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M-co-AA)浆料的共聚组成对其黏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祝志峰 柴燕 刘启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9,88,共4页
以轻浆粗纱条的最大强力、断裂伸长和断裂功为量化指标,研究了P(AM-co-AA)浆料的共聚组成对其上浆涤/棉纱黏附性能的影响。所研究的聚丙烯酸类浆料包括P(AM-co-AA)及其相应的均聚物PAM和PAA,它们都是用相应的单体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 以轻浆粗纱条的最大强力、断裂伸长和断裂功为量化指标,研究了P(AM-co-AA)浆料的共聚组成对其上浆涤/棉纱黏附性能的影响。所研究的聚丙烯酸类浆料包括P(AM-co-AA)及其相应的均聚物PAM和PAA,它们都是用相应的单体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制备。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浆料的共聚组成对其上浆涤/棉纱的黏附性能有显著影响,P(AM-co-AA)浆料的黏附性能显著优于均聚物PAM和P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盐浆料 黏附性能 共聚组成 涤/棉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共聚竞聚率及共聚物组成 被引量:9
2
作者 杜淼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62-1965,共4页
研究了氯乙烯 ( VC)与多种 N -取代马来酰亚胺的溶液共聚合 ,求得各对单体的竞聚率 .结果表明 ,各种马来酰亚胺的竞聚率都远高于 VC的竞聚率 ,即 N -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的活性均比 VC单体活性高 .计算得到 N-取代马来酰亚胺 Q和 e值 .... 研究了氯乙烯 ( VC)与多种 N -取代马来酰亚胺的溶液共聚合 ,求得各对单体的竞聚率 .结果表明 ,各种马来酰亚胺的竞聚率都远高于 VC的竞聚率 ,即 N -取代马来酰亚胺单体的活性均比 VC单体活性高 .计算得到 N-取代马来酰亚胺 Q和 e值 .由于苯环的共轭效应 ,N-苯基及 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具有较大的Q值 .各对单体的 e值差别较大 ,表明有形成交替共聚物的倾向 .此外 ,还考察了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组成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N-取代马来酰亚胺 竞聚率 共聚组成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共聚单体活性及共聚物结构组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子明 张琳 +1 位作者 刘晓 毛倩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35,共7页
以过硫酸铵分别引发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MAPEG)、异戊烯基聚乙二醇醚(IPEG)、乙氧基乙烯基聚乙二醇醚(VEPEG)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3种低转化率(<15%)共聚物,并进行了凝胶渗透... 以过硫酸铵分别引发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MAPEG)、异戊烯基聚乙二醇醚(IPEG)、乙氧基乙烯基聚乙二醇醚(VEPEG)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3种低转化率(<15%)共聚物,并进行了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测试,通过K-T法计算得到了3个共聚体系中单体竞聚率分别为r(MAPEG)=0.017,r(AA)=1.700;r(IPEG)=0.042,r(AA)=1.630;r(VEPEG)=0.250,r(AA)=7.060。竞聚率结果表明,丙烯酸比大单体有更高的共聚活性;对比3种大单体共聚合活性,VEPEG大单体有更高的竞聚率且在链增长阶段显示出更高的活性;VEPEG-AA共聚体系的共聚物组成曲线符合一般理想共聚特征,而MAPEG-AA、IPEG-AA共聚物组成曲线表现出非理想共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竞聚率 单体活性 共聚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的组成 被引量:5
4
作者 欧阳琴 程璐 +1 位作者 王浩静 李开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7-129,共3页
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P(AN-co-IA)]是制备高性能炭纤维的重要前驱体之一,其组成对最终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影响很大。文中利用衣康酸的羰基和丙烯腈的氰基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谱带,建立了羰基/氰基吸光度比(ACO/ACN)与两单体摩尔分数... 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P(AN-co-IA)]是制备高性能炭纤维的重要前驱体之一,其组成对最终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影响很大。文中利用衣康酸的羰基和丙烯腈的氰基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谱带,建立了羰基/氰基吸光度比(ACO/ACN)与两单体摩尔分数比(xIA/xAN)的线性工作曲线:y=19.845x,R=0.999。将该方法用于测定P(AN-co-IA)的组成,给工作带来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共聚组成 聚丙烯腈 衣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组成及其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共聚合在理论研究和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共聚物组成及其控制是最重要的内容,其中有一些难点需要深入解析。文中在推导中引入竞聚率,得到共聚物组成的(物质的)量比微分方程、(物质的)量分率微分方程及质量分率微分方程;解释共... 共聚合在理论研究和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共聚物组成及其控制是最重要的内容,其中有一些难点需要深入解析。文中在推导中引入竞聚率,得到共聚物组成的(物质的)量比微分方程、(物质的)量分率微分方程及质量分率微分方程;解释共聚的类型及意义;介绍计算关键点(f1,F1)绘制共聚物组成曲线简图的方法;由共聚物组成的积分方程绘图来解释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及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组成 竞聚率 量比 量分率 质量分率 微分方程 积分方程 组成曲线 组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变化率临界点的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嘉 袁金颖 《大学化学》 CAS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的研究在实际生产上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较多。但是有关曲线上变化率临界点的研究并未见诸文献报道。本文计算了在理想共聚和非理想共聚条件下该临界点的具体位置,并分析了它的可能应用。
关键词 二元共聚 线变化率 临界点 应用 计算 成曲 共聚组成 文献报道 非理想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炔丙基酰胺共聚物组成对其光学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崔新 刘栋 +1 位作者 邓建平 杨万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99,104,共4页
通过与手性单体共聚,可调控基于非手性单体所制备的螺旋聚合物的光学活性。文中利用[Rh]金属有机催化剂,进行了手性(M1)和非手性(M2)N-炔丙基酰胺单体的共聚反应,聚合物产率高于97%。利用圆二色光谱技术及旋光仪对共聚物的光学活性进行... 通过与手性单体共聚,可调控基于非手性单体所制备的螺旋聚合物的光学活性。文中利用[Rh]金属有机催化剂,进行了手性(M1)和非手性(M2)N-炔丙基酰胺单体的共聚反应,聚合物产率高于97%。利用圆二色光谱技术及旋光仪对共聚物的光学活性进行了表征,发现共聚物组成对其光学活性有显著影响,不仅影响共聚物光学活性的大小,甚至还决定着聚合物主链所形成螺旋结构的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活性 螺旋聚合物 共聚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co-VAc)共聚物组成及VAc单元分布的调控
8
作者 杨正 江龙 淡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以具有不同醇解活性的氯乙酸乙烯酯(VClAc)和乙酸乙烯酯(VAc)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具有选择性醇解特性的共聚物P(VClAc-co-VAc)。进一步通过优化醇解条件,选择性醇解共聚物中VClAc单元,获得具有预定组成和结构的部分醇解聚乙烯醇... 以具有不同醇解活性的氯乙酸乙烯酯(VClAc)和乙酸乙烯酯(VAc)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具有选择性醇解特性的共聚物P(VClAc-co-VAc)。进一步通过优化醇解条件,选择性醇解共聚物中VClAc单元,获得具有预定组成和结构的部分醇解聚乙烯醇,即P(VA-co-VAc)。通过聚合转化率、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研究了共聚合反应动力学、P(VClAc-co-VAc)选择性醇解反应特性和选择性醇解反应产物P(VA-co-VAc)共聚物组成及VAc单元分布。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单体投料比可获得预定组成和结构的醇解前驱体P(VClAc-co-VAc),经选择性醇解后可得到P(VA-co-VAc);通过在共聚阶段调控P(VClAc-co-VAc)的组成与结构,能实现对P(VA-co-VAc)共聚物组成及VAc单元分布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醇解 共聚组成 乙酸乙烯酯单元分布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醚比对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组成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夏亮亮 倪涛 +1 位作者 刘昭洋 王进春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采用丙烯酸与醚类大单体TPEG-3000,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系列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并通过GPC方法与水泥净浆及混凝土试验测试减水剂的组成和性能。结果表明:当酸醚比由3∶1增至8∶1时,减水剂的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分子质量分布变宽... 采用丙烯酸与醚类大单体TPEG-3000,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系列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并通过GPC方法与水泥净浆及混凝土试验测试减水剂的组成和性能。结果表明:当酸醚比由3∶1增至8∶1时,减水剂的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而产物转化率受酸醚比的影响较小;当酸醚比为6∶1时,减水剂中锚固基团较多,吸附速率快,分散能力强,体系释放出较多的自由水,掺减水剂水泥水化速率较快,混凝土既具有较大的坍落度,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酸醚比 共聚组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Matlab中Plot函数绘制二元共聚物组成双曲线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绪银 寸菲 谢美然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Matrix Laboratory(Matlab)软件编辑Plot函数,输入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然后运行可以得到二元共聚物组成双曲线。通过共聚双曲线,可以同时观察两种单体的共聚行为,使隐含的第二单体与其聚合物组成之间的变化规律具象化,丰富了共聚物组... 利用Matrix Laboratory(Matlab)软件编辑Plot函数,输入共聚单体的竞聚率,然后运行可以得到二元共聚物组成双曲线。通过共聚双曲线,可以同时观察两种单体的共聚行为,使隐含的第二单体与其聚合物组成之间的变化规律具象化,丰富了共聚物组成曲线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加深对共聚合反应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Plot函数 竞聚率 二元共聚组成 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弛 李杰 +2 位作者 罗运军 李晓萌 葛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85-2690,共6页
以1,4-丁二醇/三氟化硼乙醚为引发体系,利用阳离子开环共聚合方法合成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BAMO)与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AMMO)的无规共聚物,探讨了以Lewis酸为催化剂时活性链端与活性单体相互竞争的聚合反应机理.... 以1,4-丁二醇/三氟化硼乙醚为引发体系,利用阳离子开环共聚合方法合成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BAMO)与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AMMO)的无规共聚物,探讨了以Lewis酸为催化剂时活性链端与活性单体相互竞争的聚合反应机理.同时根据GPC结果分析了聚合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时产物分子量可控且分布较窄.通过1H NMR和13C NMR对无规共聚物的共聚组成及微观序列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组成中两单体的摩尔比接近于1∶1,与投料比一致;交替度接近50%,BAMO与AMMO链段的平均序列长度为2,其结构单元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类聚合物 阳离子开环聚合 共聚组成 序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的间接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弛 李杰 +1 位作者 罗运军 葛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11,共4页
以3,3′-双溴甲基环氧丁烷(BBMO)和3-溴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rMMO)为单体,通过活性顺序聚合法合成了BBMO-BrMMO三嵌段共聚物,并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实现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三嵌段共聚... 以3,3′-双溴甲基环氧丁烷(BBMO)和3-溴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rMMO)为单体,通过活性顺序聚合法合成了BBMO-BrMMO三嵌段共聚物,并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实现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的间接法合成。探讨了溶剂的选择及叠氮化反应时间的影响:选用极性和溶度参数接近的异亚丙基丙酮为溶剂,24 h后叠氮化率为99.97%。通过核磁共振(13C-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接近于1∶1,分子量7053,分子量分布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 三嵌段共聚 叠氮化 共聚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基锂、四氢呋喃引发的丁苯共聚合(Ⅱ)——动力学及活性种的反应性
13
作者 程子圣 余丰年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6期889-894,共6页
本文提出了n·BuLi-THF引发的阴离子丁苯共聚体系中诸活性种之间的平衡及增长图式,导出了共聚组成方程,讨论了单体的表观竞聚率的含义。此外,还建立了表观增长速度常数k_(B)和k_(S)与[THF]的关系式,估算出一络合活性种对形成聚丁二... 本文提出了n·BuLi-THF引发的阴离子丁苯共聚体系中诸活性种之间的平衡及增长图式,导出了共聚组成方程,讨论了单体的表观竞聚率的含义。此外,还建立了表观增长速度常数k_(B)和k_(S)与[THF]的关系式,估算出一络合活性种对形成聚丁二烯链节中乙烯基结构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种 聚丁二烯 共聚组成 共聚 (Ⅱ) 四氢呋喃 正丁基锂 共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M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含蜡原油的降凝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同春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5-17,共3页
报道了AA-MA(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方法,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分子量和降凝作用的影响,找出了适宜的共聚条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共聚组成 AA-MA 降凝剂 引发剂用量 反应物配比 含蜡原油 马来酸 产物分子 AIBN 烷基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1~HNMR研究
15
作者 江波 张安将 易小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3-56,共4页
嵌段共聚物在热塑生弹性体,高分子增溶剂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利用超声波辐照制备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相对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方法,这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由于聚合反应是自由基型,对其子或组成的控制则更困难,因此,合成嵌段共聚... 嵌段共聚物在热塑生弹性体,高分子增溶剂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利用超声波辐照制备嵌段共聚物是一种相对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方法,这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由于聚合反应是自由基型,对其子或组成的控制则更困难,因此,合成嵌段共聚物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共聚组成 聚苯乙烯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竞聚率画示意共聚曲线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屠湘同 《大学化学》 CAS 1989年第2期23-25,共3页
有关高分子化学共聚问题,常需要讨论二元共聚物曲线的类型,即从单体竞聚率r<sub>1</sub>和r<sub>2</sub>的数值,判别共聚物组成中单体1的克分子分数-F<sub>1</sub>与原料混合物中单体1的克分子分数... 有关高分子化学共聚问题,常需要讨论二元共聚物曲线的类型,即从单体竞聚率r<sub>1</sub>和r<sub>2</sub>的数值,判别共聚物组成中单体1的克分子分数-F<sub>1</sub>与原料混合物中单体1的克分子分数-f<sub>1</sub>之间的关系.理论上讲,将r<sub>1</sub>,r<sub>2</sub>的数值代入共聚方程,可以得到F<sub>1</sub>与f<sub>1</sub>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选定一系列f<sub>1</sub>值代入关系式,求出对应的F<sub>1</sub>值,再以f<sub>1</sub>为横坐标,F<sub>1</sub>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较精确的F<sub>1</sub>~f<sub>1</sub>共聚曲线(其精确程度由选取的f<sub>1</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聚率 共聚组成 二元共聚 克分子分数 函数关系式 曲线通过 交替共聚 投料比 恒比共聚 坐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与乙烯基单体感光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Ⅰ.丙烯酸与苯乙烯感光共聚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世英 韩乐碧 陈小嫣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S1期11-20,共10页
采用MCGiniss改良膨胀计与SW—1型微位移测量仪,测定了丙烯酸(AA)—苯乙烯(St)感光共浆合速率;发现对苯二酚丙酮溶液是暗反应的有效抑制剂,利用102—G气相层析仪和170—SX:弗里哀变换红外尤谱仪,对AA—St感光共聚合体系的单体浓度北和... 采用MCGiniss改良膨胀计与SW—1型微位移测量仪,测定了丙烯酸(AA)—苯乙烯(St)感光共浆合速率;发现对苯二酚丙酮溶液是暗反应的有效抑制剂,利用102—G气相层析仪和170—SX:弗里哀变换红外尤谱仪,对AA—St感光共聚合体系的单体浓度北和共聚物链节比逆行了定量分析,并计算了单体的竟聚率,在40℃时的结果为:I_1=0.32, I_2=0.85 最后比较出三种增感剂对AA—St感光共聚合反应活性大小的次序为:BE(安息香乙醚)>B(安息香)>DK(二苯甲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合反应 乙烯基单体 反应动力学 共聚组成 膨胀计法 单体浓度 暗反应 增感剂 单体的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欣 张兴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75,共3页
以石油醚为分散介质,Span6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作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共聚合成了AA/ANa/AM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交联剂、中和度、反应温度、乳化剂、共聚组成等对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得... 以石油醚为分散介质,Span6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作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共聚合成了AA/ANa/AM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交联剂、中和度、反应温度、乳化剂、共聚组成等对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下吸水率及吸盐率分别为753.5g/g和158.6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反相乳液 丙烯酸 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 共聚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成功 岳瑞 +1 位作者 宋熙坤 张高文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5,共4页
为了改善醋丙防水乳液耐水性差的缺陷,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通过与有机硅KH-570共聚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 为了改善醋丙防水乳液耐水性差的缺陷,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和半连续滴加工艺,通过与有机硅KH-570共聚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实验讨论了有机硅用量、乳化剂复配比例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聚合过程和涂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乳化剂配比为m(OP-10)∶m(MS-60)=1∶1、乳化剂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0.5%、有机硅用量为2%时,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有机硅参与共聚使得改性醋丙乳液的吸水率降低至17.84%。实验通过半连续滴加工艺较好地克服了由于单体竞聚率差异较大带来的共聚物组成不均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丙乳液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KH-570 共聚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难点剖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美荣 《设计艺术研究》 1999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难点剖析 课程教学 速率方程 数均聚合度 共聚组成曲线 聚合速率 聚合物分子量 歧化终止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