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审视——基于核心资料的解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宏雨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80,共17页
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曾被定性为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之争、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异议。核心资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在核心资料的基础上叙述、构建的历史,才是比较真...
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曾被定性为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之争、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异议。核心资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在核心资料的基础上叙述、构建的历史,才是比较真实、可靠的历史。仔细阅读“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资料,不难发现,问题与主义之争并不似一些学者构建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意识形态之争,而是一场极为平和的学术探讨。五四时期,胡适、蓝公武、李大钊秉持“真理愈辩愈明”“君子和而不同”“吾爱真理,吾惜友谊;不因追求真理而害友谊,也不因珍惜友谊而昧真理”等理念,在《每周评论》上进行的这场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对话,争论中达成了一些共识,也存在着不少分歧,但无论是共识还是分歧,都促进了思想发展。当时的舆论界对这场讨论的参与度不高,几乎没有人将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的较量。“问题”与“主义”之争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只激起了小小的涟漪,在1949年以前的史学著作中,很少有人重视这场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主义”之争
核心资料
和而不同
共识与歧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审视——基于核心资料的解读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宏雨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80,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每周评论》研究”(22BDJ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曾被定性为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之争、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异议。核心资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在核心资料的基础上叙述、构建的历史,才是比较真实、可靠的历史。仔细阅读“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核心资料,不难发现,问题与主义之争并不似一些学者构建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意识形态之争,而是一场极为平和的学术探讨。五四时期,胡适、蓝公武、李大钊秉持“真理愈辩愈明”“君子和而不同”“吾爱真理,吾惜友谊;不因追求真理而害友谊,也不因珍惜友谊而昧真理”等理念,在《每周评论》上进行的这场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对话,争论中达成了一些共识,也存在着不少分歧,但无论是共识还是分歧,都促进了思想发展。当时的舆论界对这场讨论的参与度不高,几乎没有人将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的较量。“问题”与“主义”之争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只激起了小小的涟漪,在1949年以前的史学著作中,很少有人重视这场争论。
关键词
“问题”与“主义”之争
核心资料
和而不同
共识与歧异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审视——基于核心资料的解读
杨宏雨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