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关联网络承压能力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特征分析与压力测试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卫红 刘紫仪 +1 位作者 郑迪文 王力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43,共11页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制造业关联网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制造业关联网络承压能力研究尤为重要。为应对这一形势,基于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投入产出表,借助产业集群三角形化方法识别并构建制造业关联网络,结合最大权树法分析制造业关...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制造业关联网络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制造业关联网络承压能力研究尤为重要。为应对这一形势,基于2017年、2018年和2020年投入产出表,借助产业集群三角形化方法识别并构建制造业关联网络,结合最大权树法分析制造业关联网络特征,并测试不同程度冲击对制造业关联网络产生的压力。研究发现:①化学产品是制造业关联网络的核心产业,但其核心地位呈下降趋势;②总体而言,制造业对整个关联网络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强,非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较强;③随着压力源头产业直接关联产业数量的增加,制造业关联网络所承受的压力呈下降趋势;随着压力源头产业与其它产业关联程度的下降,制造业关联网络承受的压力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可为制造企业应对承压状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关联网络 产业承压能力 投入产出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间RFID标签有效识别及制造信息自动关联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闯 江平宇 杨小宝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产品编码(EPC)和自动身份识别(Auto-ID)的智能车间RFID标签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对智能车间中制造资源种类的详细划分,在EPC Global编码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类型和序列号两个自定义字段,得到了车间内部制造资源的RFI...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产品编码(EPC)和自动身份识别(Auto-ID)的智能车间RFID标签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对智能车间中制造资源种类的详细划分,在EPC Global编码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类型和序列号两个自定义字段,得到了车间内部制造资源的RFID编码结构;根据在制品(WIP)的设计信息和生产数据形成工件制造逻辑,进而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制造资源信息在群属、空间、时间上的自动关联;最后对WIP的RFID标签和制造信息的自动关联进行了实验,以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及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间 射频识别 标签有效识别 制造信息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关联: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利益联结与关系再构——从地方政府行为切入 被引量:12
3
作者 邢成举 周思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1,共11页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依托企业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而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在于,通过地方政府的主导以及针对企业开展的经济、情感、社会和政治动员,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形成了经济、组织、社会互动等层...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依托企业等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而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在于,通过地方政府的主导以及针对企业开展的经济、情感、社会和政治动员,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形成了经济、组织、社会互动等层面的新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不仅使得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建立了相对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还再构了地方政府、企业与贫困户的关系。通过关联的制造,贫困户被嵌入多类型的产业链条,而企业则通过利益分享促进了贫困户的脱贫。制造关联对扶贫工作的促进能够展现中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分展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功能,但该模式下承担脱贫帮带责任的企业也面临多重困境。因此,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需要关联关系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非单向性的利益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关联 企业动员 利益联结 关系再构 产业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旧换再”和“以旧换新”策略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景熠 杜鹏琦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9-352,399,共15页
针对原始制造商实施“以旧换新”策略、隶属于同一集团的关联再制造商同时实施“以旧换再”策略的运营决策问题,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多元需求下的两阶段模型,并分析了最优均衡解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置换回收价格的提高,“以旧换再... 针对原始制造商实施“以旧换新”策略、隶属于同一集团的关联再制造商同时实施“以旧换再”策略的运营决策问题,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多元需求下的两阶段模型,并分析了最优均衡解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置换回收价格的提高,“以旧换再”消费市场会挤兑“以旧换新”消费市场,或者“直购新品”消费市场会挤兑“直购再制品”消费市场,但两者不会同时发生;而政府“以旧换再”补贴的提高会引起这两类挤兑效应同时发生;“以旧换再”补贴能够促进废旧产品回收,扩大再制造产品市场份额,但不一定有利于原始制造商和关联再制造商的盈利;只有当补贴超过某一阈值时,其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才会消除,并且通过提升再制造技术的节能降本水平,可以降低阈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旧换再 以旧换新 关联制造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