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畴化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红 谭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不同的范畴化理论适用于不同的范畴,合理的范畴化理论能为语言形式负载的意义的形成与理解提供合适的解释。语言范畴分为元素范畴和关系范畴,前者适合于基于原型的范畴化理论,关注要素属性;后者适合于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理论,关注内... 不同的范畴化理论适用于不同的范畴,合理的范畴化理论能为语言形式负载的意义的形成与理解提供合适的解释。语言范畴分为元素范畴和关系范畴,前者适合于基于原型的范畴化理论,关注要素属性;后者适合于基于图式的范畴化理论,关注内在关系和“完形”特征。本文在探讨范畴化理论的同时还举例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建立“范畴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原型”指导元素范畴教学,以“图式”指导关系范畴教学,使学习者能够以“范畴”及其“次范畴”为单元储存汉语知识,从而系统、灵活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范畴 关系范畴 基于原型的范畴 基于图式的范畴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本体论范畴初探
2
作者 苏学增 《船山学报》 1986年第1期35-39,共5页
王船山所使用的本体论范畴,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范畴、关系范畴和属性范畴。所谓本体范畴,是指太极、阴阳,(纟因)缊等标示物质实体的抽象概念,这些范畴是其本体论哲学展开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所谓关系范畴,是指体用、道器、理气等范畴,... 王船山所使用的本体论范畴,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范畴、关系范畴和属性范畴。所谓本体范畴,是指太极、阴阳,(纟因)缊等标示物质实体的抽象概念,这些范畴是其本体论哲学展开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所谓关系范畴,是指体用、道器、理气等范畴,这些范畴主要用来探讨本体的多种关系,揭示本体的多种本质和内容,它们显然同本体范畴不同,它们主要反映“关系”而不是其他。所谓属性范畴,如动静、生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本体论哲学 本体范畴 关系范畴 范畴 张子正蒙注 思问录 船山哲学 太虚本动 老子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句探源 被引量:8
3
作者 蔡永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2,共7页
本文从“连”字的原始意义入手考察“连”字的意义衍生泛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种衍生泛化过程的内在规律,并论证了“连”字句历时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因在于关系范畴的范畴化而导致的关系母项和关系子项的彻底分离这一命题。
关键词 连”字句 关系范畴 范畴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谐思维的理念
4
作者 代振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Z期35-36,共2页
和谐(harmony),《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当和匀称"。老百姓讲"口中有禾为和,人皆可言为谐"。和谐就是在利益公平感及社会最低限度保障能力(温饱)基础上保证人与人之间畅所欲言、言后有为的机制。在哲学上,和... 和谐(harmony),《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当和匀称"。老百姓讲"口中有禾为和,人皆可言为谐"。和谐就是在利益公平感及社会最低限度保障能力(温饱)基础上保证人与人之间畅所欲言、言后有为的机制。在哲学上,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协调、一致、均衡、有序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辩证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 HARMONY 公平感 关系范畴 保障能力 资产阶级旧社会 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均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名词动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新民 梁文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82,共11页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名词动化的范畴化关系网络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指出了名词动化的理据。名词动化需具备三个条件:有合适的即时语境;目标语言形式与潜在的可以允准它的范型构式有足够的重合;有足够高的使用...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名词动化的范畴化关系网络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指出了名词动化的理据。名词动化需具备三个条件:有合适的即时语境;目标语言形式与潜在的可以允准它的范型构式有足够的重合;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经济原则和表达压力是名词动化的一个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化 认知语法 范畴关系网络 理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再认识
6
作者 刘兴荣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39-43,共5页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应该怎样认识,这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新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应该怎样认识,这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新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通过社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反杜林论》 社会生产 社会形式 社会劳动 部分收入 关系范畴 独立经济实体 保险基金 管理开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意义建构视域下的汉语条件句语义新探 被引量:2
7
作者 佟福奇 《外文研究》 2014年第1期37-42,105-106,共8页
本文将汉语条件句集合指称为条件关系范畴,并指出该范畴可抽象出各个语义次类,从这些次类入手探求与之相关联的交际意图,这些意图正是话语意义建构的起点。条件关系范畴的语义和交际意图紧密相连,彼此互动,在话语意义建构过程中为话语... 本文将汉语条件句集合指称为条件关系范畴,并指出该范畴可抽象出各个语义次类,从这些次类入手探求与之相关联的交际意图,这些意图正是话语意义建构的起点。条件关系范畴的语义和交际意图紧密相连,彼此互动,在话语意义建构过程中为话语形式的选择提供基础和依据,其中条件关系范畴的种种语义既与交际意图相关联,又与话语形式相关联,话语形式被采用并进入具体交际以后,也就激活了相关的语义进而传递了特定的交际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关系范畴 语义次类 交际意图 整体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价值迷失的困境——关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
8
作者 刘子杰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如果把教育质量作为一个实体范畴来讨论,即认为教育质量应该具有某种固定标准,我们就无法得出统一的答案。从本质上看,教育质量问题其实是教育价值问题,应该从...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如果把教育质量作为一个实体范畴来讨论,即认为教育质量应该具有某种固定标准,我们就无法得出统一的答案。从本质上看,教育质量问题其实是教育价值问题,应该从属于关系范畴。当我们从价值关系维度来讨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时候,这样的讨论才会有助于我们澄清认识和思维,帮助我们走出价值迷失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迷失 大众化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价值 实体范畴 关系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会计属性的若干分析——与李孝林同志商榷
9
作者 夏敏诗 《财贸研究》 1987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会计研究》1981年第2期及1984年第5期上,李孝林同志针对王文龙和刘治平两同志关于“会计应属于生产力范畴”的观点(见《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4期与《会计研究》1984年第1期)发表了不同意见。李与王、刘争论的问题是关于会计属性问... 在《会计研究》1981年第2期及1984年第5期上,李孝林同志针对王文龙和刘治平两同志关于“会计应属于生产力范畴”的观点(见《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4期与《会计研究》1984年第1期)发表了不同意见。李与王、刘争论的问题是关于会计属性问题。《李文》反对会计属于生产力范畴和上层建筑范畴,也不同意会计具有两重性的说法,但又没有正面明确提出会计的属性,从《李文》的整个内容来看,作者倾向会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然而《李文》在阐述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研究》 再生产过程 刘治平 关系范畴 价值运动 王文龙 资金运动 经济活动 有用劳动 产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