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一体化关节驱动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宏 徐殿国 史敬灼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7-50,共4页
为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其各个关节的驱动系统性能的提高成为关键。随着控制理论的提高和伺服技术的进步,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广泛。由交流伺服系统直接驱动的机器人关节一体化设计已成为一个重... 为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其各个关节的驱动系统性能的提高成为关键。随着控制理论的提高和伺服技术的进步,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广泛。由交流伺服系统直接驱动的机器人关节一体化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详述了高性能的机器人一体化关节驱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一体化关节驱动系统 交流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磁场定向理论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uc-Wen修正模型的柔性关节驱动器迟滞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明 张帝 +2 位作者 戎铖 苏礼荣 王万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60-1567,1621,共9页
为了研究柔性关节驱动器输出力的迟滞影响,提高力控制精度,构建了柔性关节驱动力的迟滞实验台,提出柔性关节驱动器输出力的Bouc-Wen修正方法对力迟滞进行精确建模,并通过龙格-库塔-费尔贝格算法对BoucWen修正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在Bouc-We... 为了研究柔性关节驱动器输出力的迟滞影响,提高力控制精度,构建了柔性关节驱动力的迟滞实验台,提出柔性关节驱动器输出力的Bouc-Wen修正方法对力迟滞进行精确建模,并通过龙格-库塔-费尔贝格算法对BoucWen修正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在Bouc-We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具有方向性的修正项,克服柔性关节驱动器的输出力-转角迟滞的非对称性.利用关节驱动器在60、80、100、120 kPa充气压力下的力迟滞实验数据,建立Bouc-Wen修正模型.在70、90、110 kPa充气压力下,将Bouc-Wen修正模型所预测的柔性关节力迟滞曲线与经典Bouc-Wen模型以及实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力迟滞Bouc-Wen修正模型,在各充气压力下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75%,平均偏差小于0.45 N,模型拟合优度大于0.99.说明所提出的Bouc-Wen修正模型能够对柔性关节驱动器的力迟滞进行准确建模,为力闭环控制提供基础,也为其他超弹性材料柔性驱动器的迟滞建模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驱动 迟滞建模 Bouc-Wen修正模型 软体机器人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驱动机械臂的设计与关节驱动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进芃 熊禾根 +2 位作者 陶永 刘辉 谢光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3,共7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并提出了基于液压摆动缸的机械臂驱动关节控制方法。机械臂驱动关节由两个输出轴相互垂直的液压摆动缸提供动能,驱动形式采用闭环液压驱动,闭环控制系统由上位机、信号控制卡、电位传感器等组成。建... 设计了一种新型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并提出了基于液压摆动缸的机械臂驱动关节控制方法。机械臂驱动关节由两个输出轴相互垂直的液压摆动缸提供动能,驱动形式采用闭环液压驱动,闭环控制系统由上位机、信号控制卡、电位传感器等组成。建立了该机械臂的三维模型,应用D-H方法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和正向运动学分析,最后对基于液压摆动缸的机械臂驱动关节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了机械臂关节运行速度与脉宽调制(PWM)调速占空比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应的运动曲线关系,为串联机械臂位置控制、运动路径控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机械臂 液压摆动缸 关节驱动控制 D-H运动学方程 脉宽调制(PWM)占空比 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机械臂的机构设计与关节驱动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可 李斌 +2 位作者 王聪 张良全 常健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8-965,共8页
考虑到蛇形机械臂相比于传统六轴机械臂在运动灵活性和避障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选择蛇形机械臂进行了研究。为了使其适应各类非结构化环境,给出了一种基于绳索驱动的设计方法,并用等效转轴描述方法建立了蛇形臂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静... 考虑到蛇形机械臂相比于传统六轴机械臂在运动灵活性和避障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选择蛇形机械臂进行了研究。为了使其适应各类非结构化环境,给出了一种基于绳索驱动的设计方法,并用等效转轴描述方法建立了蛇形臂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静态逐模块受力分析。机械臂各模块之间串联连接,采用绳索驱动方式实现机械臂全驱动。在静态逐模块受力分析中,考虑了绳索所受摩擦力的影响,并引入了一种优化函数,分析了关节驱动绳索的牵引力大小,从而对绳索驱动位移伸长量进行补偿。同时,建立了基于CAN总线的闭环控制系统,提高了关节姿态准确度。最后,在ADAMS仿真环境中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与理想位姿的对比验证了位移补偿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机械臂 绳索驱动 关节驱动分析 冗余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足式机器人关节驱动器的设计、建模与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谢中取 李龙 +2 位作者 罗翔 马冬 徐振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4-1122,共9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的旋转液压关节驱动器.首先,根据设计需求,对关节驱动器和动密封的结构进行参数设计;然后,对驱动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关节驱动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系统幅值裕量22. 3 d B,相... 设计了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的旋转液压关节驱动器.首先,根据设计需求,对关节驱动器和动密封的结构进行参数设计;然后,对驱动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关节驱动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系统幅值裕量22. 3 d B,相位裕量88. 4°,对系统的极点进行分析,简化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进行理论最佳PID参数设计;最后,对关节驱动器进行关节驱动系统的性能测试与验证实验.实验中测试了关节驱动器的带宽、密封效率以及悬吊和着地条件下步行实验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额定压强10 MPa下系统带宽可达5. 6 Hz,驱动器的密封效率在70%以上.因而本设计的关节驱动器具有较大的带宽,良好的密封效果,可满足足式机器人高速步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机器人 关节驱动 密封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柔性特征自动检测系统
6
作者 杨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6-178,182,共4页
以快速检测大量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柔性特征为目标,设计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柔性特征自动检测系统。系统检测关节特征为关节扭矩,检测模块的轮辐式扭矩传感器与扭矩转速测量仪配合使用,测量关节扭矩大小。PLC控制器从步进电机与扭矩传感... 以快速检测大量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柔性特征为目标,设计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柔性特征自动检测系统。系统检测关节特征为关节扭矩,检测模块的轮辐式扭矩传感器与扭矩转速测量仪配合使用,测量关节扭矩大小。PLC控制器从步进电机与扭矩传感器中获取检测信息,向关节驱动器与控制器传输检测命令,实现关节扭矩自动检测。实时控制单元与非实时控制单元构成系统软件,二者以内存共享区域为中介分享检测数据,为检测模块提供软件支持。测试结果显示,系统检测仿人机器人关节扭矩误差低于0.2 N·m,符合仿人机器人关节特征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关节驱动 系统设计 关节特征监测 关节扭矩 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双关节模组同步控制系统研究
7
作者 杨洪涛 姜西祥 +3 位作者 沈梅 高荟荟 秦鹏飞 金磊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190-195,共6页
针对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双关节模组的双电机同步控制问题,根据双关节模组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双关节模组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搭建双电机的上位机控制界面,主控制器为FPGA,两者通过USB串口通信;STM32为双关... 针对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双关节模组的双电机同步控制问题,根据双关节模组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双关节模组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搭建双电机的上位机控制界面,主控制器为FPGA,两者通过USB串口通信;STM32为双关节模组内部的核心处理器,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制器通信。通过设定不同的负载和速度进行了正反转对比实验,得到双关节模组电机最大转速误差为4.26%,关节转角的最大误差为0.25°,两电机同步时间控制精度为2 ms,验证了双关节模组在负载状态下仍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为提高传动精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关节臂测量机 关节模组 同步控制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变阻尼柔顺驱动关节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志友 许文斌 +2 位作者 智德 康荣杰 陈丽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1,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柔顺关节存在的振动及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利用流体节流原理设计了一个新型变阻尼柔顺驱动关节,以便调节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振动抑制。该驱动关节在传统柔顺驱动器的基础上,并联设置一个粘滞阻尼可调模块;通... 为解决传统机器人柔顺关节存在的振动及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利用流体节流原理设计了一个新型变阻尼柔顺驱动关节,以便调节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振动抑制。该驱动关节在传统柔顺驱动器的基础上,并联设置一个粘滞阻尼可调模块;通过曲柄滑块机构遮挡液压节流孔的通流面积,从而改变关节系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尼系数;推导变阻尼模块和完整驱动关节的数学模型,给出变阻尼柔顺关节的控制器结构,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变阻尼柔顺驱动关节能够在不降低响应速度的情况下减少振动,当取合理阻尼值时关节可在0.5s内达到稳定值,且响应超调量减少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可变粘性阻尼 柔顺驱动关节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误差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洪涛 江磊 +2 位作者 刘润泽 杨鹏 顾嘉辉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19,共3页
为了满足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AACMM)测量精度对结构设计的要求,通过分析测量机的结构和测量工作原理,确定了引起测量和定位误差的误差源,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样机。利用不同测量姿态下的测量机静态变形... 为了满足自驱动关节臂测量机(AACMM)测量精度对结构设计的要求,通过分析测量机的结构和测量工作原理,确定了引起测量和定位误差的误差源,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和选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样机。利用不同测量姿态下的测量机静态变形和不同运动测量速度、测量姿态下的刚柔耦合变形值来指导测量机结构优化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机静态变形误差最大值降至0.41 mm,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1 mm,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关节臂测量机 误差分析 结构优化设计 静态变形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驱动关节机械臂位置控制研究
10
作者 朱达书 朱齐丹 邢卓异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对具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开环控制方法.首先在驱动臂施加振动扰动,使非驱动臂达到稳定平衡点,再通过神经网络学习驱动臂与非驱动臂的运动关系,利用该关系实现了非驱动臂的任意位置开环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 提出了一种对具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开环控制方法.首先在驱动臂施加振动扰动,使非驱动臂达到稳定平衡点,再通过神经网络学习驱动臂与非驱动臂的运动关系,利用该关系实现了非驱动臂的任意位置开环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具有非驱动关节的平面2自由度机械手,并且将该方法实际应用于该机械手模型进行了控制实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实现了非驱动臂的任意位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驱动关节 神经网络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模型的研究
11
作者 朱齐丹 铃木聪一郎 赵国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4-67,85,共5页
以具有非驱动关节的水平两自由度机械手 (大臂为驱动臂 ,小臂无驱动、自由 )为对象 ,建立了其动力学数学模型 ,对其非完全约束 (约束条件为不可积 )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利用解非线性方程的有效方法一平均值法对模型进行了处理 ... 以具有非驱动关节的水平两自由度机械手 (大臂为驱动臂 ,小臂无驱动、自由 )为对象 ,建立了其动力学数学模型 ,对其非完全约束 (约束条件为不可积 )情况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利用解非线性方程的有效方法一平均值法对模型进行了处理 ,得到了与原系统动力学性能基本等价的平均系统 ,使模型得到简化 ,通过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的方法 ,对原模型与简化后的平均系统模型在扰动作用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 ,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驱动关节 非完全约束 机器人 平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关节机械臂位置控制研究
12
作者 陈晔 王德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具有欠驱动关节的水平两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研究当驱动关节达到指定位置后,以幅值和频率可调的驱动关节角速度信号为控制输入量来控制欠驱动关节的位置。用平均法对欠驱动机械臂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基于简化后的... 以具有欠驱动关节的水平两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研究当驱动关节达到指定位置后,以幅值和频率可调的驱动关节角速度信号为控制输入量来控制欠驱动关节的位置。用平均法对欠驱动机械臂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基于简化后的模型给出了闭环非线性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闭环非线性反馈控制率能够使任意初始位置的欠驱动关节趋近其指定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关节 角速度输入 平均法 闭环非线性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
13
作者 王艳丽 田宝花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简单介绍具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的特点 ,阐述了拉格朗日动力学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 ,详细推导出具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方程 .
关键词 驱动关节 机器人 动力学分析 拉格朗日动力学 动力学方程 手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结构参数标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仕铭 叶兵 +2 位作者 胡毅 胡鹏浩 郑辰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1-1616,共6页
与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一样,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存在诸多结构参数误差影响其测量精度。为了提高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文章建立以激光跟踪仪测量距离为基准的标定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标定算法进行研究。根据Denavit-Hartenbe... 与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一样,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存在诸多结构参数误差影响其测量精度。为了提高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文章建立以激光跟踪仪测量距离为基准的标定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标定算法进行研究。根据Denavit-Hartenberg(D-H)模型,建立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运动学模型;用激光跟踪仪标定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测量距离的误差,建立距离误差模型,设计基于最小二乘迭代Levenberg-Marquardt(LM)的标定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经LM算法标定且对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参数补偿后,在标定空间内测量20组距离,最大距离误差绝对值从13.8950 mm减小到0.3004 mm,测量误差减小了近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 运动学模型 结构参数 标定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轨迹在线控制模型
15
作者 彭诚 李隽钰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54-458,共5页
为了提高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控制精度,需要研究其轨迹控制方法,提出基于特征融合的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轨迹在线控制模型。利用机器人(Denavit Havtenbery,DH)法构建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DH模型,对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展开... 为了提高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控制精度,需要研究其轨迹控制方法,提出基于特征融合的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轨迹在线控制模型。利用机器人(Denavit Havtenbery,DH)法构建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DH模型,对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展开分析,提取多个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轨迹特征,融合上述特征,获得测量机在工作状态下的轨迹变化情况,最后通过笛卡尔空间根据轨迹特征构建轨迹在线控制模型,完成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轨迹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关节角度跟踪精度高、轨迹控制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 DH模型 轨迹特征 轨迹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刚度仿生驱动关节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16
作者 廖峻北 伊烁闻 +5 位作者 雷飞 刘思宇 郭朝 王志瑞 闫曈 党睿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69-3278,共10页
机器人仿生关节刚度连续变化功能的设计与控制是柔性驱动技术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可连续变刚度的仿生驱动关节,该关节采用变力臂方式实现从低刚度到高刚度的连续变化,仿生驱动关节主副电机功率比大、结构紧凑。为了分析该仿生驱动关节... 机器人仿生关节刚度连续变化功能的设计与控制是柔性驱动技术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可连续变刚度的仿生驱动关节,该关节采用变力臂方式实现从低刚度到高刚度的连续变化,仿生驱动关节主副电机功率比大、结构紧凑。为了分析该仿生驱动关节的弹性变形与负载之间的刚度变化关系,建立有负载条件下的静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得到关节刚度与主副电机的角度关系,并对仿生驱动关节进行力矩跟踪、阶跃响应和刚度跟踪3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变刚度驱动关节在16 N·m的正弦输出力矩下,最大误差为1.23 N·m,方差为0.19 N·m,最大误差占总幅值的7.7%;在刚度跟踪为0.4~1.6 N·m/(°)范围内、输出扭转角为5°时,误差最大为0.09 N·m/(°),占总均值刚度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驱动 双电机驱动 仿生驱动关节 刚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人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微小型伺服控制器的研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宏佳 杨明 +1 位作者 贵献国 徐殿国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对仿人机器人一体化关节驱动的技术要求,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原理,从电机驱动、电源系统、电流采样和印刷电路板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微小型化设计,研制出了两种可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微小型高性能伺服控制器,给出... 对仿人机器人一体化关节驱动的技术要求,基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矢量控制原理,从电机驱动、电源系统、电流采样和印刷电路板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微小型化设计,研制出了两种可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微小型高性能伺服控制器,给出了各部分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和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伺服控制器的体积、重量满足微小型化要求,而且控制速度、精度高,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适用于多种机器人控制,对于微小型驱动控制技术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关节驱动 微小型伺服控制器 交流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PMSM)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机器人的最优轨道生成与实现 被引量:15
18
作者 栾楠 明爱国 +1 位作者 赵锡芳 陈建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22-1425,14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动力学前馈方法 ,解决了欠驱动系统由于系统不完全可控造成的反馈控制失效、运动轨道难以实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 -优化交替式最优运动轨道生成方法 ,该方法将轨道优化与学习控制相结合 ,所生成轨道可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动力学前馈方法 ,解决了欠驱动系统由于系统不完全可控造成的反馈控制失效、运动轨道难以实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 -优化交替式最优运动轨道生成方法 ,该方法将轨道优化与学习控制相结合 ,所生成轨道可以在欠驱动机器人上实际操作 .对一台实际的欠驱动机器人实现了最优轨道生成 ,并进行了动作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机器 最优轨道生成 驱动系统 驱动关节 学习控制 轨道优化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仿生机器蟹多关节控制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沫楠 孟庆鑫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8-30,共3页
针对微小型步行机器人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步行机器人多关节驱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仿生机器蟹为设计对象,采用DSP作为核心控制器。提出了多层多目标分布式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仿生机器蟹单步行... 针对微小型步行机器人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步行机器人多关节驱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仿生机器蟹为设计对象,采用DSP作为核心控制器。提出了多层多目标分布式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仿生机器蟹单步行足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步行机器人 伺服控制 分布式 数字信号处理器 关节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M驱动的机器人规定性能反步自抗扰控制
20
作者 薛晔 于海生 吴贺荣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0年第2期75-82,共8页
为提高机器人轨迹跟踪的精度与抗扰动能力,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的二自由度刚性关节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规定性能的反步自抗扰位置控制。该方法结合反步法与自抗扰技术,通过扩展状态观... 为提高机器人轨迹跟踪的精度与抗扰动能力,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的二自由度刚性关节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规定性能的反步自抗扰位置控制。该方法结合反步法与自抗扰技术,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extend states observers,ESO)补偿不确定的动态和扰动,利用跟踪微分器(track differentiator,TD)代替虚拟控制信号的导数,消除非线性函数的重复微分引起的"计算爆炸",设计规定性能函数提高位置跟踪的速度和精度,并结合电机矢量控制策略,设计反步电流控制器。通过输入状态稳定定理进行稳定性分析,证明系统状态能渐进收敛到原点的任意小邻域内。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无规定性能控制,本文提出的规定性能反步自抗扰控制,控制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该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位置跟踪精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关节驱动系统 PMSM 规定性能 反步法 自抗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