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1
作者 裴培 刘小燕 张新朝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 探究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34例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究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34例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等比例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67例。单一组予以物理因子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组予以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健侧与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值、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平衡能力。结果 联合组康复治疗后愈显率明显高于单一组(79.10%vs 50.75%,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01%vs 89.55%,P>0.05)。联合组康复治疗4周、8周、12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健侧与患侧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及外翻活动度差值低于单一组,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评分[(71.04±4.79)、(77.28±4.13)、(85.02±2.88)分]高于单一组[(67.57±5.13)、(71.94±4.60)、(78.16±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康复治疗8周、12周时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74.62±9.18)、(83.06±7.52)分]高于单一组[(68.74±12.72)、(75.31±1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并提升患者踝关节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本体感觉训练 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踝关节韧带损伤部位的临床调查——(附172例分析)
2
作者 龙爱兰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20期1-5,共5页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类运动项目均有发生,但以筛球、足球、手球、田径等项目较为多见。笔者把1972年至1981年所积累的资料作了统计:十年来,我体工大队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约1120例次,居各种运动损伤的首位。仪在1976...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类运动项目均有发生,但以筛球、足球、手球、田径等项目较为多见。笔者把1972年至1981年所积累的资料作了统计:十年来,我体工大队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约1120例次,居各种运动损伤的首位。仪在1976年12月~1977年12月一年内,我体工大队共发生运动创伤798例次,其中踝关节韧带损伤有112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有17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的6.6倍。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韧带损伤 损伤部位 关节韧带损伤 外侧韧带 运动损伤 运动创伤 关节损伤 关节 运动项目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3
作者 杨贵昌 李文进 李克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关节韧带损伤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在落地时的应力响应分析:基于预测性计算模型的神经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周智锋 张赞倪 顾耀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32,共1页
目的踝关节扭伤在运动过程中十分常见,通常会导致复杂的韧带损伤。其中,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占85%,跟腓韧带(CFL)损伤占35%。当前未有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LAI)对运动控制策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 目的踝关节扭伤在运动过程中十分常见,通常会导致复杂的韧带损伤。其中,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占85%,跟腓韧带(CFL)损伤占35%。当前未有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LAI)对运动控制策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在着陆过程中的应力响应和神经控制变化。方法招募了15名健康组和15名CLAI患者,通过落地任务进行三维动作捕捉、地面反作用力和肌肉激活的数据采集。利用有限元模型来研究踝关节外侧韧带松弛时的应力反应,踝关节外侧韧带被模拟为一种超弹性复合结构,通过调整材料参数来模拟韧带松弛的情况。结果CLAI患者在着陆时展现出较早的外侧腓肠肌(P=0.032)和胫骨前肌(P<0.001)肌肉激活。同时,有限元分析显示正常落地时跖骨最大应力为8.12 MPa,在与地面有15°夹角的情况下上升至10.44 MPa。而进一步的ATFL和CFL松弛导致跖骨应力发生显著变化,分别达到11.07和10.88 MPa。该发现表明,踝关节外侧韧带松弛更容易导致踝关节接触压力和跖骨应力的变化。结论跖骨应力的变化与ATFL和CFL松弛度变化有关,导致了踝关节的不稳定。此外,CLAI患者展现出了明显的肌肉激活模式变化,这表明踝关节韧带损伤后神经控制策略发生改变,致使运动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侧韧带 关节扭伤 关节韧带损伤 距腓前韧带 跖骨 韧带松弛 神经控制 松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标本踝关节韧带肌腱损伤1.5T和3.0T MR成像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涛(译) 王仁法(校)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关节韧带损伤 韧带肌腱损伤 人体标本 MR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微创外科技术 MR扫描 T1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舒真谛 金韵 +4 位作者 苏婷婷 黄倩倩 谷鹏鹏 黄晓丽 蒋松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后患者踝关节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安慰剂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1次/d,30min/次,5d/周,共2...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后患者踝关节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安慰剂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1次/d,30min/次,5d/周,共2周);A组、B组除常规治疗外(1次/d,30min/次,5d/周,共2周),同一天分别给予运动贴扎技术治疗、无拉力白贴(安慰剂)治疗(1次/d,5d/周,共2周)。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及健康教育,并在接受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患侧肢体平衡功能[X轴平均位移(Mcd)、Y轴平均位移(Msd)评分]、损伤韧带厚径及相关肌群表面肌电值[腓肠肌外侧头(GL)、腓肠肌内侧头(GM)、腓骨长肌(PL)评分]的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患侧肢体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组内前后比较,①表面肌电评估,即以相关肌群标准化肌电募集程度(均方根值RMS)为单位,测定步态项中肌群的肌电值:A、B两组表面肌电评分(GL、GM、P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C组三块肌肉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平衡功能评估:A组、C组平衡功能Mcd、Ms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A组较前改善(P<0.005)、C组较前下降(P<0.001),B组Mc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01),但B组Ms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韧带厚径评估:三组韧带厚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A组韧带厚径评分、表面肌电评分(GL、GM、PL)均优于B组和C组(P<0.01);A组平衡功能评分(Mcd、Msd)均优于C组(P<0.005)、Msd评分优于B组(P<0.05),但Mcd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仅平衡功能评分(Mcd、Msd)优于C组(P<0.001),B、C两组其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贴扎技术治疗可提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平衡控制能力和相应肌群功能,加速损伤韧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贴扎技术 关节韧带损伤 表面肌电 韧带厚径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柏膏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霖 孙凯 +4 位作者 陈彦 陈国良 邓德钧 焦根龙 李志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 目的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时测量患者踝关节周径,以及踝关节损伤后下肢功能自我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3,7,14天后,治疗组在VAS评分及肿胀消除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后Kofoed踝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7,14 d后,治疗组在Kofoed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功能评定上,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14 d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伤柏膏外敷治疗能够较快改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疼痛,并改善相关功能性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柏膏 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俊 徐海燕 +3 位作者 李华南 常晓波 张政 焦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外科手术结合功能支具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关节功能康复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80例合格受试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40):采用热敏灸,在患侧膝关节周围的血海、梁丘、犊...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外科手术结合功能支具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关节功能康复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80例合格受试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40):采用热敏灸,在患侧膝关节周围的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构成的区域内探查热敏穴位,选取热敏灸感最强的敏化穴位施灸,前5天,每日治疗2次,第6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n=40):采用外科手术缝合撕裂治疗。两组均结合功能支具进行康复训练。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Lysholm评分表、VAS评分以及关节间隙。结果: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关节间隙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6周时,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运动损伤临床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止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运动医学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44
9
作者 蒋拥军 李克军 王雪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3,267,共4页
目的:研究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术后第12周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训练组62例),训练组在第12周开始进行平... 目的:研究平衡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膝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12周,术后第12周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训练组62例),训练组在第12周开始进行平衡促进训练,持续至第16周;对照组继续进行患肢肌力和步态训练,持续至第16周。采用专业平衡功能评定系统,分别在术后第12周和第16周对两组进行平衡功能测定。结果:术后第16周测定结果:①睁眼状态下,训练组与对照组在指标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②闭眼状态下,训练组与对照组在指标LFS指数和覆盖90%椭圆区域面积指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平衡促进训练对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恢复具有显著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重建术 平衡促进训练 关节本体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斌 刘水涛 +2 位作者 安佰京 李志国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膝关节多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 目的探讨采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膝关节多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关节镜辅助下接受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关节韧带。结果 12例患者(14膝,男8例,女4例)均完成随访。患者平均年龄为27岁(22~40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6.4 kg/m2(21.7~29.4 kg/m2)。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9个月(21天至8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24~67个月)。患者术前平均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9.8±6.9)分(31.0~57.5分),术后平均为(84.3±6.0)分(71.3~93.1分),二者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69.3±5.9)分(55~78分),术后平均为(88.6±5.0)分(75~95分),二者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患者BMI与最终临床结局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311)。结论采用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损伤的膝关节韧带,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短期效果理想,但长期效果还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重建术后的步态分析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敬滨 李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6,372,共5页
关键词 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步态分析 术后 生物力学运动 生物力学分析 稳定结构 关节运动 机械感受器 ACL损伤 代偿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后肌肉力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广志 张立群 +2 位作者 Gordon W Nuber Mark K Bowen Jesse Butler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对ACL陈旧性损伤、急性损伤、手术重建以及未损伤对象四个样本组 ,在等长条件下膝关节肌肉屈伸、旋内 ,旋外、内收和外展的力量情况进行了对比测试。共记录了 5 4个研究对象的 80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各样本组肌肉力量比值在不同方向上... 对ACL陈旧性损伤、急性损伤、手术重建以及未损伤对象四个样本组 ,在等长条件下膝关节肌肉屈伸、旋内 ,旋外、内收和外展的力量情况进行了对比测试。共记录了 5 4个研究对象的 80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各样本组肌肉力量比值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ACL损伤及重建后神经肌肉系统的补偿机制 ,并提示通过选择性地训练某些肌肉可达到有效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肌肉力量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ER5.0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颜智 李伟 +1 位作者 苏贵斌 于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利用Poser5.0所提供的专用三维绘图软件和有机的建模系统,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制作具有良好可视性的动画,以及对运动中受伤过程进行逐帧演示的模拟三维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熟练掌握Poser5.0这个应用软件,就可以...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利用Poser5.0所提供的专用三维绘图软件和有机的建模系统,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制作具有良好可视性的动画,以及对运动中受伤过程进行逐帧演示的模拟三维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熟练掌握Poser5.0这个应用软件,就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运动中受伤的过程以不同的观察角度、多变形态(着装、卡通、骨骼等等)及变化无穷的背景生动的演示出来。有助于ACL损伤的预防与教学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Poser5.0 三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告
14
作者 庞晓峰 衣雪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8-528,共1页
关键词 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 康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挥武 刘蓓 +2 位作者 赵大仁 罗小兵 张世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度)患者,采用中药外敷结合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度)患者,采用中药外敷结合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Lysholm评分治疗前23.85±1.87分、治疗后94.67±1.92分,VAS评分治疗前6.52±1.06分、治疗后2.11±0.61分,两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达94.87%。结论:中药外敷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中药外敷 运动疗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雪捷 张鹏翼 +4 位作者 李巍 王静威 吴业锋 伏春华 于海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关节镜下三... 目的探究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系统评分变化、术前、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状况、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变化、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步态评分变化、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系统评分相当(P>0.05);治疗3个月后各组患者Lysholm系统评分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当(P>0.05),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步态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步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可较好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恢复快,疼痛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强筋健骨活血汤 针灸疗法 关节功能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柳金浪 周游 +5 位作者 陈明亮 徐留海 田志鹏 许涛 段志豪 王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受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的30例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受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的30例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2月、6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以及末次随访使用关节韧带数字体查仪(Ligs)测量患者双侧踝关节前抽屉实验位移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植入反应、肌腱损伤、神经损伤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随访时间24.3个月(20~36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前抽屉实验健侧与患侧位移(11.34±1.35 mm vs. 11.36±1.1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05)。结论: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手术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改良Brostrom术 改良Mason-Allen缝合 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MRI影像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晖 葛刚 周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3-135,137,共4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意义。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11例共13条损伤的侧副韧带与12例正常膝关节进行回顾性MRI对比研究。结果正常胫、腓侧副韧带在T1WI和T2WI上均呈扁平条状低信号结构,平均长度分别为6.8c... 目的研究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与法医学鉴定意义。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11例共13条损伤的侧副韧带与12例正常膝关节进行回顾性MRI对比研究。结果正常胫、腓侧副韧带在T1WI和T2WI上均呈扁平条状低信号结构,平均长度分别为6.8cm和5.7cm;13条侧副韧带损伤,单纯胫侧副韧带损伤6条,单纯腓侧副韧带损伤3条,两侧侧副韧带同时损伤2例4条;其中I级侧副韧带损伤5条,II级侧副韧带损伤5条;III级侧副韧带损伤3条;7例(63.6%)出现并发症,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3条,后交叉韧带损伤4条,半月板损伤2个。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侧副韧带解剖结构,能准确诊断侧副韧带损伤并进行分级,还能发现多种并发症,对法医学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磁共振成像 法医学鉴定 解剖结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恩 周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20-221,共2页
目的对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5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支具固定,观察组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观察Lysholm评分、症状积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 目的对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5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支具固定,观察组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观察Lysholm评分、症状积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观察组Lysholm评分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黄止痛散 支具固定 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膝关节韧带断裂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得祥 曲绵域 宋玉荣 《体育科学》 1982年第3期66-77,共12页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常见的急性运动损伤之一,尤其是膝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轻度拉伤和部分断裂,预后较好;而完全断裂,诊断是否及时,处治是否得当,对预后有很大影响。我所自一九六○年十月至一九七九年六月,共手术治疗运动员膝韧带断裂10...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常见的急性运动损伤之一,尤其是膝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轻度拉伤和部分断裂,预后较好;而完全断裂,诊断是否及时,处治是否得当,对预后有很大影响。我所自一九六○年十月至一九七九年六月,共手术治疗运动员膝韧带断裂105例,现将其发生机转、诊断和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侧副韧带 韧带断裂 前十字韧带 半月板损伤 后十字韧带 关节韧带损伤 运动员 完全断裂 后抽屉试验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