但随着数字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的深入发展,各主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数字经济时代是产业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以往关于体育用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体研究仅从微观单一主体出发,但随着数字体育产业及体育市场的深入发展,各主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相互合作的模式越来越受关注。从三螺旋理论视角,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创新转型的运行机制与时间通路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创新转型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政府、企业及学研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各主体间的互动形成了体育用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创新转型的运行机制,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数字体育用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创新转型。由此,从政府、企业及学研机构三个层面视角,探讨了各主体在体育用品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创新转型中的实践通路,以期不断推动体育用品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化创新转型,从而为提升体育用品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体育用品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数字化创新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