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关联翻译理论分析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意象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琼 毛玲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以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将文艺理论中的“意象”概念引入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并进一步探究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意象在其源语认知语境和译语认知语境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月亮”文学意象在传译中所呈现出的不... 以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将文艺理论中的“意象”概念引入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并进一步探究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意象在其源语认知语境和译语认知语境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月亮”文学意象在传译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意象内涵、文化亏损和摇曳多姿的意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 意象翻译 关联翻译理论 文化语境 IMAG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中的互文性翻译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桂英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互文性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意图或者交际意图的文化亏损。旨在把互文性的探讨纳入关联翻译理论领域。
关键词 互文性 信息意图 交际意图 文化亏损 关联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意与关联——关联翻译理论与口译释意理论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乔小六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7-180,共4页
尽管受到质疑,"释意理论"目前仍然是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的主导理论流派。而关联翻译理论极少用于口译解释。文章从两种翻译理论各自范畴的翻译过程、翻译目的和翻译主体进行适当比较,以期口译翻译理论能在借鉴其他翻译理论基... 尽管受到质疑,"释意理论"目前仍然是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的主导理论流派。而关联翻译理论极少用于口译解释。文章从两种翻译理论各自范畴的翻译过程、翻译目的和翻译主体进行适当比较,以期口译翻译理论能在借鉴其他翻译理论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意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 意义 意图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翻译理论在茶企简介翻译中的实用性
4
作者 郭坤荣 史梦娇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0-191,共2页
茶企简介是茶企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本文基于茶企简介翻译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关联翻译方法。本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找准一组褒贬中性词库,然后提取出待测词与词库中基准词词汇的极性义原、词性、其它义原,计算相应的相似度,并分别给出... 茶企简介是茶企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本文基于茶企简介翻译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关联翻译方法。本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找准一组褒贬中性词库,然后提取出待测词与词库中基准词词汇的极性义原、词性、其它义原,计算相应的相似度,并分别给出合适的权重值,由此计算出待测词与基准词的相似度,最后判断待测词的关联倾向,希望该方法的提出可以进一步加快中国茶企的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茶企 简介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贾平凹作品文化内涵词的德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莹 张世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4,共3页
文章以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贾平凹作品德译本中有代表性的译例,探讨汉语独特文化内涵词的德译策略。研究表明,译者在进行原文释义时,应灵活运用直译、厚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尽可能寻找文化意象间的对等性或关联性,当出现文化缺省时... 文章以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贾平凹作品德译本中有代表性的译例,探讨汉语独特文化内涵词的德译策略。研究表明,译者在进行原文释义时,应灵活运用直译、厚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尽可能寻找文化意象间的对等性或关联性,当出现文化缺省时,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寻找最佳关联,满足读者的认知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文化内涵词 贾平凹 最佳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翻译理论的译意观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蓊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199-202,共4页
一、导言除当今流行的P.Newmark形式语言学翻译理论模式和R.Bel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模式外,Ernst-AugustGut于1991年出版的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 一、导言除当今流行的P.Newmark形式语言学翻译理论模式和R.Bel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模式外,Ernst-AugustGut于1991年出版的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标志着语用学翻译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认知环境 译文读者 最佳关联 语境效果 交际双方 处理努力 关联理论 语内交际 推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联理论视角审视翻译中的读者介入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莹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翻译研究中一直以译者和译作为重点,而很少关注读者的研究。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元关系的交际行为,由此将读者纳入翻译过程,从而确立了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关联翻译的视角出发,从历时和共时... 翻译研究中一直以译者和译作为重点,而很少关注读者的研究。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元关系的交际行为,由此将读者纳入翻译过程,从而确立了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关联翻译的视角出发,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考察了翻译中的读者介入,论证了读者的主体参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翻译过程 读者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明示与指导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静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字幕翻译最高标准是在规定的时空里提供相关性最强的高效度信息。本文在探讨关联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最佳关联、明示作用与字幕翻译的密切关系,提出字幕翻译要以构建最佳语境为目标,在关联翻译观指导下翻译的字幕可使观众付出最小... 字幕翻译最高标准是在规定的时空里提供相关性最强的高效度信息。本文在探讨关联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最佳关联、明示作用与字幕翻译的密切关系,提出字幕翻译要以构建最佳语境为目标,在关联翻译观指导下翻译的字幕可使观众付出最小的努力便能对剧情内涵完整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字幕翻译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友人》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昂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对于李白名诗《送友人》翻译的批评多从文学的角度作出,从关联翻译理论对其四种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不失为一种尝试,其可用以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在诗歌翻译批评中的可行性,其作用就在于诗歌文... 对于李白名诗《送友人》翻译的批评多从文学的角度作出,从关联翻译理论对其四种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不失为一种尝试,其可用以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在诗歌翻译批评中的可行性,其作用就在于诗歌文本翻译的多元阐释中,为诗歌翻译批评提出另一个可供参照的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友人 关联翻译理论 最佳关联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与格特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曦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0,共5页
奈达与格特的翻译理论都是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翻译理论。由于研究角度和重点不同,两种理论差异显著。但毕竟它们研究的客体相同,都是对翻译规律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揭示,所以两种理论在翻译的本质、语言共性、动态对等、以读者为中心等方... 奈达与格特的翻译理论都是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翻译理论。由于研究角度和重点不同,两种理论差异显著。但毕竟它们研究的客体相同,都是对翻译规律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揭示,所以两种理论在翻译的本质、语言共性、动态对等、以读者为中心等方面有不少共识。目前国内译界对两种理论持不同态度,其根源就在于译论研究中存在着种种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 格特 对等翻译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自题小像》中典故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琼英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鲁迅先生的旧体诗《自题小像》里有许多中外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充满了隐喻和象征,具有多元阐释性。目前对其译本的批评还是停留在对语义因素的考察上,缺乏从交际层面对交际认知语境的研究,所做的评析难免有失偏颇。本文试图运用关联... 鲁迅先生的旧体诗《自题小像》里有许多中外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充满了隐喻和象征,具有多元阐释性。目前对其译本的批评还是停留在对语义因素的考察上,缺乏从交际层面对交际认知语境的研究,所做的评析难免有失偏颇。本文试图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标准,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自题小像》中典故的五种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探索通过认知语境来寻找翻译最佳关联性的途径。以期为具有多元阐释性文本的翻译批评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关联翻译理论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乡偶书》英译文关联理论评析
12
作者 茹鲜姑丽·吾拉音 《福建茶叶》 2019年第5期226-228,共3页
目前对唐诗《回乡偶书》及其翻译的研究集中在功能语法和英汉对比视角。因此,本文运用关联翻译理论对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原诗及四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关联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评析中的适用性,探讨四种译本的读者所付出的推理努... 目前对唐诗《回乡偶书》及其翻译的研究集中在功能语法和英汉对比视角。因此,本文运用关联翻译理论对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原诗及四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关联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评析中的适用性,探讨四种译本的读者所付出的推理努力和取得的语境效果之间的关系,对该诗翻译评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回乡偶书(其一)》 诗词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以《浮躁》中的俗语典故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亚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6-167,共2页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以《浮躁》中的俗语典故翻译为例,探讨汉语独特文化意象英译的翻译方法。研究表明: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推导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通过直译加注、舍去形象意译或者转换形象等途径,...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以《浮躁》中的俗语典故翻译为例,探讨汉语独特文化意象英译的翻译方法。研究表明:汉语独特文化意象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推导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通过直译加注、舍去形象意译或者转换形象等途径,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独特文化意象 认知语境 交际意图 最佳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中的互文性现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奕娇 胡燕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4-157,共4页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传递,尽量减少因文化亏损而造成的互文性缺失,寻找文本间的最佳关联,获取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抓住互文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对源发语文本作出语境假... 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传递,尽量减少因文化亏损而造成的互文性缺失,寻找文本间的最佳关联,获取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抓住互文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对源发语文本作出语境假设,来获取最佳关联,为作者、译文读者架起最佳理解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文化缺失 关联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尚书》现代性的历史理据与当代诠释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明女 钱宗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7,共9页
《尚书》作为中华传统的元典,具有超越中华文明的普适性,这也是其现代价值的历史理据。现代价值需要当代诠释者的诠释才能实现,传统的诠释理念和方法适应了历史的需要,虽然有些仍然需要传承,但有些已经过时。而且,在新的时空辖域中,《... 《尚书》作为中华传统的元典,具有超越中华文明的普适性,这也是其现代价值的历史理据。现代价值需要当代诠释者的诠释才能实现,传统的诠释理念和方法适应了历史的需要,虽然有些仍然需要传承,但有些已经过时。而且,在新的时空辖域中,《尚书》的诠释还需要创新。权力话语理论、关联翻译理论、现代诠释理论等为《尚书》的现代诠释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可借以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激活文本再生的新能量。在跨文化语境下借鉴现代理论研究《尚书》现代性的历史理据与当代诠释,对于古籍研究的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现代性 诠释学 话语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语境”非彼“语境”
16
作者 王金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3-18,共6页
本文认为语境这一概念在关联(翻译)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及其他语言学派乃至各大翻译理论学派提出的语境概念大相径庭。因此,应当将关联理论的语境与之区分开来,并且应当正确认识这一概念与关联理论其他核心概念之... 本文认为语境这一概念在关联(翻译)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及其他语言学派乃至各大翻译理论学派提出的语境概念大相径庭。因此,应当将关联理论的语境与之区分开来,并且应当正确认识这一概念与关联理论其他核心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否则,很难真正发挥关联理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关联翻译理论 系统功能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