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产而短命的法律——从《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法》看苏联解体时期的宗教问题
1
作者 白虹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5-188,共4页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管理职能的彻底放弃;法律的实施并未扭转苏联宗教领域的混乱局面,宗教矛盾继续被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势力以及反苏反共势力所利用,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一股重要的破坏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宗教 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信仰自由与宗教立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宜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要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时为止的长期政策,更是载入宪法的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宗教立法即遵循法律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宗教法律法规,则是贯彻实施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要贯彻执行到将来宗教自然消亡时为止的长期政策,更是载入宪法的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宗教立法即遵循法律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宗教法律法规,则是贯彻实施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基本方略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合乎时代精神走向的、全球性的宽广视域出发,探讨了信仰自由与宗教立法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自由 宗教立法 依法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一个宪法概念史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永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6,共8页
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是现代宪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发端于宗教改革和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法国大革命前后,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开始在少数文明国家率先入宪。在马克思、恩格斯等进步人士的推进下,信仰自由观念迅速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是现代宪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发端于宗教改革和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法国大革命前后,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开始在少数文明国家率先入宪。在马克思、恩格斯等进步人士的推进下,信仰自由观念迅速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入宪成为宪法通则,苏联和东欧九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也有六个规定了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我国现行宪法虽然没有明示信仰自由,但是通过对宪法第33条第3款、第35条和第47条的体系解释,可知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的重要宪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宗教自由 信仰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政复辟时期英国的宗教政策和“信仰自由”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守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54,共10页
16-17世纪是英国史上的多事之秋,期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改革、内战、革命、复辟和政变等内容。虽然17世纪英国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盲目性和消极性因素的作用,革命后的英国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残酷现实,即克伦威尔护国摄政... 16-17世纪是英国史上的多事之秋,期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改革、内战、革命、复辟和政变等内容。虽然17世纪英国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盲目性和消极性因素的作用,革命后的英国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残酷现实,即克伦威尔护国摄政下的军事独裁,以及随之而来的王政复辟。但是,从查理二世到詹姆斯二世的斯图亚特复辟君主并没有接受革命的教训,他们推行的宗教政策,不是极端化就是前后矛盾,又将英国政局推上了革命的风口浪尖。这不仅表明了专制主义的顽固性,也折射出革命的局限性。1688年的光荣革命本质上只是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抑或是一场代价小而影响深刻的政治变革。借助于它,英国最终抛弃了复辟王朝过时的专制主义和不得人心的宗教政策,大步走上了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政复辟 宗教政策 信仰自由 政治民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宗教政策略论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宜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6-102,共7页
蒙古族本信萨满教,成吉思、窝阔台、蒙哥诸位可汗都是虔诚的萨满教徒,但他们从未因某种宗教是外来的或与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不相一致而加以歧视、排斥,在他们看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或任何其他的正统宗教,都包含有劝人安分... 蒙古族本信萨满教,成吉思、窝阔台、蒙哥诸位可汗都是虔诚的萨满教徒,但他们从未因某种宗教是外来的或与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不相一致而加以歧视、排斥,在他们看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或任何其他的正统宗教,都包含有劝人安分守己、修身养性的教义,都具有排忧解难抚慰心灵、稳定社会辅政教化的功能。因此,他们对各民族的各种宗教信仰,均采取兼容并包的宽容政策,允许一切人等享有选择和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并为此积极身体力行。有元一代,宗教信仰自由和对各种宗教的宽容优礼政策,是其他王朝所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宗教政策 信仰自由 宽容优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信仰思想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1-45,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信仰思想论刘建军由于现实的原因,信仰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引起一定的关注,有的研究者已在收获初步成果,个别专著也已出现。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它似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原因之一是这种信仰的方式和结论尚未与马克思经... 马克思恩格斯信仰思想论刘建军由于现实的原因,信仰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引起一定的关注,有的研究者已在收获初步成果,个别专著也已出现。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它似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原因之一是这种信仰的方式和结论尚未与马克思经典主义作家的有关思想和论述挂钩接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信仰 马克思恩格斯 宗教信仰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主义运动 信仰概念 共产主义信仰 基督教信仰 唯心主义 信仰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人的宗教情结
7
作者 姜守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7,共4页
在美国这个由移民及移民后代组成的社会里,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各派基督教,形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虽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美国人的宗教情结非常浓厚,基督教意识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 在美国这个由移民及移民后代组成的社会里,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各派基督教,形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虽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美国人的宗教情结非常浓厚,基督教意识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会对教育的介入是以传播宗教思想、宗教信仰为目的的,许多宗教信念,如基督教的仁爱与平等的主张,与人类的企求相吻合,与社会文明的前进方向相吻合。教会对美国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的介入,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情结 政教分离 信仰自由 美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维平 于国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切实排除国民教育领域内的宗教影响 ,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有其基本含义和实施依据 ,学校教育在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一原则时 。
关键词 宗教 教育制度 信仰自由 中国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个人主义的世俗意义——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起源和影响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金相文 《学海》 2002年第4期147-152,共6页
本文认为发生于 16世纪欧洲西北部的宗教改革 ,首先发端于对罗马教廷的专制和腐败的批判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和原罗马天主教统一局面及宗教权威的打破 ,形成了众多教派和教派之间的纷争。宗教改革的年代是欧洲资产阶级力量上升时期 ,... 本文认为发生于 16世纪欧洲西北部的宗教改革 ,首先发端于对罗马教廷的专制和腐败的批判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和原罗马天主教统一局面及宗教权威的打破 ,形成了众多教派和教派之间的纷争。宗教改革的年代是欧洲资产阶级力量上升时期 ,是社会资源在封建贵族、教会势力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重新分配时期。世俗势力与宗教纷争的汇合 ,使得宗教改革最终带着血腥味从宗教冲突走向宗教宽容。宗教改革之后的宽容观是这场宗教改革留给历史的最宝贵财富 ,因为这种宽容观使信仰自由和宗教个人主义增加了世俗的意义。信仰自由和宗教个人主义 ,在随后的基督教世界的历史进程中 ,对早期世俗自由和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观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改革 宗教宽容 信仰自由 宗教个人主义 世俗意义 16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纽斯与荷兰加尔文教的内部之争
10
作者 陈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5期39-46,共8页
本文从宗教思想和文化变迁角度考察了17世纪荷兰加尔文教内部的教派斗争,对阿米纽斯与加尔文的两种前定论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这场教派斗争的阶段特征和复杂结局,认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是阿米纽斯异端派斗争的宝贵成果,在培育荷兰... 本文从宗教思想和文化变迁角度考察了17世纪荷兰加尔文教内部的教派斗争,对阿米纽斯与加尔文的两种前定论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这场教派斗争的阶段特征和复杂结局,认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是阿米纽斯异端派斗争的宝贵成果,在培育荷兰近代文化氛围和促进西方近代思想的演进嬗递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尔文教 荷兰 近代思想 17世纪 文化变迁 宗教思想 对比分析 信仰自由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