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虾共生种养模式分析
1
作者 夏德军 花浩然 +3 位作者 苏枭 隋燚 洪钦 刘怡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3期79-82,共4页
本文结合安徽马鞍山地区稻虾共生种养模式的生产实践,分析该模式下的稻田要求、水稻种植技术和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要点,以及该模式的优势和未来研究趋势。该模式宜选择3~5 hm^(2)的田块,田埂宽度不少于1.5 m,埂高在60~80 cm,同时采用网目... 本文结合安徽马鞍山地区稻虾共生种养模式的生产实践,分析该模式下的稻田要求、水稻种植技术和小龙虾养殖技术的要点,以及该模式的优势和未来研究趋势。该模式宜选择3~5 hm^(2)的田块,田埂宽度不少于1.5 m,埂高在60~80 cm,同时采用网目尺寸5 mm的聚乙烯网布对田块内侧边坡进行防护处理。水稻种植技术要点包括选择植株1.1 m以上、抗倒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望两优018、韦两优8612和乔两优17等),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浸种,使用水稻专用发芽箱进行恒温催芽;研究区水稻适宜播期在3月15—20日,大棚育秧以旱管、喷灌为主,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移栽前5~7 d控水、炼苗,同时提前旋耕大田;采用机械插秧法,插足基本苗,栽插规格为30 cm×17 cm,确保基本苗数在1.2万~1.5万穴/667 m^(2),头茬水稻在8月20日之前收获,再生稻收获期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包括分两次进行种苗投放(第一次在3月20日—4月20日,第二次为5月底前),总投放量为7000尾/667 m^(2);放苗当天,均匀撒喂蛋白含量36%、粒径1.1 mm的优质幼虾饲料,放苗后每5~7 d使用发酵酵母类EM菌进行水质调节,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在捕捞期(5月持续至10月底)随时进行捕捞。该模式实现了水稻“一种两收”,提高了其产量水平,同时提高了小龙虾单产水平和规格,捕捞时期极大延长、效益提升明显。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该模式下水稻栽插密度和虾苗投放密度对水稻产量提升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水稻 共生种养模式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鱼鸭种养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永华 邓国彬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48-51,共4页
3年稻鱼鸭种养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表明,稻鱼鸭种养共生模式水稻增产10%以上,增收鲜鱼1036.5kg/hm^2,成鸭238.9~489.3kg/hm^2;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7.9%、44.3%、6.5%和28.2%,提高了土壤肥力;水稻植株虫口量最... 3年稻鱼鸭种养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表明,稻鱼鸭种养共生模式水稻增产10%以上,增收鲜鱼1036.5kg/hm^2,成鸭238.9~489.3kg/hm^2;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7.9%、44.3%、6.5%和28.2%,提高了土壤肥力;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鸭种养共生模式提高了稻田产量和效益,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0.8155,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鸭 种养共生模式 效益 综合评价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向东 杨晓芬 +1 位作者 林水娟 刘桂菜 《中国稻米》 2018年第3期97-98,共2页
本文探索了浙西南山区"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适宜的小龙虾养殖密度,在试验的基础上小结了浙西南山区"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技术,以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稻虾”共生种养模式 养殖密度 浙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永军 张停林 宋妙龙 《上海蔬菜》 2021年第4期41-44,共4页
为创建高效运行的鱼菜共生系统,作者连续数年开展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试验。该文介绍了鱼菜共生系统的创建过程,阐述了第3代数字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系统构成,并应用该系统开展了青菜品种筛选、生菜和芹菜种植及鲈鱼... 为创建高效运行的鱼菜共生系统,作者连续数年开展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试验。该文介绍了鱼菜共生系统的创建过程,阐述了第3代数字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系统构成,并应用该系统开展了青菜品种筛选、生菜和芹菜种植及鲈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下的超华28青菜长势较好,其株高、最大叶和最大叶柄均大于大棚种植,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与大棚种植相差不大;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下的生菜和芹菜长势良好,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下加州鲈鱼的养殖效益为17.9万元/667 m^(2),远高于传统鱼塘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种养模式 青菜 生菜 芹菜 加州鲈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庆元县推广多种轮作技术与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秋慧 林风燕 +1 位作者 吴聪宇 吴伟珍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5期41-41,43,共2页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庆元县大力推广稻耳轮作、秸秆还田、冬闲田绿肥种植、稻鱼与稻螺共生种养模式、猪—沼—果(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等多种轮作技术与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促进庆元县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 轮作 共生种养模式 秸秆还田 绿肥 生态循环模式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