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动测力系统对膝关节肌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金宗强 李宗浩 郭静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 ,对涉及膝关节肌等速测试研究的百余篇论文 ,从不同收缩状态和不同人群两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 :对膝关节特征的研究 ,多以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于正常人群和运动员的研究较少 ;对同一项目不同技...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 ,对涉及膝关节肌等速测试研究的百余篇论文 ,从不同收缩状态和不同人群两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 :对膝关节特征的研究 ,多以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于正常人群和运动员的研究较少 ;对同一项目不同技术类型的运动员肌肉性能的比较研究还未见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动测力系统 关节肌 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跑时下肢双关节肌做功特性及拉伤风险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钟运健 刘宇 +3 位作者 傅维杰 魏书涛 伍勰 李庆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0-66,共7页
目的:建立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及下肢骨骼肌肉系统模型,量化快速跑时下肢双关节肌长度速度变化及应力变化,并进一步量化单位面积功率及做功总量,从生物力学视角分析短跑运动员下肢双关节肌做功特性及拉伤风险。方法:采集优秀短跑运动员高... 目的:建立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及下肢骨骼肌肉系统模型,量化快速跑时下肢双关节肌长度速度变化及应力变化,并进一步量化单位面积功率及做功总量,从生物力学视角分析短跑运动员下肢双关节肌做功特性及拉伤风险。方法:采集优秀短跑运动员高速跑时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建立下肢神经肌肉骨骼模型和下肢肌肉功能模型,进行下肢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计算受试下肢肌肉功能参数变化,结合最优化算法量化单块肌肉应力变化,进而分析单块肌肉单位面积功率和做功总量。结果与结论:双关节肌应力峰值、长度峰值、收缩速度峰值和做负功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均显著高于其他下肢单关节肌;腓肠肌在支撑前期被拉长的情况下对抗较大外负荷(高应力值)离心收缩,且出现做负功的单位面积功率峰值,拉伤风险极高;腘绳肌在摆动末期和支撑前期处于较大程度拉伸且应力值高,在摆动中期的屈髋伸膝阶段快速做负功(出现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均易被拉伤;股四头肌的拉伤时相为摆动前期的伸髋屈膝阶段,股四头肌在此阶段一直做负功且出现做负功的单位面积功率峰值;双关节肌在一个完整步态中所做负功总和(负功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单关节肌。此外,双关节肌在步态某些阶段,同时对两个关节分别做负功和正功。本研究通过单块肌肉力学负荷相关指标为分析下肢双关节肌肉在快速跑时拉伤风险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跑 关节肌 拉伤风险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不同高度下落地面冲击力及下肢关节肌力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成万祥 魏书涛 张胜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8,共5页
研究不同高度落地时地面冲击力及关节肌力矩的变化。结果表明:踝、膝、髋关节处的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峰值随落地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踝、膝、髋关节处的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出现时间随落地高度升高而减小,第二波峰随落地高度的升高呈现先... 研究不同高度落地时地面冲击力及关节肌力矩的变化。结果表明:踝、膝、髋关节处的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峰值随落地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踝、膝、髋关节处的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出现时间随落地高度升高而减小,第二波峰随落地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0 cm时出现的时间最长;踝、膝、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峰值与垂直落地高度呈显著相关。根据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可以较为准确的推断出关节肌力矩的峰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落地 缓冲 GRF 关节肌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排球运动员下肢3关节肌等速测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虞重干 郭权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5,88,共4页
用 Cybex等速测力系统对篮排球运动员进行了下肢 3关节力量测试 ,结果表明两项目运动员下肢 3关节肌力的主要差别在于膝关节伸肌离心收缩能力和膝关节屈肌向心收缩能力 ,在运动实践中可能表现为在起跳过程中的缓冲能力的差异。
关键词 篮球 运动员 排球 下肢 关节肌 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钟家银 尹军 +1 位作者 周志雄 杜艳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9-562,567,共5页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法能在同等的负荷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发展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其中伸肌表现不明显;振动力量训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耐力水平,同时使膝关节屈伸肌群得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最大力量 关节肌 爆发力 力量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水球运动员膝关节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力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屈建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6-88,共3页
利用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对优秀水球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收缩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峰力矩可作为评价水球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大小的一个敏感指标,峰力矩值越大,肌肉做功能力越强,做功效率越高。水球运动员膝关节慢速肌力与快速肌... 利用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对优秀水球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收缩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峰力矩可作为评价水球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大小的一个敏感指标,峰力矩值越大,肌肉做功能力越强,做功效率越高。水球运动员膝关节慢速肌力与快速肌力呈非常显著相关,其左右膝关节肌力相当平衡,快速屈伸肌比率大于慢速屈伸肌,屈肌的慢速力量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球 优秀水球运动员 关节肌 等速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肌群功能特性的定量分析研究——肌肉功能转换角和肌肉功能补偿概念的提出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单大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1-494,共4页
以人体尸体样本下肢肌肉附着点、关节转动中心在相应环节基准坐标系的坐标为基础,利用下肢肌肉功能模型计算机应用分析软件,对髋关节肌群、力臂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活体应用的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对髋关节肌群的肌肉功能参数进... 以人体尸体样本下肢肌肉附着点、关节转动中心在相应环节基准坐标系的坐标为基础,利用下肢肌肉功能模型计算机应用分析软件,对髋关节肌群、力臂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活体应用的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对髋关节肌群的肌肉功能参数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了肌肉功能转换角和肌肉功能补偿的概念及其在髋关节肌群肌肉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肌 力臂 肉当量力臂 肉功能转换角 肉功能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爬运动中四肢双关节肌功能现象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余竹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攀爬运动中四肢双关节肌的功能现象。方法:任选上海体育学院20名男生,抗自重、不限定姿势进行三种向上攀爬(爬绳、爬竿、引体向上)的运动实验。采用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法分析寻找攀爬运动的原动肌。对拍摄的攀爬时的双关节肌... 目的:探讨攀爬运动中四肢双关节肌的功能现象。方法:任选上海体育学院20名男生,抗自重、不限定姿势进行三种向上攀爬(爬绳、爬竿、引体向上)的运动实验。采用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法分析寻找攀爬运动的原动肌。对拍摄的攀爬时的双关节肌进行假设性标记和处理。制作以股直肌为代表的机械模型模拟活体功能。结果:(1)人体攀爬时,上肢伸肩屈肘,下肢屈髋屈膝,越往上攀,本能地屈髋屈膝越明显。(2)完成向上攀爬阶段中,上、下肢双关节肌的原动肌是:下肢的股直肌、股后肌群;上肢的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长头。(3)以假设图中的股直肌为例,近髋关节的肌腹激活程度随屈髋幅度加大,颜色越深,屈膝幅度加大,颜色越淡,伸展拉长程度也加大。其余三块肌肉具有相同结果。(4)通过机械模型验证,用力牵拉股直肌绳索,只能出现"屈髋伸膝",而不能达到"屈髋屈膝"的效果。总结:(1)攀爬运动中会出现屈肌产生伸的作用、伸肌产生屈的作用。(2)四肢原动肌与拮抗肌间的配合不仅存在于关节对侧,也存于同侧的一块肌肉上,即一段肌腹缩短而另一段肌腹伸展拉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解剖学 关节肌 攀爬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关节肌的运动解剖学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安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4,共3页
人体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骨骼上。据统计,全身肌肉约有434块,体育运动中常用到的约有75对。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目可将它们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三大类。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如:上臂的肱肌,小腿的比目鱼肌等... 人体绝大多数骨骼肌都附着在骨骼上。据统计,全身肌肉约有434块,体育运动中常用到的约有75对。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目可将它们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三大类。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如:上臂的肱肌,小腿的比目鱼肌等。双关节肌,顾名思义,跨过两个关节,如:大腿的骨直肌、腘(月黾)肌(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薄肌、缝匠肌,小腿的腓肠肌,上臂的肱二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肌 关节肌 体育运动 比目鱼 骨骼 股二头 关节 半膜 关节运动 肱三头长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与被动不足在体育实践中的相互制约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世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4期29-30,共2页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实现的。在运动实践中往往由于运动器官受某些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动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如某些骨骼过高的突起,肌肉本身的粘滞性,以及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与被动不...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实现的。在运动实践中往往由于运动器官受某些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动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如某些骨骼过高的突起,肌肉本身的粘滞性,以及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与被动不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肌 功能性 体育实践 制约关系 摆动腿 屈髋 起跨腿 伸膝 跨栏运动员 过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晓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受试者67名,均无运动习惯(每周运动时间少于150 min)和无影响足功能的相关疾患。使用三维足形态扫描仪(3D Foot Scanner)对足弓高度进行测量与分析;使用多关节等速肌... 目的:探讨不同的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受试者67名,均无运动习惯(每周运动时间少于150 min)和无影响足功能的相关疾患。使用三维足形态扫描仪(3D Foot Scanner)对足弓高度进行测量与分析;使用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Biodex System 4)对踝关节跖屈、背屈、内旋、外旋的绝对和相对肌力进行测量与评价;使用灵活性、跳跃能力、本体感受性等测试项目对受试者运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足弓组相比,高足弓组的跖屈和内旋的绝对和相对肌力显著较低(P<0.05)。而低足弓组与正常足弓组的踝关节肌力无显著差异。此外,足弓高度指数与内旋、外旋绝对肌力呈显著正相关,与跖屈、内旋、外旋相对肌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6^-0.36,P<0.05)。未发现足弓高度指数与所测的运动能力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1)高足弓人群具有较低的踝关节肌力,而低足弓人群具有较高的踝关节肌力。2)足弓高度会对踝关节肌力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其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弓高度 足弓高度指数 关节肌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肌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周甜甜 安丙辰 郑洁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4-1417,共4页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髋关节肌训练以其操作简便、无创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髋关节肌训练对膝关节内侧间室负荷、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膝关节周围肌群肌电信号等产生影响,强的髋关节外展肌还能降低关...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髋关节肌训练以其操作简便、无创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髋关节肌训练对膝关节内侧间室负荷、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膝关节周围肌群肌电信号等产生影响,强的髋关节外展肌还能降低关节软骨恶化的风险,从而导致膝关节受力改变,进一步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将从生物力学模拟以及肌电信号的角度对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关节肌训练 关节内收力矩 内侧间室负荷 关节软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效果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安丙辰 郑洁皎 +2 位作者 周甜甜 汤雨婷 连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比较髋关节肌与股四头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探讨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优势。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招募膝骨关节炎老年女性患者42例,分为股四头肌训练组(n=21)和髋关节肌训练组(n=21),分别训练2周... 目的比较髋关节肌与股四头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探讨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优势。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招募膝骨关节炎老年女性患者42例,分为股四头肌训练组(n=21)和髋关节肌训练组(n=21),分别训练2周。训练前后采用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等速肌力测试和6分钟步行测试进行评价,并在2个月时随访。结果训练前,两组WOMAC评分,膝关节伸、屈肌群等速峰力矩值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2周后,股四头肌训练组膝关节屈肌群的等速峰力矩值(t=-4.038,P=0.001)和6分钟步行测试(t=-2.474,P=0.022)较训练前改善;髋关节肌训练组WOMAC评分的疼痛项、僵硬项和功能障碍项(t>2.487,P<0.05),膝关节伸、屈肌群等速峰力矩值(|t|>6.370,P<0.001),6分钟步行距离(t=-2.241,P=0.037)均较训练前改善;且髋关节肌训练组WOMAC评分各项均低于股四头肌训练组(t>2.087,P<0.05),膝关节伸肌群等速峰力矩值显著高于股四头肌训练组(t=-5.028,P<0.001)。2个月随访时,髋关节肌训练组的脱落率显著低于股四头肌训练组(χ2=13.480,P<0.001)。结论髋关节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优于股四头肌训练,无股四头肌训练时诱发膝关节疼痛的副作用,是膝骨关节炎运动治疗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关节肌训练 股四头训练 等长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关节肌的结构与功能特征研究
14
作者 李驰明 霍洪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46-346,共1页
目的探究单关节肌与双关节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为体能训练中涉及单关节肌与双关节肌的动作提供理论指导,从而进一步优化训练动作,提高训练效果,避免受伤。方法采用文献法。结果和结论(1)肌肉分为羽状肌与梭形肌,单关节肌多为羽... 目的探究单关节肌与双关节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为体能训练中涉及单关节肌与双关节肌的动作提供理论指导,从而进一步优化训练动作,提高训练效果,避免受伤。方法采用文献法。结果和结论(1)肌肉分为羽状肌与梭形肌,单关节肌多为羽状肌,多关节肌多为梭形肌。羽状肌活动幅度小,但力量大,梭形肌力量小,但活动幅度大。单关节肌多分布在四肢近端,多呈羽状肌,肌力较大,活动幅度小,单关节肌多与多关节肌搭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训练 关节肌 活动幅度 结构与功能 文献法 训练效果 梭形 羽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新华 蒋云飞 +2 位作者 程亮 李跃敏 胡水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89,共4页
探讨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下肢关节肌力特征,并比较健将组与一级组的差异。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跳远健将组(7人)、一级组(8人)进行左、右髋、膝和踝关节60°/S(5次)和240°/S(25次)屈、伸模式的测试。结果显示:1)... 探讨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下肢关节肌力特征,并比较健将组与一级组的差异。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跳远健将组(7人)、一级组(8人)进行左、右髋、膝和踝关节60°/S(5次)和240°/S(25次)屈、伸模式的测试。结果显示:1)健将的优势在踝关节屈的绝对力量和髋(伸)、膝(伸)、踝(屈)的爆发力上;2)健将组与一级组下肢关节屈、伸肌群比值范围无显著差异,髋关节在0.63-0.82之间、膝关节在0.56-0.64之间、踝关节在2.69-5.53之间;3)健将组与一级组的膝、踝关节伸肌群耐力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优秀运动员 等速测试 下肢关节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绝经妇女髋关节和腰背肌力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志雄 郑陆 +3 位作者 叶鸣 陈晓红 谢海霞 孙鹏堂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绝经妇女肌肉力量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2名健康绝经妇女进行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测试。运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全身、腰椎(L1-4)和股骨骨密度,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量髋关节和腰背屈、伸肌群向心收缩和等... 目的:探讨健康绝经妇女肌肉力量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2名健康绝经妇女进行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测试。运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全身、腰椎(L1-4)和股骨骨密度,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量髋关节和腰背屈、伸肌群向心收缩和等长收缩肌力。结果:(1)绝经妇女髋关节90o等长伸肌力和等速屈肌群(90o/s)肌力分别为175.73±51.31 Nm、44.31±11.16 Nm,腰背屈、伸肌群30o/s等速肌力分别为65.36±18.96 Nm、127.35±35.99 Nm;(2)全身骨密度、L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分别为1.07±0.08/g/cm2、1.07±0.15 g/cm2、0.90±0.18 g/cm2;(3)髋关节90o等长伸肌力和等速屈肌群(90o/s)肌力与股骨颈骨密度、Wards三角骨密度、股骨的骨密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分别与全身骨密度有相关关系(r=0.359,P<0.01;r=0.361,P<0.01);髋关节90o等长伸肌力与L1-4骨密度相关(r=0.356,P<0.01);(4)腰背屈、伸肌群30o/s和60o/s等速肌力均与L1-4骨密度显著相关(r=0.396,P<0.01;r=0.390,P<0.01;r=0.341,P<0.05;r=0.295,P<0.05)。结论:绝经妇女髋关节肌力与全身骨密度显著相关,腰背屈、伸肌群肌力值与L1-4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肌 腰背 绝经妇女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110米栏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林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在2012年冬训前对9名省优秀110米栏运动员的髋、膝和踝关节进行60°/s和240°/s的屈、伸模式测试,探讨受试者下肢关节肌力的特点,为冬训针对性力量训练提供定量依据,同时对预防下肢关节、... 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仪,在2012年冬训前对9名省优秀110米栏运动员的髋、膝和踝关节进行60°/s和240°/s的屈、伸模式测试,探讨受试者下肢关节肌力的特点,为冬训针对性力量训练提供定量依据,同时对预防下肢关节、肌肉损伤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栏 等速测试 下肢关节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状态下男子自由跤运动员的肌力衰减特征及训练启示
18
作者 袁雷 孙卓 俞大伟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5,共17页
目的: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的主要关节肌群进行动态肌力衰减诊断,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认识。方法: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进行VO2max测试、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产生疲劳)以及关节肌力测试。结果:①无论疲劳与否,运动员肩、肘及膝... 目的: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的主要关节肌群进行动态肌力衰减诊断,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认识。方法: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进行VO2max测试、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产生疲劳)以及关节肌力测试。结果:①无论疲劳与否,运动员肩、肘及膝关节肌群均表现出右侧优于左侧,伸肌优于屈肌的特征;②疲劳状态下的肩、肘及膝关节肌群肌力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显著性,导致F/E、L/R明显降低,超出合理范围;③高VO2max组运动员的肌群肌力衰减指标、衰减幅度小于低VO2max组运动员;④高水平运动员的肌群肌力衰减指标、衰减幅度小于低水平运动员。启示: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应实施不同部位针对性训练,弥补运动员不同肌群在动态变化下的“薄弱力量”形式;重视身体肌群的对称性发展,提高运动员在高强度技术进攻时的“力量防守”能力;强化多因素关系规律下的“动态转换”模式,形成合理的有氧、无氧训练比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功率 自由式摔跤 关节肌 力衰减 力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屈伸等速肌力及其与BMI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潘晓雨 傅维杰 +2 位作者 武勰 黄灵燕 刘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KOA)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特点及其与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等动肌力测试系统测试47名老年女性(KOA组25名、对照组22名)的膝关节肌力。另外,通过计算两组受试者的BMI,考察该指标与膝关节屈伸肌力之间的相关...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KOA)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特点及其与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等动肌力测试系统测试47名老年女性(KOA组25名、对照组22名)的膝关节肌力。另外,通过计算两组受试者的BMI,考察该指标与膝关节屈伸肌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OA组膝关节伸展绝对峰力矩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屈伸相对峰力矩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KOA组的相对峰力矩屈伸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BMI与膝关节屈伸相对峰力矩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膝骨关节炎可降低老年女性膝关节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且对伸肌肌力的影响更甚。并且可显著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无论有无膝骨关节炎,随着BMI的增加,老年女性膝关节肌力均下降,且膝骨关节炎患者下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 关节屈伸等速 BMI 老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的力学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江华 葛耀军 刘扬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利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在60、120、180(°)/s的角速度下对7名运动员(1人为优秀运动员,6人为普通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并计算变异系数来评价他们左右手之间、屈伸肌之间的差异和平衡性,为发现优秀... 利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在60、120、180(°)/s的角速度下对7名运动员(1人为优秀运动员,6人为普通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并计算变异系数来评价他们左右手之间、屈伸肌之间的差异和平衡性,为发现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独特的生物力学特征,为科学选材和训练指导提供依据。结果得到:优秀运动员伸肌的峰力矩与普通运动员基本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左、右手屈肌峰力矩在3种角速度下均明显大于普通运动员(P<0.05);优秀运动员屈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与普通运动员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伸肌峰力矩出现的角度均在36°左右,明显小于普通运动员的80°左右(P<0.01);无论是屈肌还是伸肌的峰力矩,优秀运动员左手和右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变异指数都明显低于普通运动员(P<0.05),而普通运动员右手的屈肌峰力矩明显大于左手(P<0.01);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优秀运动员屈肌和伸肌峰力矩之间差异较小,其变异指数都明显低于普通运动员(P<0.01)。结果表明:对于攀岩运动员的肘关节来说,强有力的屈肌、收缩速度更快的伸肌,以及左右手之间、屈伸肌之间肌力的平衡,可能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等速 关节屈伸 攀岩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