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Mathematica实现共线条件方程自动线性化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贲进 杨春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中心投影构像方程通常称为共线条件方程,它是摄影测量学的理论基石。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是建立摄影测量平差数学模型的前提,对初学者掌握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专业课教学中人工线性化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枯燥... 中心投影构像方程通常称为共线条件方程,它是摄影测量学的理论基石。共线条件方程线性化是建立摄影测量平差数学模型的前提,对初学者掌握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专业课教学中人工线性化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枯燥乏味等不足,本文采用Mathematica科学计算软件设计了计算机自动线性化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简便、准确、灵活等特点,能帮助初学者迅速掌握线性化技巧,教学效果良好。提出的思路和方法为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探索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 共线条件方程 线性化 自动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线条件方程在建筑物比高求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二森 张保明 +3 位作者 郭海涛 郑明清 徐安建 赵建超 《海洋测绘》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高度信息作为人工地物的重要属性信息,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针对人工地物高度提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单张航片利用共线条件方程确定人工地物比高方法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建筑物比高 共线条件方程 内定向 空间后方交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景畸变正切改正的高光谱影像视场拼接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慧洁 陈轲 +3 位作者 贾国瑞 邱显斐 唐绍凡 李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6,共8页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成像仪需采用通道分离、视场和机械拼接的方式,并通过扫描镜摆扫获得宽视场、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若直接拼接,子视场间不一致的几何变形将使地物光谱信息失真。假设子视场间同名像点坐标的差异是由各子视场...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成像仪需采用通道分离、视场和机械拼接的方式,并通过扫描镜摆扫获得宽视场、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若直接拼接,子视场间不一致的几何变形将使地物光谱信息失真。假设子视场间同名像点坐标的差异是由各子视场内部参数变化引起的,提出以全景畸变正切改正公式为数学模型的区域网平差方法,实现像方坐标系内的视场拼接。并在可见光近红外通道4个子视场仿真影像的基础上完成了视场拼接实验,达到了0.72 pixel的拼接精度。与基于共线条件方程区域网平差的视场拼接方法相比,该方法精度与其相当,且算法更简单,不需要控制点和DEM辅助,适用于初级影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场拼接 正切改正 共线条件方程 区域网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对地定位方法及其精度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9
4
作者 余家祥 萧德云 +1 位作者 秦东兴 汪德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4874-4876,4880,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无人空中载体对地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测量的载体坐标与姿态角、光轴稳定平台相对于载体的姿态角以及激光测距数据,计算地面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克服了共线条件方程对地形鲁棒性差和DEM迭代定位算法容易... 提出一种新的无人空中载体对地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测量的载体坐标与姿态角、光轴稳定平台相对于载体的姿态角以及激光测距数据,计算地面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克服了共线条件方程对地形鲁棒性差和DEM迭代定位算法容易发散的缺点。为分析此方法的定位性能,给出了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目标定位精度满足舰炮作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共线条件方程 数字高程模型(DEM) 激光测距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高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像机参数估计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家祥 萧德云 秦东兴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0-355,共6页
为满足炮射廉价航空CCD摄像机的对地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四个已知等高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像机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单张航空像片估计伞载空中摄像机焦距及摄像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角等外参数,利用直接线性变换算法求取... 为满足炮射廉价航空CCD摄像机的对地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四个已知等高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像机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单张航空像片估计伞载空中摄像机焦距及摄像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角等外参数,利用直接线性变换算法求取已知等高地面控制点与对应像点之间的单应矩阵,建立了单应矩阵与共线条件方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根据关联关系推导出计算航空摄像机焦距、纵横比、位置和姿态角等内外参数的数学模型。为考查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运用室内模拟控制点和野外真实控制点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四个等高地面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及对应像点的二维坐标的情况下,该方法计算焦距、纵横比、位置和姿态角等摄像机参数的相对误差约为2%,参数估计结果基本满足炮射摄像机对地成像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地面控制点 航空摄像机 单应矩阵 共线条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ough变换的炮射航空摄像机外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家祥 萧德云 姜鲁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69-127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航空摄像机外参数估计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共线条件方程描述摄像机成像关系,用图像与物方特征点之间的组合对外参数空间离散点进行投票,将得票最多的离散参数点确定为参数估计值。为解决共线条件方程的非线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航空摄像机外参数估计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共线条件方程描述摄像机成像关系,用图像与物方特征点之间的组合对外参数空间离散点进行投票,将得票最多的离散参数点确定为参数估计值。为解决共线条件方程的非线性以及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采用迭代方式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传统外参数估计方法不同,该方法不需要事先对图像与物方空间特征点进行配对,解决了传统最小二乘法的特征匹配难题,避免了最小二乘法对错误匹配的鲁棒性较差的缺点。分别使用仿真和真实航拍图像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摄像机坐标估计误差小于15 m,姿态角误差小于1°。参数估计结果能够满足舰炮作战中对侦察摄像机外参数估计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摄像机 外参数 共线条件方程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光束法在普通数码影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苍桂华 林君健 高俊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33-36,共4页
普通数码相机由于轻便、价廉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领域.然而利用传统的直接线性变换解法(DLT)处理普通数码影像需在现场布设较多控制点.当控制点较少时,则计算结果精度低,难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针对DLT算法缺点,现从空... 普通数码相机由于轻便、价廉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领域.然而利用传统的直接线性变换解法(DLT)处理普通数码影像需在现场布设较多控制点.当控制点较少时,则计算结果精度低,难以满足工程精度要求.针对DLT算法缺点,现从空间影射变换理论出发,推导出广义的共线条件方程式;仿效自检校光束法,提出广义光束法并建立其平差模型;最后实验了普通数码影像广义光束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DLT算法相比,普通数码影像的广义光束法能改善待定点物方坐标求解精度,且在控制点个数较少情况下,效果明显,同时最弱方向上精度提高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共线条件方程 广义光束法 自检校光束法 直接线性变换法(DLT) 普通数码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空基侦察系统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8
作者 钱立志 陶声祥 张江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考虑到使用传统的解析定位仪无法对通用空基侦察平台所获得的视频侦察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定位,在对侦察图像数字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摄影测量共线条件方程的退化模型,恢复空中摄像机摄影姿态,从而基于此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并从理论上对方... 考虑到使用传统的解析定位仪无法对通用空基侦察平台所获得的视频侦察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定位,在对侦察图像数字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摄影测量共线条件方程的退化模型,恢复空中摄像机摄影姿态,从而基于此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并从理论上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基侦察 目标定位 共线条件方程 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星上影像正射纠正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荣庭 周国清 +2 位作者 周祥 刘德全 黄景金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1期20-31,共12页
传统的遥感影像正射纠正需要等待遥感影像下传到地面接收站后才能处理,这已不能满足用户对影像处理时效性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星上正射纠正实时处理平... 传统的遥感影像正射纠正需要等待遥感影像下传到地面接收站后才能处理,这已不能满足用户对影像处理时效性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星上正射纠正实时处理平台。基于FPGA的正射纠正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外方位解算模块、旋转矩阵计算模块、坐标转换模块和插值模块。通过对SPOT6影像数据进行实验,比较了基于FPGA平台的正射纠正和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平台的正射纠正的纠正精度和处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PGA平台的正射纠正的精度在1个像素以内,满足纠正要求;基于FPGA平台的正射纠正速度是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平台的正射纠正速度的4.3倍。利用FPGA进行正射纠正能够提高纠正速度,并能保证纠正精度,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射纠正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硬件实现 实时性 共线条件方程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