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财产犯的事后行为评价问题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陈洪兵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
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研究"(13YJA820003)
-
文摘
关于事后行为的评价,日本有"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论与"共罚"的事后行为论的分歧,德国存在构成要件论与竞合论的对立。殊途同归,都旨在说明事后行为是否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意在解决前行为因为存在实体性的刑罚阻却事由或者诉讼法上的障碍时,能否以事后行为单独起诉、处罚。除事后销赃等个别情形外,通常应肯定事后行为的构成要件该当性,与前行为作为包括的一罪进行评价,因此,共罚的事后行为论及竞合论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
关键词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共罚的事后行为
盗窃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
Keywords
unpunishable behaviors after crime
combined punishment
theft
intentionally damaging property crimes
-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认真评价本犯的事后行为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洪兵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95-103,共9页
-
文摘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给人当然不可罚的印象,因而"共罚的事后行为"的概念更为准确;在本犯行为因为具有违法性阻却事由、责任阻却事由、超过追诉时效以及在诉讼法上不能证明时,能够而且必须对事后行为单独进行评价;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财物或捡拾遗忘物,满十六周岁后故意加以毁坏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本犯教唆他人作伪证的,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杀人后碎尸的,将侮辱尸体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有助于减少故意杀人罪死刑的不当适用;间歇性精神病人伤害他人,恢复正常后不救助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
关键词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共罚的事后行为
法益
期待可能性
-
Keywords
Un-culpable Subsequent Conduct
A Total Culpability of Subsequent Conduct
Lgal Interest
the Possibility of Expectance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