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时空关系与断块圈闭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付志方 汤达祯 +1 位作者 唐晓川 李广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复合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指断层于不同时期发育在同一地区,联合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指断层于同一地区且同期发生。这两种不同的断层组合关系形成不同的断块类型并影响其圈闭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及南阳凹陷典型断块圈闭的断层组合关系及钻... 复合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指断层于不同时期发育在同一地区,联合关系的主要特征是指断层于同一地区且同期发生。这两种不同的断层组合关系形成不同的断块类型并影响其圈闭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及南阳凹陷典型断块圈闭的断层组合关系及钻探结果,可知由断层复合关系而成的断块圈闭比由断层联合关系而形成的圈闭可靠性高,断层联合关系形成的圈闭可靠性与传递斜坡的演化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复合关系 断层联合关系 断块圈闭可靠性 传递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不稳定性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平恩 殷有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在以前的工作中,考虑直立走滑型断层地震,假设断层面微元破裂强度遵循Weibull概率分布,由细观力学方法推导出断层面的宏观本构关系是一个非线性函数,表现为弹性-软化塑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地震稳定性问题.而实际断层大... 在以前的工作中,考虑直立走滑型断层地震,假设断层面微元破裂强度遵循Weibull概率分布,由细观力学方法推导出断层面的宏观本构关系是一个非线性函数,表现为弹性-软化塑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地震稳定性问题.而实际断层大多是倾斜的,为此,本文首先建立了由围岩和倾斜断层构成的平面地震力学模型,采用宏观的断层载荷-变形的全过程曲线,详细讨论了倾斜断层地震的不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远场一旦施加位移,断层也同时错动,这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为了更好的模拟断层的初始能量累计过程,进一步对断层本构模型进行改进.考虑断层面破裂强度,采用Coulomb破裂准则,则断层表现为刚塑性本构关系,只有当断层面剪应力达到一个临界值时,断层才开始错动.研究表明,对于倾斜断层地震,与直立走滑型断层地震一样,系统刚度比β(围岩切线刚度与断层刚度最大值之比)是决定地震失稳的重要参数,只有当β<1时才会出现地震失稳,且伴随应力突跳和围岩应变能释放.当β≥1时,仅仅是断层无震滑动,不会发生地震.在远场应施以位移形式边界条件,以致地震失稳发生在平衡路径的位移转向点并伴有应力突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断层 地震不稳定性 断层本构关系 Coulomb破裂准则 平衡路径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复杂断层建模关键算法研究
3
作者 侯晓琳 强伟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29,共10页
断层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构造现象,对油气的运移、成矿作用等具有较大影响。断层建模是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断层模型准确性影响地质结构建模和属性建模质量,因此,三维复杂断层建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断层点集数据建立三维断层面网格... 断层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构造现象,对油气的运移、成矿作用等具有较大影响。断层建模是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断层模型准确性影响地质结构建模和属性建模质量,因此,三维复杂断层建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断层点集数据建立三维断层面网格模型,保证几何拓扑关系一致性,可以真实反映断层展布情况。在先验地质知识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断层之间的接触关系,自动生成符合先验知识的三维断层网格化模型,减少了人工复杂断层建模工作量,提高了三维复杂断层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建模 几何拓扑关系 断层接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群层次下风险投资多边联盟的形成 被引量:4
4
作者 罗超亮 符正平 王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0,共11页
基于中国风险投资行业中的多边联合投资实践,以"组群"为单位探讨组群成员间的关系密度在不同情境下对组群成员组建多边联盟这一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前期关系密度对于它们未来形成多边联盟... 基于中国风险投资行业中的多边联合投资实践,以"组群"为单位探讨组群成员间的关系密度在不同情境下对组群成员组建多边联盟这一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前期关系密度对于它们未来形成多边联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行业知识异质性显著增强了前期关系密度的正向效应,声誉异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关系断层显著增强了关系密度的正向作用。第四,地位断层并未显著增强关系密度的正向作用,但对多边联盟的形成却有正向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风险投资 多边联盟 关系密度 关系断层 地位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不稳定性的一个简单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平恩 殷有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73,共9页
基于断层面强度的非均匀性,将断层面的宏观破裂过程看作是断面局部微元的破裂累积过程,假设断层局部微元强度遵循Weibull概率分布,从统计力学角度推导出了宏观的断层载荷-变形的全过程本构关系。采用一维地震力学模型,以远场位移a为控... 基于断层面强度的非均匀性,将断层面的宏观破裂过程看作是断面局部微元的破裂累积过程,假设断层局部微元强度遵循Weibull概率分布,从统计力学角度推导出了宏观的断层载荷-变形的全过程本构关系。采用一维地震力学模型,以远场位移a为控制变量,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地震不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系统刚度比(围岩刚度与断层刚度之比)β是影响地震发生的重要参数,只有当β<1时才会出现地震失稳,且应力突跳发生在平衡路径曲线的位移转向点,并给出了地震过程的3个重要参数(地震后断层半错距、地震应力降和释放的弹性能)的表达式。当β≥1时,不会发生地震,仅是缓慢的断层滑动,属于无震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不稳定性 断层破裂 WEIBULL分布 断层本构关系 平衡路径曲线 应力突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河河道砂体油气选择性充注原因——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马立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9,111-112,共3页
以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曲流河河道砂体为例,对不同砂组及其内部不同砂体油气选择性充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断层的活动性是油气纵向输导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油源断层和次油源断层控制油气平面分布范围,区域性的储盖组合决定了油气纵向分... 以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曲流河河道砂体为例,对不同砂组及其内部不同砂体油气选择性充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断层的活动性是油气纵向输导的主要影响因素,主油源断层和次油源断层控制油气平面分布范围,区域性的储盖组合决定了油气纵向分布层段(砂组),断层和储盖组合是造成不同含油砂组平面和纵向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河道砂体与断层、构造等的匹配关系是同一区带同一砂组内不同河道砂体油气选择性充注的主要原因。河道砂体的物性条件对油气的选择性充注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一般在相同的成藏条件下大型河道的物性条件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选择性充注 砂组 含油砂体 砂体与断层匹配关系 新近系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渤中34区明化镇组下段油气输导体系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新涛 牛成民 +2 位作者 黄江波 曾萱 涂丹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0,112-113,共4页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渤中34区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成藏规律关系的研究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油气的富集受控于断层和砂体的分布,且断层与砂体耦合接触关系既决定了输导体系的有效性,也...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渤中34区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成藏规律关系的研究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油气的富集受控于断层和砂体的分布,且断层与砂体耦合接触关系既决定了输导体系的有效性,也决定了浅层明化镇组下段(明下段)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通过建立断层与砂体耦合接触半定量静态模型,证实断层与砂体的接触面积是影响油气充满度、储量丰度和油柱高度的重要参数,指导了渤中34-B构造的井位部署,渤中34-B-3D井砂体的含油气性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较好。实践证实,断层与砂体耦合接触关系半定量描述方法对成熟探区开拓勘探空间、寻找潜在油气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输导体系 断层与砂体耦合接触关系 油气运移 黄河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舒地堑方正断陷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
8
作者 迟丽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5,共5页
依—舒地堑方正断陷是大庆油田勘探有利的接替领域。在前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正断陷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油气成藏存在3个主控因素,一是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及成烃演化控制断陷油气分布,二是良好储集物性... 依—舒地堑方正断陷是大庆油田勘探有利的接替领域。在前人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正断陷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油气成藏存在3个主控因素,一是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及成烃演化控制断陷油气分布,二是良好储集物性及泥岩盖层是成藏的关键,三是断层与生、储、盖层的空间匹配控制油气成藏;预测断陷内存在3个有利预探区带,应以寻找生油凹陷周边的断块油藏为主,凹陷两侧构造邻近生油凹槽,是下步勘探重点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正断陷 成藏主控因素 烃源岩分布 断层空间匹配关系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