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性牙合垫、手法及物理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短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郁春华 钱海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稳定性牙合垫、手法及物理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共168名,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牙合垫... 目的探讨稳定性牙合垫、手法及物理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共168名,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牙合垫治疗组(组1)、手法及物理治疗组(组2)、牙合垫+手法及物理治疗组(组3)和对照组(组4)。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期(共3个月)每3周对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无痛最大主动张口度进行评价。结果组1、组2、组3在治疗后3周起自发咀嚼肌疼痛VAS值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治疗后仅12周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2、组3在治疗后6周起扪诊疼痛VAS值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在治疗后9周起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在12周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组2在治疗后6周起咀嚼运动疼痛VAS值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在治疗后3周起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无痛最大张口度在治疗后9周起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组3在治疗后3周起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合垫、手法及物理治疗均能在短期内即缓解大多数肌肉和关节来源的疼痛,健康宣教能缓解部分疼痛。牙合垫+手法及物理治疗能较迅速改善患者的张口度,从而满足其基本生理功能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 牙合垫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守序列治疗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力 张清彬 +1 位作者 张颖 何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9-510,共2页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是指患者在张口位及闭口位时关节盘均位于髁状突横嵴前方。临床表现为张口受限和疼痛。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大部分都是单纯关节盘前移位,很少伴有器质性改变。因此及时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是指患者在张口位及闭口位时关节盘均位于髁状突横嵴前方。临床表现为张口受限和疼痛。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大部分都是单纯关节盘前移位,很少伴有器质性改变。因此及时治疗急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恢复正常的盘-髁关系,避免慢性化发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保守序列 关节盘 治疗方法 颞下颌关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次疗法加被动张口训练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被引量:7
3
作者 储嘉琪 张银凯 +2 位作者 胡勤刚 韩方凯 周小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封闭、灌洗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即3次注射疗法)结合术后被动张口训练在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将252例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150例,予以行3次注... 目的:探讨关节腔封闭、灌洗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即3次注射疗法)结合术后被动张口训练在治疗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将252例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150例,予以行3次注射疗法,术后配合被动张口训练;对照组的102例患者仅行3次注射疗法而不进行被动张口训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1.3%,对照组有效率为42.2%,经统计学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内3次注射疗法结合被动张口训练在慢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关节腔内注射 被动张口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MRI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健 沈达 +1 位作者 柳江太 龙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评价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我院接受双板区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明确... 目的:评价双板区切除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我院接受双板区部分切除缝合术治疗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术前均接受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和分期。术后进行至少3个月的临床随访和磁共振检查。结果:磁共振复查显示术后关节盘突关系良好并保持稳定,2例关节盘出现再脱位。所有患者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双板区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关节盘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梁 李幼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NR)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ADNR患者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疼痛指数、最大开口度。结果:术后1、3、6个月对35例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的疼痛指... 目的:探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NR)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ADNR患者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疼痛指数、最大开口度。结果:术后1、3、6个月对35例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的疼痛指数、最大开口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治疗ADNR能有效地减缓疼痛、改善开口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关节腔灌洗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扬 傅开元 +1 位作者 陈慧敏 李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灌洗后加糖皮质激素注射对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短期、长期疗效以及髁突骨质影像改变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90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在关节腔灌洗后只... 目的探讨关节腔灌洗后加糖皮质激素注射对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短期、长期疗效以及髁突骨质影像改变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90例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在关节腔灌洗后只注入生理盐水,试验组在关节腔灌洗后注入生理盐水与醋酸曲安奈德的混合液。治疗后3~4周(短期)和6个月(长期)复查,采用疼痛自评视觉模拟尺和Fricton颞下颌关节指数评价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髁突骨质的改变。对有疼痛主诉的患者同时记录治疗后1周每天睡前疼痛分值。结果 1)治疗后1周,试验组疼痛减轻更显著(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和疼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2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但2组之间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3)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髁突骨质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除炎症疼痛明显者外,关节腔灌洗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不必再加激素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 关节腔灌洗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缝合术治疗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邢一鸣 张平 +3 位作者 周薇娜 张玉超 郭松松 江宏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入路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8例(54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耳屏内小切口入路行颞下颌关节... 目的:评价小切口入路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48例(54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耳屏内小切口入路行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及缝合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开口度、疼痛值、关节功能评价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平均开口度为(19.46±3.91)mm(12~26 mm),术后开口度为(32.57±5.21)mm(27~40 m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大张口疼痛平均为25(25,75)分,术后为25(0,50)分;术前进食疼痛平均为25(0,100)分,术后为0(0,25)分;术前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56.86±22.56)分,术后自我评价为(81.50±11.71)分,术后3个月的开口度、疼痛VAS值及关节功能自我评价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影像学显示关节盘复位有效率达90.74%(49/54)。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缝合术可以有效复位前移的关节盘,显著改善开口度、缓解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复位 缝合 最大开口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切口锚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及其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沈达 柳江太 李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方法及近期疗效MRI评价。方法:对24例(30侧)Ⅲ-Ⅴ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行改良切口关节盘锚固术。患者术前MRI诊断明确,术后1周进行MRI检查。选用斜矢状位内、中、外3个层面进行手术...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方法及近期疗效MRI评价。方法:对24例(30侧)Ⅲ-Ⅴ期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行改良切口关节盘锚固术。患者术前MRI诊断明确,术后1周进行MRI检查。选用斜矢状位内、中、外3个层面进行手术前后关节盘位置比较,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永久性面瘫等并发症,手术后MRI显示,21例(26侧)关节为优;2例(3侧)关节为良;有效率达96.67%(29/30侧),术后最大张口度均值(32.17±2.30)mm,较之术前(23.63±3.31)mm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改良切口锚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有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 磁共振成像 锚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CBCT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菁 郭艳莉 +1 位作者 刘坚 龙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2-687,共6页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CBCT影像,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3次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9、12个月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位置形态...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CBCT影像,观察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后髁突位置及形态变化。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3次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通过治疗前、治疗后3、9、12个月CB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从髁突位置形态变化、疼痛度(VAS)、最大开口度(MMO)、Fricton指数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结果:CBCT显示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伴骨关节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9、12个月比较,髁突骨质有明显改建,骨面变得平整光滑,骨赘减小(P=0.026,P=0.001),部分单纯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治疗后9个月髁突可以向前移动(P=0.038);治疗后患者MMO增大,VAS减小(P〈0.05),Fricton指数降低。治疗后3~12个月Fricton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BCT显示透明质酸钠可促进已破坏髁突表面骨质改建,但不能使后移位的髁突回到关节窝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透明质酸钠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的口面肌功能训练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冬叶 陈莺 +4 位作者 黄紫娴 曹丽华 刘晓刚 余晓曼 何一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疼痛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均达到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患者,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增加张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疼痛 张口度 透明质酸钠 关节腔注射 口面肌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乙澍 刘木清 +1 位作者 雷杰 傅开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回顾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发育不良样改变病例,探讨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形态过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其临床特点、... 目的:回顾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发育不良样改变病例,探讨髁突形态过小与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无明确已知病因的单侧髁突形态过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其临床特点、CBCT及MRI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纳入42名患者(男9例,女33例)。平均年龄22.98岁。39名患者(92.86%)曾有TMD症状,34名患者(80.95%)存在TMD体征。CBCT显示形态过小侧与对侧髁突在前后径、髁头高度及髁突高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检查显示形态过小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比率明显高于对侧(P<0.001),并且变形及移位更严重。结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能是获得性髁突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发育不良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滑液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静 李汶洋 +1 位作者 钟晓波 冯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人颞下颌关节液(synovial fluid,SF)样本进行分析,以探究FTIR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115例颞下颌关节滑液样...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人颞下颌关节液(synovial fluid,SF)样本进行分析,以探究FTIR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115例颞下颌关节滑液样本:正常组15例,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naturation,ADDWR)32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41例,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e absorption,ICR)27例。采集SF样本红外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各组样本进行区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e analysis,PLS-DA)建立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效力进行评估。结果:通过PCA,TMJOA、ICR均能与正常关节液显著区分,而ADDWR和正常关节液成分非常相似。组间差异主要体现在PC1载荷中3 386 cm-1、2 943 cm-1、2 912 cm-1、1 682 cm-1、1 537 cm-1、1 468 cm-1等附近吸收峰上;通过PLS-DA,得到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内部交叉验证正确率为90%,外部验证正确率为97%。结论:FTIR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对辅助颞下颌关节疾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颞下颌关节关节 特发性髁突吸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