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分析
1
作者 耿文慧 周严红 +2 位作者 尹俊普 韩磊 高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4,共9页
目的 观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前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女性单侧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量角器评估手术侧肩关节... 目的 观察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前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女性单侧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患者18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量角器评估手术侧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水体积置换方法评估手术侧淋巴水肿程度,采用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评定手术侧上肢疼痛。结果 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和外展角度分别为(158.90±17.17)°和(147.70±24.59)°。不同年龄、有无淋巴水肿患者间,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外展角度存在显著性差异(t> 2.925,P <0.05)。线性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7.766,95%CI-13.161~-2.360,P=0.005)、有淋巴水肿(β=-10.991,95%CI-19.063~-2.925,P=0.008)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角度较小;术后时间增加(β=0.463,95%CI 0.012~0.924,P=0.049)、BMI24~27.9 kg/m^(2) (β=6.211,95%CI 0.660~11.761,P=0.030)(与BMI <24 kg/m^(2)比较)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角度较大。年龄≥55岁(β=-10.047,95%CI-17.358~-2.747,P=0.008)、有淋巴水肿(β=-14.171,95%CI-25.191~-3.150,P=0.013)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外展角度较小。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早期患者手术侧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度减小,与年龄和淋巴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关节 上肢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培虎 付小娟 肖剑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干扰素γ(IFN-γ)]、RF浓度,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标准(DAS28)对患者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主症、3项次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7、R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及36周后,观察组DAS28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及RF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 加味芍甘附子汤 甲氨蝶呤 疾病活动度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大骨节病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肌肉萎缩相关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正军 牛珲 +8 位作者 常虹 李成 郭鲜妮 邓兴星 文金凤 赵翊君 张倩 张峰 吴翠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目的描述陕西地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探究膝、踝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相关性,为KB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陕西省KBD病区在... 目的描述陕西地区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探究膝、踝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相关性,为KB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陕西省KBD病区在册KBD患者进行抽样调查。采集KBD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测量患者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以及患者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和握力等肌肉萎缩相关指标。按照人群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KBD分度分组,报告KBD患者ROM和肌肉萎缩指标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析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控制性别、年龄和BMI等变量后,采用偏相关分析探索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调查KBD患者480例,其中男性249(51.9%)例,女性231(48.1%)例,平均年龄(63.10±7.32)岁,平均BMI(23.49±8.90)kg/m^(2)。结果显示,KBD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05.0(95.0,120.0)]°,膝关节伸展活动度[0.0(-15.0,0.0)]°,踝关节背屈活动度[5.0(0.0,15.0)]°,踝关节跖屈活动度[20.0(15.0,30.0)]°,左侧大腿围[43.0(40.0,47.0)]cm,右侧大腿围[43.0(39.0,47.0)]cm,左侧小腿围[29.0(27.0,32.0)]cm,右侧小腿围[29.5(27.0,32.0)]cm,左侧和右侧上臂围均为[27.0(25.0,30.0)]cm,左手握力[13.4(9.5,18.4)]kg,右手握力[13.9(9.8,18.2)]kg。随着年龄的增加,KBD患者两侧膝关节伸展活动度呈现降低趋势(H=31.499、31.847;P均<0.001)。BMI正常组两侧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高于超重或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753、12.333;P=0.021、0.002)。不同KBD分度下,两侧膝关节屈曲、大腿围和小腿围均呈现降低趋势(H=14.345、17.256、8.000、8.462、8.558、9.633;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KBD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与大腿围、小腿围和握力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KBD患者膝关节伸展活动度与大腿围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陕西省KBD患者ROM受损和肌肉萎缩较为严重,且ROM与肌肉萎缩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KBD) 关节活动度(rom) 肌肉萎缩 四肢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膝关节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反弹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志刚 晋陶然 +3 位作者 刘四海 王飞 刘克敏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ROM)恢复后又暂时下降(反弹)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膝关节僵硬患者64例68膝,行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6周... 目的分析创伤后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关节活动度(ROM)恢复后又暂时下降(反弹)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膝关节僵硬患者64例68膝,行微创膝关节松解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6周、12周、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屈伸ROM,采用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进行评定,对反弹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屈伸ROM和HSS评分总体上改善;HSS评分呈持续性改善;术后6周时,膝关节屈伸ROM较术后1周下降,涉及44例46膝。手术时病程>12个月、复杂骨折、既往感染史与ROM反弹相关(OR>8.058,P<0.05)。结论微创膝关节松解术能改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但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ROM反弹。手术不及时、骨折复杂、并发感染是反弹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膝关节僵硬 关节松解术 关节活动度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疾病活动度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残留症状评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翟佳羽 赵金霞 +1 位作者 安卓 刘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7-993,共7页
目的:评估达到低疾病活动度(low disease activity,LDA)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患者的残留症状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首... 目的:评估达到低疾病活动度(low disease activity,LDA)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患者的残留症状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首次达到LDA的ax-SpA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C反应蛋白(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C-reactive protein,ASDAS-CRP),将达到LDA的患者分为达到LDA但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评估两组患者残留疲劳及疼痛症状的发生情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首次达到LDA的患者201例,包括男性151例(75.1%)、女性50例(24.9%),中位年龄32.0(28.0,37.0)岁,中位病程6.7(3.8,11.5)年,其中达到LDA但未缓解组140例(69.7%)、缓解组61例(30.3%)。残留疲劳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分患者92例(45.8%),其中达到LDA但未缓解组残留疲劳VAS≥4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缓解组(53.6%vs.27.9%,P=0.001);残留疼痛VAS≥4分的患者49例(24.4%),其中达到LDA但未缓解组残留疼痛VAS≥4分比例亦明显高于缓解组(30.0%vs.11.5%,P=0.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RP水平对于残留疲劳症状有显著的负性影响(B=-0.142,P=0.008,OR=0.868),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健康指数(Assessment of Spondyloarthritis International Society-health index,ASAS-HI)对于残留疲劳症状有显著的正性影响(B=0.288,P<0.001,OR=1.334);性别对于残留疼痛症状有显著影响,女性的残留疼痛症状风险更高(B=1.135,P=0.002,OR=3.112)。结论:残留疲劳和疼痛症状在达到LDA的ax-SpA患者中常见,尤其是女性患者;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和评估残留疾病负担,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 疾病活动度 疼痛 疲劳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uPAR、BDNF、sTWEAK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雨 赵金英 +2 位作者 杜军 徐进 吴小芬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0例为类风湿关节炎组,以及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至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组疾病活动度,测定骨密度。检测对照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的血清suPAR、BDNF、sTWEAK水平。根据疾病活动度水平将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再分为低度亚组(2.6~3.2)、中度亚组(3.2~5.1)、高度亚组(>5.1)。比较类风湿关节炎组与对照组、3个亚组的suPAR、BDNF、sTWEAK、骨密度;分析suPAR、BDNF、sTWEAK与疾病活动度、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suPAR、BDNF、sTWEAK联合检测在预测疾病加重风险中的价值。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血清suPAR、BDNF、sTWEAK高于对照组(P<0.05)。高度亚组血清suPAR、BDNF、sTWEAK明显大于中度亚组和低度亚组(P<0.05),中度亚组血清suPAR、BDNF、sTWEAK明显大于低度亚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小于对照组(P<0.05)。高度组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骨密度明显小于中度亚组和低度亚组,中度亚组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骨密度明显小于低度亚组(P<0.05)。血清suPAR、BDNF、sTWEAK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与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联合suPAR、BDNF、sTWEAK三项指标预测疾病活动度升高风险的AUC大于单独预测的AUC(P=0.000)。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uPAR、BDNF、sTWEAK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suPAR、BDNF、sTWEAK可为预测患者疾病未来变化趋势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因子 疾病活动度 骨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高度及倾斜角对远期膝关节活动度影响
7
作者 蒋健 王龙 +2 位作者 冯骁 王海波 刘勇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髌骨高度及倾斜角对远期膝关节活动度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TKA且未行髌骨置换的患者116例。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髌骨高度及倾斜角对远期膝关节活动度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TKA且未行髌骨置换的患者116例。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膝关节活动度正常组(膝关节活动度≥120°)42例和活动度下降组(膝关节活动度<120°)74例。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髌骨高度和倾斜度;术后3个月、术后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疼痛的恢复状态。结果116例患者术后无神经、血管、韧带损伤,术后无髌骨脱位、感染发生,术后切口一期愈合良好。术后1年,正常组患者的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比值和髌骨倾斜度低于下降组(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逐渐升高,正常组HSS评分高于下降组(P<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逐渐降低,正常组疼痛评分低于下降组(P<0.05)。髌骨高度、髌骨倾斜度是TKA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未行髌骨置换的TKA患者,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下降与术后髌骨高度增加及髌骨倾斜角增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髌骨高度 髌骨倾斜角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全身关节过度活动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特征
8
作者 刘明威 林金鹏 +2 位作者 吴粤 张余 王少白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39,共1页
目的全身关节过度活动(GJH)是一种先天性韧带、关节囊松弛的疾病,特征是全身多个关节超过正常活动范围。研究表明GJH患者颈椎不稳定的发生率高达52%~66%。目前对GJH患者颈椎活动度的研究仅限于矢状面上,缺乏颈椎在其他平面上的研究。高... 目的全身关节过度活动(GJH)是一种先天性韧带、关节囊松弛的疾病,特征是全身多个关节超过正常活动范围。研究表明GJH患者颈椎不稳定的发生率高达52%~66%。目前对GJH患者颈椎活动度的研究仅限于矢状面上,缺乏颈椎在其他平面上的研究。高原地区气温低,颈部软组织弹性降低,影响颈椎活动范围。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原全身关节过度活动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特征。方法纳入受试者40人,健康人21人为对照组,GJH患者19人为实验组。使用一款新型运动功能训练与评估系统RIABLOTM(Co Rehab,Trento,Italy),进行颈椎活动度的评估。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颈椎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活动度数据采集,包括颈椎主动和被动活动度。每个动作测3次,取平均值。使用SPSS25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统计描述数据变化。结果在颈椎的矢状面活动度上,与健康组相比,GJH组的主动颈椎屈曲活动度增加了4.46°(P=0.036);被动颈椎屈曲活动度增加了5.15°(P=0.023)。在颈椎的冠状面活动度上,与健康组相比,GJH组的主动颈椎左侧屈活动度增加了4.81°(P=0.035);主动颈椎右侧屈活动度增加了5.97°(P=0.008);被动颈椎右侧屈活动度增加了4.83°(P=0.047)。结论相比健康人群,高原GJH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增加,这可能意味着高原GJH患者的颈椎的不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关节 颈部软组织 颈椎活动度 冠状面 过度活动 评估系统 描述数据 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不同体位对肢体肿胀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洁 田义华 +2 位作者 唐永利 赵庆华 黄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不同摆放体位对术后患肢肿胀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不同摆放体位对术后患肢肿胀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30°的自制抬高垫上。B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60°的自制抬高垫上。抬高72 h后观测患肢肿胀程度、皮下血肿面积、水泡及皮温情况,并记录膝关节被动与主动屈曲角度。结果:2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皮下血肿面积、水泡及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最大被动关节屈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最大主动关节屈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髋30°、屈膝30°比屈髋30°、屈膝60°更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增加患肢主动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体位 肢体肿胀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晓菊 胡雁 +2 位作者 黄嘉玲 陆箴琦 陆劲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设计适合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肢体锻炼的渐进式康复操,并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渐进式康复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和生命质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样本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名... 目的设计适合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肢体锻炼的渐进式康复操,并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渐进式康复护理改善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和生命质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样本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名。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6个月的渐进式康复护理,包括早、中、晚三套渐进式康复操,乳腺癌康复讲座和个体化咨询。以肩关节活动度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为主要指标,分别在术后10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在术后10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趋势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的得分趋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干预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是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提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关节活动度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度对远期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玉梅 何洁 +4 位作者 黄萍 杨洁 袁玉霞 彭娇 张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86-1888,共3页
目的观察65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分析随访结果,探讨提高TKA患者膝关节ROM和康复训练感觉质量的方法。方法查阅657例TKA患者的病历、HSS评分表、AKS评分表,记录... 目的观察65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分析随访结果,探讨提高TKA患者膝关节ROM和康复训练感觉质量的方法。方法查阅657例TKA患者的病历、HSS评分表、AKS评分表,记录术后1 d、3 d、1周、2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膝关节ROM,观察术后早期膝关节ROM对远期活动度的影响。结果 657例TKA患者中,5例(0.76%)术后1周伸直滞缺5°~10°,1例(0.15%)术后1年伸膝滞缺10°;401例(61.04%)术后1周屈膝度数≥90°,256例(38.96%)术后1周屈膝度数〈90°;597例(90.87%)术后2周屈膝度数90°~100°,60例(9.13%)术后2周屈膝度数〉100°;276例(42.01%)术后1年屈膝度数100°~110°,381例(57.99%)术后1年屈膝度数〉110°;术后第1天和第2周膝关节屈膝度与术后1年呈正相关(P〈0.05),而术后第3天和第1周与术后1年屈膝度数无关(P〉0.05)。657例TKA患者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膝关节的屈膝度数可预测远期可达到的度数,TKA患者术后2周屈膝度数只要≥90°,远期即可达到或超过术后第1天的屈曲角度。而早期的伸膝滞缺有可能对远期的伸膝角度产生影响。结论 TKA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不必过度强调屈膝度数,应重视患者早期的伸膝训练和训练时的感觉质量,避免剧烈疼痛,提高患者长期训练的主动性和依从性,进而提高最终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活动度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关节松动术对继发性冻结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2例报告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雪强 郑洁皎 徐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8-360,共3页
动态关节松动术(mobilization with movement,MWM)是由新西兰的物理治疗师Brian R Mulliganr和其同事经过数年研究而提出。这种技术应用了关节内的持续滑动并配合关节的生理运动,可由受试者主动完成或由治疗师被动完成。
关键词 关节活动度 关节松动术 继发性 物理治疗师 冻结 生理运动 新西兰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reg细胞变化及与病情活动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瑞林 陶怡 +3 位作者 邱可为 黄文辉 黄成辉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Treg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病情活动度、RA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0例RA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Treg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与病情活动度、RA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40例RA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0及TGF-β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p3 mRNA,分析Treg细胞百分率与病情活动度及RA相关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36±1.55)%vs(7.49±1.46)%,P<0.01],Foxp3mRNA表达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RA组IL-10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而TGF-β1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IL-10水平与Treg细胞百分率及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正相关;R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率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患者疼痛模拟视觉评分、健康评估问卷、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临床和实验室病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RF、抗CCP抗体滴度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中Treg细胞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异常,疾病活动度越高的患者可能Treg细胞数量减少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 TREG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盂肱关节活动度变化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玉雷 敖英芳 +6 位作者 崔国庆 唐朝枢 张靓 娄利霞 周业波 朱敬先 赵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6,292,共5页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测量大鼠盂肱关节活动范围(ROM)的方法测量糖尿病大鼠盂肱关节活动度,建立与探讨糖尿病性冻结肩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方法: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5)和对照组(n=4),糖尿病组予高果糖饮食,对照组予正常饮食...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测量大鼠盂肱关节活动范围(ROM)的方法测量糖尿病大鼠盂肱关节活动度,建立与探讨糖尿病性冻结肩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方法: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5)和对照组(n=4),糖尿病组予高果糖饮食,对照组予正常饮食。12周时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13周时测空腹血糖、血胰岛素、甘油三酯浓度和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R),同时取材测量每只鼠双侧盂肱关节的外展、内收、外展0度位和90度位内外旋的角度,计算并比较两组大鼠盂肱关节冠状面、水平面和矢状面的活动范围。结果:(1)糖尿病组大鼠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血胰岛素、甘油三酯浓度和HOMA-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糖尿病组大鼠盂肱关节活动度平均值在冠状面下降14.6%,在矢状面下降22.8%,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和0.031),水平面下降20.4%,但差别不显著(P=0.077)。(3)糖尿病组大鼠10个盂肱关节中有2个(20%)在3个平面活动度同时下降。(4)糖尿病组双侧盂肱关节在3个关节活动平面的ROM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长期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会出现类似2型糖尿病的表现,同时双侧盂肱关节活动范围均会下降,其中对外展90度位旋转活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肱关节 糖尿病大鼠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雪峰 贾广良 +1 位作者 胡晓丽 孙婷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前后脑瘫患儿肢体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对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中药熏洗,分别于每次熏洗前、后对患儿进行肌张力评级,同时对髋关节被动屈曲角度、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进行测量,评定中药熏洗前后患儿...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前后脑瘫患儿肢体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对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中药熏洗,分别于每次熏洗前、后对患儿进行肌张力评级,同时对髋关节被动屈曲角度、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进行测量,评定中药熏洗前后患儿肌张力改善情况,以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以评价中药熏洗的即刻疗效。结果:对熏洗后肌张力、髋关节、膝关节的改善情况进行即刻疗效分析,其总有效率分别达80%、83.3%、86.7%,说明患儿经熏洗后的即刻疗效较好;熏洗后肌张力评分明显较及熏洗前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髋关节、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即刻屈曲角度)较熏洗前增加,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经熏洗后患儿肌张力以及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熏洗前。结论:应用中药熏洗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为推拿及功能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减轻患儿康复训练中的痛苦,充分体现中医药整体化治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中药熏洗 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及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静 陈进伟 +4 位作者 李芬 谢希 杜金烽 毛妮 高洁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采用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侵蚀,探讨其敏感性并评价其在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频灰阶超声联合PDuS对56例早期Ra患者进行骨侵蚀评价及滑膜炎评分,并同时测定临床及实验室指标... 目的:采用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侵蚀,探讨其敏感性并评价其在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频灰阶超声联合PDuS对56例早期Ra患者进行骨侵蚀评价及滑膜炎评分,并同时测定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包括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健康调查问卷(haQ)。对其中20例患者进行手腕X线及MRi增强扫描。结果:超声发现骨侵蚀是X线检查5.7倍,与MRi检查基本相符(91.5%)。与体格检查相比,超声检出滑膜炎的关节数是体格检查1.6倍,与MRi检查基本一致(95.7%)。PDuS活动性滑膜炎关节计数及关节指数评分与DaS28、血沉、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与haQ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灰阶联合PDuS是评价早期RA患者骨侵蚀及疾病活动度的敏感及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 疾病活动度 超声 能量多普勒 骨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上肢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瞿畅 丁晨 +1 位作者 王君泽 高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了简化人体上肢关节活动度测量过程,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度,实现活动度的自动测量,提出一种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测量方法。通过Kinect传感器,捕捉上肢各关节点位置,将关节点数据传至计算机;通过检测上肢体运动平面偏离人体冠状面... 为了简化人体上肢关节活动度测量过程,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度,实现活动度的自动测量,提出一种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测量方法。通过Kinect传感器,捕捉上肢各关节点位置,将关节点数据传至计算机;通过检测上肢体运动平面偏离人体冠状面、矢状面和轴向面的距离,规范上肢的测量动作;自动计算肩、肘等关节各科目的活动度数值,由体感人机交互界面实时反馈测量结果。用该方法对40位受测者分5组(每组8人)进行测量试验,并根据t检验法,得到肩关节外展、内收、屈曲、伸展以及肘关节屈曲科目的 t值,分别为1.53、1.17、1.30、1.58和1.47,均小于2.776,测量结果与期望值无显著差异,表明系统的测量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交互技术 人体上肢 关节活动度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胡晓丽 王雪峰 陈雅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明确中药熏洗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作用,提高临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来源于2009年06月—2010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明确中药熏洗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作用,提高临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来源于2009年06月—2010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疗法(中药熏洗+推拿+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疗法(推拿+运动疗法)。每周6次,1个月为1个疗程。以关节活动度为主要观察指标,在患儿入组时、每个治疗周的1、3、5天治疗前后及出组时记录患儿肘、腕、髋、膝、踝等关节活动度。结果:关节活动度显效率治疗组95.83%(23/24),对照组65.22%(1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肘屈曲、髋屈曲、髋内收、髋外展、踝背屈、踝跖屈的活动度即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关节活动度疗效明显优于基础康复训练;中药熏洗配合基础康复训练具有较好的即刻疗效,主要表现为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的即时效应改善明显,提示临床应用时可将中药熏洗疗法安排在基础康复疗法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药熏洗 关节活动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球运动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沈志祥 屠其雷 刘翠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196,216,共3页
目的:研究瑞士球运动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性别和诊疗次序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均为男10例,女5例。对照组和运动组均采用腰椎水平牵引治疗,1次/日。运动组... 目的:研究瑞士球运动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性别和诊疗次序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均为男10例,女5例。对照组和运动组均采用腰椎水平牵引治疗,1次/日。运动组另外进行瑞士球运动治疗,包括腹肌和腰背肌力锻炼、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1次/天,30分钟/次,共4周。球上运动康复技术包括半卧撑、俯卧抬腿、坐位平衡训练、桥式运动和"燕式"运动。在治疗前、2周后、4周后分别测定腰椎关节活动度和步行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运动组2周后、4周后腰椎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P<0.01);运动组4周后步行能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单纯腰椎牵引相比,结合瑞士球运动治疗能改善腰椎关节活动度,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瑞士球运动 康复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功能锻炼对胸部手术后患者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都菁 马玉芬 +2 位作者 蔡梦歆 徐园 贾玉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术侧肢体疼痛感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胸外科术后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21例、观察组99例。对照组从手术当日开始至胸管拔除日进行术侧肢体肩关节循序渐进式锻炼,观察组从入院... 目的探讨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术侧肢体疼痛感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胸外科术后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21例、观察组99例。对照组从手术当日开始至胸管拔除日进行术侧肢体肩关节循序渐进式锻炼,观察组从入院当日至术后胸管拔除日进行术侧肢体肩关节上举、后伸、外旋循序渐进式锻炼。对两组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侧肩部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可减轻患者术后患侧肢体疼痛及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手术 术侧肢体 疼痛 关节活动度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