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心性”关系的建立——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 |
郭娅玲
匡思蕾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
2
|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与现代学校德育 |
肖少北
袁晓琳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3
|
论道德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点要素 |
吴文莉
张澍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4
|
从关怀道德理论看护理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内容 |
李春香
王磊
王斌全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4 |
3
|
|
|
5
|
5~12岁儿童人际关系差序性对道德公正与道德关怀的影响 |
卞军凤
燕良轼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6
|
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 |
肖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7
|
《劳动合同法》与道德关怀 |
何玉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8
|
论卢梭的道德关怀 |
赵立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
|
|
|
9
|
简论加强科技政策道德关怀的三个维度 |
杨清明
陈尧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10
|
论企业家道德关怀 |
李玉琴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1
|
试论哲学教学中的“道德关怀” |
罗晓颖
鲍景华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11 |
0 |
|
|
12
|
《四世同堂》:从文化关怀到道德关怀 |
李鸿祥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8 |
1
|
|
|
13
|
道德关怀与当前中国中古世界史研究的域外借鉴 |
彭小瑜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4
|
乡村教育:从道德关怀到制度保障 |
徐勇
项继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5
|
“他者”道德视角与道德教育的“他性”建构 |
叶飞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6
|
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关照下的道德教育 |
胡金木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7
|
动物伦理的几个理论焦点与道德难题 |
曹永福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8
|
高职院校关怀型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
林幸福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9
|
乡村教育:从道德诉求到制度正义 |
张济洲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20
|
“超善恶”:走向“道德以外的时代”——尼采道德思想新探 |
程海霞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