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MP制浆废液接枝共聚交联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丽颖 胡惠仁 +1 位作者 程飞 杨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共7页
以FeSO4-H2O2为引发剂系统研究了APMP制浆废液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接枝共聚交联改性。重点考察了体系反应浓度、反应pH值、交联剂MBA用量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 以FeSO4-H2O2为引发剂系统研究了APMP制浆废液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接枝共聚交联改性。重点考察了体系反应浓度、反应pH值、交联剂MBA用量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及产物表观黏度的影响。将接枝共聚交联产物用于瓦楞原纸的表面施胶,考察了反应条件、接枝共聚交联产物用量对瓦楞原纸强度性能及抗水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接枝共聚交联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接枝共聚交联产物的热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MP制浆废液 半纤维素 接枝共聚交联改性 瓦楞原纸 表面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共聚高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刘影 孟丽丹 +3 位作者 郑友苗 熊雨婷 方志 童东绅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3-1830,共8页
以经氧化处理的天然玉米淀粉(OSt)为原料、衣康酸(I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和NaHSO_(3)为氧化还原体系、聚乙烯亚胺(PEI)和硼砂(Borax)为复合交联剂,制备了交联共聚高强淀粉胶黏剂(OSt-IA-PEI/Borax)。采用FTIR、SEM和TGA对材料进... 以经氧化处理的天然玉米淀粉(OSt)为原料、衣康酸(I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和NaHSO_(3)为氧化还原体系、聚乙烯亚胺(PEI)和硼砂(Borax)为复合交联剂,制备了交联共聚高强淀粉胶黏剂(OSt-IA-PEI/Borax)。采用FTIR、SEM和TGA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黏度和剪切强度测定、耐水性测试,考察了APS和IA用量、m(NaHSO_(3))∶m(APS)、m(PEI)∶m(Borax)、复合交联剂PEI/Borax用量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t-IA-PEI/Borax胶膜表面平整、均一,热稳定性明显提升。OSt-IA-PEI/Borax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APS和IA用量分别为氧化淀粉质量的1.2%和10.0%、m(NaHSO_(3))∶m(APS)=2∶3、复合交联剂PEI/Borax用量为氧化淀粉质量的3.0%、m(PEI)∶m(Borax)=3∶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胶黏剂剪切强度可达8.92 MPa,在(60±3)℃热水中的耐水时间为3.5 h。与未添加复合交联剂相比,采用复合交联剂PEI/Borax交联并接枝IA共聚改性淀粉可以有效提升其黏结强度(59.0%)和耐水性能(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黏剂 交联共聚 剪切强度 耐水性 淀粉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交联聚丙烯多相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3
作者 赵松美 初庆凯 +3 位作者 秦亚伟 刘会影 于湲 刘伟丽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在等规聚丙烯(iPP)和乙丙橡胶(EPR)两步共聚反应中引入非共轭二烯等交联助剂,制备了支化/交联结构的聚丙烯(PP)多相共聚物iPP/EPR。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等分析了iPP/EPR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观察了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形... 在等规聚丙烯(iPP)和乙丙橡胶(EPR)两步共聚反应中引入非共轭二烯等交联助剂,制备了支化/交联结构的聚丙烯(PP)多相共聚物iPP/EPR。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等分析了iPP/EPR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观察了聚合物的非等温结晶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支化/交联PP多相共聚物iPP/EPR中的橡胶相EPR含量可达50%(w)以上;随着EPR含量的增加,iPP/EPR的结晶焓和结晶温度明显降低,iPP/EPR中iPP球晶的结晶形态变得不完善;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更适合分析支化/交联PP多相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交联聚丙烯多相共聚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交联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色谱性能的研究(Ⅰ)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炳林 郭贤权 +2 位作者 杨志欣 赵芬芝 于占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用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作交联剂,以醋酸乙烯酯为单体,合成了交联共聚物,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容及溶胀性能,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同时把共聚物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考察了其柱效、峰对称性及分离度等性能,该共聚物可快速分... 用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作交联剂,以醋酸乙烯酯为单体,合成了交联共聚物,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孔容及溶胀性能,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同时把共聚物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考察了其柱效、峰对称性及分离度等性能,该共聚物可快速分离烷烃、芳烃、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相 醋酸乙烯酯 交联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邵琼芳 董明 +2 位作者 陈帅华 韦超 谢小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45-2447,共3页
交联共聚物由于具有不溶不熔性,定量分析方法非常有限,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溴化钾压片制样,故不受此限制。文章用红外内标法测定了甲基含氢硅油-丙交酯交联共聚物中两组分的含量。以KSCN为内标物资,以2 100 cm-1处的强吸收峰为KSCN的定... 交联共聚物由于具有不溶不熔性,定量分析方法非常有限,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溴化钾压片制样,故不受此限制。文章用红外内标法测定了甲基含氢硅油-丙交酯交联共聚物中两组分的含量。以KSCN为内标物资,以2 100 cm-1处的强吸收峰为KSCN的定量峰。以1 750 cm-1的强羰基吸收峰为丙交酯的定量峰,二者的吸光度比值为I=ALA/AKSCN。丙交酯和内标物质KSCN的质量比即浓度比为C=MLA/MKSCN,以C对I作图,得内标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2/5<MLA/MKSCN<8/5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只要加入适量的内标物质,使C值落在直线范围内,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文章为交联共聚物以及其他共聚物组成的测定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共聚 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共聚物组成 丙交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孔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严俊 陈小立 +3 位作者 黄明德 钟劲茅 任家瑛 夏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3-95,共3页
我们以甲苯或甲苯-正庚烷为致孔剂合成了一系列高交联的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St-DVB)共聚物,本文报道这些共聚物的孔结构、孔结构稳定性及其与合成条件的关系。
关键词 交联共聚 苯乙烯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共聚中拟初级分子内交联速率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英武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7-510,共4页
悬挂双键行为是自由基交联共聚反应的关键,除参与分子间交联反应外,还可参与环化、初级分子内交联、次级分子内交联等反应。环化反应定义为二(多)烯自由基“回咬”同一单体链节中的悬挂双键的反应,初级分子内交联反应指自由基“回咬”... 悬挂双键行为是自由基交联共聚反应的关键,除参与分子间交联反应外,还可参与环化、初级分子内交联、次级分子内交联等反应。环化反应定义为二(多)烯自由基“回咬”同一单体链节中的悬挂双键的反应,初级分子内交联反应指自由基“回咬”同一基链上的悬挂双键的反应,次级分子内交联反应指自由基“回咬”同一分子中其它基链上的悬挂双键的反应。 由于二烯用量极少。通常很难定量测定悬挂双键浓度。很少有定量研究悬挂双键行为的实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交联 交联共聚 交联速率常数 初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共聚物(ER-PEO)及其与NaSCN络合物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宏放 莫志深 +1 位作者 彭新生 王佛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2-65,共4页
环氧树脂(ER)与聚环氧乙烷(PEO)的共混物经水/乙醇萃取后的剩余物为交联ER-PEO非晶共聚物。萃取分析表明,ER/PEO中约有50wt·%的PEO与ER形成ER-PEO交联共聚物。ER/PEO与NaSCN络合后,由于Na^+的配位络合作用,使结晶能力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交联共聚 ER-P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乙烯酮及其交联共聚物与亚磷酰二氯烷酯的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炳林 岳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3期425-429,共5页
本文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聚甲基乙烯酮与亚磷酰二氟烷酯在不同条件(反应温度,时间,溶剂)下的反应,制得相应的聚a-羟基-a-甲基丙烯膦酸单酯。第二部分是使甲基乙烯酮-二乙烯苯的共聚体与亚磷酰二氯烷酯(烷为异丁基、异戊基、正... 本文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聚甲基乙烯酮与亚磷酰二氟烷酯在不同条件(反应温度,时间,溶剂)下的反应,制得相应的聚a-羟基-a-甲基丙烯膦酸单酯。第二部分是使甲基乙烯酮-二乙烯苯的共聚体与亚磷酰二氯烷酯(烷为异丁基、异戊基、正庚基、异辛基)反应,得到相应的交联a-羟基-a-甲基膦酸单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酮 共聚 二乙烯苯 异丁基 单酯 磷酰 交联共聚 异戊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MMA-BX交联型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李和平 黄云燕 +1 位作者 袁金伟 杨官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9-201,208,共4页
以蔗渣木聚糖(BX)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合成了AM/MMA-BX交联型接枝共聚物。考察了BX与混合单体(AM-MMA)质量比、单体配比、引发... 以蔗渣木聚糖(BX)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在水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合成了AM/MMA-BX交联型接枝共聚物。考察了BX与混合单体(AM-MMA)质量比、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溶剂用量、交联剂MBAM用量等对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和接枝效率(GE)的影响。实验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为:m(BX)∶m(AM-MMA)=1∶1,单体配比n(AM)∶n(MMA)=2∶1,引发剂浓度0.043mol·L-1,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8.0h,m(BX)∶V(溶剂)=3∶25(g/mL),m(BX)∶m(MBAM)=3∶0.07。采用IR,SEM,XRD对蔗渣木聚糖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IR在1668cm-1、1737cm-1处出现特征峰;SEM显示颗粒表面结构比改性前光滑,没有粗糙和较大的沟壑;XRD说明分子排列的规整性提高,结晶度增加,结晶区域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木聚糖 交联型接枝共聚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合统计动力学模型与模拟
11
作者 黄岐善 刘青 +2 位作者 翁志学 黄志明 潘祖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61-1065,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自由基交联共聚合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单烯与双烯自由基交联共聚合过程第 3种双键———悬挂双键的影响 ,在低双烯单体用量下简化为拟三元自由基共聚合 ,引入具有Arrhenius性质的交联影响因子 ,...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自由基交联共聚合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单烯与双烯自由基交联共聚合过程第 3种双键———悬挂双键的影响 ,在低双烯单体用量下简化为拟三元自由基共聚合 ,引入具有Arrhenius性质的交联影响因子 ,建立拟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经自由基本体和溶液共聚试验验证了拟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通过数值仿真讨论了平均交联密度随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自由基交联共聚 统计动力学 自由体积 交联密度 甲基丙烯酸甲酸 数值仿真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Q硅树脂/聚乳酸交联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儒 常悦 +1 位作者 陈支泽 王碧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0-1363,共4页
以丙交酯为原料、1,4-丁二醇为引发剂,开环聚合制备了羟基末端聚乳酸(OH-OLLA);然后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封端聚乳酸,得到硅氧烷官能化的齐聚乳酸Si-OLLA;最后将聚乳酸Si-OLLA和甲基MQ硅树脂(Me-MQ)共聚交联,得到Si-OLLA/MQ薄膜... 以丙交酯为原料、1,4-丁二醇为引发剂,开环聚合制备了羟基末端聚乳酸(OH-OLLA);然后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氧烷封端聚乳酸,得到硅氧烷官能化的齐聚乳酸Si-OLLA;最后将聚乳酸Si-OLLA和甲基MQ硅树脂(Me-MQ)共聚交联,得到Si-OLLA/MQ薄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对交联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法(TG)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交联共聚物薄膜的热性能。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交联共聚物薄膜的力学性能。当MQ硅树脂的含量为5%时,交联共聚物薄膜的拉伸强度为32.2 MPa,断裂延伸率为185.2%,极大的提高了聚乳酸材料的拉伸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聚乳酸 甲基MQ树脂 交联共聚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化反应的激光散射研究方法(Ⅱ)、(Ⅲ)——苯乙烯与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及二乙烯苯的交联共聚反应
13
作者 左矩 韩兴华 周逸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期89-94,共6页
本文应用具有灵敏度高及角度扫描技术的激光散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苯乙烯与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及二乙烯苯的交联共聚反应,得到凝胶化点、反应速率、相分离点、相关系数及均方介电常数波动等在宏观及亚微观水平上表征反应特性的参数... 本文应用具有灵敏度高及角度扫描技术的激光散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苯乙烯与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及二乙烯苯的交联共聚反应,得到凝胶化点、反应速率、相分离点、相关系数及均方介电常数波动等在宏观及亚微观水平上表征反应特性的参数,并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反应体系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各自特性.经实验及对比可方便地从量的高度认识单体活性及配方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加深了对凝胶化反应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观 二乙烯苯 激光散射 交联共聚 分离点 苯乙烯 介电常数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三蝶烯基超交联多孔共聚物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研究
14
作者 何妍 鲍文利 +5 位作者 那兵 郭柱雷 吴云轩 杨俊鑫 袁定重 罗太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三蝶烯和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单体在三氯化铁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一步傅克烷基化(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三蝶烯基超交联多孔共聚物(N-HPC)。采用FT-IR、TEM和SEM等分析方法对获得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HPC... 三蝶烯和2,4-二氨基-6-苯基-1,3,5-三嗪单体在三氯化铁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一步傅克烷基化(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三蝶烯基超交联多孔共聚物(N-HPC)。采用FT-IR、TEM和SEM等分析方法对获得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HPC具有粗糙不规则的形态、丰富的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N-HPC对MG吸附180 min可达到平衡,对MG的最大吸附量(qmax)为150 mg/g,最佳吸附pH值为8.2。同时,N-HPC还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实验,N-HPC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仍可达到70%以上。因此,N-HPC可作为一种理想、高效、易制备、可循环利用的染料废水处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多孔共聚 孔雀石绿 吸附性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交联聚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树脂的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颖 梁世飘 +1 位作者 李峰 刘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9-42,共4页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甲苯为致孔剂 ,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合成大孔交联聚丙烯腈树脂 ,用 80 %的硫酸溶液和 2 0 %的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对树脂进行酸水解和碱水解。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树脂在酸水解时孔隙表面产生酰胺基团 ,在碱水解时孔隙表...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甲苯为致孔剂 ,通过悬浮聚合方法合成大孔交联聚丙烯腈树脂 ,用 80 %的硫酸溶液和 2 0 %的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对树脂进行酸水解和碱水解。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树脂在酸水解时孔隙表面产生酰胺基团 ,在碱水解时孔隙表面基团进一步被水解成羧酸根 ,水解完成后树脂骨架为聚丙烯腈 ,孔隙表面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用扫描电镜分析树脂的微观结构 ,讨论了交联剂和致孔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交联聚丙烯酰胺类共聚物树脂 合成 结构 二乙烯基苯 甲苯 悬浮聚合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钠 扫描电镜 交联 致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交联有机玻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善琦 李桂芝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0-39,共10页
本文采用甲基丙烯酸酯类交联剂对目前使用的航空有机玻璃进行共聚交联结构改性,制备了轻度交联改性有机玻璃板材,并对这些板材的耐人工大气老化性能、热一力学性能、透光率、耐应力—溶剂银纹、DMA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进行了试验与研究。... 本文采用甲基丙烯酸酯类交联剂对目前使用的航空有机玻璃进行共聚交联结构改性,制备了轻度交联改性有机玻璃板材,并对这些板材的耐人工大气老化性能、热一力学性能、透光率、耐应力—溶剂银纹、DMA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进行了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轻度交联有机玻璃板材的上述性能均优于YB3与YB4航空有机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性 共聚交联 航空 有机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微米级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的合成方法
17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2-702,共1页
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的合成方法。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交联剂聚乙二醇200二甲基双丙烯酸酯(PEG200DMA)溶解到单体苯乙烯中,将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分散介质乙醇中,进行分散聚合,经分离、烘干后... 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的合成方法。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交联剂聚乙二醇200二甲基双丙烯酸酯(PEG200DMA)溶解到单体苯乙烯中,将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分散介质乙醇中,进行分散聚合,经分离、烘干后即得到交联微球粉体。采用交联剂PEG20DMA改善了反应体系的稳定性,由于其助稳定作用,有利于形成单分散交联微球。当交联剂的含量达单体的2.5%后,PEG200DMA的功能基团在微球表面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微米级交联聚苯乙烯共聚微球 合成方法 工艺流程 分散聚合 交联 反应体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阻燃剂ODOPOM阻燃硅烷交联POE复合材料的研究
18
作者 李瑞敏 庞宝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9-405,共7页
合成反应型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羟甲基-10-氧化物(ODOPOM),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氢、碳、磷核磁共振光谱表征其化学结构。将ODOPOM与硅烷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后经过温水浸泡制备反应型阻燃硅烷交联POE复... 合成反应型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羟甲基-10-氧化物(ODOPOM),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氢、碳、磷核磁共振光谱表征其化学结构。将ODOPOM与硅烷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后经过温水浸泡制备反应型阻燃硅烷交联POE复合材料。研究并讨论了ODOPOM用量对硅烷交联POE的阻燃性能、耐水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等的影响,并讨论其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阻燃剂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羟甲基-10-氧化物 阻燃硅烷交联乙烯-辛烯共聚物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耐水性能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能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共聚物透明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台会文 潘明旺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以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二缩三乙二醇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合成了带有活性端基的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预聚体,进而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热固型透明材料。着重研究了材料的透光率、表面硬度、冲击强度、... 以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与二缩三乙二醇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合成了带有活性端基的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预聚体,进而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热固型透明材料。着重研究了材料的透光率、表面硬度、冲击强度、线性热膨胀系数以及热转变温度等性能,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透明材料 交联共聚 MMA TEG HEMA 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甲基丙烯酸甲酯AB交联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世霞 韩孝族 +1 位作者 乔迁 王宝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将蓖麻油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合成端乙烯基蓖麻油,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得了组成不同的一系列AB交联聚合物,研究了它们的动态性能、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与组成的关系.
关键词 蓖麻油 AB交联共聚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