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联—顺应模式下英语化妆品品牌名汉译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袁大梦
韩卫红
-
机构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18年第4期225-226,共2页
-
文摘
品牌名作为商品的"面子",是连接化妆品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桥梁。适宜准确的品牌译名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然而很多品牌名翻译仅仅采用简单的直译法,忽略了跨文化贸易这一背景。该文以英语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为研究对象,将关联—顺应模式引入英语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旨在为商品品牌名的翻译提供理论指导。文章指出,在进行商品品牌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做到译名与产品、目的语消费者达到最佳关联,还应考虑到译名要与目的语语言,社会文化和目的语消费者心理情感因素进行关联顺应,从而让源语消费者和目的语消费者对同一品牌名产生共鸣。
-
关键词
关联—顺应模式
化妆品品牌名
汉译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关联-顺应视角下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模糊探究
- 2
-
-
作者
廖训宽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0期75-78,89,共5页
-
文摘
模糊语言学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将近40年的,前20多年间曾有过一些回顾和总结,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反思,有利于模糊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但在最近10年中,国内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虽然数量多,但是论题过于集中,涉及面不广,应用目的不强。该文利用关联—顺应视角,定性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现中西方文化维度,语言表达及思维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关联—顺应跨文化交际
语用模糊
-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占喜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
出处
《外文研究》
2013年第3期85-91,107-108,共9页
-
文摘
本文对前人有关"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的学术观点做出反思性回顾,认为:该方面的讨论,有必要从翻译实践层面的探讨提高到理论建构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并在"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理论框架内,结合"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运用文化意象翻译语料进行分析例证,尝试提出"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旨在对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其从传统译论要求忠实于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当前译论主张发挥译者主体性意识矛盾不安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
-
关键词
译文读者认知和谐
语用翻译策略
关联—顺应研究路向
文化意象译例分析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译者对话语标记语程序性意义认知与产出的语用视角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占喜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
出处
《外文研究》
2015年第1期84-88,10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课堂教学的语用学研究"(08BYY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语用翻译学原理"(07JC740004)
国家公派留学访问学者项目"语用翻译研究"(2010844236)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在笔者(2007,2012)提出的"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框架内,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传达话语标记语的程序性意义的动态过程。我们认为:译者的语用思维应该聚焦于传达话语标记语的程序意义所产生的语境效果,为达此目的,译者要正确认知处理话语标记语所标示的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明晰其引导读者的思维的特定方向,找到与作者的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然后在该最佳关联的引导下,译者需要根据译文读者的认知思维方式,遵照译文话语的谋篇布局规律,灵活选择话语标记语,传达出作者试图传达的语境效果,确保译文读者的认知和谐,以完成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
关键词
话语标记语翻译
程序性意义
语境效果
语用思维
关联—顺应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