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铁路运输的托盘共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周康
何世伟
游玲君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3-87,共5页
-
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2X012-E)
-
文摘
随着铁路集装化运输的深入发展,适盘货物的传统装卸、运输模式将逐渐被托盘的共用模式所取代。在研究国内外托盘共用理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开展托盘共用业务的优势。通过参考常见的托盘共用模式,探讨适合托盘用户内部使用及运输网络流通的托盘共用模式,以及适合铁路运输环节的托盘共用模式。结合我国托盘行业发展现状,提出标准化建设和托盘共用系统建设是实施托盘共用的2个前提条件。
-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托盘
共用模式
-
Keywords
Railway Transport
Palletized
Share Mode
-
分类号
F25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公众共用物的治理模式
被引量:25
- 2
-
-
作者
蔡守秋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
文摘
公众共用物本身无所谓悲剧或喜剧,由人类推动的公众共用物运动好比人类演出的一幕戏剧,有时表现为悲剧,有时表现为喜剧,有时表现为悲喜剧,而关键是我们人类对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公众共用物治理的单一模式是:针对第一种公众共用物悲剧问题,依据第一种公众共用物悲剧产生的机理,建构防治第一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的理论,采取将具有非排他性的公众共用物转变为具有排他性的物权或财产权的客体的经典方法,通过将公众共用物私有财产化或国有财产化的途径,或运用市场调整机制,或运用行政调整机制解决第一类公众共用物悲剧。公众共用物治理的综合模式是:从公众共用物的状况、人的各种需求和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等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公众共用物的特点及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产生的机理,建构公众共用物可持续利用和防治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的理论,对不同状况的公众共用物,分别采取或维持公众共用物性质不变或将公众共用物转变为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或物权客体等方法,综合运用三只手(三种调整机制)或多元调整机制和调整方法,防治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和反公众共用物悲剧,实现公众共用物的功能、作用和喜剧,促进公众共用物的可持续供给与利用。
-
关键词
公众共用物
反公众共用物
公众共用物悲喜剧
公众共用物治理模式
-
Keywords
commons
anti-commons
tragi-comedy of the commons
mode of governing the commons
-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模式分析
- 3
-
-
作者
钱红艳
李龙刚
李志鹏
-
机构
北京市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
文摘
针对中国各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接地系统工程设计与火箭、航天器等地面测试设备的接地要求多年来一直存在模式不统一的问题,结合各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多年运行经验,在火箭、航天器等技术调研及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对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统一中国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接地系统的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发射场接地系统模式不统一的问题。排除其在火箭、航天器测试发射工作中的故障,可进一步提高中国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的技术水平。
-
关键词
地面设施
工艺信号接地
发射场系统信号接地
工程接地
设备信号接地
共用接地装置绝缘接线模式
-
Keywords
ground facilities
functional equipment earthing
launch site system functional earthing
engineer earthing
equipment signal grounding
common earthing device insulation wiring mode
-
分类号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大田作物滴灌喷灌共用系统设计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夏明华
吕忠良
王江涛
-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分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840-17841,共2页
-
文摘
滴灌、喷灌共用系统模式,可适应多种作物的灌溉要求,实现作物的倒茬轮作,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该系统共用的部分为地埋管道和水源部分,需要调节流量和压力,在地面安装滴灌带时为滴灌,安装喷灌地面移动设施时为半固定式喷灌。在设计中通过合理整合,可在滴灌系统投资基础上只增加较少的费用而实现与喷灌系统的共用,且增加的投资可在2年内收回,这对改善滴灌系统的弊病大有益处,是一种较好的节水灌溉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
关键词
滴灌
喷灌
共用系统模式
规划设计
费用与效益
-
分类号
S275.5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