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量子多体理论的一种非微扰途径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顺金 左维 郭华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9-138,共40页
本文从原子核物理学的实验事实和理论经验出发,阐述了原子核及量子多体关联动力学的基本物理思想与理论方法,介绍了它的主要的理论结论和重要的应用成果。文章侧重于物理思想深入浅出的陈述和理论结果的诠释,包含了量子场的关联动力... 本文从原子核物理学的实验事实和理论经验出发,阐述了原子核及量子多体关联动力学的基本物理思想与理论方法,介绍了它的主要的理论结论和重要的应用成果。文章侧重于物理思想深入浅出的陈述和理论结果的诠释,包含了量子场的关联动力学的最新结果和对量子关联动力学应用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 量子多体动力学 关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原子核巨共振的非微扰研究与二体关联动力学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顺金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9-429,共11页
本文考察了核物理研究的新进展,从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并存与交织的观点,评述了原子核巨共振的研究;介绍了近年来用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研究热原子核巨共振的新进展。同时,对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的物理内容以及用它描述原子核小振... 本文考察了核物理研究的新进展,从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并存与交织的观点,评述了原子核巨共振的研究;介绍了近年来用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研究热原子核巨共振的新进展。同时,对原子核二体关联动力学的物理内容以及用它描述原子核小振幅运动和重离子核反应中规则运动与无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体关联动力学 巨共振 非微扰 热原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思想的发展
3
作者 王顺金 曹文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87-94,共8页
本文从核物理学思想发展的角度,并在核结构与核反应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上,考察和阐述了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同时,还简述了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与其它核多体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 原子核理论 格林函数 密度矩阵 核多体关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多体理论的某些进展——在艰辛而诱人的基础研究道路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顺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63,共8页
根据自己的学术阅历,作者展望了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物理学基础研究的诱人前景;基于对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完备性的置疑,预示还有新的物理学基本规律有待人们去发现.作者也强调了物理学横向研究的重要性,并就自己在量子多体理论方面... 根据自己的学术阅历,作者展望了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物理学基础研究的诱人前景;基于对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完备性的置疑,预示还有新的物理学基本规律有待人们去发现.作者也强调了物理学横向研究的重要性,并就自己在量子多体理论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关联动力学 代数动力学 量子多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理论
5
作者 吉世印 何淦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2-35,共4页
中能重离子碰撞是自洽平均场效应、二体碰撞效应和泡利阻塞效应交互作用的领域。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应使用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理论,BUU方程是包容了以上3种效应的可计算方案,本文由多体关联动力学经适当近似过渡到了BUU方程... 中能重离子碰撞是自洽平均场效应、二体碰撞效应和泡利阻塞效应交互作用的领域。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应使用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理论,BUU方程是包容了以上3种效应的可计算方案,本文由多体关联动力学经适当近似过渡到了BUU方程,并讨论了与此相关的几种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多体关联动力学 BUU方程 原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odynamic modeling and joint reaction prediction for 3-PRS PKM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俊 赵艳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971-2979,共9页
To gai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oad state of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s(PKMs), a methodology of elastodynamic modeling and joint reaction prediction is proposed. For this purpose, a Sprint Z3 model is used a... To gai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oad state of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s(PKMs), a methodology of elastodynamic modeling and joint reaction prediction is proposed. For this purpose, a Sprint Z3 model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of joint reaction analysis. The substructure synthe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deriving an analytical elastodynamic model for the 3-PRS PKM device, in which the compliances of limbs and joints are considered. Each limb assembly is modeled as a spatial beam with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supported by lumped virtual springs at the centers of revolute and spherical joints. By introducing the deformation compatibility conditions between the limbs and the platfor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system are obtained. After degenerating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into quasi-static equa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gravity on system deflections and joint reaction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kinematic calibration and component strength calculations as well a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s of the 3-PRS PKM modu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moving platform in the direction of gravity caused by gravity is quite large and cannot be ignored. Meanwhile, the distributions of joint reactions are axisymmetric and position-dependent. It is worthy to note that the proposed elastodynamic modeling method combines the benefits of accuracy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concision of analytical method so that 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joint reactions of a PKM throughout its entire workspace in a quick and accurate manner. Moreover, the present model can also be easily applied to evaluating the overall rigidity performance as well as statics of other PKMs with high efficiency after minor mod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kinematic machine (PKM) 3-PRS PKM Sprint Z3 head elastodynamic modeling joint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