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体展演的权力隐匿与共生秩序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霞
范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7,共9页
数字技术的全面渗透连接了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极大地拓展了学习时空边界,助推了虚拟学习场域中“去肉身化”的虚体呈现,成为继肉身化实体之后的学习者身份“圈子”的另一个“归属”。虚体与实体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全部意义,形成了学...
数字技术的全面渗透连接了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极大地拓展了学习时空边界,助推了虚拟学习场域中“去肉身化”的虚体呈现,成为继肉身化实体之后的学习者身份“圈子”的另一个“归属”。虚体与实体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全部意义,形成了学习者身体的双重展演,学习活动进入了虚实结合的、更复杂的时空境遇。但从现实来看,学习者实体与虚体的双重性身体展演背后潜藏的不同权力隐匿使新的身体壁垒正在生成,这种身体壁垒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规训、主体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分离以及空间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窥视。为避免学习者深陷“身份困境”,需要在学习场域中塑造出一种学习者身体展演的、互利共存的“共生秩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技术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单向规训转向双向驯化;二是在主体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虚实分离转向虚实共在;三是在空间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独景窥视转向全景展视,以此重塑数字时代学习者主体身份,打造“虚实共生”的学习自由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学习场域
身体展演
权力隐匿
主体身份
共生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演进中的共生秩序与多重权力竞合——一种东亚地区治理框架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云卿
庞中英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51,共13页
东亚地区蕴含着复杂的竞合关系,由这一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复杂的现实权力结构共同塑造出一种利于处理彼此关系、促进强弱互利共存的"共生秩序"。在共生秩序下,不同类型权力的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均能够发挥特定作用,从...
东亚地区蕴含着复杂的竞合关系,由这一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复杂的现实权力结构共同塑造出一种利于处理彼此关系、促进强弱互利共存的"共生秩序"。在共生秩序下,不同类型权力的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均能够发挥特定作用,从而共同推动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朝着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而非陷入紧张的对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秩序
竞合关系
共生秩序
权力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生型国际秩序与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
10
3
作者
梁颖
黄立群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39-50,共12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来思考世界秩序以及建构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新秩序,这种新的世界秩序就是共生型国际秩序。共生型国际秩序强调国际行为体应具备共生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冲突是可以用和平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来思考世界秩序以及建构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新秩序,这种新的世界秩序就是共生型国际秩序。共生型国际秩序强调国际行为体应具备共生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冲突是可以用和平手段解决的,合作是可以实现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有益实践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共生观念。因此,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应遵循共生型国际秩序的发展规律与内在要求:从发展方向上来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没有固定的终点,而是处于一个共生度不断提高的运动过程之中;从内在要求上来看,要维持和优化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守包括不触犯共生性底线、利益均衡分配、相互包容、尊重对方文化以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使命运共同体朝着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型国际
秩序
命运共同体
共生
原理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生与秩序--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圣泓
汤朝辉
徐可颖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58,共5页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灵魂,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仅包含大量的历史遗存、集中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担当着一定的城市功能,它仿佛是一部活着的史书,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然而悠久的历史街区蒙上...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灵魂,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仅包含大量的历史遗存、集中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担当着一定的城市功能,它仿佛是一部活着的史书,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然而悠久的历史街区蒙上发展缓慢、逐步衰败的阴影。现代建筑发展,古建消逝,两者又互相边缘化,俨然已成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现状。新的审美与生活需求,功能置换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一并摆在我们面前,为此在本项目规划设计中,提出了"共生与秩序"的思想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共生
与
秩序
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有效治理“公地悲剧”?——基于湘东Q镇R村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罗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6,203,204,共10页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项普遍性的社会难题。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是公共事物治理的重要方面,公共资源中“搭便车”行为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又往往造成“公地悲剧”。基于湘东Q镇R村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个案,从产权、管理、秩序及利益...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项普遍性的社会难题。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是公共事物治理的重要方面,公共资源中“搭便车”行为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又往往造成“公地悲剧”。基于湘东Q镇R村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个案,从产权、管理、秩序及利益四个方面探寻造成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根源及其治理困境。以“信任-合作-共生”为分析框架,以产权共有、水源共治、秩序共守、利益共享为基本原则的农田灌溉共生模式是有效治理“公地悲剧”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基层治理
农田灌溉
互信合作
共生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体展演的权力隐匿与共生秩序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霞
范蔚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7,共9页
基金
西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体—技术’的关系变革与共生机制研究”(SWUB23005)。
文摘
数字技术的全面渗透连接了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极大地拓展了学习时空边界,助推了虚拟学习场域中“去肉身化”的虚体呈现,成为继肉身化实体之后的学习者身份“圈子”的另一个“归属”。虚体与实体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全部意义,形成了学习者身体的双重展演,学习活动进入了虚实结合的、更复杂的时空境遇。但从现实来看,学习者实体与虚体的双重性身体展演背后潜藏的不同权力隐匿使新的身体壁垒正在生成,这种身体壁垒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规训、主体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分离以及空间权力隐匿造成的身体窥视。为避免学习者深陷“身份困境”,需要在学习场域中塑造出一种学习者身体展演的、互利共存的“共生秩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技术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单向规训转向双向驯化;二是在主体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虚实分离转向虚实共在;三是在空间秩序上将身体展演从独景窥视转向全景展视,以此重塑数字时代学习者主体身份,打造“虚实共生”的学习自由之境。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学习场域
身体展演
权力隐匿
主体身份
共生秩序
Keywords
Digital Age
Learning Field
Body Performance
Power Concealment
Subjective Identity
Symbiotic Order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演进中的共生秩序与多重权力竞合——一种东亚地区治理框架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云卿
庞中英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51,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欧洲的演变及其趋势"(11JJ810013)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文摘
东亚地区蕴含着复杂的竞合关系,由这一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复杂的现实权力结构共同塑造出一种利于处理彼此关系、促进强弱互利共存的"共生秩序"。在共生秩序下,不同类型权力的行为体在互动过程中均能够发挥特定作用,从而共同推动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朝着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而非陷入紧张的对抗之中。
关键词
东亚
秩序
竞合关系
共生秩序
权力类型
Keywords
East Asian order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
symbiotic order
power type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生型国际秩序与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
10
3
作者
梁颖
黄立群
机构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39-50,共12页
基金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专项
中国-东盟研究院"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CW201418)
文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来思考世界秩序以及建构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新秩序,这种新的世界秩序就是共生型国际秩序。共生型国际秩序强调国际行为体应具备共生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冲突是可以用和平手段解决的,合作是可以实现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建构共生型国际秩序的有益实践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共生观念。因此,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应遵循共生型国际秩序的发展规律与内在要求:从发展方向上来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没有固定的终点,而是处于一个共生度不断提高的运动过程之中;从内在要求上来看,要维持和优化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守包括不触犯共生性底线、利益均衡分配、相互包容、尊重对方文化以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使命运共同体朝着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共生
型国际
秩序
命运共同体
共生
原理
国际关系
Keywords
international order of symbiosis,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symbiotic principl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生与秩序--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圣泓
汤朝辉
徐可颖
机构
筑原设计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4-58,共5页
文摘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灵魂,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仅包含大量的历史遗存、集中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担当着一定的城市功能,它仿佛是一部活着的史书,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然而悠久的历史街区蒙上发展缓慢、逐步衰败的阴影。现代建筑发展,古建消逝,两者又互相边缘化,俨然已成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现状。新的审美与生活需求,功能置换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一并摆在我们面前,为此在本项目规划设计中,提出了"共生与秩序"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共生
与
秩序
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ymbiosis and Order
historic block
protection and renewal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有效治理“公地悲剧”?——基于湘东Q镇R村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罗敏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6,203,20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增效的实现路径研究”(23CZZ0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公共事物治理是一项普遍性的社会难题。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是公共事物治理的重要方面,公共资源中“搭便车”行为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又往往造成“公地悲剧”。基于湘东Q镇R村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个案,从产权、管理、秩序及利益四个方面探寻造成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根源及其治理困境。以“信任-合作-共生”为分析框架,以产权共有、水源共治、秩序共守、利益共享为基本原则的农田灌溉共生模式是有效治理“公地悲剧”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基层治理
农田灌溉
互信合作
共生秩序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时代学习者身体展演的权力隐匿与共生秩序
杨霞
范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演进中的共生秩序与多重权力竞合——一种东亚地区治理框架
黄云卿
庞中英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共生型国际秩序与命运共同体建设
梁颖
黄立群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共生与秩序--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陈圣泓
汤朝辉
徐可颖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如何有效治理“公地悲剧”?——基于湘东Q镇R村农田灌溉水资源争夺的个案分析
罗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