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骨位置及髌股关节功能影响的早中期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庄万强 唐毅 +1 位作者 骆勇刚 张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髌骨位置的改变是否会对髌股关节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03月-2021年03月于本研究中心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初次手术和内固定取出过程中进行关节镜诊断,比较各关节软骨状况及临床结果,采取... 目的探讨髌骨位置的改变是否会对髌股关节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03月-2021年03月于本研究中心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初次手术和内固定取出过程中进行关节镜诊断,比较各关节软骨状况及临床结果,采取影像学测量,评估髌骨位置变化。探究关节软骨状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60名,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6±7.2)岁,平均随访时间(26.8±8.5)月。患者接受手术后,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 Index并无统计学差异,Blackburne-Peel index指数由术前的(0.90±0.11)变为(0.81±0.13)。通过二次关节镜检查,依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评分系统评估,股骨内侧髁的软骨状况从3.81改善至3.35(P=0.005),胫骨内侧平台的软骨状况从3.75改善至3.48(P=0.005)。股骨外侧髁的平均ICRS评分从0.15下降到0.43(P=0.004),胫骨外侧髁的平均ICRS评分从0.38下降到0.96(P<0.001)。髌骨侧平均ICRS分级为2.29~2.31,股骨滑车平均ICRS分级为2.18~2.25。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尽管髌骨位置会出现影像学改变,但髌股关节软骨未见明显损伤及退化,膝关节功能尤其髌股关节功能未受到髌骨位置改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 位置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程应用止血带对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李明 贾丙申 +2 位作者 焦拓 张英 付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非全程使用止血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72例,分为全程使用止血带组38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非全程使用止血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72例,分为全程使用止血带组38例,仅在关节镜探查阶段使用止血带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引流量、失血量及输血例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全程使用止血带组术后早期疼痛评分较低且术后第3天活动度更好(P<0.05);非全程使用止血带组大腿疼痛发生率更低(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仅在关节镜探查阶段使用止血带不会增加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可以减轻术后早期膝关节及止血带部位疼痛,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 胫骨高位 关节镜 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美 王虎军 +2 位作者 李瑛琦 郄淑燕 王颖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8-338,共1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开放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4年4月关于OWHTO治疗KOA前后患者步态分析所有文献。根据指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整理,使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6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OWHTO术后6个月及以上患者步速[加权均数差(WMD)=0.07,95%置信区间(CI):0.03~0.10,P<0.001]显著增加;站立相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WMD=5.09,95%CI:3.55~6.63,P<0.001),最大伸展角度(WMD=2.52,95%CI:1.30~3.74,P<0.001),摆动相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WMD=5.89,95%CI:0.80~10.98,P=0.023)显著增加;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WMD=-1.43,95%CI:-1.73~-1.14,P<0.001)、第2峰值(WMD=-1.20,95%CI:-1.48~-0.91,P<0.001)显著减小,膝关节伸展力矩(WMD=0.30,95%CI:0.02~0.57,P=0.036)显著增加。步长(WMD=6.20,95%CI:-4.00~16.41,P=0.234)、站立相百分比(WMD=-0.30,95%CI:-1.13~0.52,P=0.471)和膝关节屈曲力矩(WMD=-0.05,95%CI:-0.53~0.42,P=0.826)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通过对KOA患者OWHTO术前和术后至少6个月步态参数比较发现,术后患者步态时空参数、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 关节 关节屈曲 荟萃分析 摆动相 步态分析 楔形 数据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和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邢宝瑞 郭东辉 +3 位作者 李晓明 侯秀秀 马世强 韩广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坚骨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评分(VAS)、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及生命质量评分(SF-36),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S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胫角降低,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予以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膝关节内侧间隙,降低股胫角,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膝内翻畸形 胶囊 关节镜 胫骨高位 关节功能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的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与传统截骨方法比较
5
作者 周峰 朱晓航 +3 位作者 许平成 符鹏飞 郭炯炯 张磊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3D打印个性化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辅助的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与传统内侧OWHTO在术后力学稳定性、力线调整的精确性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方... 目的分析比较3D打印个性化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辅助的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与传统内侧OWHTO在术后力学稳定性、力线调整的精确性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被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接受OWHTO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方法组(23人)和3D打印PSI辅助组(18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规划的目标矫正髋-膝-踝角(hip-knee-ankle,HKA)与术后HKA角差值、术前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和术后PTS角差值,评估两种方法矫正的精度。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6、12和24个月Lysholm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作为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PSI辅助OWHTO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术前影像学和临床症状没有差异(P>0.05)。在矫正精度结果方面,传统OWHTO的HKA角差值为2.7°±1.8°,3D打印PSI辅助OWHTO的HKA角差值0.8°±1.1°(P<0.001)。传统OWHTO的PTS角差值为2.8°±2.2°,PSI辅助OWHTO的PTS角差值1.7°±1.9°(P=0.003)。在临床疗效方面,PSI辅助组的手术时间为(59.2±14.8)min,显著短于传统方法组的(87.6±21.4)min(P=0.019)。PSI辅助组患者Lysholm、VAS、WOMAC评分在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优于传统方法组。在手术并发症方面,传统方法组共有4例(17.3%)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PSI辅助组有3例(16.7%),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3D打印PSI辅助OWHTO可以获得更好的精确度、更好地矫正下肢力线,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胫骨高位 3D打印 个性化导板 矫正精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胫骨高位开放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膝内翻畸形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洋 梁涛 +5 位作者 张磊 刘刚 易刚 郭晓光 周鑫 扶世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术(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骨伤科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15例(16膝)。术前利用3D打印截骨导板模拟OWHTO,根据理想的术... 目的观察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术(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骨伤科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15例(16膝)。术前利用3D打印截骨导板模拟OWHTO,根据理想的术后下肢力线(WBL),确定截骨部位、合页、高度、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PTS)及锁定钢板模型,进行截骨内固定。对术前术后WBL、Lysholm评分、PTS、髌骨高度指数(Caton指数)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5~24个月,WBL术前为(19.27±1.55)%,3D打印设计为(61.91±0.24)%,术后WBL恢复到(60.54±0.84)%,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3D打印设计与术后实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术后PTS分别为(10.01±2.89)°,(10.06±0.09)°,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Lysholm评分(82.31±1.22)分,与术前(34.75±1.8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OWHTO,可实现精确截骨,显著改善下肢力线,减少术中透视,节省手术时间,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畸形 胫骨高位 3D打印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解剖型固定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7
作者 张嘉宁 袁霄 +3 位作者 张静 高永昌 张志峰 陈瑱贤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 针对个体化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设计一种新型内固定板,并研究几何参数和材料选择对其生物力学固定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个体化OWHTO解剖型固定板设计建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参数化... 目的 针对个体化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设计一种新型内固定板,并研究几何参数和材料选择对其生物力学固定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个体化OWHTO解剖型固定板设计建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参数化研究固定板厚度、宽度和长度设计参数以及不锈钢、钛合金、镁合金和聚醚醚酮(PEEK)4种不同材料选取对OWHTO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的影响,对比了解剖型固定板与TomoFix固定板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 相比于固定板的长度与宽度,厚度对截骨间隙微位移的影响最大。与不锈钢和PEEK材料相比,钛合金或镁合金固定板更有利于同时获得合理的稳定性和力学传递。与TomoFix固定板相比,解剖型固定板最大von Mises应力降低了13.5%,螺钉和胫骨最大von Mises应力分别增大了9.8%与18.4%,最大截骨间隙cc处微位移增大了49.3%。结论 解剖型固定板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对减轻应力屏蔽效应以及提高生物力学性能有更积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OWHTO解剖型固定板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胫骨高位 解剖型固定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髁外翻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1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礼阳 胡健 +1 位作者 易诚青 刘丙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820,共6页
膝关节因外伤或退变等因素发生内翻畸形时,长期异常的负重载荷会加速内侧间室关节软骨的退变,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ibial condylar valgus osteotomy,TCVO)对胫骨内侧平台塌陷具有“跷跷板”效应的膝关节内翻畸形... 膝关节因外伤或退变等因素发生内翻畸形时,长期异常的负重载荷会加速内侧间室关节软骨的退变,引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ibial condylar valgus osteotomy,TCVO)对胫骨内侧平台塌陷具有“跷跷板”效应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报道1例经TCV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Schatzker Ⅳ型胫骨内侧平台陈旧性骨折伴内翻畸形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外翻(TCVO) 关节镜 膝内翻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下肢各节段间协调性研究
9
作者 王颖鹏 王虎军 +2 位作者 李瑛琦 王丛笑 郄淑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5-155,共1页
目的目前尚不清楚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后患者下肢各节段间协调模式如何变化。本研究旨在探究HTO患者行走时下肢各节段间协调模式,明确HTO对患者下肢协调模式的影响。方法使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对28例HTO患者在手... 目的目前尚不清楚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后患者下肢各节段间协调模式如何变化。本研究旨在探究HTO患者行走时下肢各节段间协调模式,明确HTO对患者下肢协调模式的影响。方法使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对28例HTO患者在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及28名健康受试者进行步态分析。计算大腿-小腿和小腿-足连续相对相位(continuous relative phase,CRP),并使用统计参数映射(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方法对整个步态周期中CRP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手术侧大腿-小腿CRP在5%~11%步态周期明显大于健康受试者(P=0.041),在43%~96%步态周期明显小于健康受试者(P<0.001);术前患者手术侧大腿-小腿CRP在40%~97%步态周期明显小于健康受试者(P<0.001)。术后6个月患者手术侧小腿-足CRP在0%~26%步态周期明显小于健康受试者(P<0.001),在56%~95%步态周期明显大于健康受试者(P<0.001)。术前患者手术侧小腿-足CRP在0%~20%步态周期明显小于健康受试者(P=0.002),在59%~93%步态周期明显大于健康受试者(P<0.001)。结论术后6个月,患者大腿-小腿协调性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未恢复到健康受试者水平,而小腿-足协调模式较术前并无改善,这可能是术前异常步态模式的残留,因此术后康复不仅要关注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还需重视步态协调模式的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受试者 胫骨高位 步态周期 步态分析 前患者 相对相位 协调模式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莹 刘娜 +2 位作者 张艳 白杨 李春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215-215,共1页
目的研究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用HTO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科... 目的研究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用HTO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后,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胫骨高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内翻骨关节炎经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刘志翔 商淑梅 +1 位作者 张艳艳 韦志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93-2094,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2例,设为对照组... 目的对比观察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小,观察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股骨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内侧胫股关节间隙宽度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相近,其中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角度相对更为准确,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骨至关节线距离减小和胫骨后倾增加;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韧带短缩和胫骨后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关节 内侧撑开胫骨高位 外侧闭合胫骨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文 王敏 +2 位作者 孟庆奇 陈亮 李斯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97-2500,共4页
目的对比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各20例,单髁置换组采取单髁... 目的对比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单髁置换组、胫骨高位截骨组各20例,单髁置换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治疗,胫骨高位截骨组采取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髁置换组生存质量评分与胫骨高位截骨组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小于胫骨高位截骨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大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单髁置换术较胫骨高位截骨术更有助于提升膝关节功能,但不足之处在于膝关节活动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侧间室关节 单髁置换 胫骨高位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后的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朝阳 卿忠 +5 位作者 支力强 昝强 单婳 尚磊 马建兵 徐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0-316,共7页
目的分析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接受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选... 目的分析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接受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选取31例行单侧MOWHTO治疗后的内侧单间室KOA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以35例同年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使用Pedomedic 40®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的测试。通过比较步行状态下实验组(术侧及未术侧)与对照组不同足底分区的峰值压强(pmax)、压力时间积分(force-time integral,FTI)和接触面积(contact area,CA),评估内侧单间室KOA患者MOWHTO术后的足底压力变化。结果与未术侧和对照组相比,术侧第1跖骨区(MH1)CA和FTI偏高(P<0.05),第4跖骨区(MH4)CA偏小(P<0.001),第5跖骨区(MH5)pmax和FTI偏小(P<0.05),中足部外侧区(MF-L)CA偏小(P<0.001),后足部内侧区(RF-M)CA偏大(P<0.05)。未术侧与对照组相比,MH1、MH2的pmax偏小(P<0.05),MH5的CA、FTI偏大(P<0.05),MF-L的pmax偏大(P<0.001),后足部外侧区(RF-L)的FTI偏大(P<0.05)。结论内侧单间室KOA患者在MOWHTO术后和健康人相比存在足底压力残余异常。临床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康复治疗来恢复患者正常的足底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 足底压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导板辅助下胫骨高位截骨的精准度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一凡 孙广峰 +3 位作者 付廷 管俞君 李立 符东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6-1371,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辅助导板(PSI)辅助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MOWHTO)治疗膝关节内翻伴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精准度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行MOWHTO治疗的69例膝关...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辅助导板(PSI)辅助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MOWHTO)治疗膝关节内翻伴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精准度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行MOWHTO治疗的69例膝关节内翻伴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D组(n=37,采用3D打印PSI辅助治疗)与常规组(n=32,采用标准流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外侧合页点误差、内侧截骨点误差、截骨面角度误差、截骨深度误差、术中撑开角度、股骨胫骨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膝关节旋转角度(KRA)、胫骨后倾角(PTS)、术中负重线比率(WBLR)、末次随访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并采用Spearman分析精准度相关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3D组随访时间为19~26(21.1±3.6)个月,常规组为14~26(23.6±1.6)个月。两组外侧合页点误差、截骨深度误差、术中撑开角度,以及末次随访时FTA、MPTA、KRA、PTS、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内侧截骨点误差、截骨面角度误差、术中WBLR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与外侧合页点误差、内侧截骨点误差、截骨面角度误差、截骨深度误差、术中撑开角度、术中WBLR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OWHTO手术中应用3D打印PSI辅助可提高部分定位参数的精准度,但对于WBLR的确定仍存在一些不足,与传统的MOWHTO手术相比短期疗效并未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楔形 关节 内翻 3D打印 精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军 梁帅 王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评价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应用于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其保膝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应用模拟手术结合3D... 目的评价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应用于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其保膝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应用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PSI辅助内侧开放楔形HTO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年龄49~83岁,平均58.9岁;病程1~30年,平均6.3年。术前和术后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下肢负重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ratio,WBL)、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slope angle,PTSA)和关节线会聚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VAS疼痛评分与AK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9个月,平均11.8个月。术后测量结果:WBL(57.52±3.99)%,MPTA(90.77±0.68)°,HKA(182.84±1.58)°,JCLA(0.17±0.36)°,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PTSA(8.22±1.17)°,比术前略有改善(P>0.05)。术后各影像学指标接近设计目标值(P>0.05),下肢力线矫正满意。末次随访时,截骨处均已愈合,VAS、AKS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PSI辅助内侧开放楔形HTO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获得满意矫正效果,精准度较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3D打印 胫骨高位 模拟手 个性化导航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近端联合截骨术内固定钢板系统的有限元仿真
16
作者 李冬燕 赵改平 嵇伟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基于胫骨近端联合截骨术(CPTO)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案,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CPTO治疗中两种常用的内固定钢板系统对其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胫骨近端联合截骨术植入Tomofix和Tomofix亚洲型内固定钢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基于胫骨近端联合截骨术(CPTO)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案,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CPTO治疗中两种常用的内固定钢板系统对其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胫骨近端联合截骨术植入Tomofix和Tomofix亚洲型内固定钢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膝关节的刚度和楔形位移,以及植入器械的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CPTO手术中使用Tomofix亚洲型内固定系统相比使用Tomofix内固定系统的膝关节刚度增加了23.8%,平均楔形位移降低了85.5%,骨骼平均应力降低了36.5%,钢板和螺钉的最大应力分别增加了16.6%和4.6%。因此,在CPTO手术中使用Tomofix亚洲型内固定系统能较有效地提高膝关节结构的稳定性,减小楔形微动,为骨愈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在内固定系统的高强度支撑下骨骼应力降低较明显,有引发应力遮挡效应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联合 内翻型膝关节 内固定系统 生物力学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充块对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成双 马剑雄 +4 位作者 卢斌 王颖 柏豪豪 靳洪震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 分析填充块材料和尺寸对胫骨截骨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3种不同材料(髂骨、松质骨和聚醚醚酮)、5种不同尺寸填充块,分别植入胫骨截骨模型,对模型进行力学加载,分析模型的应力分布和边缘位移。结果 就3种材料而言,植入髂骨... 目的 分析填充块材料和尺寸对胫骨截骨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3种不同材料(髂骨、松质骨和聚醚醚酮)、5种不同尺寸填充块,分别植入胫骨截骨模型,对模型进行力学加载,分析模型的应力分布和边缘位移。结果 就3种材料而言,植入髂骨材料的填充块模型在胫骨近端、钢板的应力和边缘位移低于松质骨和聚醚醚酮材料,但髂骨材料的填充块应力最高;在不同尺寸填充块植入截骨间隙时,胫骨截骨各部分应力分布和边缘位移存在差异,特别是填充块宽度从30 mm减小到10 mm,胫骨近端、钢板和填充块应力峰值平均分别增加了49.3%、92.7%、54.4%。结论 不同的填充块参数会影响胫骨截骨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为临床胫骨截骨填充块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 填充块 应力 边缘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导板在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冶彤 田向东 +7 位作者 王剑 朱光宇 马晟 胡元一 韩昶晓 陈汉东 黄叶 丁天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1期1624-1629,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行胫骨结节远端截骨术治疗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75例;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导板组(n=39...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行胫骨结节远端截骨术治疗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75例;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导板组(n=39)与常规组(n=36);比较两组患者合页骨折率、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下肢力线比率(WBL)、胫骨平台后倾角(PTS)与髌骨高度指数(CDI)的变化;术前和术后1、3、12个月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比较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进行12~26个月[(18.74±6.21)个月]的随访;常规组3例合页骨折,导板组未出现合页骨折;导板组的合页骨折率、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WB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CDI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L、PTS、C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3、12个月,两组的VAS、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有效标准化手术流程、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出血量、降低合页断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 3D打印 个性化导板 内侧间室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个性化导板在胫骨闭合性截骨中的应用1例报告
19
作者 王健 余家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8-751,共4页
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适用于胫股关节单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较年轻患者,通过调整下肢的力线,减轻受影响的关节间室的负荷,达到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1]。HTO和关节置换术都可以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由于手术本身对关节... 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适用于胫股关节单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较年轻患者,通过调整下肢的力线,减轻受影响的关节间室的负荷,达到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1]。HTO和关节置换术都可以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由于手术本身对关节内没有影响,对于较年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HTO具有保留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的优点[1,2]。2021年9月我们对1例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术后膝骨性关节炎、膝外翻患者在闭合式楔形胫骨截骨术中使用3D个性化手术器械(patient 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矫正外翻对线不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胫骨高位 关节 关节 闭合式 膝外翻 器械 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形鞋垫配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冻 夏文广 +2 位作者 郑婵娟 张阳普 华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2-874,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的疼痛、红肿、活动受限及行走困难,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目前治疗KOA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非手术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的疼痛、红肿、活动受限及行走困难,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目前治疗KOA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包括功能锻炼、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或关节腔注射、中医疗法、矫形辅助器具;手术治疗,包括关节腔冲洗、关节镜下清理、胫骨高位截骨术及膝关节置换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关节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非手治疗 胫骨高位 楔形 关节置换 关节 关节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