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ICC-小胶质细胞焦亡交互“异病同治”GERD共病抑郁症的可行性分析
1
作者 陈南 杨成宁 +4 位作者 王宇青 罗佐媚 谢胜 刘礼剑 黎丽群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8-307,共10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抑郁症发病率均高,二者常共病存在,显著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明确其共同病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已知食管ICC与小胶质细胞焦亡介导的炎症反应分别与GERD、抑郁症密切相关,受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但其是否介导二者焦亡而导...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抑郁症发病率均高,二者常共病存在,显著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明确其共同病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已知食管ICC与小胶质细胞焦亡介导的炎症反应分别与GERD、抑郁症密切相关,受NLRP3炎症小体调控,但其是否介导二者焦亡而导致GERD共病抑郁仍未知。故本文旨在探索二者共病的病机本质,为其有效“异病同治”GERD共病抑郁症提高新思路及新方法,为中药复方奠定理论依据,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共病抑郁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CAJAL间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梅 李梦瑶 +9 位作者 黄颖欣 黄毅华 谢旺 阎路达 李晶晶 李仲贤 彭敏 周逸夫 方继良 周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110,共7页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recurrent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RDCI)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3例抑郁症共病失眠患者,根据抑郁是否为首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 目的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共病失眠(recurrent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RDCI)的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53例抑郁症共病失眠患者,根据抑郁是否为首次发作分为首发抑郁症共病失眠(first-episode depression comorbid insomnia,FEDCI)组32例和RDCI组21例,另外,纳入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21例。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评估睡眠状态。所有受试者均采集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运用SPSS软件包,对三组基于双侧前扣带皮质喙部(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rACC)为种子点的FC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其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fMRI数据采用GRF校正,设置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DCI组和RDCI组与HC组间基于双侧rACC的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以左侧rACC为种子点,与HC组相比,RDCI组的左侧角回、右侧额中回的FC值较低(P<0.05);RDCI组与FEDCI组相比,左侧角回、左侧额下回FC值更高(P<0.05)。以右侧rACC为种子点,与HC相比,FEDCI组左侧丘脑FC值更高(P<0.05);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FC值更低(P<0.05)。与RDCI组相比,FEDCI组左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FC值更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EDCI组左侧rACC和左侧角回FC值与HAMD-17呈正相关(P=0.012,r=0.439)。RDCI组的左侧rACC与左侧额下回之间的FC值与发作次数正相关(P=0.002,r=0.654)。结论FEDCI和RDCI的前额叶-情感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存在明显差异,与临床症状、发作次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振成像 首发抑郁失眠 复发抑郁失眠 功能连接 喙侧前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甜 羊璞 +8 位作者 张熙 李欣 黄文静 郑广玫 黄心雨 许智迤 黄颖 尹丽莉 粟胜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3-643,共11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足底注射诱导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FA低剂量(CFA-L)组、CFA高剂量(CFA-H)组,每组20只。CFA-L组及CFA-...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足底注射诱导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FA低剂量(CFA-L)组、CFA高剂量(CFA-H)组,每组20只。CFA-L组及CFA-H组大鼠分别以左后足足底注射50、100μL CFA,空白组左后足足底注射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第0、7、14、21、28天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ntency, TWL)评价大鼠的疼痛反应,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 OF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 test, FS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 TST)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前扣带回皮层的谷氨酸(glutamate, 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前扣带回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改变,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前扣带回皮层的病理变化。结果 (1)一般情况:造模后第7天,CFA-L组和CFA-H组大鼠左后足踝关节和足趾均红肿明显,CFA-H组肿胀更甚;造模后第14、21、28天,CFA-L组大鼠左后足踝关节和足趾红肿渐恢复,CFA-H组大鼠仍红肿明显,且饮水进食量减少;(2)体质量:造模后第14、21、28天,CFA-H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空白组、CFA-L组(P<0.05,P<0.05);(3)疼痛相关行为学:造模后第7、14天,与空白组比较,CFA-L组、CFA-H组的MWT、TWL明显降低(P<0.05,P<0.05);造模后第21天,CFA-H组的MWT显著低于空白组和CFA-L组(P<0.05,P<0.05),CFA-L组、CFA-H组的TWL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5);造模后第28天,CFA-H组的MWT、TWL显著低于空白组和CFA-L组(P<0.05,P<0.05);(4)抑郁相关行为学:造模后第7天,CFA-H组的OFT运动总距离较空白组、CFA-L组明显降低(P<0.05,P<0.05);造模第14、21、28天,与空白组、CFA-L组比较,CFA-H组OFT运动总距离及中央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5),FST、TST明显升高(P<0.05,P<0.05);(5)Glu、GABA、BDNF表达:CFA-H组Glu含量较空白组、CFA-L组明显升高(P<0.05,P<0.05),GABA含量、Glu/GABA和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5,P<0.05);(6)前扣带回皮层病理:CFA-L组前扣带回皮层区有较少损伤,锥体细胞数量较多,细胞排列较整齐,核仁清晰,少量细胞表现出核固缩和深染色;与CFA-L组比较,CFA-H组前扣带回皮层损伤区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神经元细胞固缩、深染,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组织间隙有空泡、红细胞和神经纤维缠结出现。结论 足底注射100μL CFA可成功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动物模型,引起大鼠痛觉过敏、抑郁样行为改变及前扣带回皮层Glu、GABA、BDNF改变,诱导前扣带回皮层病理形态变化,符合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生理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不同剂量 慢性疼痛抑郁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环哌嗪盐化合物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刘冬光 徐燕 +5 位作者 赵文学 姚茹 孟雪 姚景春 姚庆强 刘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1-858,共8页
目的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 目的观察DXL-A-24对利血平诱导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利血平诱导建立疼痛-抑郁共病模型。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V组)、DXL-A-24低剂量2 mg/kg组(L组)、DXL-A-24中剂量4 mg/kg组(M组)和DXL-A-24高剂量8 mg/kg组(H组),每组10只。建模后,L组、M组和H组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C组和V组每天灌胃等剂量的溶媒。五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建模第7天、给药第7、14、21、28天检测体重,并在给药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评估进入中央次数、进入中央时间、中央区域运动距离及运动总距离;采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估不动时间及不动次数;采用新颖抑制摄食实验评估首次摄食潜伏期;采用痛阈测定实验评估热缩足阈值;采用ELISA法检测5-羟色胺(5-HT)、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A(MAO-A)、单胺氧化酶B(MAO-B)含量;采用HE染色评估海马CA1区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C组比较,V组造模第7天体重明显减小(P<0.05),进入中央次数明显减少,进入中央时间、中央区域运动距离、运动总距离、热缩足时间明显缩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不动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CA1区BDNF、5-HT、SOD、CAT含量明显降低(P<0.05),NMDA、MDA、MAO-A、MAO-B含量明显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层次紊乱,神经元细胞数及神经元轴突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CA1区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在胞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胞浆中SOD1、HO-1及NQO-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V组比较,M组和H组给药第14、21、28天体重明显增加(P<0.05),不动次数明显减少,热缩足时间明显延长(P<0.05),海马CA1区BDNF、5-HT、SOD、CAT含量明显升高(P<0.05)、NMDA含量及MDA、MAO-A、MAO-B含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及神经元轴突数明显增多(P<0.05),神经元细胞排列有序,海马CA1区Nrf2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量明显升高,海马CA1区SOD1、HO-1及NQO-1蛋白在胞浆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DXL-A-24对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基因,启动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其下游SOD1、HO-1及NQO-1等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抗氧化、抗炎功效,从而改善疼痛、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抑郁 螺环哌嗪铵盐化合物DXL-A-24 行为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蛋白免疫印迹 Nrf2/AR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诱导慢性痛-抑郁共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侯锦雯 邢国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198,共8页
慢性疼痛(简称慢性痛)和抑郁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类常见疾病。慢性痛和抑郁常常伴随发生,相互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难度。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生具有共同或相互作用的神经回路及神经递质系统,神经炎症在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病中也都具有... 慢性疼痛(简称慢性痛)和抑郁障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类常见疾病。慢性痛和抑郁常常伴随发生,相互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难度。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生具有共同或相互作用的神经回路及神经递质系统,神经炎症在慢性痛和抑郁的发病中也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神经回路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是慢性痛-抑郁共病的重要机制。慢性应激(chronic stress)是诱发抑郁和慢性痛的重要原因。以往的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紊乱是慢性应激诱导抑郁及共病疼痛的病理基础,慢性应激可能通过HPA轴功能紊乱,促进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回路功能障碍,导致慢性痛-抑郁共病。本文就慢性应激诱导慢性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从HPA轴功能、神经炎症、涉及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回路等方面阐述慢性应激诱导慢性痛-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慢性痛-抑郁 HPA轴 神经炎症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在重度抑郁症及抑郁共病焦虑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6
作者 和昱辰 张波 +5 位作者 瞿玮 宁洁 全弘宇 夏宇 姚远 韩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6-810,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在抑郁症及抑郁共病焦虑障碍中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6例抑郁共病焦虑障碍、19例重度抑郁症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24和23例正常人血清的单胺类神... 目的观察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在抑郁症及抑郁共病焦虑障碍中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6例抑郁共病焦虑障碍、19例重度抑郁症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24和23例正常人血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以及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基吲哚乙酸(5-HIAA)的浓度,并比较两组上述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比值和相关系数的差异。结果抑郁症组患者血清NE和E的浓度分别为(1.95±1.08)、(2.55±0.96)ng/L,共病组为(4.51±3.4)、(4.06±2.26)ng/L,对照组为(4.71±1.93)、(3.89±2.44)ng/L,3组两两之间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共病组血清5-HIAA、HAV的浓度为(0.9±1.5)、(1.58±1.48)ng/L,其浓度与对照组[分别为(0.17±0.08)、(0.76±0.39)ng/L]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抑郁症组DOPAC与NE、5-HT与5-HIAA、HVA与5-HIAA的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同时,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HVA/NE、DOPAC/NE、5-HIAA/NE、5-HT/5-HIAA、DOPAC/HVA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共病组在HVA/NE、5-HT/5-HIAA及DOPAC/HVA比值有显著差异(P<0.05)。抑郁症组与共病组各比值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可反映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其水平变化可作为抑郁症诊断生物标志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焦虑障碍 抑郁 单胺类神经递质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宁群 李宗信 +1 位作者 黄小波 陈文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分为焦虑抑郁共病(PSCAD)组84例和对照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工作生活压力、日常锻炼频度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汉密顿焦虑量...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分为焦虑抑郁共病(PSCAD)组84例和对照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工作生活压力、日常锻炼频度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各因子分及各项症状分,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血管超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工作生活压力、日常锻炼情况、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病变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SCAD组HAMA、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SCAD组的焦虑症状以焦虑心境、抑郁心境、紧张、失眠、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抑郁症状以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绝望感、负罪感、工作和兴趣障碍较为突出。PSCAD组MMSE总分、Barthel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伴见躯体症状,其认知功能较差,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焦虑抑郁 认知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汤对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海马TNF-α及5-HT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远征 谢炜 +2 位作者 任志军 周扬 郑跃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4期850-85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汤对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TNF-α和5-HT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舒肝汤对TNF-α、5-HT参与癫痫抑郁共病机制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颞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造模完成6周后,随... 目的: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汤对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TNF-α和5-HT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舒肝汤对TNF-α、5-HT参与癫痫抑郁共病机制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颞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造模完成6周后,随机分为5组:西酞普兰组(A)、生理盐水组(B)和柴胡疏肝汤高、中、低剂量组(C、D、E),连续灌胃给药4周,每天2次。干预前后,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TNF-α水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大鼠海马5-HT含量,通过强迫游泳和糖精偏好实验进行抑郁行为学监测,大鼠痫性发作次数通过录像监测系统24 h监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药物干预后,A、C、D组大鼠痫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强迫游泳累计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1);与B组相比,A、C、D组药物干预后,大鼠海马TNF-αm 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5-HT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A与C、D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TNF-α通过调节5-HT的水平参与癫痫抑郁共病的发病机制,柴胡疏肝汤具有下调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海马TNF-αm RNA表达,提高5-HT含量,减少大鼠痫性发作次数,改善抑郁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汤 癫痫 - 抑郁 TNF-Α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机制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甜 粟胜勇 +5 位作者 张熙 林欣颖 王琼潇 苏婷 谢彩云 黄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182-1186,共5页
抑郁症与失眠为目前临床高发病,临床上抑郁症与失眠常共同存在。多数研究者认为针灸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学说、炎症学说、相关神经生化因素学说等共病机制来治疗抑郁共病失眠。且针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疗效明确,具有双向性、特... 抑郁症与失眠为目前临床高发病,临床上抑郁症与失眠常共同存在。多数研究者认为针灸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学说、炎症学说、相关神经生化因素学说等共病机制来治疗抑郁共病失眠。且针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疗效明确,具有双向性、特异性、整体性的特点。故就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共病失眠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失眠 针灸 机制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单峤 王世勋 王新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00-4003,共4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共病(C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合并CAD的迟发性癫痫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rTMS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共病(C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合并CAD的迟发性癫痫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rTMS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测定,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测定IL-1β、IL-6、TNF-α。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NFDS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指数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示IL-1β与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IL-6与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rTMS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合并CAD的迟发性癫痫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这与rTMS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迟发性癫痫 焦虑抑郁 血流变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的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卞清涛 谢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6-628,共3页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三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三组DAS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而非抑郁症所独具 ,且共病患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焦虑抑郁障碍 功能失调性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胆同治”麦粒灸对抑郁共病失眠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甜 粟胜勇 +4 位作者 张熙 羊璞 覃美相 蔡慧倩 林欣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5-242,共8页
目的探讨“心胆同治”麦粒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用SPF级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西药组,每组6只。(2)模型组、麦粒灸组、西药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联合改... 目的探讨“心胆同治”麦粒灸治疗抑郁共病失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用SPF级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西药组,每组6只。(2)模型组、麦粒灸组、西药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联合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制备抑郁共病失眠大鼠模型,连续造模21天。造模结束后采用行为学评分及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进行模型评价。(3)造模成功后第2天,麦粒灸组取大鼠双侧“心俞”及“胆俞”穴麦粒灸干预,每穴每天连续灸3壮,持续10天;西药组予盐酸文拉法辛合地西泮混合溶液(盐酸文拉法辛:13.5 mg·kg^(-1),地西泮:0.9 mg·kg^(-1))灌胃,1次/天,连续灌胃10天;空白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kg^(-1))灌胃,1次/天,连续灌胃10天。(4)干预结束后,采用行为学实验及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评价各组大鼠抑郁及失眠样行为,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ASA)测定各组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水平,并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评分、睡眠时长均降低(P<0.01),睡眠潜伏期增加(P<0.01),海马5-HT、DA、NE表达水平降低(P<0.01),海马组织损伤较明显,且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隙增大,染色模糊不均,出现明显空泡状结构;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西药组行为学评分、睡眠时长上升(均P<0.01),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海马5-HT、DA、NE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且麦粒灸组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P<0.05),海马组织中细胞排列整齐,胞体受损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心胆同治”麦粒灸可有效改善抑郁共病失眠大鼠抑郁及失眠行为,其治疗机制与上调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修复受损海马细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胆同治 麦粒灸 抑郁失眠 单胺类神经递质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平滑肌轴:假说及其与肝藏象/抑郁症共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熙 王杨 +2 位作者 张英进 任平 张海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脑-平滑肌轴是指在特有脑区与平滑肌之间存在一个双向性地影响、反馈与调节的神经内分泌通路,通过一些局部的CYP酶与内源性活性物质,在中枢与器官/血管平滑肌之间进行调节,主要应对一些应激性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共病)。证据:①抑... 脑-平滑肌轴是指在特有脑区与平滑肌之间存在一个双向性地影响、反馈与调节的神经内分泌通路,通过一些局部的CYP酶与内源性活性物质,在中枢与器官/血管平滑肌之间进行调节,主要应对一些应激性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共病)。证据:①抑郁症中40%~50%伴消化道躯体症状;功能性下丘脑闭经主要伴随抑郁;抑郁症夜尿〉常人3~6倍;心脑缺血引起抑郁等,共同的病理生理之一是脑-内脏或血管平滑肌障碍;②疏肝理气方药能够同步抗抑郁促肠蠕动、舒缩血管,从而突破当代一线SSRIs抗抑郁抑动力瓶颈,且吸收成分在海马、肠与血管壁富集;③枢纽:抑郁症共病与肝藏象(主疏泄情绪、消化与生殖,并藏血)的关键是B-SM轴异常;④其他如脑-肠轴、脑-皮肤轴只有中枢端(脑)共同,外周各异,BSM轴两端一致,反映共性病理生理本质。上述假说的完善与求证将为抑郁症与肝藏象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抑郁 肝藏象 脑-平滑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占清 康冰 +2 位作者 朱运斋 翟毅 黄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8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失率为 74.2 9% ;SAS、SDS标准分均数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 ;各项目所引出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合剂与黛力新合用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神经功能缺损、负性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先龙 叶勇 +1 位作者 吴艳霞 李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ost-stroke anxiety combined with depression,PSCAD)患者合用安神合剂与黛力新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负性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PSCAD患者146例,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ost-stroke anxiety combined with depression,PSCAD)患者合用安神合剂与黛力新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负性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PSCAD患者1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用安神合剂;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相关积分,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盐酸多巴胺(Dopamine hydrochloride,DA)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现象,选取特质焦虑分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负性心理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相关积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5-HT、DA及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AI、S-AI和HAMD评分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合剂与黛力新联用改善PSCA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调节负性心理,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合剂 黛力新 脑卒中 抑郁-焦虑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体用关系试述针灸治疗抑郁失眠共病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6
16
作者 粟胜勇 张熙 +2 位作者 覃美相 王甜 王琼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519-2523,共5页
以阴阳体用关系为理论指导,认为阴阳的升降运动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一气周流圆运动,若阳气升不利,其降亦不利,降不利,其升亦随之受影响,而抑郁的产生是由于阳气升发不利所致,失眠的产生是由阳气下降潜藏失常所引起,其一气周流圆运动失... 以阴阳体用关系为理论指导,认为阴阳的升降运动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一气周流圆运动,若阳气升不利,其降亦不利,降不利,其升亦随之受影响,而抑郁的产生是由于阳气升发不利所致,失眠的产生是由阳气下降潜藏失常所引起,其一气周流圆运动失常,阳气偏离其本位,内阳外阴的本病结构被打破故形成共病。治疗上主张以三焦为通路,综合运用针刺、刺络放血、麦粒灸疗法,通过清上焦、运中焦、补下焦的方式恢复阳气正常的升降运用和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则病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体用关系 阴阳本体结构 内阳外阴 外阳内阴 一气周流 抑郁 失眠 抑郁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节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iNO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提珍 姜劲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99-602,共4页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脑中主要分布于胶质细胞,生理水平时基本不表达,通常在炎症状态下诱导生成,i NOS为非钙离子依赖合酶,一旦被诱生可以持续产生大量NO。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两组综合征,两种障碍常常在同一个体共...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脑中主要分布于胶质细胞,生理水平时基本不表达,通常在炎症状态下诱导生成,i NOS为非钙离子依赖合酶,一旦被诱生可以持续产生大量NO。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两组综合征,两种障碍常常在同一个体共存,即称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CAD)。近年来研究表明,i NOS在抑郁和焦虑的发病与症状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研究表明电针治疗后,海马i NOS的表达量也发生了变化,显示电针对调节焦虑与抑郁双向表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作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三者关系,以期对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INOS 焦虑症 抑郁 焦虑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a减轻戊四氮诱发的皮质酮抑郁模型小鼠的急性癫痫发作:基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熊一凡 梁小珊 +3 位作者 梁晓涛 李伟鹏 钱益啸 谢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a(SSa)对皮质酮(CORT)抑郁模型基础上诱发小鼠急性癫痫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皮质酮口服给药,制备CORT抑郁模型,之后予戊四氮诱发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并腹腔注射柴胡皂苷a进行干预。根据...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a(SSa)对皮质酮(CORT)抑郁模型基础上诱发小鼠急性癫痫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皮质酮口服给药,制备CORT抑郁模型,之后予戊四氮诱发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并腹腔注射柴胡皂苷a进行干预。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成对照组、Epilepsy组、Epilepsy+SSa组、CORT+Epilepsy、CORT+Epilepsy+SSa组,6只/组。利用旷场实验、十字高架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抑郁相关指标,通过ELISA实验检测血皮质酮含量;采用痫性发作分级、海马形态学评估癫痫发作程度;RT-qPCR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皮质酮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小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率、旷场的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和路程、开放臂进入次数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降低(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血清CORT含量增加(P<0.05);与Epilepsy组相比,CORT+Epilepsy组小鼠痫性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次数、发作等级以及发作持续时间都明显增加(P<0.05),海马CA1、CA3区神经元Nissl体表达减少,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海马中IL-1β、IL-10、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升高。SSa干预后,Epilepsy+SSa组和CORT+Epilepsy+SSa组的癫痫发作潜伏期均延长,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级别均减少(P<0.05),海马CA1、CA3区神经元的Nissl小体数量均增加、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有所减少,海马中IL-1β、IL-10、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抑郁状态加重了癫痫发作、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水平更高,而柴胡皂甙a可能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激活,减轻抑郁合并癫痫小鼠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癫痫 动物模型 共病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与肿瘤共病机制及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9
作者 任亚坤 王欣佩 +2 位作者 杨星九 李梦媛 高苒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第9期1393-1402,共10页
抑郁与肿瘤共病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预后。本文系统回顾了抑郁与肿瘤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危害及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重点分析了抑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对肿瘤发生发... 抑郁与肿瘤共病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预后。本文系统回顾了抑郁与肿瘤共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危害及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重点分析了抑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详细阐述抑郁相关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深入揭示了抑郁通过激活HPA轴和交感神经系统,调控肿瘤免疫逃逸、转移和血管生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同时,本文评述了现有动物模型在抑郁与肿瘤共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瓶颈,强调建立更为精准的共病模型对于揭示共病机制和探索共病健康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本综述,旨在提高对抑郁与肿瘤共病的风险预测、临床干预和基础研究的关注,为开发抑郁与肿瘤共病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与肿瘤 动物模型 神经内分泌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