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教师道德及其建设路径重构
1
作者 蔡辰梅 康米 屈小漫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师德建设的系统筹划基于作为底层逻辑的教师道德认知。对教师道德本质的认知需要突破个体实在论而发现其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本质:基于关系而存在,在关系中存在并且为了关系而存在。教师道德由共时性关系“涌现”和历时性关系“沉淀”的建... 师德建设的系统筹划基于作为底层逻辑的教师道德认知。对教师道德本质的认知需要突破个体实在论而发现其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本质:基于关系而存在,在关系中存在并且为了关系而存在。教师道德由共时性关系“涌现”和历时性关系“沉淀”的建构机制形成。基于此,师德建设的关系路径重构需从三方面着手:经由关系伦理启蒙而重构教师的道德观;以关系责任替代个体责任,进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师德建设共同体;基于教师道德的关系嵌入性而实施网络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道德 个体实在论 关系性本质 关系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职责的界定:责任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55
2
作者 秦荣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共6页
国家审计职责的合理确定是审计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为国家审计职责确定提供了原则性的框架和先决性的约束条件。基于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把国家审计置于与之相联系的几种关系中进行审视,通过对五对基... 国家审计职责的合理确定是审计制度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为国家审计职责确定提供了原则性的框架和先决性的约束条件。基于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把国家审计置于与之相联系的几种关系中进行审视,通过对五对基本关系的分析探讨国家审计应承担的基本责任,形成了国家审计职责的基本框架,即重构国家审计与政府的责任关系;重释各级国家审计之间的责任关系;重建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的责任关系;重塑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责任关系;重理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责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职责 受托经济责任 责任关系 政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府与公民责任关系论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建荣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公共危机的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作为公共危机治理制度的供给者、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掌握者以及危机信息传播的中枢,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承担着防范风险、化解危机的关键责任,这不仅是现代政府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 在公共危机的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作为公共危机治理制度的供给者、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掌握者以及危机信息传播的中枢,其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承担着防范风险、化解危机的关键责任,这不仅是现代政府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追求。然而,政府长期包揽一切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却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过分依赖政府,对于自身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责任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从而造成了政府责任的超负荷状态,而公民责任的承担却处于缺失与不足的局面。因此,为了使政府与公民在公共危机的治理过程中形成权责对等、相互信赖、上下联动、协同合作的互动关系,最终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对于公共危机的"善治",公民责任承担就成为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应然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政府 公民 责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分析的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责任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汪飞燕 赵定涛 《管理学报》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中,存在着政府与公共服务的代理企业之间的责任不清和相互推诿的问题。在分析政府与代理企业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运用混合博弈方法,分析探讨了通过监督等措施来促使公共责任实现的途径,并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公共服务民... 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中,存在着政府与公共服务的代理企业之间的责任不清和相互推诿的问题。在分析政府与代理企业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运用混合博弈方法,分析探讨了通过监督等措施来促使公共责任实现的途径,并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从公众到代理企业的责任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化 公共服务 博弈论分析 责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清单制度的建构理念与责任关系 被引量:16
5
作者 崔浩 桑建泉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第6期61-65,共5页
建立与权力清单相匹配的责任清单,形成完善的权力与责任清单制度体系,是有效保障政府权力规范运行的基础和依据。建构责任清单制度需要明确"责任"性质、确立正确的建构理念目标,制度设计要处理好责任与权力、责任与义务、责... 建立与权力清单相匹配的责任清单,形成完善的权力与责任清单制度体系,是有效保障政府权力规范运行的基础和依据。建构责任清单制度需要明确"责任"性质、确立正确的建构理念目标,制度设计要处理好责任与权力、责任与义务、责任与效能、责任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要不断完善责任清单制度内容和配套措施,及时解决责任清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责任清单制度的顺畅实施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清单 建构理念 责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涛 张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4-96,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必然凸显中国审计特色,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创的审计领域,其极具代表性。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的审计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经济责任上。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必然凸显中国审计特色,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创的审计领域,其极具代表性。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的审计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经济责任上。因此,我们以一种倒推的方式建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应以经济责任关系为逻辑起点。文章将以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试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以此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框架,这在其现实性上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 起点与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连带责任关系下的银行信贷契约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千红 宋维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关系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银行构建新型信贷契约提供了基础。本文的研究着眼于抵押不足的借款者,从银行占优的立场出发,以借款者通过收益共享方式自发组成的团体为研究设定,从形成团体连带责任关系分析入手,提出银行为具有连带责... 关系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银行构建新型信贷契约提供了基础。本文的研究着眼于抵押不足的借款者,从银行占优的立场出发,以借款者通过收益共享方式自发组成的团体为研究设定,从形成团体连带责任关系分析入手,提出银行为具有连带责任关系的团体成员提供贷款的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可以通过设计契约在连带责任的团体贷款下实现最大化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贷款 团体连带责任关系 银行信贷 契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务一体化改革进程中利益相关者责任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仓海 王甜甜 《水利经济》 2017年第3期7-11,共5页
为了更好地深化水务改革,从改革的目的和内涵出发,以利益相关者偏好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政府、水务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在水务一体化管理进程中的偏好和责任要求,由此形成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关系结构。针对现实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关系... 为了更好地深化水务改革,从改革的目的和内涵出发,以利益相关者偏好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政府、水务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在水务一体化管理进程中的偏好和责任要求,由此形成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关系结构。针对现实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关系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权责挂钩的考核制度、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平台、强化社会监督力量对于政府和水务企业的外部约束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一体化 利益相关者偏好 责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会计理论框架及其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吕文超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37,共3页
一、矿产资源会计的理论前提(一)矿产资源的客观属性决定其“先天”价值存在性矿产资源具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维持生存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从根本上构成了矿产资源的客观价值。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体现... 一、矿产资源会计的理论前提(一)矿产资源的客观属性决定其“先天”价值存在性矿产资源具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维持生存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从根本上构成了矿产资源的客观价值。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稀缺性,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合理地开采使用矿产资源已经迫在眉睫。从另一方面来说,矿产资源的稀缺就使人类不得不面临矿产资源的“价值争夺”,这就使矿产资源具有了一种潜在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责任关系 企业社会 会计理论 客观价值 人类生存 科学的方法 客观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审计风险及其责任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联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41,共4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社会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于社会审计职业之中,它将可能给被审单位、相关第三者国家等带来事实上的损失.因此,为促进社会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社会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于社会审计职业之中,它将可能给被审单位、相关第三者国家等带来事实上的损失.因此,为促进社会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社会审计风险及其责任理属当务之急.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 审计工作 社会审计组织 责任主体 被审单位 责任关系 审计职业界 审计技术 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责任与审计关系新探
11
作者 耿建新 《武汉财会》 1989年第2期32-32,共1页
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与审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少同志认为经济责任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互分离形成的,并认为这是审计关系得以建立,产生审计行为、审计思想和审计制度的前提条件。对此,我想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再探讨。一... 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与审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少同志认为经济责任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互分离形成的,并认为这是审计关系得以建立,产生审计行为、审计思想和审计制度的前提条件。对此,我想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再探讨。一、应分类认识经济责任的特点和由此而产生的审计关系。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关系可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管理区域及管理层次的划分,形成各级管理者在所有权统一的前提下对最高管理当局负有的经济责任;另一则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双方都具有法律认可的地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经营者进行自主经营后对所有者负有的经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关系 前提条件 所有权 经营者 审计人 经营权 所有者 管理者 管理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文静 郭永瑾 +1 位作者 宋国明 张琳琼 《卫生经济研究》 2011年第7期54-55,共2页
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作为三种不同审计类型,在审计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早期审计多为弊端审计,进而发展为财务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加强对... 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审计作为三种不同审计类型,在审计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早期审计多为弊端审计,进而发展为财务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我国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产生于受托关系,由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财务审计 管理审计 领导干部 绩效审计 责任关系 相分离 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与“经济责任”关系浅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慎 延安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2年第3期62-62,共1页
现在,审计理论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审计起源于经济责任关系。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经济责任关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越发展,管理层次越增多。
关键词 责任关系 审计理论界 管理层次 经济发展 审计史学 社会进步 审计力量 监督检查 诚实性 历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性师生关系: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基于他者伦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博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9-44,共6页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他者伦理学提出的他者性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他”关系、“非对称”关系以及伦理责任关系,其表现出的特征包括学生作为“绝对他者”具有“他异...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他者伦理学提出的他者性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他”关系、“非对称”关系以及伦理责任关系,其表现出的特征包括学生作为“绝对他者”具有“他异性”、教师作为“责任主体”具有“为他性”、师生交往的时间观念具有“异质性”。他者性师生关系的实践方略主要涵扩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为己”到“为他”,转变教师个人的主体观念;二是从“平等对话”到“伦理责任”,重塑师生之间的交往逻辑;三是从“素质关怀”到“人文关怀”,革新师生之间的交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性 师生关系 他者伦理学 “我-他”关系 “非对称”关系 伦理责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济责任关系、审计关系和审计独立性的认识
15
作者 殷政年 《武汉财会》 1990年第3期31-32,共2页
经济责任关系、审计关系和审计独立性问题,是审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理论和审计组织模式的研究,都应首先解决这个问题。一、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关系的存在基础现代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促进了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近乎完全的分... 经济责任关系、审计关系和审计独立性问题,是审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理论和审计组织模式的研究,都应首先解决这个问题。一、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关系的存在基础现代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促进了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近乎完全的分离。一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经营管理领域,大大地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也产生了一种经济责任关系。这种关系,要求至少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授予职责的责任授予者;二是接受职责,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加以报告的责任承担者。审计则是处于经济责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保证环节,它从一个独立、客观的立场上,对责任承担者义务的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关系 审计独立性 审计人 审计工作 重要组成部分 经营者 使用效率 充分发展 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顺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三重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俊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政府与第三部门构建有效的和长效的合作关系的基本前提是理顺二者之间的三重关系,即利益关系、职能关系和责任关系。理顺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建立起共同的公共利益至上的服务旨趣和政府对第三部门的利益让与;理顺职能关系,关键在于合理确... 政府与第三部门构建有效的和长效的合作关系的基本前提是理顺二者之间的三重关系,即利益关系、职能关系和责任关系。理顺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建立起共同的公共利益至上的服务旨趣和政府对第三部门的利益让与;理顺职能关系,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各自的行为边界和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理顺责任关系,关键在于确立责任本位观和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理顺三重关系,有助于实现政府与第三部门的无缝隙对接合作,共同造福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部门 利益关系 职能关系 责任关系 协同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责任歧见剖析──与李颂银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文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章批评了“李文”对法律责任的误解,认为:“传统法理学”在法理学界并不具有明确的涵义;法律责任不是一种关系,而是一种实体,以法律责任作为构建法理学的基石范畴也存在诸多理论问题;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权属于法定机构,而不... 文章批评了“李文”对法律责任的误解,认为:“传统法理学”在法理学界并不具有明确的涵义;法律责任不是一种关系,而是一种实体,以法律责任作为构建法理学的基石范畴也存在诸多理论问题;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权属于法定机构,而不属于其他社会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理学 法律责任关系 责任认定 追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原则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景涛 马丽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Z期30-31,共2页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否客观公正,既关系到审计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效率,也关系到一个领导干部的群众形象好坏、功过是非大小甚至其政治生命的长短,所以在审计实践中必须把握好客观公正性原则。但由于经济责任关系复杂,加之审计实...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否客观公正,既关系到审计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效率,也关系到一个领导干部的群众形象好坏、功过是非大小甚至其政治生命的长短,所以在审计实践中必须把握好客观公正性原则。但由于经济责任关系复杂,加之审计实践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审计结果和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把握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正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关系,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保证审计结果和审计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公正性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经济责任关系 客观公正性 审计实践 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 主客观因素 审计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内部审计责任导向的重塑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夏飞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48-50,共3页
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国内部审计之所以陷入徘徊不前,消极被动的困境,其关键就在于认识、政策等因素所造成的责任导向模糊。为此,必须创造条件重塑我国内部审计的责任导向,一方面应加强对内... 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国内部审计之所以陷入徘徊不前,消极被动的困境,其关键就在于认识、政策等因素所造成的责任导向模糊。为此,必须创造条件重塑我国内部审计的责任导向,一方面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内向服务职能的认识,并使内部审计责任与职能取得一致,另一方面应重新认识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责任 国家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 民间审计 内向服务 经济责任关系 审计组织体系 产生与发展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经济责任: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20
作者 王永海 刘汉霞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9,共6页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经济功能的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通过对...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经济功能的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大学经济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阐述大学经济责任产生的原因,进而分析大学经济责任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真实大学经济责任履行的分析框架:谁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任、以及如何履责,以期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经济责任 概念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